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80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存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经常遇到以GB为单位的大容量数据交换。面对这样大容量的数据,硬盘无疑是最佳的载体,但是,硬盘不能与电脑直接进行数据交换,需要借助于数据线的连接传输作用,一般数据转接线与硬盘盒直接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普通的移动硬盘盒的作用就是对一块硬盘进行物理保护,同时带有数据和电源转换接口,以便于移动硬盘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然而,由于移动硬盘盒内装载着移动硬盘,在使用或者携带的时候容易与外界发生碰撞,容易造成硬盘损坏,并且移动硬盘本身属于电子设备,需要防水,而普通的移动硬盘盒防水效果较差,当移动硬盘盒掉到水里或者淋到雨水时,移动硬盘盒难免漏水,引发漏电或者短路,对移动存储设备造成损坏;另外,由于移动硬盘盒用来装载移动硬盘,使用时,经常会出现硬盘与易驱线接触不良的情况,而且还存在不方便将移动硬盘安装到硬盘盒或者从硬盘盒拆卸出硬盘的问题;常用的移动硬盘盒使用时,常常会因为大力拉扯USB数据线,导致USB数据线脱连接;移动硬盘盒的USB数据线接头通常设在硬盘盒的外部凹槽中,导致USB数据线接头容易跳出,收纳时,需要将USB数据线接头插入到相应外部凹槽中,操作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具有防水和防摔的效果,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包括:上壳、弹性中框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与弹性中框的上、下两面连接,上壳、弹性中框和下壳共同围成硬盘容置腔,硬盘容置腔中还包括PCB板,弹性中框上设置有USB数据线孔,PCB板上设置有硬盘接口和USB数据线,USB数据线贯穿USB数据线孔并伸出到移动硬盘盒外部;

弹性中框的上、下面的边框上均设置有两道环形或者矩形凹槽,上壳和下壳与弹性中框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与环形或者矩形凹槽匹配的两道第一凸缘;

上壳或下壳的内侧设有带内螺纹的螺杆和螺丝孔,下壳或上壳上设有与螺丝孔匹配的锁紧孔,锁紧孔的内侧设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用于当螺杆与锁紧孔靠近时顶住弹性中框。

本实用新型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在使用时,通过将上壳和下壳上的第一凸缘卡合到弹性中框的环形或者矩形凹槽中,具有良好的密实防水效果;上壳和下壳分别与弹性中框的上、下两面嵌合围成硬盘容置腔,硬盘容置腔能够用来装硬盘和PCB板,对硬盘和PCB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该移动硬盘盒具有防摔的效果。当上、下壳卡合到弹性中框的环形或者矩形凹槽中时,通过螺杆与锁紧孔接触,锁紧孔内侧的第二凸缘顶住弹性中框,使锁紧孔与弹性中框之间压实,能够防止硬盘盒外侧的水从锁紧孔中渗进硬盘容置腔中,增强密实防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中框中可以设置有与硬盘大小匹配的“口”形硬盘卡槽,硬盘卡槽与上壳和下壳对应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环形或者回形挡片和U形挡片,U形挡片开口的朝向与硬盘接口的朝向相同。由此,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可以将移动硬盘卡合到弹性中框中的“口”型硬盘卡槽中,具有紧固移动硬盘及硬盘与PCB板连接的作用,起到保护移动硬盘的作用;硬盘卡槽中近PCB板的一端通过上、下两面的挡片将移动硬盘卡合在硬盘卡槽中,在硬盘卡槽的另一端,由于U形挡片在上、下两面中的任一面上的缺口,使得硬盘可以从该缺口处斜插入到硬盘卡槽中,当需要拔出该移动硬盘时,也能方便从该缺口处拔出移动硬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中框上还可以设置有与PCB板大小匹配的PCB槽;硬盘卡槽上开设有与硬盘接口大小匹配的通孔,通孔连通硬盘卡槽和PCB槽。由此,可以通过PCB槽将PCB板卡合在移动硬盘盒中,对PCB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保证PCB板与移动硬盘的紧固连接;另外,PCB板上的硬盘接口穿过通孔进而实现PCB板与移动硬盘的连接,PCB板与移动硬盘分别嵌合在硬盘容置腔中的两个区域,防止PCB板与移动硬盘之间相互挤压,特别是当该移动硬盘盒摔地上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中框中可以设置有与硬盘大小匹配的U形硬盘卡槽,PCB板固设于上壳或者下壳的内侧,硬盘接口朝向硬盘卡槽的开口端。由此,使用该移动硬盘盒时,移动硬盘卡合在该U形的硬盘卡槽中,U形硬盘卡槽卡合固定住移动硬盘的三个侧面,另一侧面通过U形硬盘卡槽的开口与PCB板的硬盘接口连接,PCB板固设于上壳或者下壳的内侧,所以通过固设的PCB板将U形硬盘卡槽的开口端的移动硬盘固定住,既保证了移动硬盘的紧固安装,又保证了移动硬盘与PCB板之间的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形硬盘卡槽与上壳和下壳对应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环形或者回形挡片和U形挡片,U形挡片开口的朝向与硬盘接口的朝向相同。由此,U形硬盘卡槽通过其任一面的环形或者回形挡片以及另一面的U形挡片将移动硬盘卡合在该U形硬盘卡槽中,起到缓冲挤压的作用;U形挡片开口的朝向与硬盘接口的朝向相同,当将移动硬盘对准硬盘接口连接时,可以通过U形挡片的开口将移动硬盘嵌入该硬盘卡槽;当将移动硬盘反向脱离硬盘接口时,可以通过U形挡片的开口将移动硬盘从硬盘卡槽中拔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盘容置腔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压线片,第一压线片的中部压住USB数据线,第一压线片的两端固定在上壳或下壳上。由此,USB数据线通过固定的第一压线片压住进行固定,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大力拉伸USB数据线导致USB数据线与PCB板的脱连接;另外,也不同于以往通过卡合一体成型的SR来固定USB数据线的固定方式,使整个硬盘盒及USB数据线的生产、组装过程更加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中框的外围可以设置有与USB数据线的USB接口匹配的USB接口套。由此,不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可以将USB接口插入USB接口套中,便于保护暴露在硬盘盒外侧的USB接口,收纳完USB接口的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所占的体积更小,方便收拾和长期保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SB接口套可以为第二压线片,第二压线片的中部压住USB数据线的USB接口,第二压线片的一端固设于弹性中框的外边框的一侧,第二压线片的另一端与弹性中框的外边框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由此,不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可以将第二压线片的可拆卸连接一端拆开,将USB数据线的USB接口插入到第二压线片与弹性中框的外边框之间,再将第二压线片的可拆卸连接一端与弹性中框的外边框连接,方便将USB接口卡合到第二压线片与弹性中框之间的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中框的外围还可以设置有与USB数据线的线身匹配的第二卡槽。由此,不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通过USB数据线的线身卡合进第二卡槽,从而起到固定USB数据线的作用,进一步固定USB数据线,方便收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壳和下壳的内侧均可以设置有减震EVA,上、下壳上的减震EVA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移动硬盘的厚度。使用时,由于上壳上的减震EVA与下壳上的减震EVA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移动硬盘的厚度,从而使上、下壳上的减震EVA夹住移动硬盘,起到缓冲上、下壳挤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的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口”形硬盘卡槽的弹性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口”形硬盘卡槽的弹性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有U形硬盘卡槽的弹性中框的结构图;

图7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拆除上盖后的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第一压线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USB接口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结构组件。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沿A-A面剖视的局部结构图

如图1~3所示,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包括:上壳1、弹性中框2(弹性中框2的材质为硅胶,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够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弹性。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中框2也可以选用橡胶或者柔性树脂等材质,同样具有弹性和缓冲外部挤压的效果)和下壳3,上壳1和下壳3分别与弹性中框2的上、下两面连接,上壳1、弹性中框2和下壳3共同围成硬盘容置腔,硬盘容置腔中还包括PCB板4,弹性中框2上设置有USB数据线孔21,PCB板4上设置有硬盘接口41和USB数据线42,USB数据线42穿过USB数据线孔21并伸出到移动硬盘盒外部;如图3所示,弹性中框2的上、下面的边框上均设置有两道环形凹槽22,上壳1和下壳3与弹性中框2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与环形凹槽22匹配的两道第一凸缘11;下壳3的内侧设有带内螺纹的螺杆51和螺丝孔52,螺杆51穿过弹性中框2,上壳1上设有与下壳3的螺丝孔52匹配的锁紧孔54,锁紧孔54的内侧设有第二凸缘53,第二凸缘53用于当螺杆51与锁紧孔54靠近时顶住弹性中框2。

本实用新型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在使用时,通过将上壳1和下壳3上的第一凸缘11卡合到弹性中框的环形凹槽22中,再用螺丝将上、下壳与弹性中框2的上、下两面紧固连接,通过两重第一凸缘11压实两重环形的且具有弹性的凹槽22,从而构成了两道“防水墙”,相比于普通的移动硬盘盒,本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具有更好的密实防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22也可以是矩形的,同样能起到密实防水效果);上壳1和下壳3分别与弹性中框2的上、下两面嵌合围成硬盘容置腔,硬盘容置腔能够用来容置硬盘和PCB板4,弹性中框2具有缓冲外部挤压的作用,对硬盘和PCB板4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该移动硬盘盒具有防水、防摔的效果。当上、下壳卡合到弹性中框2的环形或者矩形凹槽22中,通过螺丝穿过锁紧孔54和螺丝孔52与螺杆51连接,锁紧孔54的内侧的第二凸缘53顶住弹性中框2,从而使锁紧孔54压实弹性中框2,能够防止硬盘盒外侧的水从锁紧孔54中渗进硬盘容置腔中,增强密实防水效果。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螺杆51可以穿过弹性中框2与锁紧孔54连接,弹性中框2将螺杆51箍紧,第二凸缘53在螺杆51-锁紧孔54连接处外围压实弹性中框2,从而形成一个密封防水腔,阻止硬盘盒外侧的水从锁紧孔54中渗进硬盘容置腔中。在其它实施例中,下壳3的内侧设有的带内螺纹的螺杆51转移设到上壳1上,上壳1的内侧相应设有锁紧孔54,具有同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USB数据线孔21的直径略小于USB数据线42的的线身外径(例如小1mm),USB数据线孔21能够压实USB数据线42的线身,使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具有更好的压实防水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环形凹槽22和第一凸缘11的数量可以有其它变化,总之,“防水墙”的层数越多,密实防水效果越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中框2中设置有与硬盘大小匹配的“口”形硬盘卡槽23,硬盘卡槽23的面上设置回形挡片231(图4中回形挡片231的一端被部分隐藏,隐藏部分下面为“口”形硬盘卡槽的一侧槽底),硬盘卡槽23的下面设置有U形挡片232,U形挡片232开口的朝向与硬盘接口41的朝向相同,组装时,可以在“口”形硬盘卡槽23中同时容置硬盘和PCB板4,硬盘和PCB板4通过硬盘接口41连接(例如,可以是将PCB板4置于硬盘上部,硬盘接口41通过弯折实现与硬盘的串形接口相对并连接,通过弹性中框2将硬盘和PCB板4压合在一起)。由此,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可以将移动硬盘和PCB板4卡合到弹性中框2中的“口”型硬盘卡槽23中,具有紧固移动硬盘及硬盘与PCB板4连接的作用,起到保护移动硬盘的作用;硬盘卡槽中近PCB板4的一端通过上、下两面的挡片将移动硬盘卡合在硬盘卡槽23中,在硬盘卡槽23的另一端,由于U形挡片232远离PCB板4的一端形成缺口,使得硬盘可以从该缺口处斜插入到硬盘卡槽23中,当需要拔出该移动硬盘时,也能方便从该缺口处拔出移动硬盘。在其它实施例中,回形挡片231和U形挡片232的位置关系可以对调,这样使得移动硬盘从硬盘卡槽23的上面插入或者拔出,具有同样的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回形挡片231还可以被环形挡片替代,同样具有卡合移动硬盘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性中框2上还设置有与PCB板4大小匹配的PCB槽24;硬盘卡槽23上开设有与硬盘接口41大小匹配的通孔233,通孔233连通硬盘卡槽23和PCB槽24。由此,可以通过PCB槽24将PCB板4卡合或者固定在移动硬盘盒中,对PCB板4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保证PCB板4与移动硬盘的紧固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PCB板4也能通过螺钉固定在上、下壳体上,进一步起到紧固PCB板4及PCB板4与硬盘的连接);另外,PCB板4上的硬盘接口41穿过通孔233进而实现PCB板4与移动硬盘的连接,PCB板4与移动硬盘分别嵌合在硬盘容置腔中的两个区域,防止PCB板4与移动硬盘之间相互挤压,特别是当该移动硬盘盒摔地上时。

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口”形硬盘卡槽23也可以为U形,如图6所示,PCB板4固设于上壳1的内侧(例如,可以是通过螺钉铆接,或者是通过胶水粘接),硬盘接口41朝向硬盘卡槽23的开口端。既保证了移动硬盘的紧固安装,又保证了移动硬盘与PCB板4之间的紧固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PCB板4固设于下壳3的内侧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U形硬盘卡槽23的上面上设置有回形挡片231(图6中回形挡片231的一端被部分隐藏,隐藏部分下面为U形硬盘卡槽23的开口端),硬盘卡槽23的下面设置有U形挡片232,U形挡片232开口的朝向与硬盘接口41的朝向相同,同样方便硬盘的插入和拔出。在其它实施例中,回形挡片231和U形挡片232的位置关系可以对调,对调后的硬盘卡槽23具有相同的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回形挡片231还可以被环形挡片替代,同样能够起到卡合移动硬盘的作用。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下壳3上还设置有四根固定柱31,固定柱31插入到移动硬盘的螺丝孔中,起到进一步固定硬盘的作用,防止硬盘与PCB板脱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四根固定柱31还可以设置在上壳1上,具有同样的效果。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硬盘容置腔中还包括第一压线片241,第一压线片241被设置于图中被方框标记的位置。如图8所示,第一压线片241的中部压住USB数据线42,第一压线片241的两端固定在上壳1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为螺钉铆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为胶水粘接等)。USB数据线42通过固定的第一压线片241压住进行固定,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大力拉伸USB数据线42导致USB数据线42与PCB板4脱连接;另外,也不同于以往通过卡合一体成型的SR(即线身与USB接口或者PCB板之间的结合处)来固定USB数据线的固定方式,由于减少了SR一体成型的过程,使整个USB数据线42以及硬盘盒的生产、组装过程更加便捷。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中框2的外部设置有与USB数据线42的USB接口匹配的USB接口套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USB接口套26可以为第二压线片261,第二压线片261呈拱形的中部压住USB数据线42的USB接口,第二压线片261的一端固设于弹性中框2的外边框的一侧,第二压线片261的另一端与弹性中框2的外边框的相应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为卡扣连接或者磁性吸附连接)。不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可以将第二压线片261的可拆卸连接一端拆开,将USB数据线42的USB接口插入到第二压线片261与弹性中框2的外边框之间,再将第二压线片261的可拆卸连接一端与弹性中框的外边框连接,方便将USB接口卡合到第二压线片261与弹性中框2之间的拱形孔中,操作起来更容易,生产过程简单,造价低。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中框2的外围设置有与USB数据线42的线身匹配的第二卡槽25(即第二卡槽25的宽度略小于USB数据线42的线身的外径,例如第二卡槽25的宽度比USB数据线42的外径小0.5~1mm,能使第二卡槽25恰好夹紧USB数据线42。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槽25为长沟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卡槽25还可以为多个短沟状的卡槽组合而成)。由此,不使用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时,可以将USB数据线42卡合进第二卡槽25中。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卡槽25也可以被压线片代替,通过压线片压合USB数据线42的线身,同样具有收纳数据线的效果,而且移动硬盘盒的成本更低。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壳1和下壳3的内侧均设置有减震EVA(减震EVA指的是一种塑料,其具体的化学名称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常用作防震、缓冲材料)6,上、下壳上的减震EVA6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移动硬盘的厚度。使用时,由于上壳1上的减震EVA6与下壳1上的减震EVA6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移动硬盘的厚度,从而使上、下壳上的减震EVA6夹住移动硬盘,具有紧固移动硬盘的作用,还能起到缓冲上、下壳挤压的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减震EVA还可以被泡沫、海绵或者柔性树脂代替,具有相同的减震效果。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壳1和下壳3的外部均设置有防滑纹路12。防滑纹路12能够增加该防水防摔型移动硬盘盒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不至于轻易滑落并掉落在地上,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