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及防护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864发布日期:2018-12-14 22:5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移动硬盘及防护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及防护壳体,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硬盘及用以装设移动硬盘的防护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硬盘大多不具有防震的效果,而此种移动硬盘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毁坏的问题。虽然目前市面上,部分厂商有推出防震的移动硬盘,但其防震的效果仍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硬盘,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移动硬盘容易因为不可预期的外力碰撞而发生毁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硬盘,其包含一硬盘以及一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其包含一弹性套体、一中空壳体、一前盖、一后盖以及两个弹性侧限位件。一弹性套体其包含有一本体及一连接壁,所述本体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所述弹性套体内形成有多个凸出结构,各个所述凸出结构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各个所述凸出结构由形成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延伸形成;所述硬盘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多个所述凸出结构对应抵顶于所述硬盘的外围;所述连接壁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凹形成有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壁向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凸出设有一环状密封结构;一中空壳体其具有一贯穿槽,所述中空壳体于其两端分别形成有多个固定孔;一前盖其具有多个前盖锁孔及一环状凹槽,多个所述前盖锁孔与所述中空壳体的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对应,多个锁固件能与多个所述前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前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并据以遮蔽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所述前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时,所述连接壁被夹设于所述前盖与所述中空壳体之间,且所述环状密封结构对应与所述环状凹槽相互卡合;一后盖其具有多个后盖锁孔,多个所述锁固件能与多个所述后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卡合槽,各个所述卡合槽能容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所述中空壳体,两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固定设置于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中空壳体的左右两侧,而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能限制所述前盖、所述后盖相对于所述中空壳体的活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连接壁包含有多个避让孔,多个所述避让孔对应于多个所述前盖锁孔设置;当多个所述锁固件与多个所述前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锁合时,各个所述锁固件对应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各个所述锁固件不与所述连接壁相互锁合。

优选地,所述后盖还设置有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一侧时,所述弹性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后盖与所述中空壳体之间,且所述弹性密封件能对应遮蔽所述中空壳体一端的开口;所述弹性密封件具有多个避让孔,多个所述避让孔对应于多个所述后盖锁孔;当多个所述锁固件与多个所述后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锁合时,各个所述锁固件对应通过所述弹性密封件的避让孔,而各个所述锁固件不与所述弹性密封件相互锁合。

优选地,所述中空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内凹形成有多个凹槽,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具有多个卡合结构;当两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固定设置于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中空壳体的左右两侧时,两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将能对应遮蔽多个所述锁固件,且多个所述卡合结构能对应与多个所述凹槽相互卡合,彼此相互卡合的所述卡合结构及所述凹槽能达到防止液体进入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前盖还包含有一掀盖,所述掀盖能被操作而使所述硬盘所连接的一转接组件外露;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所述中空壳体为矩形立方体,其于一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的卡合槽沿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而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能紧密地与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中空壳体相互卡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护壳体,其用以容置一硬盘,所述防护壳体包含一弹性套体、一中空壳体、一前盖、一后盖以及两个弹性侧限位件。一弹性套体其包含有一本体及一连接壁,所述本体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置槽,所述弹性套体内形成有多个凸出结构,各个所述凸出结构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各个所述凸出结构由形成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延伸形成;所述硬盘能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且多个所述凸出结构对应抵顶于所述硬盘的外围;所述连接壁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凹形成有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壁向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凸出设有一环状密封结构;一中空壳体其具有一贯穿槽,所述中空壳体于其两端分别形成有多个固定孔;一前盖其具有多个前盖锁孔及一环状凹槽,多个所述前盖锁孔与所述中空壳体的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对应,多个锁固件能与多个所述前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前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并据以遮蔽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所述前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时,所述连接壁被夹设于所述前盖与所述中空壳体之间,且所述环状密封结构对应与所述环状凹槽相互卡合;一后盖其具有多个后盖锁孔,多个所述锁固件能与多个所述后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卡合槽,各个所述卡合槽能容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所述中空壳体,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固定设置于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中空壳体的一侧,而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能限制所述前盖、所述后盖相对于所述中空壳体的活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连接壁包含有多个避让孔,多个所述避让孔对应于多个所述前盖锁孔设置;当多个所述锁固件与多个所述前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锁合时,各个所述锁固件对应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各个所述锁固件不与所述连接壁相互锁合。

优选地,所述后盖还设置有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中空壳体的一侧时,所述弹性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后盖与所述中空壳体之间,且所述弹性密封件能对应遮蔽所述中空壳体一端的开口;所述弹性密封件具有多个避让孔,多个所述避让孔对应于多个所述后盖锁孔;当多个所述锁固件与多个所述后盖锁孔、多个所述固定孔相互锁合时,各个所述锁固件对应通过所述弹性密封件的避让孔,而各个所述锁固件不与所述弹性密封件相互锁合。

优选地,所述中空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内凹形成有多个凹槽,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具有多个卡合结构;当两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固定设置于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中空壳体的左右两侧时,两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将能对应遮蔽多个所述锁固件,且多个所述卡合结构能对应与多个所述凹槽相互卡合,彼此相互卡合的所述卡合结构及所述凹槽能达到防止液体进入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前盖还包含有一掀盖,所述掀盖能被操作而使所述硬盘所连接的一转接组件外露;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所述中空壳体为矩形立方体,其于一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的卡合槽沿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而各个所述弹性侧限位件能紧密地与设置有所述前盖及所述后盖的中空壳体相互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可以达到防震及防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体可以使设置于其内的移动硬盘,达到防震及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分解示意图;图3也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体与硬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4也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体与硬盘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弹性套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弹性套体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沿图1所示剖面线IX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又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100包含:一硬盘10及一防护壳体。图3及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硬盘100的分解示意图;图3及图4也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体与硬盘10的分解示意图。

防护壳体包含一弹性套体20、一中空壳体30、一盖体组件40及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硬盘10设置于弹性套体20中,弹性套体20设置于中空壳体30中,前盖41及后盖42对应固定设置中空壳体30的前后两端,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则对应包覆设置在固定有前盖41及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的左右两侧。

所述硬盘10可以是依据需求为各式硬盘,例如是HDD、SSD等,于此不加以限制。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硬盘10连接有一转接组件11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硬盘10也可以是不设置有转接组件11,或者硬盘10也可以是整合设置有转接组件。

弹性套体20包含有一本体21A,本体21A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置槽20a。容置槽20a用以容置硬盘10,在实际应用中,容置槽20a的容积可以是略小于硬盘10的体积,而硬盘10设置于容置槽20a中时,弹性套体20则可以是紧密地抵顶于硬盘10的外围。

如图5及图6所示,弹性套体20内可以是形成有多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各个凸出结构22位于容置槽20a中,且各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由形成容置槽20a的侧壁延伸形成。在实际用中,形成容置槽20a的四个侧壁可以是对应形成有多种不同样式的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但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的样式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的外型、分布位置、凸出的高度等,可依据需求变化。

当硬盘10设置于容置槽20a中时,多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将对应抵顶于硬盘10的外壁,且各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可以是被硬盘10抵顶,而对应产生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将可以使各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则能紧密地抵顶于硬盘10的外壁。透过多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硬盘10因为生产公差,而无法紧密地设置于弹性套体20中的问题。再者,透过多个凸出结构22、22A、23、24、25、26的设置,也可避免使外力直接传递至硬盘10,而可以达到防震的效果。

如图3至图6所示,弹性套体20于内凹形成有容置槽20a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壁21B,连接壁21B是环绕容置槽20a的开口201设置,连接壁21B相反于本体21A的一侧凸出形成有一环状密封结构211,且环状密封结构211对应环绕容置槽20a的开口201设置。其中,连接壁21B具有两个避让孔212,且避让孔212对应位于环状密封结构211外,亦即,环状密封结构211是对应位于避让孔212与容置槽20a的开口201之间。

中空壳体30内具有一中空槽30a,弹性套体20设置于中空槽30a中。中空壳体3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固定孔303。如图7所示,当弹性套体20设置于中空槽30a中时,连接壁21B将对应遮蔽中空壳体30一端的开口301,且中空壳体30的两个固定孔303将通过连接壁21B的避让孔212而外露,亦即,弹性套体20设置于中空壳体30中时,中空壳体30的两个避让孔212将不会遮蔽中空壳体30一端的两个固定孔303。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连接壁21B除了中空壳体30一端的两个固定孔303外,连接壁21B是大致完全遮蔽中空壳体30一端的壁面,如此,连接壁21B、中空壳体30及前盖41的相互配合后,将可得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连接壁21B也可以是仅遮蔽中空壳体30的小部分,于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1、图3、图4及图7所示,盖体组件40包含有一前盖41及一后盖42。前盖41具有两个前盖锁孔411及一掀盖412。前盖41的两个前盖锁孔411能与中空壳体30的两个固定孔303相互配合,以利用两个锁固件S,而固定于中空壳体30的一端。前盖41固定于中空壳体30的一端时,连接壁21B是对应位于前盖41与中空壳体30之间,且锁固件S与前盖锁孔411、固定孔303相互锁合时,锁固件S是通过避让孔212而不与连接壁21B相互接触、锁合。

如图7及图9所示,前盖41面对中空壳体30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环状凹槽413,当前盖41固定于中空壳体30的一端时,连接壁21B的环状密封结构211将对应与环状凹槽413相互卡合,而彼此相互卡合的环状凹槽413及环状密封结构211,将可达到防水的效果。由于连接壁21B具有避让孔212,而锁固件S将前盖41锁固于中空壳体30的一端时,锁固件S将不会挤压连接壁21B,因此,可大幅降低连接壁21B因为被锁固件S挤压而变形、破坏等,从而影响环状密封结构211与环状凹槽413彼此间的防水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前盖41还可以是包含有两个夹持结构414,其可用以夹持与硬盘10相互连接的转接组件11,借此,能辅助固定硬盘10相对于中空壳体30的位置。

如图7及图10所示,前盖41固定于中空壳体30的一端时,前盖41将对应封闭容置槽20a的开口201,而使用者可以是透过操作掀盖412,以使硬盘10的转接组件11外露。特别说明的是,掀盖412与前盖41之间可以是具有相对应的密封结构,而掀盖412固定于前盖41时,掀盖412与前盖41之间将是呈现为防水的状态。

如图9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中空壳体30的固定孔303的孔径可以是小于锁固件S的外径,且中空壳体30于形成各个固定孔303的开口301处形成有一倾斜结构3031,而各个锁固件S能通过倾斜结构3031的导引而与固定孔303紧密地相互锁合。

如图8所示,后盖42具有两个后盖锁孔421,两个锁固件S能与两个后盖锁孔421、中空壳体30一端的两个固定孔303相互配合,以使后盖42固定于中空壳体30的另一端。在实际应用中,后盖42还可以是设置有一弹性密封件43,当后盖42固定于中空壳体30的一端时,弹性密封件43将可以是对应夹设于后盖42与中空壳体30之间,且弹性密封件43能对应遮蔽中空壳体30一端的开口302。透过弹性密封件43的设置,将可大幅提升后盖42与中空壳体30之间的防水效果。其中,弹性密封件43对应于后盖锁孔421可以是具有两个避让孔431,如此,锁固件S使后盖42与中空壳体30相互锁固时,锁固件S将不会与弹性密封件43相互锁固,而弹性密封件43将不易发生被锁固件S破坏的问题。

如图1及图10所示,各个弹性侧限位件50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卡合槽50a,各个卡合槽50a能容置固定设置有前盖41及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且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是对应固定设置在设置有前盖41、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的左右两侧,而各个弹性侧限位件50能限制前盖41、后盖42相对于中空壳体30的活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设置有前盖41及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可以是矩形立方体,其于一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各个弹性侧限位件50的卡合槽50a沿延伸方向的长度,而各个弹性侧限位件50固定设置在设置有前盖41及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时,弹性侧限位件50将会对应产生弹性回复力,而弹性回复力将可使各个弹性侧限位件50能紧密地与设置有前盖41及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相互卡合。另外,透过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的设置,也可达到防震的效果。

当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固定设置于设置有前盖41、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的左右两侧时,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将可对应遮蔽用以使前盖41、后盖42与中空壳体30相互锁合的锁固件S,借此,将可避免锁固件S直接外露,而始得外部液体容易进入固定孔303、前盖锁孔411及后盖锁孔421的问题。

在具体的应用中,中空壳体30的左右两侧可以是分别内凹形成有多个凹槽304,各个弹性侧限位件50可以是对应具有多个卡合结构501。当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固定设置于设置有前盖41及后盖42的中空壳体30的左右两侧时,多个卡合结构501将能对应与多个凹槽304相互卡合,而彼此相互卡合的卡合结构501及凹槽304将能达到防止液体进入的效果,亦即,透过两个弹性侧限位件50的设置,将可有效地达到防止外部液体与锁固件S相接触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