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记录媒体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554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密度记录媒体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例如光盘)和记录和/或再现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密度光盘以及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当高密度光盘(如BD(蓝光盘))没有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中时,例如当高密度光盘颠倒地放在光盘装置中时,所述高密度光盘能够不与光学拾取器的物镜碰撞。
(2)背景技术如图1所示,普通CD(压缩盘)被制成厚度为1.2mm且直径为120mm。另外,CD具有一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以及一直径为44mm的箝位区,该箝位区形成在中心孔周围。箝位区通过光盘装置中提供的箝位器被牢固地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提供的转盘上。
数据以凹坑形式记录在CD的数据记录层上,CD的数据记录层距面向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的CD表面约1.2mm。用于CD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具有相对较小的数值孔径NA。例如,物镜OL具有0.45的NA。
如图2所示,普通DVD(数字多功能盘)被制成厚度为1.2mm且直径为120mm。另外,DVD具有一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以及一直径为44mm的箝位区,该箝位区形成在中心孔周围。箝位区通过光盘装置中提供的箝位器被牢固地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提供的转盘上。
数据以凹坑形式记录DVD的数据记录层上,DVD的数据记录层距面向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的DVD表面约0.6mm。用于DVD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具有相对较大的数值孔径NA。例如,物镜OL具有0.6的NA。
如图3所示,一种高密度光盘(其标准最近还在讨论中)(例如BD(蓝光盘))被制成厚度为1.2mm且直径为120mm。另外,BD具有一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一直径为33mm的箝位区、以及一直径为42mm的过渡区,该箝位区形成在中心孔周围,箝位区通过光盘装置中提供的箝位器被牢固地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提供的转盘上,该过渡区分布在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
数据以凹坑形式记录在BD的数据记录层上,BD的数据记录层距面向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的BD表面约0.1mm。
BD的光学拾取器中的物镜OL具有最大的数值孔径NA。例如,物镜OL具有0.85的NA。与CD或DVD的光学拾取器相比,BD的光学拾取器使用短波长的激光束来重现以高密度凹坑形式记录的数据,或以高密度凹坑形式记录数据。
具体地,BD的光学拾取器使用短波长的激光束和具有大得多的数值孔径的物镜。从而,当BD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更靠近BD的记录层时,具有增加光量的激光束的小光点可以被聚焦在记录层上。另外,短波长的激光束的光透射距离可以被缩短,藉此激光束的性质改变和象差的发生被降低到最小程度。
当BD 10被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提供的转盘11上时,如图4所示,一种一般的伺服操作如下进行。BD 10通过主轴马达12、马达驱动器13以及伺服控制器15以高速旋转。当BD 10在旋转时,在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根据聚焦伺服操作聚焦在BD 10上,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通过所述聚焦伺服操作在规定的工作距离WD的范围内垂直移动。在执行聚焦伺服操作后,记录在盘上的数据被正常读取或数据被正常记录在盘上。
然而,当BD 10没有被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的转盘11上时,例如当BD 10被颠倒放置在转盘11上时,如图5所示,没有正确放置在转盘11上的BD 10的记录层距离物镜OL至少比正确放置在转盘11上的BD 10远了1.0mm。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BD 10通过主轴马达12、马达驱动器13以及伺服控制器15以高速旋转,但是仅仅通过垂直移动物镜OL的常规聚焦操作不能将物镜OL聚焦在BD 10上。因此,物镜OL向着BD 10的记录层向上移动直到它在用于控制聚焦伺服操作的伺服控制器15的控制下移动到最大工作距离WD Max。结果,物镜OL碰撞到了BD 10,可能导致BD 10、物镜OL或支持物镜OL的致动器损坏,或另外导致伺服操作出现严重错误。
(3)发明内容因此,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光盘和用于该高密度光盘的光盘装置,当高密度光盘(如BD(蓝光盘))没有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时,如高密度光盘被颠倒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时,虽然物镜向着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层向上移动直到它移动到最大工作距离,该高密度光盘也能够不碰撞到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和其它的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而实现,所述高密度记录媒体包括箝位区;信息区;以及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其中从过渡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的台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包括箝位区;厚度小于箝位区的厚度的信息区;以及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其中在过渡区形成台阶,且在盘厚度方向中,数据记录层形成在比盘的中间层更低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和/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重现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从高密度记录媒体读取数据或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光学拾取器;以及控制光学拾取器执行伺服操作的伺服控制器,其中光学拾取器根据伺服控制器的控制从信息区的记录层读取数据或将数据记录在信息区的记录层上,信息区的厚度小于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箝位区的厚度,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形成过渡区,过渡区中形成台阶,且记录层位于比记录媒体的一半厚度低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和/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重现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从高密度记录媒体读取数据或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光学拾取器,其中高密度记录媒体具有箝位区、信息区以及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从过渡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的台阶;以及控制光学拾取器执行伺服操作以从信息区的记录层读取数据或在信息区的记录层上记录数据的伺服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上重现数据的系统,包括高密度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包括箝位区、信息区、以及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从过渡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的台阶,且记录层位于比信息区的一半厚度低的位置;以及能够插入高密度记录媒体、并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上重现数据的记录/重现装置。
(4)


为了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附示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与说明书一起有助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普通CD(压缩盘)的盘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普通DVD(数字多功能盘)的盘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普通BD(蓝光盘)的盘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BD被正确地放置在普通光盘装置中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BD没有被正确地放置在普通光盘装置中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高密度光盘的剖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倾斜台阶而使高密度光盘没有碰撞到物镜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盘被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的示意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盘没有被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的示意图;以及图10至15图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盘以及对于高密度光盘的试验结果。
在不同的图中用相同的数字标记的本发明的特征、元素和方面代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相同、等价或相似的特征、元素和方面。
(5)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高密度光盘和用于读取记录在这种高密度光盘上的数据以及在这种高密度光盘上记录数据的光盘装置。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高密度光盘的剖面图。如上面结合图3所描述的,这种高密度光盘(例如BD(蓝光盘))20被制成厚度为1.2mm且直径为120mm。另外,BD 20具有一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一直径为33mm的箝位区、以及一直径为42mm的过渡区,该箝位区形成在中心孔周围并通过光盘装置中提供的箝位器被牢固地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提供的转盘上,该过渡区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
数据以凹坑形式记录BD 20的数据记录层上,BD 20的数据记录层距面向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的BD表面约0.1mm。BD 20被制成为使得箝位区的厚度与信息区的厚度不同。例如,BD 20的过渡区包括在距离BD 20的数据记录层较远处的BD 20的表面上具有规定厚度t为0.1mm至0.6mm的倾斜台阶,如图6所示。因此,信息区的厚度比箝位区的厚度小0.1至0.6mm。
台阶用于当BD 20没有被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的转盘上时,例如,BD 20被颠倒放置在转盘上时,虽然物镜向着BD 20的记录层向上移动以求聚焦在记录层上,直到它移动至最大工作距离,却避免光学拾取器的物镜与BD 20碰撞。具体地,厚度为0.1至0.6mm的台阶形成于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至信息区的起始位置,同时具有规定的斜面以在BD 20和物镜之间提供规定的间距,如图6所示。
当具有形成于直径为33mm的钳位区的末端位置至直径为42mm的信息区的起始位置的倾斜台阶的BD被颠倒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时(例1),当物镜OL在水平方向上最大地移动时,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碰撞到BD。
在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BD中,倾斜台阶部分形成在过渡区上。例如,BD的倾斜台阶形成于从直径为33mm的箝位区的末端位置起至直径为42mm的信息区的起始位置前2.0mm的位置。因此,当BD被颠倒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时,虽然物镜OL在水平方向上最大地移动,光学拾取器的物镜OL也不会碰撞到BD(例2)。
根据光盘的中心孔,倾斜台阶可以被制成为在光盘的径向上具有3.5mm(=(40mm-33mm)/2)的最大倾斜长度。另外,考虑到箝位区可能超过它的直径33mm,倾斜台阶可以在光盘的径向上具有1.8mm(=(40mm-36.4mm)/2)的最小倾斜长度。然而,考虑到光盘的制造偏差,较佳的是,倾斜台阶具有1.0mm(=(40mm-38mm)/2)的最小倾斜长度。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倾斜台阶较佳地在盘的径向上具有1.0mm至3.5mm的倾斜长度。
当BD 20被正确地放置于光盘装置中时,如图8所示,BD 20的箝位区被安全地放置在转盘11上。在这种情况下,箝位区的厚度没有被改变,藉此保持了稳定的箝制力。另外,信息区的厚度被缩小使得在BD 20以高速旋转时生成相对小的离心力,这样保证了更稳定的箝制力。
BD 20通过主轴马达12、马达驱动器13以及伺服控制器15以高速旋转时,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在规定的工作距离范围内垂直移动,以执行聚焦伺服操作。在执行聚焦伺服操作后,记录在盘上的数据被正常读取或数据被正常记录在光盘上。
即使当BD 20没有被正确地插入到光盘装置中,例如BD 20被颠倒地插入光盘装置中,如图9所示,BD 20的箝位区也被安全地放置在转盘11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形成在BD 20的过渡区的倾斜台阶,在转盘11上面对物镜OL的箝位区的表面与面对物镜OL的信息区的表面之间形成了0.1至0.6mm的间距。
因此,当BD 20通过主轴马达12、马达驱动器13以及伺服控制器15以高速旋转时,虽然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在垂直方向上最大地移动以执行聚焦伺服操作,光学拾取器14的物镜OL也不会碰到BD 20。另外,BD 20的数据记录层与BD 20面对物镜OL的表面隔开,从而不会执行正常的聚焦操作,因此被识别为在光盘装置中没有盘。
此外,物镜OL的最大工作距离进一步增加了,这有利于执行聚焦伺服操作。BD 20的信息区的厚度被缩减至1.2mm以下,藉此降低了制造BD20所需的材料的成本。在BD 20被手动插入槽型(slot-type)光盘驱动器中的情况下,由于在BD 20上形成的台阶,BD 20可能会碰撞到光盘驱动器。然而,由于BD 20与光盘驱动器的碰动引起的震动因台阶的倾斜形状而降低到最小程度,藉此就可能将BD 20平滑插入到光盘驱动器中。
现在将描述具有0.1mm至0.6mm的厚度的倾斜台阶形成在过渡区上的原因。如图10所示,BD的箝位区的最大厚度为1.3mm。因此,除去厚度为0.1mm的覆盖层,注塑(injection-molded)基板的厚度为1.2mm。
当台阶形成于位于与覆盖层相对的一面的BD的表面使得在制造信息区和边沿区的同时,信息区和边沿区的厚度小于箝位区的厚度的情况下,例如,在信息区和边沿区的注塑基板的厚度为0.6mm(这与普通DVD相同),在注塑期间形成于记录表面上的沟槽或凹坑的转录特性(transcriptionproperty)不像在DVD中般劣化。
因此,当箝位区的厚度为1.2mm,如图10所示,只要信息区和边沿区处的基板的厚度为0.6mm,信息区和边沿区处的基板就可以容易地被制造而不存在注塑和转录特性的劣化。结果,具有最高为0.6mm厚度的台阶可以形成在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
当在BD的记录表面形成厚度为0.1mm的覆盖层时,就有可能制造出具有厚度为1.3mm的箝位区、厚度为0.7mm的信息区、以及厚度为0.7mm的边沿区的BD。当箝位区的最小厚度为1.15mm以及台阶的厚度为0.6mm时,信息区和边沿区的厚度为0.55mm。因此,除去0.1mm的覆盖层厚度后,注塑基板的厚度为0.45mm。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厚度为0.45mm的注塑基板可以被实际制造。
另一方面,台阶的最小厚度被设置为0.1mm的原因如下。即使当具有0.85的数值孔径的BD的物镜具有大的工作距离,例如,大约0.5mm或更大,如图11所示,物镜与BD的碰撞也可通过提供具有至少0.1mm的厚度的台阶而得到避免。具体地来说,即使当物镜可以垂直移动以执行聚焦伺服操作的距离根据聚焦位置,在靠近盘的记录表面的方向上为0.5mm且在远离盘的记录表面的方向上为0.5mm,物镜与BD的碰撞也被有效地避免。当物镜的工作距离大,由于BD的台阶有更大的厚度,避免物镜与BD碰撞的效果也提高。当物镜的工作距离小,虽然BD的台阶具有小的厚度,物镜与BD的碰撞仍然可以被避免。
当具有1.1mm/0.8mm的厚度的注塑基板和具有100μm的厚度的覆盖层用聚碳酸酯来制造时,如图12所示,使得箝位区的厚度为1.2mm,且信息区和边沿区的厚度为0.9mm,径向角偏移α具有最大值(α=0.70度),这是应用于BD的正常测试条件下所需的,即23±2℃的温度、45%至55%的相对湿度、以及86kPa至106kPa的大气压力。
当注塑基板用聚碳酸酯来制造,如图13所示,在BD的突变测试条件下,即相对湿度从95%变化到45%,而温度为25℃保持不变,以及另一条件下相对湿度从45%变化到30.0%且温度从25℃变化到70℃,同时保持绝对湿度的规定值,角偏移(α=0.80度)是满意的,只要盘的厚度,即在信息区中盘的厚度被设置为至少0.9mm。然而,当盘的厚度在0.9mm以下时很难满足上述条件。因此,当注塑基板用聚碳酸酯来制造时,较佳的是设置盘的最小厚度为0.9mm。然而,当注塑基板用比聚碳酸酯具有更高强度的其它材料来制造时,制造厚度小于0.9mm的注塑基板是可能的。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各种修改、补充和替代是可能的,而不背离如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本发明范围和精神。例如,盘的过渡区处形成的台阶可以具有除前述的倾斜形状以外的其它形状。
从上述的描述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光盘,其中增加了高密度光盘和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间的规定间距。因此,本发明具有避免高密度光盘与光学拾取器的物镜相碰撞的效果,藉此避免了高密度光盘或光学拾取器的物镜的损坏,且有效避免了伺服操作的严重差错。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包括箝位区;信息区;以及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其中,从过渡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的台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位于直径dout<d<42mm,其中dout是箝位区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形成至信息区的起始位置前至少预定直径的位置,信息区从直径42mm处开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直径为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层形成在位于相对记录媒体的一半厚度更低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记录媒体是蓝光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形成在距记录媒体的记录层较远距离的记录媒体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层位于距记录媒体的入射表面约0.1mm厚度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开始,而箝位区的末端位置是过渡区的起始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大于0.1mm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至少0.1mm<t<0.6mm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的厚度使得不会碰撞到光学拾取器的物镜以聚焦数据记录层。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一斜面,使得当光学拾取器向记录媒体内的方向上移动时,不会碰撞到光学拾取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具有最大半径3.5mm。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具有最小半径1.8mm。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具有最小半径1.0mm。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斜面具有最小半径1.0mm及最小厚度1.0mm时,所述斜面具有θ度的角,其中θ为tan-1(0.1/1.0)。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具有最大为30°的斜面。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形成在半径为1.0mm至3.5mm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箝位区具有最大1.3mm的厚度。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区具有最小0.9mm的厚度。
22.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包括箝位区;厚度小于箝位区的厚度的信息区;以及位于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其中一台阶形成于过渡区,其中数据记录层形成在位于比盘厚度方向上的盘的中间更低的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形成于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至信息区的起始位置,并具有一规定的斜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形成于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至信息区的起始位置前至少2.0mm的位置处。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箝位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的台阶形成为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具有最小0.1mm的厚度。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具有0.1至0.6mm的厚度。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记录媒体是蓝光盘。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数据记录层位于距蓝光盘的入射表面大约0.1mm厚度处。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形成于距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层较远距离的记录媒体的上表面。
31.一种用于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和/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重现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从高密度记录媒体读取数据或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光学拾取器;以及控制光学拾取器以执行伺服操作的伺服控制器,其中,光学拾取器根据伺服控制器的控制从高密度记录媒体读取数据或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信息区具有比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箝位区的厚度小的厚度,过渡区形成在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过渡区上形成台阶,且记录层形成于比记录媒体的一半厚度更低的位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将光学拾取器中所提供的物镜的最大工作距离扩展到比位于装置中的高密度记录媒体的箝位区更高的位置。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力箝制记录媒体的箝位区的箝位单元。
34.一种用于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和/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重现数据的装置,包括用于从高密度记录媒体读取数据或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光学拾取器,其中高密度记录媒体具有箝位区、信息区以及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从过渡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的台阶;以及控制光学拾取器以实现伺服操作以从信息区的记录层读取数据或在信息区的记录层上记录数据的伺服控制器。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预定的力箝制记录媒体的箝位区的箝位单元。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拾取器包括物镜,且物镜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工作距离以通过伺服控制器的控制聚焦记录层。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在记录媒体被颠倒放置在转盘上时,控制物镜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直至最大工作距离以聚焦记录层。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即使物镜移动至最大工作距离也不聚焦记录层。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生成用于指示聚焦差错的信号,从而确定没有记录媒体插入在装置中。
40.一种用于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上重现数据的系统,包括高密度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包括箝位区、信息区、以及箝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区,其中,从过渡区中的上表面至信息区中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向信息区的上表面平滑下斜的斜面的台阶,且记录层位于比信息区的一半厚度更低的位置;以及能够插入高密度记录媒体、并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或从高密度记录媒体上重现数据的记录/重现装置。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重现装置包括用于从高密度记录媒体读取数据或在高密度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的光学拾取器,以及控制光学拾取器以执行伺服操作以从信息区的记录层读取数据或在信息区的记录层上记录数据的伺服控制器。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预定的力箝制记录媒体的箝位区的箝位单元。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拾取器包括物镜,且物镜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工作距离以通过伺服控制器的控制聚焦记录层。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在记录媒体被颠倒放置在转盘上时控制物镜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直至最大工作距离以聚焦记录层。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即使物镜移动至最大工作距离也不聚焦记录层。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生成信号用于指示聚焦差错的信号,从而确定没有记录媒体插入在装置中。
47.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过渡区位于直径dout<d<42mm,其中dout是箝位区的外径。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形成于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至信息区的起始位置前至少一预定直径的位置,信息区从直径42mm处开始。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直径为2.0mm。
50.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台阶形成于距记录媒体的数据记录层较远距离的记录媒体的上表面。
5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记录层位于距记录媒体的入射表面约0.1mm厚度处。
5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从箝位区的末端位置开始,而箝位区的末端位置是过渡区的起始位置。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大于0.1mm的厚度。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至少0.1mm<t<0.6mm的厚度。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的厚度使得不会碰撞到光学拾取器的物镜以聚焦数据记录层。
5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箝位区的上表面和信息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台阶具有一斜面,使得当光学拾取器向记录媒体内的方向上移动时,不会碰撞到光学拾取器。
57.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具有最小半径1.8mm。
58.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具有最小半径1.0mm。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当具有最小半径1.0mm及最小厚度1.0mm时具有θ度的角,其中θ为tan-1(0.1/1.0)。
60.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半径为1.0mm至3.5mm。
6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箝位区具有最大1.3mm的厚度。
6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箝位区具有最小0.9mm的厚度。
全文摘要
此处描述的是一种高密度记录媒体(如高密度记录光盘)以及一种用于高密度记录媒体的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在位于高密度光盘的钳位区和信息区之间的过渡层有一具有一规定斜面的台阶,使得当高密度光盘(如BD(蓝光盘))没有正确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时,如高密度光盘被颠倒地放置在光盘装置中时,虽然物镜向着高密度光盘的记录层向上移动直到它移动到最大工作距离,该光盘也不碰撞到光盘装置中提供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由于在过渡区提供了台阶,信息区的厚度小于钳位区的厚度。因此,避免了由于物镜于高密度光盘的碰撞引起的高密度光盘或物镜的损坏。另外,降低了制造高密度光盘所需的材料的成本,而保持了稳定的钳制力,且高密度光盘安全插入槽型光盘驱动器是可能的。
文档编号G11B5/58GK1799089SQ200480015473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
发明者金进镛, 朴景灿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