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再现装置、光盘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电路、光盘的再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256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光盘再现装置、光盘再现装置的再现处理电路、光盘的再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收容音频数据的媒体,压缩盘得到广泛普及。在压缩盘中形成有称为凹坑的槽,凹坑与岸台的图案表示信息。

再现装置以帧为单位依序读出数据。对各帧依序标注有帧编号。再现装置获取包含在子码中的帧编号,并判定帧编号是否以升序连续地增加。然后,在帧编号连续地增加时,读出该帧内的数据,并将所读出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器中。在帧编号不连续的情况下,返回到最后正确地读出的帧编号,重试读入。再现装置再现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

在压缩盘的再现时,如果发生振动,则成为跳音的原因。另外,在压缩盘的表面留有划痕的情况下,也成为跳音的原因。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35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450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图1(a)是表示发生振动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第10帧~第12帧为止正常地读出(i)。然后,因振动而读头移动到与第16帧对应的位置(ii),读出该帧的子码(iii)。接着,检查包含在子码中的帧编号16与之前刚正常读出的帧编号12的连续性。由于帧编号12与16不连续(iv),所以,再现装置返回到第12帧,重试读入(v)。如果振动平息,则可正常地读出第12帧之后的帧(vi)。只要重试所需的时间(数百ms)比缓冲器的长度(例如数秒)短,便可不产生跳音地再现。

图1(b)是表示在压缩盘留有划痕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现在设为在第13、第14帧出现划痕。关于不存在划痕的第10~第12帧,可正常地读出,并存储到缓冲器中。然而,在第13帧出现划痕,而无法获取正确的帧编号。其结果为,判定为帧编号不连续(ii),返回到最后正常地读出的第12帧,从该处重试再现(iii)。即使再次读出第13帧,也无法获取正确的帧编号,而发生再次的重试。如果像这样因划痕导致无法正确地读出帧编号,则重复重试。最终如果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全部完成再现,则发生长时间的无音(跳音)。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某形态的例示性的一个目的为提供跳音得到抑制的再现裝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某形态涉及一种光盘的再现方法,再现方法包括主程序(a)及子程序(b)。主程序(a)包含以下处理。

步骤(a-1):获取当前的帧编号,当帧编号与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编号连续时,将当前的帧判定为正常,当帧编号与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编号不连续时判定为异常。

步骤(a-2):进行步骤(a-1)后,当前的帧为正常时,将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设为再现对象,并移动到下一帧,返回到步骤(a-1)。

步骤(a-3):进行步骤(a-1)后,当前的帧为异常时,转变为子程序。

另外,子程序(b)包含以下处理。

(b-1)暂时保持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

(b-2)移动到下一帧,获取当前的帧编号。

(b-3)判定当前的帧编号是否与期望值一致。

(b-4)在步骤(b-3)中,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一致时,将在此之前暂时保持的音频数据设为再现对象,并移动到下一帧,返回到主程序的步骤(a-1)。

(b-5)在步骤(b-3)中,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不一致,且子程序的重复次数为特定的容许次数n(n为自然数)以下时,返回到步骤(b-1)。

(b-6)在步骤(b-3)中,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不一致,且子程序的重复次数超过容许次数n时,移动到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并返回到主程序的步骤(a-1)。

根据本形态,在容许次数n以下的连续的帧出现划痕等的情况下,可不产生跳音地再现音频数据。

某形态的再现方法也可还包括如下步骤,即,当暂时保持的帧的音频数据存在错误时,通过其前及/或其后的帧的音频数据的内插,来修正错误的音频数据。

因划痕等的影响,除了帧编号以外,音频数据也出错的情况下,可实现自然的再现。

子程序(b)也可还包含步骤(b-7),该步骤(b-7)是在步骤(b-3)中,当前的帧编号比期望值大1时,对在此之前暂时保持的音频数据进行再现处理,通过内插而产生缺少的1帧量的音频数据。由此,可进一步抑制跳音。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涉及一种光盘的再现处理电路。再现处理电路包括:帧编号获取部,获取当前的帧编号;音频数据获取部,获取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信号处理部,对当前的帧编号及音频数据进行处理;主缓冲器;及子缓冲器。信号处理部是(i)在当前的帧编号与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编号连续时,将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存储到主缓冲器中,当不连续时,将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保持在子缓冲器中,并使读头移动到下一帧。另外,信号处理部是(ii)如果在子缓冲器存储音频数据的次数超过容许次数n,则使读头移动到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另外,信号处理部是(iii)如果在子缓冲器存储音频数据的次数超过容许次数n之前,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一致,则将在此之前存储在子缓冲器中的音频数据存储到主缓冲器中。

根据本形态,在容许次数n以下的连续的帧出现划痕等的情况下,可不产生跳音地再现音频数据。

再现处理电路也可还包括再现存储在主缓冲器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现部。再现部也可在某帧中音频数据存在错误时,通过其前及/或其后的帧的音频数据的内插,来修正错误的音频数据。

再现处理电路也可还包括内插电路,该内插电路是在存储在子缓冲器的某帧的音频数据存在错误时,通过其前及/或其后的帧的音频数据的内插,来修正错误的音频数据,并存储到主缓冲器中。

再现处理电路也可还包括内插电路,该内插电路是在存储在主缓冲器的某帧的音频数据存在错误时,通过其前及/或其后的帧的音频数据的内插,来修正错误的音频数据。

再现处理电路也可一体集成化在一个半导体基板上。

所谓“一体集成化”,包含将电路的构成要素全部形成在半导体基板上的情况、或将电路的主要构成要素一体集成化的情况,也可在半导体基板的外部设置一部分电阻或电容器等,用来调节电路常数。通过将电路集成化在1个芯片上,可削减电路面积,并且可均一地保持电路元件的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涉及一种光盘再现装置。光盘再现装置包括:读头;伺服机构,将读头定位;模拟前端电路,对来自读头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及再现处理电路,对来自模拟前端电路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控制伺服机构。

另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或将本发明的构成要素或表现在方法、裝置、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所得者也作为本发明的形态而有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某形态,可减少跳音。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发生振动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图1(b)是表示在压缩盘留有划痕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

图2是包括实施方式的再现处理电路的光盘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光盘再现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压缩盘留有划痕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

图5是与图4对应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因振动而读头跳跃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

图7是与图6对应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较佳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部件、处理标注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发明而为例示,实施方式所记述的所有特征或其组合未必为发明的本质內容。

图2是包括实施方式的再现处理电路100的光盘再现装置200的框图。光盘再现装置200读出记录在光盘(压缩盘)2的音频数据,并再现该音频数据。

光盘再现装置200包括读头202、伺服机构204、模拟前端电路206及再现处理电路100。读头202对光盘2的表面照射激光,并检测所述激光的反射光。反射光具有与光盘2的表面上形成的岸台与凹坑的图案对应的波形。读头202产生与反射光对应的电信号s1。模拟前端电路206将读头202所产生的电信号s1放大,并转换为1/0的数字信号。

伺服机构204将读头202定位。具体来说,伺服机构204包含决定读头202的高度的聚焦伺服、以追随凹坑列的方式对读头202的径向的位置进行微调节的跟踪伺服、及使读头202整体沿周向缓慢移动的伺服。

再现处理电路100对来自模拟前端电路206的数据s2进行处理,并且控制伺服机构204。

再现处理电路100包括帧编号获取部102、音频数据获取部104、信号处理部110、主缓冲器112、子缓冲器114、再现处理部116、内插电路120。再现处理电路100也可为集成化在一个半导体基板上的功能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

帧编号获取部102参照子码,获取当前的帧编号s11。音频数据获取部104获取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s12。

信号处理部110对帧编号获取部102所获取的当前的帧编号s11及音频数据获取部104所获取的音频数据s12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部110是(i)在当前的帧编号s11与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编号(最终正常帧编号)s13连续时,将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s12存储到主缓冲器112中,设为再现对象。然后,信号处理部110控制伺服机构204,使读头202移动到下一帧。再现处理部116将存储在主缓冲器112的音频数据再现。主缓冲器112也可为fifo(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存储器。

另外,信号处理部110是(ii)如果在子缓冲器114存储音频数据s12的次数(即下述子程序的重复次数y)超过容许次数n,则控制伺服机构204,使读头202移动到最后正常帧。例如,容许次数n也可为3~20次左右。容许次数根据主缓冲器112能够存储的帧数m规定即可,理想的是设为n≦m。

另外,信号处理部110是(iii)如果在子缓冲器114存储音频数据s12的次数(重复次数y)超过容许次数n之前,当前的帧编号s11与期望值s14一致,则将在此之前存储在子缓冲器114的音频数据s12存储到主缓冲器112中,设为再现对象。帧编号s11的期望值s14是以最终正常帧编号s13为基准,在帧的每一次移动时分别递增1所获得的值。

另外,主缓冲器112与子缓冲器114可为物理上独立的存储器,也可为一个存储器的不同空间。

内插电路120也可在存储在主缓冲器112的某帧的音频数据存在错误时,通过其前及/或其后的帧的音频数据的内插,来修正错误的音频数据。

内插电路120也可替代此或者在此基础上,在存储在子缓冲器114的某帧的音频数据存在错误时,通过其前及/或其后的帧的音频数据的内插,来修正错误的音频数据,并存储到主缓冲器112中。

以上为再现处理电路100及光盘再现裝置200的构成。接下来,对光盘再现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图2的光盘再现装置200的动作的流程图。

该流程图可分为主程序a与子程序b而进行考虑。首先,对主程序a进行说明。主程序a包含步骤s100、s102、s104、s106。

在步骤s100中,获取当前的帧编号。此时,也可一并获取该帧的音频数据。然后,判定帧编号是否与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编号连续,当连续时将当前的帧判定为正常,当不连续时判定为异常(s102)。

进行步骤s102后,当前的帧为正常时(s102的y),将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设为再现对象(s104),并移动到下一帧(s106)。然后,返回到步骤s100。

在光盘2无划痕等异常且未发生因振动等所致的读头202的跳跃的状况下,重复主程序a。

接下来,对子程序b进行说明。在进行主程序a的步骤s102后当前的帧为异常时转变为子程序b(s102的n)。

在子程序(b)中,暂时保持当前的帧的音频数据(s108)。然后,移动到下一帧(s110),获取当前的帧编号(及音频数据)(s112)。然后,判定当前的帧编号是否与期望值一致(s114)。

然后,在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一致时(s114的y),将在此之前暂时保持的音频数据设为再现对象(s116),并移动到下一帧(s18),返回到主程序a的步骤s100。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4中,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不一致(s114的n),且子程序b的重复次数y为特定的容许次数n(n为自然数)以下时(s120的y),返回到子程序b的开头的步骤s108,重复子程序。此时,重复次数y递增。

另外,在步骤s114中,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不一致(s114的n),且子程序b的重复次数y超过容许次数n时(s120的n),移动到最后判定为正常的帧(s122),返回到主程序a的步骤s100。

另外,图3的流程图并非限定各处理的顺序的图,若干个处理只要不出问题便可调换执行,且这样的发明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內。

图4是表示在压缩盘留有划痕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图5是与图4对应的时序图。现在设为在第13、第14帧出现划痕。关于不存在划痕的第10~第12帧,可通过图3的主程序a正常地读出,并且它们的音频数据d10、d11、d12依序存储到主缓冲器112中。此处,设为容许数n=3。主缓冲器112的数据在再现开头的数据时被推后。

在第13帧出现划痕,所获取的帧编号x1(≠13)与上次的帧编号12不连续。其结果为,转变为子程序b。第13帧的音频数据d13被存储并暂时保持在子缓冲器114中。另外,最终正常帧编号s13的值设定为12。

接着,继续读到第14帧。关于第14帧,所获取的帧编号x2(≠14)与期望值s14的值14不一致。因此,第14帧的音频数据d14被存储并暂时保持在子缓冲器114中。最终正常帧编号s13的值仍然为12。

接着,继续读到第15帧。在第15帧中,不存在划痕,因此,获取正确的帧编号15。该帧编号15与期望值s14的值15一致。因此,第13~15帧的数据从子缓冲器114被复制到主缓冲器112。第16帧之后返回到主程序。

像这样,根据实施方式的再现处理电路100,在容许次数n以下的连续的帧出现划痕等的情况下,可不产生跳音地再现音频数据。

图6是表示因振动而读头跳跃时的再现的情况的图。图7是与图6对应的时序图。此处,表示在正常读出第12帧之后跳跃至第60帧的情况。

关于第60帧所获取的帧编号60与上次的帧编号12不连续。其结果为,转变为子程序b。第60帧的音频数据d60被存储并暂时保持在子缓冲器114中。另外,最终正常帧编号s13的值设定为12。子程序的重复次数y为1次。

接着,继续读到第61帧。关于第61帧,所获取的帧编号61与期望值s14的值14不一致。因此,第61帧的音频数据d61被存储并暂时保持在子缓冲器114中。最终正常帧编号s13的值仍然为12。子程序的重复次数y递增为2。

接着,继续读到第62帧。关于第62帧,所获取的帧编号62与期望值s14的值15不一致。因此,第62帧的音频数据d62被存储并暂时保持在子缓冲器114中。子程序的重复次数y递增为3。

接着,继续读到第63帧。关于第63帧,所获取的帧编号63与期望值s14的值16不一致。由于重复次数y超过容许次数n(=3),所以,废除子缓冲器114的数据。然后,移动到最后正常地读出的第12帧,重新进行主程序。

像这样,在因振动等导致读头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可与先前同样地重新进行从原来的帧开始的再现。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方式为例示,所述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工艺的组合可存在各种变化例,且这样的变化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內。以下,对这样的变化例进行说明。

(变化例1)

在实施方式中,在图3的流程图中,为了从子程序返回到主程序,将帧编号与期望值的一致设为条件,但也可以是,在当前的帧编号与期望值仅相差1的情况下,也返回到主程序。在当前的帧编号比期望值小1的情况下,意味着缺少1帧量的音频数据。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用缺少的帧之前及/或之后的帧的内插处理,而产生缺少的帧的音频数据,并将该音频数据存储到主缓冲器112中。

(变化例2)

在实施方式中,以压缩盘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压缩盘,可应用于以相同的帧或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出的各种光盘的再现装置。

基于实施方式,使用具体的术语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仅表示本发明的原理、应用,对于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认可诸多变化例或配置的变更。

[符号的说明]

2光盘

100再现处理电路

102帧编号获取部

104音频数据获取部

110信号处理部

112主缓冲器

114子缓冲器

116再现处理部

120内插电路

200光盘再现装置

202读头

204伺服机构

206模拟前端电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