光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84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防噪及防震装置的光盘驱动器。
背景技术
光盘驱动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脑等领域的光存取设备。机芯设置于光盘驱动器内以带动光盘旋转,并通过光学头从光盘上读取信息。光盘在高速旋转中,如光盘变形或者偏心将导致机芯产生震动及噪音。机芯震动剧烈时可能导致光盘损坏,噪音也会明显影响使用者的情绪。
现有技术光盘驱动器已采取一些手段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光盘驱动器主要包括一外框架1a、一滑动块2a、一U形架3a和一机芯4a。该机芯4a进一步包括旋转电机41a、光学读取头42a和进给机构43a,该旋转电机41a可带动一光盘旋转,进给机构43a可移动光学读取头42a以从光盘上读取信息。该U形架3a进一步包括两端部分别可移动安装于外框架1a上,该滑动块2a可滑动设置于外框架1a上并可带动U形架3a移动,该机芯4a一端固定于外框架1a上,另一端固定于U形架3a上。该光盘驱动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组件30a(如弹性海绵体),其设置于U形架3a与机芯4a之间,以减小机芯4a于水平方向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且在光盘驱动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40a,其可在U形架3a带动机芯4a上升时,抵靠在U形架3a上以减小机芯4a于垂直方向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
综上所述,此种结构主要是在U形架及机芯间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如弹性海绵体)以减小机芯水平方向的震动,同时还在光盘驱动器上设至少一弹性海绵垫以减小机芯于垂直方向的震动。由此可见,该光盘驱动器主要为分别设第一弹性组件及第二弹性组件以分别减小机芯在与光盘相平行及垂直方向上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此种结构组装工序相对较麻烦。
因此,设计一种具防震结构的光盘驱动器,该防震结构能同时达到减小机芯在与光盘相平行及垂直方向上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从而提高组装精度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其上设有一易于组装的防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其包括一外框架、一机芯、一承载机芯的U形架和一滑动块,该U形架包括两端部分别可旋转安装于外框架上,该滑动块可滑动设置于外框架上并可带动U形架升降,该机芯一端固定于外框架上,另一端固定于U形架上。该光盘驱动器外框架还包括一防震装置,其主要包括一用以水平夹紧U形架的夹紧部及一用以垂直定位U形架的定位部。所述防震装置可同时减少机芯在与光盘垂直及平行方向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
与现有的光盘驱动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外框架上设置一防震装置,其在机芯升至与外框架水平时,该防震装置的定位部可压抵在U形架上以减小机芯在与光盘相垂直方向上的震动,而夹紧部则夹住U形架的侧壁以减小机芯在与光盘相平行方向上的震动。因此,该防震装置具有同时减小机芯在与光盘相垂直及平行二方向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的效果,且防震装置与外框架一体成型易于组装。

图1是现有技术光盘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自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去除托盘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V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VI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去除托盘后自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100包括一托盘1、一外框架2、一机芯3、一承载机芯3的U形架4、一滑动块5及四个圆柱形的减震垫圈6。该托盘1可安装于外框架2上,并可滑入/滑出外框架2。该机芯3可通过该四个减震垫圈6安装于外框架2及U形架4上,并可由U形架4承载其作相对于外框架2的升/降运动。该U形架4一端安装在该外框架2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块5上。而滑动块5则可活动地安装在外框架2上,托盘1之滑入/滑出于外框架2的运动可使滑动块5向左/向右滑动,从而带动U形架4承载机芯3作相对外框架2的升/降运动。
请一同参阅图3,图4,该机芯3进一步包括基座31,旋转电机32,光学读取头33和进给机构34。旋转电机32可带动一光盘(图未示)旋转,进给机构34可驱动光学读取头33前后移动以从光盘上读取信息。基座31可承载其它组件于其上,且基座31四角上分别开设一近似圆形的卡配孔311。
请一同参阅图5,图6,该外框架2为大致呈长方形的中空架体,其包括二侧壁21,连接该二侧壁21的一前梁22及一后梁23。二侧壁21向外框架2框体内垂直延伸形成第一、第二延伸板24、25,其中第二延伸板25上设有一可将托盘1导引至外框架2的导引槽(未标示)。该二延伸板24、25中部相应开设有二凹陷244,且二侧壁21上对应该二凹陷244下方相邻处分别开设有二弹性臂210,其包括一固定在二侧壁21上的固定端212及一由该固定端212向二凹陷244内垂直延伸之自由端214,且该自由端214端部形成一卡钩216。第一延伸板24邻近其与前梁22相交处设有一防震装置240,该防震装置240包括一由该第一延伸板24侧壁向外框架2内部垂直延伸而成的固定部241、一由该固定部241垂直前梁22方向延伸之夹紧部242及一由该夹紧部242向垂直于光盘方向且朝向外框架内部延伸之定位部243,该防震装置240可与U形架4配合,减小机芯3在与光盘相垂直及平行方向的震动。该后梁23与该二延伸板24、25的连接分别设有二第一平台27,且该二第一平台27上分别设有二第一螺纹孔272。
请再次参阅图4,该滑动块5活动地安装在外框架2的前梁22上,其包括一贴置于前梁22上的横梁52及一由该横梁52垂直光盘方向向下延伸的竖梁54,竖梁54上平行设置有二Z形斜槽540,其包括一斜形槽542、一由该斜形槽542一端向外水平延伸之第一横槽544及一由该斜形槽542另一端水平延伸之第二横槽546,第一横槽544高于第二横槽546,二者平行且延伸方向相反。
请一同参阅图7,该U形架4为呈U形结构的架体,其可承载机芯3于其上,并带动机芯3作升/降运动。U形架4包括二侧壁42及一连接该二侧壁42之横梁44。该二侧壁42远离该横梁44一端对称地垂直延伸形成二端部420,且该二端部420设于该二侧壁42端部朝向U形架4的外侧,其进一步包括一由侧壁42外侧向外垂直延伸形成的转轴部422及一在该转轴部422自由端与根部间形成的止动部424,该止动部424的截面积大于转轴部422的截面积。二端部420的转轴部422可收容于第一延伸板24上的二凹陷244内,二弹性臂210的卡钩216可阻挡U形架4二端部420从二凹陷244内脱离。该二侧壁42与该横梁44相接处内侧设有二第二平台47,且其上对称设有二第二螺纹孔472。U形架4的一侧壁42与横梁44相交处可供该防震装置240的定位部243紧扣以将U形架4定位,从而可减小机芯3在垂直光盘方向的震动,且该侧壁42与第一延伸板24相邻,其与第一延伸板24间具有一定空隙,可供防震装置240的夹紧部242将该侧壁42夹紧于该空隙中,从而可减小机芯3在平行光盘方向的震动。该横梁44外侧在垂直滑动块5竖梁54方向延伸形成二圆柱形导引柱440,二者可收容在该滑动块5之二Z形斜槽540内,二者配合可实现U形架4带动机芯3作升/降运动。
该减震垫圈6是由弹性橡胶制成,其包括一贯穿该减震垫圈6的通孔61和一环绕该减震垫圈6外侧的环形沟槽62。该环形沟槽62可与机芯3的卡配孔311相配合而安装至机芯3上,而通孔61则使一螺钉7穿设其中。
组装时,将U形架4上的二圆柱形导引柱440安装在该滑动块5的竖梁54上的二Z形斜槽540中,并将U形架4的端部420之止动部424置于该第一延伸板24的二弹性臂210之卡钩216上,同时往下按压U形架4利用二弹性臂210自由端214可往二侧壁21向移动,从而使二端部420的转轴部422压置于二凹陷244中,且该卡钩216可阻挡二端部420从二凹陷244内脱离,二端部420固定在二凹陷244中,此时U形架4固定在外框架2上。将该机芯3的基座31四角上开设的卡配孔311分别环设在该四减震垫圈6外侧的环形沟槽62上,并将四螺钉7分别穿设过四减震垫圈6的通孔61,同时使该四螺钉7螺接在该外框架2的第一平台27之二第一螺纹孔272及U形架4的第二平台47之二第二螺纹孔472中,此时已将机芯3固定在外框架2及U形架4上。最后将托盘1安装在外框架2内,至此完成图2所示的光盘驱动器100的组装。
工作时,托盘1滑出/滑进外框架2时可导致滑动块5向左/向右滑动,滑动块5的这种向左/向右滑动能实现机芯3的升/降运动。当托盘1置于外框架2内时,滑动块5位于外框架2右端,U形架4横梁44外侧的二导引柱440扣置在滑动块5的二Z形斜槽540的第二横槽546内。当托盘1往外框架2滑进时,迫使滑动块5往外框架2的左端移动,从而使二导引柱440从第二横槽546沿斜形槽542往上爬升,当托盘1完全滑进外框架2内时,二导引柱440已扣置在第一横槽544中,至此,U形架4已带动机芯3上升至与第一、第二延伸板24、25平行处。此时,外框架2上防震装置240之定位部243紧扣在U形架4邻近第一延伸板24的侧壁42与横梁44的相接处;防震装置240的夹紧部242可将U形架4邻近第一延伸板24的侧壁42夹紧在其与第一延伸板24间的空隙中。由此可见,防震装置240可同时减小机芯3在平行及垂直光盘方向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
在上述设有防震装置240的情况下,也可在U形架上贴附二弹性海绵体46及在外框架2之延伸板24、25下方贴附二弹性海绵垫26,二弹性海绵体46可减小机芯3与U形架4间距离,以进一步减小机芯3在与光盘相平行方向的震动,二弹性海绵垫26抵制在U形架上,可进一步减小机芯3在与光盘相垂直方向的震动。
上述所称之防震装置240可设在上述第一延伸板24上能扣置住U形架4邻近该第一延伸板24的侧壁42的任一位置,只需能使机芯3在平行及垂直光盘方向达到很好的减震目的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光盘驱动器,包括一外框架、一机芯、一承载机芯的U形架和一滑动块,该U形架包括两端部分别可旋转安装于外框架上,该滑动块可滑动设置于外框架上并可带动U形架升降,该机芯一端固定于外框架上,另一端固定于U形架上;其特征在于该光盘驱动器外框架还包括一防震装置,其主要包括一用以水平夹紧U形架的夹紧部及一用以垂直定位U形架的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框架包括二侧壁,且该二侧壁分别向光盘驱动器内垂直延伸二延伸板,其中该防震装置设置在该二延伸板之一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U形架包括二侧壁及一连接该二侧壁之横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防震装置还包括一由该二延伸板之一向外框架内部垂直延伸而成的固定部,该夹紧部由固定部向垂直且朝向滑动板方向延伸,而夹紧部与该延伸板间具一可将U形架侧壁夹持于其中的空隙,该定位部由夹紧部垂直光盘方向且朝向光盘驱动器内部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U形架二侧臂内侧可分别贴附至少一第一弹性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盘驱动器还包括至少一布置于外框架与U形架之间的第二弹性组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盘驱动器还包括至少一布置于外框架与U形架之间的第二弹性组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顶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U形架二侧臂外侧分别垂直延伸形成二端部,该二端部还包括一圆柱状的转轴部及一与该转轴部相连的止动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框架上开设二凹陷,与该二凹陷相邻处设有二弹性臂,该弹性臂还包括一固定于外框架上的固定端和一向上延伸而成的自由端,该弹性臂于自由端形成一可阻挡二端部从该二凹陷中脱落的卡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U形架二端部的转轴部分别收容于外框架的二凹陷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其包括一外框架、一机芯、一承载机芯的U形架和一滑动块,该U形架包括两端部分别可旋转安装于外框架上,该滑动块可滑动设置于外框架上并可带动U形架升降,该机芯一端固定于外框架上,另一端固定于U形架上。该光盘驱动器外框架还包括一防震装置,其主要包括一用以水平夹紧U形架的夹紧部及一用以垂直定位U形架的定位部。所述防震装置可同时减少机芯在与光盘垂直及平行方向的震动进而减小噪音。
文档编号G11B7/00GK2736881SQ200420083690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郭宾海, 罗坚定, 万里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