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器阻尼器和具有该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949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拾取器阻尼器和具有该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拾取器阻尼器和包括该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
背景技术
盘驱动器是将光照射到盘上以记录和读取信息的装置。盘可以是紧凑盘(⑶)或数字视频盘(DVD)。盘驱动器包括拾取器、主轴电机和步进电机。拾取器再现存储在盘上的数据或者 将数据记录到盘上。主轴电机将盘容纳在转台上并使盘旋转。步进电机线性地使拾取器沿盘的径向往复运动。通常,通过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丝杠,拾取器沿盘的径向线性地往复运动。然而,由于外部冲击,拾取器可能沿着丝杠和引导轴不正常地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拾取器会受外部冲击而与盘驱动器的其他组件接触。由于拾取器包括用于照射光的激光二极管和光学系统,所以由于外部冲击,激光二极管和光学系统可被损坏或者光路会出现偏离(aberration)。所述光学系统形成从激光二极管照射的光传输所沿的光路。具体地说,在盘驱动器的制造期间,执行盘驱动器的跌落试验,以测量盘驱动器的持久性。在这种情况下,冲击也被施加到了拾取器。因此,可存在用于减轻由于外部源而施加到拾取器的冲击的装置的需求。可能已经公开了用于防止冲击施加到拾取器的各种方法。在公开用于减轻施加到拾取器的冲击的弹性构件的专利中可能已经公开了用于防止冲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拾取器阻尼器。所述拾取器阻尼器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中的一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被构造为响应于被施加的外部冲击而经多步与拾取器碰撞并减轻冲击,并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主轴电机碰撞,以保护拾取器。拾取器阻尼器可包括多个弹性突起被构造为与面向第一引导轴的第二引导轴相邻地安装,第一引导轴连接到底架上的步进电机,被构造为朝着第二引导轴突出;突起,被构造为在第二引导轴的一侧从底架突出。步进电机可使拾取器通过多个引导轴线性地往复运动。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均可被形成为塑料模并可被插入到底架中。所述突起可与底架一体形成并可通过局部地弯曲底架来形成。第二引导轴的一端与可转台相邻地安装,转台上容纳盘。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彼此隔开预定间距,所述突起可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中的每个隔开相应的预定间距。突起可由与底架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所述突起可由铝形成。所述多步可包括至少三步。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盘驱动器。所述盘驱动器包括主框架;托盘,被构造为使得盘被安装在托盘上且托盘被推出或推入主框架;底架,被构造为安装在主框架上,以沿着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运动,拾取器安装在底架上,以线性地往复运动;拾取器阻尼器,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被构造为响应于被施加的外部冲击而经多步与拾取器碰撞并减轻冲击,且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主轴电机碰撞,以保护拾取器。
拾取器阻尼器可包括多个弹性突起,被构造为与面向第一引导轴的第二引导轴相邻地安装和朝着第二引导轴突出,第一引导轴连接到底架上的步进电机;突起,在第二引导轴的一侧从底架突出。步进电机可使拾取器通过多个引导轴线性地往复运动。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均可被形成为塑料模且可被插入到底架中。所述突起可与底架一体形成并可通过局部地弯曲底架来形成。第二引导轴的一端可与转台相邻地安装,转台上容纳盘。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彼此隔开预定间距,所述突起可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中的每个隔开预定间距。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盘驱动器。该盘驱动器包括主框架;托盘,被构造为使得盘被安装在托盘上且托盘被推出或推入主框架;底架,被构造为安装在主框架上,以沿着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运动,拾取器安装在底架上,以线性地往复运动;拾取器阻尼器,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被构造为响应于被施加的外部冲击而与拾取器碰撞并经多步减轻冲击,且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引导轴碰撞,以保护拾取器。拾取器阻尼器包括多个弹性突起,被构造为与面向第一引导轴的第二引导轴相邻地安装且朝着第二引导轴突出,第一引导轴连接到底架上的步进电机;突起,在第二引导轴的一侧从底架突出。步进电机使拾取器通过多个引导轴线性地往复运动。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均被形成为塑料塑性模并可被插入到底架中。所述突起可与底架一体形成并可通过局部地弯曲底架来形成。第二引导轴的一端可与转台相邻地安装,转台上容纳盘。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彼此隔开预定间距,所述突起可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中的每个隔开相应的预定间距。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点和方面可清楚。


图I是示出包括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包括图I中示出的拾取器阻尼器的底架的示例的仰视图;图3到图5是示出拾取器阻尼器的操作的示例的示图。贯穿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除非另外描述,否则将相同的附图标记理解为表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出于清楚、图解和方便起见,可能夸大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绘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有助于读者对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获得全面的理解。因此,这里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或方法的各种改变、变型和等同物将被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另外,为了增加清楚性和简明性,可能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图I示出了包括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100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的示例。图2示出了包括图I中示出的拾取器阻尼器130的底架(base chassis) 120的仰视图的示例。参照图I和图2,盘驱动器100包括主框架110 ;托盘140,被构造为被推出或者推入主框架110,并被构造为包括安装部分141,在安装部分141上将要安装盘D ;副框架111, 被构造为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框架110上;底架120,被副框架111支撑。被构造为安装在主框架110中的滑动构件116在与驱动电机115结合的情况下沿着与托盘140可被推出或者推入主框架110所沿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多个凸轮孔(未示出)可形成在滑动构件116中,形成在副框架111中的多个凸轮突起114可被构造为沿着凸轮孔的路径滑动。因此,在副框架111被主框架110支撑的同时,副框架111可相对于旋转轴112和113沿着向上和向下的方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副框架111,底架120也可沿向上和向下的方向运动。底架120包括开口 121 ;转台127,转台127可容纳在托盘140上的盘D,托盘140可运动到主框架Iio中;主轴电机126 (参见图2),可与转台127同轴地安装并使转台127旋转;拾取器单元124,可沿着容纳在转台127上的盘D的径向滑动,以将信息记录在盘D上或者再现记录在盘D上的信息。转台127、主轴电机126和拾取器单元124安装在开口 121周围。第一引导轴122和第二引导轴123被构造为沿着纵向方向越过开口 121并彼此面对。纵向方向可与托盘140被推出或者推入主框架110的方向对应。多个固定单元1221和1222可将第一引导轴122固定到底架120。多个固定单元1231和1232可将第二引导轴123固定到底架120。固定单元1221、1222、1231和1232可分别被形成为塑性模(plasticmold)并将第一引导轴122的相对的端部和第二引导轴123的相对的端部固定到底架120。步进电机128和丝杠129与引导轴122相邻地安装。丝杠129可被构造为在与步进电机128结合的情况下旋转并可以被连接到拾取器单元124,以使拾取器单元124沿盘D的径向线性地往复运动。拾取器单元124和丝杠129可被连接到拾取器引导件1241,从而可通过拾取器引导件1241将动力传递到拾取器单元124。拾取器单元124的一侧可以通过两个连接单元1244和1245可滑动地连接到第一引导轴122。由于这两个连接单元1244和1245被形成为围绕第一引导轴122,所以在不损坏引导轴122或者两个连接单元1244、1245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将两个连接单元1244和1245与第一引导轴122分离。拾取器单元124的另一侧可以通过连接单元1246可滑动地连接到第二引导轴123。由于连接单元1246局部敞开,所以连接单元1246可被构造为可以自第二引导轴123拆卸开。因此,响应于施加到盘驱动器100的不正常的外部冲击,拾取器单元124可通过第一引导轴122和第二引导轴123滑动。响应于过度地施加到盘驱动器100的外部冲击,连接单元1246可与第二引导轴123分离,从而拾取器单元124可与第二引导轴123分离。另夕卜,拾取器单元124可能与被冲击的主轴电机126碰撞。为了防止拾取器单元124与主轴电机126碰撞,盘驱动器100可包括拾取器阻尼器 130。拾取器阻尼器130可与第二引导轴123的一侧相邻地安装。作为示例,其周围可安装主轴电机126的固定单元1232可被形成为塑性模,拾取器阻尼器130可包括第一缓冲突起部132、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和第三缓冲突起部134。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可从固定到底架120的主体131朝着第二引导轴123的上部延伸预定长度。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可与第一缓冲突起部132隔开预定间距。可通过将底架120弯曲成朝着底架120的上部突出预定长度来形成第三缓冲突起部134,且第三缓冲突起部133可与第二缓冲突起部133隔开预·定间距。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和第二缓冲突起部133被构造为插入到底架120中。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和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均被形成为塑性模,因此,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和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具有弹性力。第三缓冲突起部134可由与用于形成底架120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三缓冲突起部134和底架120可由铝形成。阻尼器1242和1243可分别形成在拾取器引导件1241的相对侧。阻尼器1242和1243可防止拾取器引导件1241与底架120碰撞。图3到图5示出了拾取器阻尼器130的操作的示例。参照图3,响应于被施加的不正常的外部冲击(例如,在跌落试验中施加的不正常的外部冲击),拾取器单元124可沿箭头指示的方向滑动,且基本同时地,连接单元1246可与第一缓冲突起部132接触。由于拾取器单元124接触第一缓冲突起部132,所以可显著减小施加到拾取器单元124的冲击。参照图4,由于外部冲击,拾取器单元124可推动第一缓冲突起部132,从而第一缓冲突起部132接触第二缓冲突起部133。由于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具有弹性的主体,所以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可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拾取器单元124接触第一缓冲突起部132且使第一缓冲突起部132与第二缓冲突起部133接触,所以施加到拾取器单元124的冲
击可进一步减小。参照图5,由于外部冲击,拾取器单元124可推动第一缓冲突起部132和第二缓冲突起部133,从而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可接触第三缓冲突起部134。由于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具有弹性的主体,所以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可弹性变形。作为一个方面,第三缓冲突起部134可以不弹性变形且可与第二缓冲突起部133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拾取器单元124接触第一缓冲突起部132,且使第一缓冲突起部132、第二缓冲突起部133和第三缓冲突起部134彼此接触,所以施加到拾取器单元124的冲击可进一步减小。开关142可安装在托盘140的前表面上且可输出用于将托盘140装载在主框架110上或者从主框架140中卸载托盘140的信号。主框架110的上表面被托盘140覆盖。用于压住安装在转台127上的盘D的压板(clamp) 151可安装在托盘140上。根据本申请,响应于正在执行的跌落试验或者正在施加的外部冲击,拾取器阻尼器和包括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可逐渐减小施加到拾取器的冲击,且基本上同时地,可以防止拾取器与引导轴分离。上面已经描述了一些示例。然而,将要理解的是,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 或电路中的组件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代替或补充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以实现合适的结果。因此,其他的实施方式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拾取器阻尼器, 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中的一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 被构造为响应于正在施加的外部冲击而与拾取器碰撞并经多个阶段减轻冲击,并且 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主轴电机碰撞,以保护拾取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所述拾取器阻尼器包括 多个弹性突起,被构造为与所述多个引导轴中的面向连接到底架上的步进电机的第一引导轴的第二引导轴相邻地安装,且被构造为朝着第二引导轴突出,其中,步进电机使拾取器通过所述多个引导轴线性地往复运动; 突起,被构造为在第二引导轴的一侧从底架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均被形成为塑性模并被插入到底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所述突起与底架一体形成并通过局部地弯曲底架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第二引导轴的一端与转台相邻地安装,转台上容纳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彼此隔开预定间距, 其中,所述突起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中的每个弹性突起隔开相应的预定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所述突起由与底架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所述突起由铝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拾取器阻尼器,其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至少三个阶段。
10.一种盘驱动器,包括 主框架; 托盘,被构造为使得盘被安装在托盘上且托盘被推出或推入主框架; 底架,被构造为安装在主框架上,以沿着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运动,拾取器安装在底架上以线性地往复运动; 拾取器阻尼器,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中的一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被构造为响应于正在施加的外部冲击而与拾取器碰撞并经多个阶段减轻冲击,且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主轴电机碰撞,以保护拾取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拾取器阻尼器包括 多个弹性突起被构造为与所述多个引导轴中的面向连接到底架上的步进电机的第一引导轴的第二引导轴相邻地安装和朝着第二引导轴突出,其中,步进电机使拾取器通过所述多个引导轴线性地往复运动; 突起,在第二引导轴的一侧处从底架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均被形成为塑性模且被插入到底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突起与底架一体形成并通过局部地弯曲底架来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第二引导轴的一端与转台相邻地安装,转台上容纳盘。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驱动器, 其中,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彼此隔开预定间距, 其中,所述突起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中的每个弹性突起隔开相应的预定间距。
16.一种盘驱动器,包括 主框架; 托盘,被构造为使得盘被安装在托盘上且托盘被推出或推入主框架; 底架,被构造为安装在主框架上,以沿着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运动,拾取器安装在底架上,以线性地往复运动; 拾取器阻尼器,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中的一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被构造为响应于正在施加的外部冲击而与拾取器碰撞并经多个阶段减轻冲击,且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主轴电机碰撞,以保护拾取器, 其中,拾取器阻尼器包括多个弹性突起,被构造为与所述多个引导轴中的面向连接到底架上的步进电机的第一引导轴的第二引导轴相邻地安装且朝着第二引导轴突出,其中,步进电机使拾取器通过所述多个引导轴线性地往复运动;突起,在第二引导轴的一侧从底架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均被形成为塑性模并被插入到底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突起与底架一体形成并通过局部地弯曲底架来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第二引导轴的一端与转台相邻地安装,转台上容纳盘。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彼此隔开预定间距, 其中,所述突起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中的每个弹性突起隔开相应的预定间距。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拾取器阻尼器和具有该拾取器阻尼器的盘驱动器。该拾取器阻尼器被构造为与安装在底架的开口的相对侧上的多个引导轴相邻地安装,被构造为响应于被施加的外部冲击与拾取器碰撞并经至少三步减轻冲击,并被构造为防止拾取器与引导轴碰撞,以保护拾取器。
文档编号G11B17/02GK102903374SQ2012102646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刘宪承, 郑永善 申请人: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