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盘驱动器中承载光盘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84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光盘驱动器中承载光盘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承载光盘的托盘。
背景技术
光盘现已成为各社会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介质之一,其采用聚焦激光束作为记录或读取信息的媒介,存储的内容包括声音、图像、照片、数据、文字等各种数字信息。
光盘的种类繁多,根据尺寸不同可分为8cm光盘与12cm光盘;根据光盘规格可分为音乐光盘CD、只读式光盘CD-ROM、激光视频光盘VCD、迷你光盘MD及数字多媒体光盘DVD等。该等光盘的层级结构基本相同,大致包括盘基、记录层和防护层三部分。盘基通常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对输入的光束具有良好的透射功能,记录层用于记录光盘信息,其由一系列坑道组成。
用于自光盘再现存储信息的光盘驱动器依据盘片进退方式可分为吸入式和托盘式光盘驱动器两种。托盘式光盘驱动器主要结构为一主轴电机、一光学单元、一托盘。托盘可伸出光盘驱动器外部以承载并输入/退出光盘。光盘进入光盘驱动器内部后,光盘整体脱离托盘而固定于主轴电机上方并随该主轴电机一起运动。光盘驱动器的读取单元发射一激光束,该激光束透过光盘的盘基会聚于记录层上并被其反射,该读取单元的接收单元接收该反射激光束。随后,通过分析该反射激光束的强度或相位即可再现存储于记录层上的信息。
请参看图1,其为传统的光盘9及承载光盘9的托盘8。光盘9呈圆盘形结构,且由内到外包括一中心孔90、一内环区92、一数据区94及一外环区96。中心孔90用于使用者拿取光盘9,且光盘位于光盘驱动器中时,中心孔90、内环区92共同与光盘驱动器(图未示)相配合。数据区94为存储信息的区域,存储于光盘9上的信息被刻录于数据区94内,外环区96为空白区域,其位于光盘的最外侧。
托盘8具有一矩形基板80、一于基板80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承载部82,及一于第一承载部82的底面820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承载部84。其中,第一、第二承载部82、84皆为圆形结构,且其直径分别略大于12cm与8cm,以利于使用者置入或取出12cm光盘与8cm光盘。第一承载部82与第二承载部84的底面(未标示)皆为平面结构。
请同时参看图2与图3,当光盘9为12cm光盘时,其放置于托盘8的第一承载部82中,光盘的内环区92与数据区94的内侧位于第二承载部84的正上方,而数据区94的外侧及外环区96所对的盘基面则与第一承载部82的底面直接面接触。当8cm光盘(图未示)放置于托盘8的第二承载部84中时,该光盘的大部分数据区与外环区也会与第二承载部84的底面直接面接触。
但是,受到加工精度的限制,第一、第二承载部84的底面并非一绝对平面结构,而存在局部偏高、偏低的情况。并且,人们在将光盘9放置于托盘8的第一、第二承载部82、84上时,会习惯性按压并转动光盘9以使其盘基与第一、第二承载部82、84的底面紧密相贴。此时,若该底面在与光盘9的数据区相对应的地方是向上凸起的,光盘9的数据区94所对的盘基就会被磨损。更严重的是,光盘9的盘基与第一、二承载部82、84的底面都会附着有灰尘等颗粒物质。该等颗粒物质停留于光盘9的盘基与托盘8的第一、第二承载部82、84的底面820、840之间,在人们按压并转动光盘9时,其极可能会严重划伤光盘9的盘基。然而,光盘驱动器是通过分析反射激光束的强度或相位再现存储于记录层上的信息。如光盘9的数据区94所对应的盘基被磨损,反射激光束的强度与相位都会偏离其原始值,从而会出现光盘驱动器误读或直接不能识别光盘存储信息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对光盘驱动器的托盘结构进行了不断的改进。美国专利第6,009,060号揭示一托盘结构,其于托盘的光盘容置区上铺设一由软材料制成的保护层。保护层采用特殊材料在一定工艺下喷涂形成,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盘被磨损的程度。但是,其成本高且工序复杂,并且仍是基于光盘的表面与托盘的承接面间直接大面积接触,光盘的数据区与托盘的承接面接触。
另一种改进方案则为于光盘容置区内设置一环形台阶,台阶的高度远小于光盘的厚度。当光盘放置于托盘上时,光盘的外环区搭于该台阶上,其他部分与托盘间无接触。该设计方案虽克服了光盘的数据区与托盘间直接面接触,但其仍存在光盘的数据区被磨损的情况。因为,首先,人们在放置光盘时会习惯性按压并转动光盘,光盘会发生形变而使数据区部分向光盘容置区的底面弯曲,由于台阶的高度很底,其与该底面间仍会因为相互摩擦而被磨损。再则,光盘的外环区很窄,为避免光盘的数据区与台阶面接触,台阶的内径仅略小于光盘的直径。从而光盘被放置在托盘上时,很难保证是整体搁置于该台阶上的,而经常出现光盘的一侧位于台阶上,另一侧则直接与光盘容置区的底面接触。故,此种状态下,光盘的数据区也会被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用于光盘驱动器中的托盘,其可防止光盘被磨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中承载光盘的托盘,其中该光盘具有一记录光盘存储信息的数据区及一环绕记录区的外环区,该托盘具有一主体及一形成于该主体上的光盘容置区,该光盘容置区具有一与光盘的数据区相对的底面,且该底面为一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盘驱动器中承载光盘的托盘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光盘容置区中与光盘数据区相对的底面为一斜面,光盘放入光盘容置区后,其即可避免光盘的数据区与底面间直接面接触,也可避免因光盘形变而与底面间接触,从而防止光盘被磨损。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盘驱动器托盘与光盘的分解示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光盘驱动器托盘与光盘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图2沿III-III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光盘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5是光盘放置于图4所示的托盘后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沿IV-IV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一光盘驱动器100具有一主体单元1及一本实用新型的托盘2,其中托盘2收容于主体单元1中。该主体单元1具有一开口10,托盘2通过开口10滑动部分伸出主体单元1外以输入或退出光盘。
该托盘2具有一矩形主体20及一档板22,其中该档板22位于主体20一端并相互间垂直设置。档板22与主体单元1的开口10形状吻合,从而保证光盘驱动器100内部为一封闭空间。
主体20具有一上表面23、一用于承载光盘的光盘容置区24及一托盘开口26。其中,光盘容置区24设于主体的上表面23,托盘开口26自光盘容置区24的中心向背离挡板22的方向延伸。开口28位于光盘容置区的一端(未标示)为半圆形以穿过主体单元1的主轴电机(图未示),与半圆形端部相对的另一端为一矩形延伸部(未标示),以供主体单元1的光学读取头(图未示)读取光盘存储的信息。
上表面23在邻近挡板22的一侧向下垂直凹陷一定深度以形成垂直设置的第一侧壁32,并进一步沿第一侧壁32的下端向凹陷区域的中心倾斜,以形成一第一底面34。第一侧壁32与第一底面34共同围成一光盘容置区24的第一承载部30,以容置12cm光盘。第一侧壁32的高度大于12cm光盘的厚度,以保证12cm光盘可完全收容于第一承载部30内。第一底面34相对水平方向具有一倾角θ1,倾角θ1的大小为1度左右,不宜超过3度。第一底面34的承载面积略大于12cm光盘置入后所占的面积,以方便使用者放置或取出光盘。
第一底面34为一粗糙表面,其具有一较大的静摩擦系数,从而使得托盘2做变速运动时,第一底面34与其承载之12cm光盘间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第一底面34的中心区域向下竖直凹陷一定深度以形成一第二侧壁42,并沿第二侧壁42的下端向中心倾斜凹陷以形成一第二底面44。第二侧壁42与第二底面44共同围成光盘容置区24的第二承载部40,以容纳8cm光盘。第二侧壁42的高度略大于8cm光盘的厚度,第二底面44相对水平方向具有一倾角θ2,倾角θ2的大小也为5度左右,不宜超过10度。该第二底面44的承载面积略大于8cm光盘置入后所占的面积,以方便使用者放置或取出光盘。
请参阅图5与图6,当12cm光盘7放置于托盘2上时,光盘7整体收容于第一承载部30内。由于第一底面34为一外侧高中心低的斜面。光盘的盘基边沿搭于第一底面34上,而光盘的其他部分皆处于无接触状态。即使托盘2处于一变速运动过程,光盘也始终是盘基边沿与第一底面34接触,而其保存信息的数据区始终不会与外界相接触,从而第一承载部30可避免光盘被其磨损而不能再现信息。再则,光盘7与第一底面34间相对静止,故光盘7光盘的中心孔不会发生偏离,从而具有很好的定心功能,可避免因盘片不平衡而在光盘驱动器内部产生振动。
8cm光盘(图未示)放置于托盘2的第二承载部40中的情况与上述12cm放置于托盘2的第一承载部30中的情况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看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盘驱动器的托盘的第二实施方式,该托盘2’具有容纳12cm光盘的第一承载部30’,该第一承载部30’具有一与光盘的盘基相对设置的第一底面34’,其中第一底面34’的结构与前述实施方式的托盘2的第一底面34结构相同,为一外高内低的斜面。该托盘2’进一步于第一底面34’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二相对台阶38’。台阶38’具有一光滑承载面(未标示)以承载12cm光盘,台阶38’的高度远小于12cm光盘的厚度,内径略大于12cm光盘的直径。由于第一底面34’为外高内低的斜面结构,其可避免光盘的数据区在光盘形变或其他情况下与第一底面34’间接触,从而可防止光盘被磨损。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中承载光盘的托盘,其中该光盘具有一记录光盘存储信息的数据区及一环绕记录区的外环区,该托盘具有一主体及一形成于该主体上的光盘容置区,其特征在于该光盘容置区具有一与光盘的数据区相对的底面,且该底面为一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托盘还具有至少一设于该底面边沿处的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托盘的台阶具有一承载光盘的承载面,该承载面距离该底面的距离小于其需承载的光盘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为一光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底面自其边缘向中心方向沿一恒定的角度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底面与水平方向之间所成之倾斜角不大于3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为1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光盘容置区包括一自主体上表面向下凹陷的第一承载部,该第一承载部具有一承载光盘的第一底面及连接第一底面与主体上表面的第一侧壁,该第一底面为上述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面的外径大于其对应之光盘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承载光盘的底面为一可防止光盘相对托盘运动的粗糙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中承载光盘的托盘,其中该光盘具有一记录光盘存储信息的数据区及一环绕记录区的外环区,该托盘具有一主体及一形成于该主体上的光盘容置区,该光盘容置区具有一与光盘的数据区相对的底面,且该底面为一斜面。
文档编号G11B17/00GK2745171SQ20042008370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郭宾海, 罗坚定, 万里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