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7640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更盘驱动器(HDD (Hard Disk Drive ))用底座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有如图5和图6所示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 图5是外壳所用的底座的俯视图,图6是其剖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在硬盘驱动器用底座101上设有电动机安装用的凹部 103,在凹部103的中心部设有孔105。将硬盘驱动器用电动机的主轴插入到底座101的凹部103的孔105中,再 用螺钉等将硬盘驱动器用电动机固定在凹部103上。可是,这样会存在使用螺 钉等的固定操作比,烦,部件数量也多的问题。对此,有如图7所示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图7是安装有硬盘驱动器用电 动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该图7的底座107在通孔109上,作为电动机固定 部具备内缘翻边(Z—!J :/歹)111。在内缘翻边111的内周上,通过切削加 工设有两个呈圆周状的凹部113。硬盘驱动器用电动机115嵌合在内缘翻边111 的内周上,通过粘结剂117固定。通过该构造,由于固化的粘结剂粘合在凹部113中,因此能够无需使用螺 钉等而将硬盘驱动器用电动机15简单且牢固地固定在内缘翻边111上。可是,该构造需要在内缘翻边111冲压成型后追加切削加工凹部113,为 了提高加工精度,对尺寸精度有较高要求。因此,产品质量更加依赖于冲压精 度,从而对精度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另外,在对底座107进行镀层处理后进行切削加工时,加工后的表面上露 出基体,因此必须注意腐蚀等对硬盘的性能产生致命性影响的不良情况。再有,在进行切削加工的场合,还需要对加工所形成的飞边进行处理等的 对策。
因此,生产率、成品率下降,还可能对成本带来坏影响。专利文献l:特开平9-1206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153386号公报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点是在精度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必须注 意腐蚀等对硬盘的性能产生致命性影响的不良情况,同时需要飞边处理等对 策,生产率、成品率下降,还可能对成本带来坏影响。 发明内容为了提高生产率、成品率,还有利于成本,本发明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在 电动^L固定部的内周加压成型凹部。本发明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由于在电动机固定部的内周加压成型凹部,从 而可以不需要切削加工而易于精度管理,并且因不露出基体而能够抑制腐蚀等 不良现象,也不需要飞边处理等对策。因此,生产率、成品率提高,还有利于成本o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加压成型凹部而实现提高生产率、成品率,还有利于成本的目的。 实施例1(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1,图1 (a)是俯视图,(b) 是(a)的SA-SA向剖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底座1使用例如SPCE ( SPC材料的一种,深拉深用冷轧钢板)的平板3, 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在平板3上形成有俯一见呈圆形的凸部5。在凸部5的中心 形成有圆形的通孔7。在通孔7的平板厚度方向一侧,作为电动机固定部一体 地具备以规定高度且截面圆形的筒状突出的内缘翻边9。内缘翻边9的厚度 TB通过沖压成型时的减薄而变得比平板3的板厚Tp薄些。在内缘翻边9的内周面11上通过冲压加工等加压成型设有凹部13、 15。 凹部13、 15沿内缘翻边9的内周呈圆周状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内缘翻 边9的高度方向上i殳有多个例如两个。凹部13、 15的截面^故成大致相同的形 状、深度和宽度。与图7的场合相同,硬盘驱动器用电动机嵌合在内缘翻边9的内周上,并
且通过粘结剂固定在内周面11上。因此,由于固化后的粘结剂粘合在凹部13、 15上,从而可无需使用螺钉等将电动机简单且牢固地固定在内缘翻边9上。 (制造方法)图2~图4涉及硬盘驱动器用底座1的制造方法,图2 (a)是半成型凹部 加工工序后的平板3的俯视图,(b)是(a)的SB-SB向剖视图,(c )是主 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 (a)是内缘翻边加工前的孔加工工序后的平板3 的俯视图,(b)是(a)的SC - SC向剖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 (a)是电动机固定部加工工序的冲压前的剖视图,(b)是冲压后的剖视如图2和图3所示,在平板3的凸部5上形成半成型凹部17、 19,如图4 所示,通过冲压成型能够如图1所示在内缘翻边9的内周面11上形成凹部13、 15。凹部13、 15通过在底座1的冲压成型的一系列工序的中途整体或作为另 外工序加入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而形成。即,如图2所示,半成型凹部17、 19在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形成。在 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通过利用冲压的加压成型而形成相对于凸部5的中心 为同心的内外多个例如两个半成型凹部17、 19。接着,如图3所示,在利用冲压的孔加工工序中,在半成型凹部17的内 周侧形成同心的孔21。孔21的直径设定成比后述的电动^L固定部加工工序的 冲头的直径还小。半成型凹部17、 19的形状、大小具有以下关系。半成型凹部17形成为截 面三角形,半成型凹部19形成为截面梯形。在半成型凹部17的底部23上基 本上没有面,而半成型凹部19的底部25形成为宽度B的平面状。半成型凹 部17、 19具备相对截面方向的緩斜面27、 29和陡斜面31、 33。緩斜面27、 29的倾斜角度为6 i、 6 2,緩斜面27的倾斜角度比緩斜面29 的倾斜角度大,即6!〉02。陡斜面31、 33的倾斜角度为63、 64,陵斜面31 的倾斜角度比陵斜面33的倾斜角度大,即63>64。另外,在緩斜面27、 29 及陡斜面31、 33相间之间6i〈 63、 62<64。半成型凹部17、 19的深度H形成为相等,相对来讲内周侧的半成型凹部
17的开口宽度W!形成为比外周侧的半成型凹部19的开口宽度W2还小,即 Wj<W2。半成型凹部17、 19的大小的差异,即緩斜面27、 29的倾斜角度e。 62 与陵斜面31、 33的倾斜角度63、 64的差异、开口宽度W, 、 W2的差异等是 因为以下因素而确定的考虑到利用沖压的内缘翻边9的加工所产生的平板3 的延展,在内缘翻边9加工后使凹部13、 15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对称,并 且将凹部13、 15做成相同的大小。因此,在即使凹部13、 15的大小存在差异 也可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半成型凹部17、 19的斜面倾斜角度、开口宽度、 深度完全相同,大小相同地形成半成型凹部17、 19。另外,也可以将半成型 凹部17、 19,即作为结果的凹部13、 15做成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多个的结构。 在半成型凹部为三个以上时,为了在内缘翻边加工后统一所有的凹部的开口宽 度、深度而阶梯地进行上述倾斜角度、开口宽度等的设定。接下来,如图4所示,在电动才几固定部加工工序中,在半成型凹部17、 19加压成型后,成型上述内缘翻边9。就电动机固定部加工工序而言,具备上模35及下模37,在上模35上具 有冲头39。通过冲头39相对于夹在上模35及下模37之间的平板3如从图4 (a)下降到(b),形成内缘翻边9。冲头39的直径D与下模37的孔41之间的间隙S设定成比平板3的板厚 t还小,例如其差为O.lmm左右。因此,在冲头39及孔41之间,平板3被减 薄,在内缘翻边9的部分上板厚形成得比t还薄。通过内缘翻边9的加工,平板3在内缘翻边9的部分a,因此,如上所 述,大小不同的半成型凹部17、 19如图1所示成为大小一致的凹部13、 15。在内缘翻边9上具备凹部13、 15的底座1处于表面通过镀层处理保持洗 净度的状态,能够在镀层处理前后的任何工序中形成上述凹部13、 15。即使 在镀层处理后形成凹部13、 15,由于是利用冲压而成型,因此基体不会露出, 从而能够维持镀层表面的洗净度。 (实施例1的效果)以上,由于在内缘翻边9的内周面11上,通过冲压加压成型凹部13、 15, 因此,可以不需要切削加工,从而易于精度管理。与切削加工不同,利用冲压
的加压成型由于不露出基体,因此能够抑制腐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也不需要 飞边处理等对策。因此,提高了生产率、成品率,还有利于成本。由于凹部13、 15设成圆周状,因此能够使粘结剂在内缘翻边9的内周面 ll的整个圆周粘合,从而能够进行更牢固的固定。由于凹部13、 15在内缘翻边9的高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因此粘结剂能够 粘合在两个凹部13、 15上,从而能够进行更牢固的固定。由于在内缘翻边9上固定硬盘驱动器的电动机,因此能够防止对硬盘的性 能产生致命性影响的腐蚀和排气(铸件气孔中残留的空气等气体),还能够将 洗净度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由于具备通过沖压成型在平板3上加压成型半成型凹部17、 19的半成型 凹部加工工序以及在半成型凹部17、 19的加压成型后成型内缘翻边9并在该 内缘翻边9的内周上形成凹部13、 15的电动机固定部加工工序,因此在内缘 翻边9的内周上通过加压成型能够容易地形成凹部13、 15。在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形成内外两个同心的半成型凹部17、 19,并 且相对来讲内周侧的半成型凹部17的开口宽度Wt形成为比外周侧的半成型 凹部19的开口宽度W2还小,因此,考虑到利用冲压的内缘翻边加工时的平 板3的延展,能够在加工内缘翻边9后大小相等地形成凹部13、 15。在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半成型凹部17、 19在截面内将相对的一对斜 面即緩斜面27、 29及陡斜面31、 33的倾斜角度^、 63、倾斜角62、 64相 对于外周侧在内周侧形成得较小,因此,考虑利用冲压的内缘翻边9的加工所 产生的平板3的g,能够在加工内缘翻边9后对称地形成凹部13、 15的宽 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其他)在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能够相对来讲将内周侧的半成型凹部17的深 度形成为比外周侧的半成型凹部的深度要大。在半成型凹部的加工工序中,在内周侧的半成型凹部17上设有与外周侧 的半成型凹部19等宽的底部,从而能够在使緩斜面27、 29、陵斜面31、 33 的倾斜角度分别相同的同时,使开口宽度及深度不同。也能够在内缘翻边9形成后,通过使用流体压力等的加压成型而加工凹部 13、 15。凹部只要是能使粘结剂粘合即可,不限于槽状,可以是网眼状、滚花等各 种形状。底座的材质除了 SPCE (深拉深用)以外,作为其他的SPC材料可以使用 SPCC (—般用)、SPCD (拉深用),另外也可以使用SUS材料。


图1表示硬盘驱动器用底座,(a)是俯视图,(b)是(a)的SA-SA向 剖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实施例l)。图2 (a)是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后的平板的俯视图,(b)是(a)的SB - SB向剖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实施例1 )。图3 (a)是内缘翻边加工前的孔加工工序后的平板的俯视图,(b)是(a) 的SC - SC向剖视图,(c )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实施例1 )。图4 (a)是电动机固定部加工工序的冲压前的剖视图,(b)是冲压后的 剖视图(实施例1 )。图5是现有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的俯视图(现有例)。图6是现有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的剖视图(现有例)。图7是安装硬盘驱动器用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现有例)。图中1 -硬盘驱动器用底座,3 -平板,7 -通孑L, 9 -内缘翻边(电动机固定部), 11-内周面,13、 15-凹部,17、 19-半成型凹部,27、 29-緩斜面(斜面), 31、 33-陡斜面(斜面),62-倾斜角。
权利要求
1.一种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在设于平板上的通孔的平板厚度方向一侧一体地具备以规定高度且筒状突出的电动机固定部,通过粘结剂将嵌合于上述电动机固定部的内周上的电动机固定在电动机固定部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动机固定部的内周面上,加压成型凹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i殳成圆周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在上述电动才几固定部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4. 一种硬盘驱动器用底座的制造方法,该硬盘驱动器用底座为如权利要 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f更盘驱动器用底座,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机固定部的内周上形成上述凹部的电动才几固定部加工工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同心状形成内外多个上述半成型凹部,并且相对来讲将内周侧的半成型凹部的开口宽度形成为比外周侧的半成型凹部 的开口宽度还小。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硬盘驱动器用底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半成型凹部加工工序中,在将上述半成型凹部形成为截面梯形或截面三角形的同时,将在截面内相对的 一对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外周侧在内周侧形成得较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硬盘驱动器底座可提高生产率、成品率,还有利于成本。硬盘驱动器(1)在设于平板(3)上的通孔(7)的平板(3)厚度方向一侧一体地具备以规定高度且筒状突出的内缘翻边(9),并通过粘结剂将嵌合于内缘翻边(9)的内周上的硬盘驱动器的电动机固定在内缘翻边(9)上,其特征在于在内缘翻边(9)的内周面(11)上,通过冲压加压成型两个圆周状的凹部(13、15),不需要切削加工,易于精度管理,并且由于基体不露出而能够抑制腐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也不需要飞边处理等对策,能够提高生产率、成品率,还有利于成本。
文档编号G11B21/21GK101128881SQ200680005908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铃木智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