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709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脑硬盘是计算机的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diskdrive简称hdd,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被封在硬盘里,除了一个过滤孔,用来平衡空气压力。随着发展,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微机上安装的硬盘,由于都采用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而被称之为“温切斯特硬盘”,或简称“温盘”。所谓温切斯特磁盘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由ibm公司位于美国加州坎贝尔市温切斯特大街的研究所研发的,它于1973年首先应用于ibm3340硬磁盘存储器中,因此将这种技术称作温切斯特技术。转速(rotationlspeed或spindle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per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读取速度。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是台式机用户的首选,笔记本用户则以4200rpm、5400rpm为主,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access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传输速率(datatransferrate)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内部传输率(internaltransferrate)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transfer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外部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transfer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目前fastata接口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为16.6mb/s,而ultraata接口的硬盘则达到33.3mb/s。缓存cache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磁头驱动分有步进电机驱动和音圈电机驱动两种。步进电机驱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控制简单,但是整个驱动定位系统是开环控制,步进电机靠脉冲信号驱动,因此定位精度比较低、存取时间较长;音圈电机是线性电机,可直接驱动磁头作直线运动。整个动定位系统是一个带有速度和位置反馈的闭环调节自动控制系统,驱动速度快,而且定位精度高。先进的磁盘驱动器普遍采用音圈电机驱动和伺服盘定位。盘径与容量有5.25英寸的、3.5英寸的、2.5英寸的、1.8英寸及1.3英寸的,最小的为指甲盖大小。从外形尺寸看,有全高、半高和薄型三种。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读磁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magnetoresistiveheads也逐渐普及。巨磁阻效应可分为基于半导体氧化物的巨磁阻效应以及基于多层金属膜的巨磁阻效应。硬盘中的巨磁阻磁头属于后者,并且它应用了电子的自旋特性。物质的磁性是由它内部电子的运动决定的。电子一方面会围绕原子核旋转,产生“轨道磁矩”,另一方面,电子自身也会旋转,产生“自旋磁矩”。一个原子的磁矩就等于核外所有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总合,其中,自旋磁矩远大于轨道磁矩。微观上,不同元素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不同就决定了宏观上不同物质的磁性的不同。除此之外,相邻原子的未被填满电子的层上的电子会发生相互作用,原子间互相交换电子,称为“交换作用”。交换作用的不同决定了物质呈铁磁性还是反铁磁性。在交换作用的推动下,一小块区域内的原子的磁矩方向会完全保持平行,这一小块区域也就是所谓的磁畴。不同物质的磁畴结构是千差万别的,不过只有铁磁材料才具有磁畴结构,而且是在不超过一定的温度的情况下。电子的自旋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当电流经过磁体时,如果电子的自旋方向和磁体的磁化方向平行,则电子很容易穿过,反之,电子就很容易发生碰撞。前一种情况相当于电阻值低,后一种情况相当于电阻值高,如果两者的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则电阻介于两者之间。巨磁阻磁头就是应用了这种特性,相比传统磁头,它对电子的利用要更充分一些。巨磁阻磁头的核心部分是四层膜:自由膜、非磁性膜、引线膜和反铁磁膜。其中,自由膜和引线膜采用的是磁性材料,自由膜属于软磁材料,引线膜使用硬磁材料,它们之间是一层非磁性膜,其采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对自由膜和引线膜进行磁隔离,但不进行电隔离。引线膜的背面是反铁磁膜,铁磁和反铁磁材料在交换耦合作用下形成一个偏转场,此偏转场会将引线膜的磁化方向固定。自由膜的作用是对盘片上的磁记录信息作响应,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它的磁化方向与引线膜垂直,此时无论何种自旋方向的电子都很难穿过自由膜和引线膜,相当于电阻值高。当盘片上的磁记录位的磁场方向和自由膜的磁化方向相反时,自由膜的磁化方向发生偏转,与引线膜平行,此时自旋方向平行于它们的电子就很容易穿过这两层,相当于电阻值低。读取数据时,电流持续流经各膜,通过检测电阻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反映磁记录位的磁场方向和磁通强度的函数。这种利用电子的自旋特性、像阀门一样限制电子移动的结构就被称为自旋阀结构,也是当今主流的磁头结构。磁头作为整个硬盘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其灵敏度基本上就决定了硬盘的存储密度。纵观磁头技术的发展史,每一次磁头技术的飞跃都来自于新的物理效应的发现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涉及的3种物理效应最初都是由ibm公司将其引入商业硬盘领域的。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看到ibm公司引领新的硬盘技术的潮流了,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用上使用“隧道磁致电阻”效应的硬盘,而早在93年,比巨磁阻效应更强的“庞大磁致电阻”效应就已经被发现了,其磁阻变化率大于99%。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磁盘表面涂有做为纪录使用的磁性介质,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来的便是一个个磁颗粒。微小的磁颗粒极性可以被磁头快速的改变,并且在改变之后可以稳定的保持,系统通过磁通量以及磁阻的变化来分辨二进制中的0或者1。也正是因为所有的操作均是在微观情况下进行,所以如果硬盘在高速运行的同时受到外力的震荡,将会有可能因为磁头拍击磁盘表面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除此之外,磁颗粒的单轴异向性和体积会明显的磁颗粒的热稳定性,而热稳定性的高低则决定了磁颗粒状态的稳定性,也就是决定了所储存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但是,磁颗粒的单轴异向性和体积也不能一味地提高,它们受限于磁头能提供的写入场以及介质信噪比的限制。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触屏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由于目前硬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要想增加硬盘的存储量,就必须对硬盘进行先进技术的改进,这是极为困难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硬盘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硬盘的存储量,亟需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在现有成熟硬盘技术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硬盘的存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利用将光盘设计成半圆形,在电脑硬盘上,装配上多个光盘,并且能够保证在电脑芯片所设计的程序的控制下,电脑能够自如地将光盘切换到所需要的光盘,这样就可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硬盘的存储量,发明一种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如何在现有成熟硬盘技术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硬盘的存储量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该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利用将光盘设计成半圆形,在电脑硬盘上,装配上多个光盘,并且能够保证在电脑芯片所设计的程序的控制下,电脑能够自如地将光盘切换到所需要的光盘,这样就可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硬盘的存储量,从而达到利用增加硬盘中使用光盘的数量来增加电脑硬盘存储量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由转盘电机1、转盘轴2、盘轴尖滚珠6、转盘支轴8、主轴滚珠9、主轴滑面10、顶盘动杆11、存储半圆光盘18、翻盘电机20、翻盘动轴21、固盘带22、成圆框23、盘固槽2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轴2为锰钢质,转速为4200-50000rpm;转盘轴2从下往上共分为4段,依次为盘轴尖5、输动轴43、主轴44和半球支架16;所述的盘轴尖5是转盘轴2最下面的部分,直径为0.8-1厘米,长度为0.21-2.1厘米,盘轴尖5的顶面位于输动轴43底面的中央,并与输动轴43底面连接成为一体,盘轴尖5的底部圆锥形,圆锥尖端朝下,圆锥顶尖与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相接,并能够在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上自由转动,同时,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的凹槽与盘轴尖5之间嵌合连接;所述的输动轴43呈圆柱形,直径为0.4-3.8厘米,高度为1-5厘米,是盘轴尖5和主轴44之间的转盘轴2,输动轴43中部固定连接有增速齿轮4,输动轴43和盘轴尖5均位于转盘电机壳7内;所述的主轴44圆筒形,直径为6-25厘米,高度为10-20厘米,是输动轴43和半球支架16之间的转盘轴2,主轴44外侧的壁为主轴壁13,主轴壁13所围成的空间为主轴腔12,在主轴腔12内部中央设置有顶盘动杆11,所述的顶盘动杆11的卷动杆电机转子14和卷动杆电机15即设置在主轴壁13上部。

所述的转盘电机1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电动机;所述的转盘电机1在转盘轴2两侧各设置1个,分别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在电脑芯片相应软件的控制下,工作或静止;每个转盘电机1的整体为圆柱形,圆柱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为5-20厘米,高度为1-15厘米;每个转盘电机1均包括电机转头3、增速齿轮4、转盘电机磁力圈37、电机转头齿槽38、转盘电机转子39、电源线插头(40)、电源线41和数据线42;两个转盘电机1均设置在转盘电机壳7内,对称分布在转盘支轴8两侧;所述的转盘电机磁力圈37和转盘电机转子39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电动机的磁力圈和转子;转盘电机磁力圈37为铜质细丝,缠绕形成磁力圈,与转盘电机转子39一起;电机转头3呈圆柱形,直径为2-8厘米,高度为0.5-6厘米,为锰钢质,下表面中央与转盘电机转子39通过单向轴承连接;电机转头齿槽38是电机转头3侧壁中央的凹槽,宽度为0.3-3厘米,深度为0.5-2厘米,电机转头凹槽38底部为齿状,齿的高度为0.3-1.2厘米,所述的电机转头齿槽38的齿正好与增速齿轮4周缘的齿相啮合;增速齿轮4呈圆柱形,直径为0.5-5厘米,高度为0.29-2.9厘米,为锰钢质,增速齿轮4中央固定在转盘轴2的输动轴43中部,与转盘轴2的输动轴43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增速齿轮4周缘齿形,与电机转头齿槽38底部的齿啮合,增速齿轮4的齿的高度为0.3-1.2厘米;转盘电机壳7是盛放转盘电机1的外壳,为钢质,呈长方体形,长度为12-50厘米,宽度为10-25厘米,高度为4-25厘米,壁厚0.1-1厘米;转盘支轴8是将两个转盘电机1隔开,同时支撑转盘轴2的结构,整体长方体形,长度为9.8-23厘米,宽度为8-9.8厘米,高度为0.4-4厘米;转盘支轴8下表面和两端面与转盘电机壳7相应处的内表面连接成为一体,两侧面游离,分别靠着转盘电机1外壁,上表面中央有一个圆柱形的凹槽,凹槽的直径为1-2厘米,深度为0.2-2厘米,凹槽底部与盘轴尖5相接,使得盘轴尖5能够在凹槽底上转动;盘轴尖5与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盘轴尖滚珠6相连接;电源线插头(40)同公知的电源线插头,两相或三相;电源线41同公知的双股铜芯电源线,铜芯直径0.5-5毫米;数据线42是连接整个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与电脑芯片之间的数据线,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传输信息的数据线;盘轴尖滚珠6为锰钢质,呈圆球形,直径为1-5毫米,上下方向在盘轴尖5外表面设置2圈,两圈之间相距1-5毫米,每圈中相邻两个盘轴尖滚珠6相邻接;主轴滚珠9为锰钢质,呈圆球形,直径为2-8毫米,内外方向在主轴壁13下底外表面设置2圈,两圈之间相距1-5厘米,每圈中相邻两个主轴滚珠9相邻接,主轴滚珠9设置和安装同公知的轴承,;主轴滑面10是转盘电机壳7顶壁外表面与转盘轴2相对应并与该处的转盘轴2直径相同,呈圆柱形,直径为6-25厘米,高度为1-5厘米,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转盘电机壳7顶壁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顶盘动杆11是托举或放下存储半圆光盘18的结构,锰钢质,在卷动杆电机转子14和卷动杆电机15的带动下能够上下移动,包括卷动杆电机转子14、卷动杆电机15、分离锥32、分离杆孔33、顶盘动杆体34、升降齿槽35和分离杆36;卷动杆电机15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电动机,卷动杆电机转子14与升降齿槽35相对应处设置有边缘具齿的圆轮,借助齿轮连接,卷动杆电机转子14推动升降齿槽35上下移动;分离锥32是将相邻两个半圆形的存储半圆光盘18分开并上推使两个半圆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的部件,分离锥32的纵剖面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的长度为0.2-1厘米,等腰三角形的底为顶盘动杆体34的顶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游离,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小于30°;等腰三角形的高为0.2-2厘米;顶盘动杆体34呈长方体形,长度为10-20厘米,宽度为0.2-1厘米,高度为0.2-0.8厘米,顶盘动杆体34与卷动杆电机转子14边缘具齿的圆轮对应处设置有升降齿槽35;分离杆孔33是顶盘动杆体34上部穿插分离杆36的圆孔,直径为0.1-0.5厘米,分离杆孔33与分离锥32底之间的距离为1-2毫米;升降齿槽35设置在卷动杆电机转子14边缘具齿的圆轮对应处,升降齿槽35的齿的规格是高度为0.1-1厘米;所述的半球支架16呈半球面形,半球支架16内部的空间为半球支架腔17,半球支架16外侧的壁为半球支架壁19,半球支架16所在球的直径为10-30厘米,半球支架壁19的厚度为0.5-1厘米,半球支架16上端开口;半球支架16下端中央有一个直径为4-6厘米的圆孔。

所述的存储半圆光盘18大小、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存储光盘,外形为半圆形,数量为10-500个;存储半圆光盘18中央直线的边缘称为直线缘、存储半圆光盘18半圆形的边缘称为弧线缘;翻盘电机20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电动机;翻盘动轴21与翻盘电机20的转子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侧壁固定有存储半圆光盘18,翻盘动轴21与存储半圆光盘18之间通过固盘带22相连接;固盘带22为皮质、纤维质或塑料质,一端用强力胶固定在翻盘动轴21侧壁上,另一端伸进盘固槽24,在盘固槽24处与存储半圆光盘18连接成一体;盘固槽24长方体形,是存储半圆光盘18直线缘中央的凹槽。

所述的成圆框23是存储半圆光盘18被顶盘动杆11顶起来后,进一步将两个半圆形的存储半圆光盘18向中间合拢,成圆框23由框连头25、框连槽26、成圆框顶缘27、成圆框內缘28、硅胶垫片29、成圆框体30和成圆框底缘31组成;框连头25和框连槽26是成圆框23左右两部分相连接的部位,框连头25是凸起部分,框连槽26是凹槽部分,翻转存储半圆光盘18时,框连头25和框连槽26被拉开,留出足够的空间;成圆框23的横截面呈不规则形,外侧薄,内侧厚,内侧又向成圆框体30内凹陷,形成成圆框內缘28,成圆框23的上口缘为成圆框顶缘27,成圆框23的下口缘为成圆框底缘31,在成圆框內缘28内侧设置一层厚度为1-2毫米的硅胶垫片29;成圆框体30为锰钢质,是成圆框23的主体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利用将光盘设计成半圆形,在电脑硬盘上,装配上多个光盘,并且能够保证在电脑芯片所设计的程序的控制下,电脑能够自如地将光盘切换到所需要的光盘,这样就可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硬盘的存储量,从而达到利用增加硬盘中使用光盘的数量来增加电脑硬盘存储量的目的。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所用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过中央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存储半圆光盘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存储半圆光盘被成圆框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成圆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成圆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顶盘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电机,2.转盘轴,3.电机转头,4.增速齿轮,5.盘轴尖,6.盘轴尖滚珠,7.转盘电机壳,8.转盘支轴,9.主轴滚珠,10.主轴滑面,11.顶盘动杆,12.主轴腔,13.主轴壁,14.卷动杆电机转子,15.卷动杆电机,16.半球支架,17.半球支架腔,18.存储半圆光盘,19.半球支架壁,20.翻盘电机,21.翻盘动轴,22.固盘带,23.成圆框,24.盘固槽,25.框连头,26.框连槽,27.成圆框顶缘,28.成圆框內缘,29.硅胶垫片,30.成圆框体,31.成圆框底缘,32.分离锥,33.分离杆孔,34.顶盘动杆体,35.升降齿槽,36.分离杆,37.转盘电机磁力圈,38.电机转头齿槽,39.转盘电机转子,40.电源线插头,41.电源线,42.数据线,43.输动轴,44.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由转盘电机1、转盘轴2、电机转头3、增速齿轮4、盘轴尖5、盘轴尖滚珠6、转盘电机壳7、转盘支轴8、主轴滚珠9、主轴滑面10、顶盘动杆11、主轴腔12、主轴壁13、卷动杆电机转子14、卷动杆电机15、半球支架16、半球支架腔17、存储半圆光盘18、半球支架壁19、翻盘电机20、翻盘动轴21、固盘带22、成圆框23、盘固槽24、框连头25、框连槽26、成圆框顶缘27、成圆框內缘28、硅胶垫片29、成圆框体30、成圆框底缘31、分离锥32、分离杆孔33、顶盘动杆体34、升降齿槽35、分离杆36、转盘电机磁力圈37、电机转头齿槽38、转盘电机转子39、电源线插头(40)、电源线41、数据线42、输动轴43、主轴44组成。转盘电机1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电动机,在通电时能够转动,为整个硬盘提供动力;所述的转盘电机1在转盘轴2两侧各设置1个,分别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在电脑芯片相应软件的控制下,工作或静止,也就是一个转盘电机1工作时,另一个转盘电机1停止工作,分别为转盘轴2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提供动力;每个转盘电机1的整体为圆柱形,圆柱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为5-20厘米,高度为1-15厘米;每个转盘电机1均包括电机转头3、增速齿轮4、转盘电机磁力圈37、电机转头齿槽38、转盘电机转子39、电源线插头(40)、电源线41和数据线42;两个转盘电机1均设置在转盘电机壳7内,对称分布在转盘支轴8两侧。所述的转盘电机磁力圈37和转盘电机转子39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电动机的磁力圈和转子;转盘电机磁力圈37为铜质细丝,缠绕形成磁力圈,与转盘电机转子39一起,在通电时,转盘电机转子39能够在转盘电机磁力圈37中转动。电机转头3呈圆柱形,直径为2-8厘米,高度为0.5-6厘米,为锰钢质,下表面中央与转盘电机转子39通过单向轴承连接,以保证电机转头3朝一个方向转动时与转盘电机转子39连接成一体,进而将动力由转盘电机转子39传输到电机转头3,但是在反方向转动时,电机转头3则与转盘电机转子39分离,故当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工作时,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停止工作,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转盘电机转子39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增速齿轮4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电机转头3因与增速齿轮4之间连接也随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转盘电机转子39与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电机转头3分离,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转盘电机转子39由于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停止工作而不发生转动;反过来,当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工作时,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停止工作,顺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转盘电机转子39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增速齿轮4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电机转头3因与增速齿轮4之间连接也随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转盘电机转子39与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电机转头3分离,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的转盘电机转子39由于逆时针方向转盘电机1停止工作而不发生转动。电机转头齿槽38是电机转头3侧壁中央的凹槽,宽度为0.3-3厘米,深度为0.5-2厘米,电机转头凹槽38底部为齿状,齿的高度为0.3-1.2厘米,所述的电机转头齿槽38的齿正好与增速齿轮4周缘的齿相啮合,从而保证电机转头3转动时,能够带动增速齿轮4转动。增速齿轮4呈圆柱形,直径为0.5-5厘米,高度为0.29-2.9厘米,为锰钢质,增速齿轮4中央固定在转盘轴2的输动轴43中部,与转盘轴2的输动轴43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增速齿轮4周缘齿形,与电机转头齿槽38底部的齿啮合,增速齿轮4的齿的高度为0.3-1.2厘米,从而把电机转头3传输来的动力由增速齿轮4传输给转盘轴2,同时,由于增速齿轮4的直径小于电机转头3的直径,电机转头3的转速与转盘电机转子39的转速相同,所以增速齿轮4连同其固着成为一体的转盘轴2的转速即为电机转头3转速的几倍,故将增速齿轮4称之为增速齿轮。转盘电机壳7是盛放转盘电机1的外壳,为钢质,呈长方体形,长度为12-50厘米,宽度为10-25厘米,高度为4-25厘米,壁厚0.1-1厘米。转盘支轴8是将两个转盘电机1隔开,同时支撑转盘轴2的结构,整体长方体形,长度为9.8-23厘米,宽度为8-9.8厘米,高度为0.4-4厘米;转盘支轴8下表面和两端面与转盘电机壳7相应处的内表面连接成为一体,两侧面游离,分别靠着转盘电机1外壁,上表面中央有一个圆柱形的凹槽,凹槽的直径为1-2厘米,深度为0.2-2厘米,凹槽底部与盘轴尖5相接,使得盘轴尖5能够在凹槽底上转动;盘轴尖5与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之间通过盘轴尖滚珠6相连接。电源线插头(40)同公知的电源线插头,两相或三相,能够将电流从外接插座导入电源线41。电源线41同公知的双股铜芯电源线,铜芯直径0.5-5毫米,能够将电流从电源线插头(40)导入转盘电机1。数据线42是连接整个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与电脑芯片之间的数据线,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传输信息的数据线,借助数据线42,在操作电脑时,芯片相应的软件能够自动控制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盘轴尖滚珠6为锰钢质,呈圆球形,直径为1-5毫米,上下方向在盘轴尖5外表面设置2圈,两圈之间相距1-5毫米,每圈中相邻两个盘轴尖滚珠6相邻接,盘轴尖滚珠6设置和安装同公知的轴承,使得盘轴尖滚珠6即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盘轴尖5外表面与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之间,又能够自由转动,发挥轴承的作用。主轴滚珠9为锰钢质,呈圆球形,直径为2-8毫米,内外方向在主轴壁13下底外表面设置2圈,两圈之间相距1-5厘米,每圈中相邻两个主轴滚珠9相邻接,主轴滚珠9设置和安装同公知的轴承,使得主轴滚珠9即能够牢固地固定在主轴壁13下底外表面与主轴滑面10上表面,又能够自由转动,发挥轴承的作用。主轴滑面10是转盘电机壳7顶壁外表面与转盘轴2相对应并与该处的转盘轴2直径相同,呈圆柱形,直径为6-25厘米,高度为1-5厘米,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转盘电机壳7顶壁连接成一体。

转盘轴2为锰钢质,能够翻动存储半圆光盘18,保证所需读取信息的盘面朝上,同时,在转盘电机1带动下,能够高速旋转,转速为4200-50000rpm,以便磁头读取存储半圆光盘18内储存的信息;转盘轴2从下往上共分为4段,依次为盘轴尖5、输动轴43、主轴44和半球支架16。所述的盘轴尖5是转盘轴2最下面的部分,直径为0.8-1厘米,长度为0.21-2.1厘米,盘轴尖5的顶面位于输动轴43底面的中央,并与输动轴43底面连接成为一体,盘轴尖5的底部圆锥形,圆锥尖端朝下,圆锥顶尖与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相接,并能够在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凹槽的内表面上自由转动,从而尽可能减小转盘轴2与相邻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转盘支轴8上表面中央圆柱形的凹槽与盘轴尖5之间嵌合连接,还可以对转盘轴2进行初步的固定,使转盘轴2下部的盘轴尖5被固定在转盘支轴8上。所述的输动轴43呈圆柱形,直径为0.4-3.8厘米,高度为1-5厘米,是盘轴尖5和主轴44之间的转盘轴2,是将增速齿轮4由电机转头3引过来的动力传输到转盘轴2,使得整个转盘轴2转动,输动轴43中部固定连接有增速齿轮4,输动轴43和盘轴尖5均位于转盘电机壳7内。所述的主轴44圆筒形,直径为6-25厘米,高度为10-20厘米,是输动轴43和半球支架16之间的转盘轴2,主轴44外侧的壁为主轴壁13,主轴壁13所围成的空间为主轴腔12,在主轴腔12内部中央设置有顶盘动杆11,所述的顶盘动杆11的卷动杆电机转子14和卷动杆电机15即设置在主轴壁13上部。所述的顶盘动杆11是托举或放下存储半圆光盘18的结构,锰钢质,在卷动杆电机转子14和卷动杆电机15的带动下能够上下移动,包括卷动杆电机转子14、卷动杆电机15、分离锥32、分离杆孔33、顶盘动杆体34、升降齿槽35和分离杆36。卷动杆电机15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电动机,通电状态下,能够使卷动杆电机转子14转动,卷动杆电机转子14与升降齿槽35相对应处设置有边缘具齿的圆轮,借助齿轮连接,卷动杆电机转子14推动升降齿槽35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整个顶盘动杆11在卷动杆电机转子14边缘具齿的圆轮处能够上下移动,伸进存储半圆光盘18之间或者从存储半圆光盘18之间缩出。分离锥32是将相邻两个半圆形的存储半圆光盘18分开并上推使两个半圆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的部件,分离锥32的纵剖面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的长度为0.2-1厘米,等腰三角形的底为顶盘动杆体34的顶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游离,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小于30°;等腰三角形的高为0.2-2厘米。顶盘动杆体34呈长方体形,长度为10-20厘米,宽度为0.2-1厘米,高度为0.2-0.8厘米,顶盘动杆体34与卷动杆电机转子14边缘具齿的圆轮对应处设置有升降齿槽35,以便齿间啮合,更好地将动力转化为推动存储半圆光盘18合拢的动力。分离杆孔33是顶盘动杆体34上部穿插分离杆36的圆孔,直径为0.1-0.5厘米,分离杆孔33与分离锥32底之间的距离为1-2毫米。升降齿槽35设置在卷动杆电机转子14边缘具齿的圆轮对应处,升降齿槽35的齿的规格是高度为0.1-1厘米。分离杆36在顶盘动杆11托举起存储半圆光盘18后,即可将左右两个存储半圆光盘18需要读取信息的盘面托举到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的半球支架16呈半球面形,半球支架16内部的空间为半球支架腔17,半球支架16外侧的壁为半球支架壁19,半球支架16所在球的直径为10-30厘米,半球支架壁19的厚度为0.5-1厘米,半球支架16上端开口,用于为存储半圆光盘18翻转和固定提供足够的空间,下端中央有一个直径为4-6厘米的圆孔,以便顶盘动杆11伸进半球支架16或缩进主轴腔12。

存储半圆光盘18大小、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存储光盘,只是外形为半圆形,数量为10-500个,假设每个存储半圆光盘18的容纳量为2-8g,那么整个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的存储量一下就能上升至20-4000g,也就是说,在不改进现有光盘存储能力的情况下,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能够一下将电脑硬盘的存储能力提高几十甚至几百倍。将存储半圆光盘18中央直线的边缘称为直线缘、半圆形的边缘称为弧线缘。翻盘电机20结构和功能同公知的电动机,通电时,能够转动,进而带动翻盘动轴21转动。翻盘动轴21与翻盘电机20的转子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侧壁固定有存储半圆光盘18,翻盘动轴21与存储半圆光盘18之间通过固盘带22相连接。固盘带22为皮质、纤维质或塑料质,一端用强力胶固定在翻盘动轴21侧壁上,另一端伸进盘固槽24,在盘固槽24处与存储半圆光盘18连接成一体。盘固槽24长方体形,是存储半圆光盘18直线缘中央的凹槽,用于更加牢固地固定固盘带22。

成圆框23是存储半圆光盘18被顶盘动杆11顶起来后,进一步将两个半圆形的存储半圆光盘18向中间合拢,以便磁头更加容易读取光盘内储存的信息,成圆框23由框连头25、框连槽26、成圆框顶缘27、成圆框內缘28、硅胶垫片29、成圆框体30和成圆框底缘31组成。框连头25和框连槽26是成圆框23左右两部分相连接的部位,框连头25是凸起部分,框连槽26是凹槽部分,翻转存储半圆光盘18时,框连头25和框连槽26被拉开,留出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存储半圆光盘18能够在翻盘电机20的带动下翻转,一旦翻转到目的位置,存储半圆光盘18被顶盘动杆11顶起来,然后在成圆框23向内合拢时,进一步将两个存储半圆光盘18推挤合拢成一个圆形的光盘,以便磁头对信息进行读取。成圆框23的横截面呈不规则形,外侧薄,内侧厚,内侧又向成圆框体30内凹陷,形成成圆框內缘28,成圆框23的上口缘为成圆框顶缘27,成圆框23的下口缘为成圆框底缘31,在成圆框內缘28内侧设置一层厚度为1-2毫米的硅胶垫片29,以防在成圆框23向内合拢将两个存储半圆光盘18推挤合拢成一个圆形的光盘时损伤半圆式高储量伸缩换盘面的电脑硬盘。成圆框体30为锰钢质,是成圆框23的主体部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