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20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小容量、小型化电磁铁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
一般公知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在有缺齿部分和凸轮部分的从动齿轮上设置卡止部分,用弹簧把起动构件压向与该卡止部接合的方向,使上述缺齿部分对着驱动齿轮,再用电磁铁克服上述的弹力吸起上述起动构件、解除其与上述卡止部分的接合,使上述从动齿轮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从而使转换部件随上述凸轮部分的回转而动作。
在这样的机构中,为了保持使从动齿轮只在一定位置上与起动部件卡止的功能,必须设置具有各种功能的不同部件或机构,因而使结构复杂化。
以往,人们试图通过保持起动部件具有把从动齿轮阻挡在一定位置的功能和它与卡止部分脱离接合时使另一关连部件动作的功能,以此来减少零部件数量。例如,在特开昭61-96550号公报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起动部件与从动齿轮脱离接合时,以其一部分推动关连部件一反向驱动杆38。
在特开昭61-96550号公报所揭示的机构中,起动部件(驱动杆37)与从动齿轮(凸轮齿轮36)脱离接触时,推动另一关连部件(反向驱动杆38),因为产生这个动作,该关连件38则成为起动部件37的负荷,因此需要电磁铁的吸力强,也就必须使用大容量而且大型的电磁铁,这不仅不利于整个装置的小型化,而且有成本高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电磁铁容量小且体积小,使整个装置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在与从动齿轮的卡止部分接合的起动部件上设置移动止动部分,用电磁铁吸起该起动部件,使该移动止动部分向阻止随从动齿轮凸轮的回转而动作的转换部件移动的方向移动,利用该移动止动部分将该转换部件保持在与上述凸轮相对的非接合位置。
当电磁铁吸引起动部件时,该起动部件的移动止动个只移动到阻止转换部件移动的位置;电磁铁吸着起动部件前,对于起动部件来说,转换部件不是负荷;电磁铁吸住起动部件后,该电磁铁保持吸着状态的力很强,因此起动部件不会因转换部件对它施加的负荷而脱离电磁铁。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的磁带录音装置的大致结构的静止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机构的背面图。
图3是沿图1的Ⅲ-Ⅲ线的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机构的再现(录音)状态的图。
图5至图11是说明本发明之作用的图。
各图中的1为自动倒转式磁带录音装置,在该装置的底板2上设置磁头移动机构3和磁带驱动装置4。
磁头移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板2的平面(表面)2a上的左右方向大致位于中部的可在前后方向(图1中箭头A、B方向)的给定范围内自由移动的付板5和设置在该付板5的平面(表面)部位并且可在前后方向(图1中箭头A、B方向)的给定范围内自由移动的磁头安装板6。利用付板5和磁头安装板6之间架设的第一螺旋弹簧7,将付板5和磁头安装板6拉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即付板5被拉向后退方向(箭头B的方向),磁头安装板6被拉向前进方向(箭头A的方向)。利用架设在底板2和磁头安装板6之间的第二螺旋弹簧8,将磁头安装板6拉向后退方向(箭头B的方向)。在付板5平面上设置的呈曲折片形的配合突起9可移动地嵌在磁头安装板6上所设的方形配合通孔10内。一般情况下,配合突 的后端边缘部9a与配合孔10的后端边缘部10a接触,突起9的前缘9b与配合孔10的前缘部10b之间有一个间隙L。这样,在再现(录音)状态操作快速、倒转操作构件(图中省略)时,只有磁头安装板6向后退方向移动若干距离。在磁头安装板6的平面(表面)上装有磁头11,该磁头11集录音、再现和消去各功能于一体,是所谓“综合型的”,由略呈圆筒状的磁头支承构件12支承。该磁头支承构件12由安装在磁头安装板6平面前端部的支承体13支承,并可沿图3中箭头C、D的方向自由转动。此外,该磁头支承构件12的转动轴12a上固定安装着磁头齿轮14,该齿轮14与安装在支承体13上的可自由转动的扇形齿轮15啮合。在该扇形齿轮15的一部分上设置凸状的配合片15a,在转换板16上所设的一对配合突起16a和16b,配合片15a置于它们之间。
转换板16安装在磁头安装板6前端的位置,并可沿左右方向(图1和图3中的E、F方向)在给定范围内自由移动。该转换板16具有进行对下述左右磁带盘转轴的动力传递的转换、左右压紧轮对输带辊的离合转换以及磁头11倒转转换的功能。随着转换板16的左右移动,其配合突起16a、16b中的一个接触并推动扇形齿轮15的配合片15a,使扇形齿轮15正转或倒转,并使磁头齿轮14随之正、倒转动,从而使磁头支承构件12沿正、倒方向转动180°。在磁头齿轮14和扇形齿轮15之间架设着螺旋弹簧17,它给予磁头支承构件12以转换往复转动方向的弹力。
上述磁带驱动装置4具有配置在磁头安装板6一侧(图1中左侧)的倒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和配置在磁头安装板6另一侧(图1中右侧)的正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a。由于倒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和正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a隔着磁头安装板6相对称,并且彼此结构相同,说明了倒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后,对于正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a,只在图面上的相同部分标以同一符号并添上字母“a”,其说明就省略了。
倒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包括磁带盘支承轴19,固定安装在该轴19基端部的第一(低速用)和第二(高速用)磁带盘齿轮20和21,与第一磁带盘齿轮20可自由脱离啮合的再现(录音)用空转齿轮22(以下简称空转齿轮)、输带轴23、固定安装在该轴23基端部位的输带轴齿轮24,与输带轴23可自由脱离地滑动连接的压紧轮25。
空转齿轮22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略呈L字形的旋转臂26的一端。该旋转臂26在靠近中间的部位与上述输带轴23保持可自由转动的嵌合状态,并以该输带轴23为中心能在给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旋转臂26被螺旋扭簧(图中省略)压向一方,即空转齿轮22与第一磁带盘齿轮20啮合的方向。
然而,当磁头安装板6处于停止位置时,由于其推压突起6a与旋转臂26接触,使该旋转臂26克服螺旋扭簧的弹力保持向另一方向即空转齿轮22离开第一磁带盘齿轮20的方向转动。
输带齿轮24通过传动机构(图中省略)连接在电动机(图中省略)的旋转轴上,该电机带动输带轴23旋转。
压紧轮25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略呈U字形的压紧轮臂27的一端。该压紧轮臂27的靠近中间的部位以轴支承在底板2上并且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自由转动。压紧轮臂27被螺旋弹簧压向一方(压紧轮25离开输带轴23的方向)。压紧轮臂27的另一端与安装在转换板16上的棒状的压紧轮弹簧29的端部29a接触。这样,当磁头11处于再现(录音)位置时,由于压紧轮弹簧29的弹力,压紧轮臂27克服螺旋弹簧28的弹力向另一方(压紧轮25与输带轴23滑动接触的方向)转动,使压紧轮25保持与输带轴23的压接的状态。
上述两个磁带盘转轴19、19a靠本发明的动作转换机构30来变换其旋转速度,即磁带运行速度。
动作转换机构30配置在图2所示的底板2背面2b一侧上,它有驱动齿轮31。该驱动齿轮31与正转侧磁带驱动机构18a的输带轴23a的基端部位的输带轴齿轮24a设计成一体。在该驱动齿轮31的近旁配置能与之啮合的可自由转动的从动齿轮32。该从动齿轮32的外周上,设有在圆周方向相互偏移180°的两个没有齿的缺齿部分33,33a。这样,当从动齿轮32的缺齿部分33、33a处于与驱动齿轮31相对的状态时,驱动齿轮31与从动齿轮32不啮合、该驱动齿轮的驱动力便不能传递给从动齿轮32。
在从动齿轮32的一个侧面内,有绕其中心旋转轴34设置的环状的第一凸轮35、设在第一凸轮35内侧的略呈圆弧形的第二凸轮36、以及设在第一凸轮35外侧的环状的第三凸轮37。第一凸 5、由与从动齿轮32同心的第一圆弧面35a、与该第一圆弧面35a的一端连续的第一倾斜面35b、与该第一倾斜35b的一端连续的第二倾斜面35c、与该第二倾斜面35c连续的第三倾斜面35d、与该第三倾斜35d的一端连续的且与从动齿轮32同心其半径大于第一圆弧面35a的第二圆弧面35e、以及与该第二圆弧面35e的一端和第一圆弧面35a的另一端连续的第四倾斜面35f构成。第2凸轮36,由与从动齿轮32同心的第一圆弧面36a、与该第一圆弧面36a的一端连续的第一斜面36b、与该第一斜面36b一端连续的第二斜面36c、与该第二斜面36c连续的第三斜面36d、与该第三斜面36d的一端连续的第四斜面36e、与该第四斜面36e的一端连续的第五斜面36f、与该第五斜面36f的一端连续且半径大于第一圆弧面36a的与第一圆弧面36a同心的第二圆弧面36g,以及与该第二圆弧面36g的一端和第一圆弧面36a的另一端连续的第六斜面36h构成。第二凸轮36的第四斜面36e与第一凸轮35的第二斜面35c平行,它们之间存在间隔,此外,第二凸轮36的第五斜面36f与第一凸轮35的第三斜面35d平行且相互间隔;第二凸轮36的第二圆弧面36g与第一凸轮35的第二圆弧面35e的一部分平行并相互间隔。第三凸轮37、由与从动齿轮32同心的第一圆弧面37a,与该第一圆弧面37a的一端连续的第一斜面37b、与该第一斜面37b的一端连续且与从动齿轮32同心其半径小于第一圆弧面37a的第二圆弧面37c、与该第二圆弧面37c的一端连续的第二斜面37d,与该第二斜面37d的一端连续的第三斜面37e、与该第三斜面37e的一端连续且大致与从动齿轮32同心的半径与第二圆弧面37c大致相等的第三圆弧面37f、以及与该第三圆弧面37f的一端和第一圆弧面37a的另一端连续的第四斜面37g构成。
在从动齿轮3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位于第一凸轮35的第一斜面35b与第三凸轮37的第一斜面37b之间的凸起的第一卡止件38。在第一凸轮35的第二圆弧面35e的外周面的给定位置上,设有突起的第二卡止部分39。第一卡止件38和第二卡止部分39隔着从动齿轮32的回转轴34相互对称地设置。另外,在第三凸轮37的第一斜面37b和第二圆弧面37c的连接处的近旁,设有突起的第一强制复归引导面40,而在第三凸轮37的第三圆弧面37f内周侧面的大致中间的部位设有突起的第二强制复归引导面41。该第一引导面40和第二引导面41设置在隔着从动齿轮32的旋转轴34相互对称的位置上。第三凸轮37的外周侧面与弹压臂42一端的配合销43滑动配合,该弹压臂42的另一端通过轴44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底板2上,并被螺旋弹簧45拉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配合销43与第三凸轮37压接的方向)。由此,螺旋弹簧45的弹力通过弹压臂42、配合销43和第三凸轮37作用于从动齿轮32,稳定地给予从动齿轮32以绕图2中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转换部件46的一端的配合销47与第一凸轮35的内周面滑动配合,该转换部件46在其大致中间的部位通过轴48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底板2上。齿轮49以轴可自由转地支承在转换部件46的另一端,该齿轮49通过与驱动齿轮31的一样的传动机构(图中省略)连接在电动机(图中省略)的旋转轴上,由该电动机驱动。随着转换部件46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齿轮49与倒转侧的第二磁带盘齿轮21啮合;随着转换部件46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齿轮49通过空转齿轮50与正转侧的第二磁带盘齿轮21a啮合。空转齿轮50是始终与正转侧第二磁带盘齿轮21a啮合的。转换部件46被螺旋弹簧51拉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齿轮49与空转齿轮50啮合的方向),当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处于第一凸轮35的第一圆弧面35a和第四斜面35f的连接点处的配合位置时,转换部件46在图2所示的中立位置,即齿轮49与第二磁带盘齿轮21及空转齿轮50都不啮合的位置上,保持静止。转换部件46上设有搭接部分52,该搭接部分52与起动部件53的被搭接部分54可自由脱离地相配合。
起动部件53大致呈T字形,其靠近中间的部位通过轴55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底板2上。起动部件53的一端设有被搭接部分(止动部分)54,在位于起动部件53的大致中间部位上的突出片56的前端设有配合销57,该配合销57在从动齿轮32的第一和第二卡止件38和39处被阻挡并可自行脱离。这样,当配合销57挡住第一、第二卡止件38、39时,便阻止从动齿轮32转动。另外,上述起动部件53被螺旋弹簧58拉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被搭接部分54脱离转换部件46的搭接部分52,同时,配合销57与第一、第二卡止件38、39配合的方向)。起动部件53因螺旋弹簧58的弹力而向图2中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极限位置由设置在底板2上的凸起的挡块59所限制。
起动部件53的另一端连接着电磁铁60的可动铁芯61。该电磁铁60是这样构成的在安装于底板2的轭架61a内装入线圈61b和固定铁芯61c,可动铁芯61随着线圈61b通电而缩回线圈61b内,与固定铁芯61c接触(吸着状态)。进行F、F(高速走带)操作或REW(回绕)操作是,电磁铁60便接通电源。电磁铁60通电后,起动部件53借助于可动铁芯61克服螺旋弹簧58的弹力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该起动部件53的被搭接部分54与转换部件46的搭接部分52接合,同时,起动部件53的配合销57脱离第一、第二卡止件38、39。随着F、F操作或REW操作,电磁铁60通电的时间由时间常数线路(图中省略)进行电气控制。转换部件46的移动方向与连结起动部件53的旋转中心O1和止动部分54的中心O2的直线的方向大致一致。
下面,说明该机构的动作。
图1表示停止状态,在此状态,转换板16处于沿图1中箭头F方向移动的状态,同时,转换部件46处于图2所示的中立位置。在这样的停止状态进行装入盒式磁带(图中省略),再现(录音)操作时,磁头移动机构3便动作,磁头安装板6和付板5一起克服第二螺旋弹簧8的弹力,沿图1中箭头A的方向前进,到达再现(录音)位置后磁头11与磁带盒的磁带接触。随着磁头安装板6和付板5一起到达再现(录音)位置,两个压紧轮25、25a通过磁带压接在输带轴23、23a上。另外随着磁头安装板6和付板5一起到达再现(录音)位置,磁头安装板6两侧的推压突起6a、6a离开旋转臂26、26a。接着,正转侧的旋转臂26a在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空转齿轮22a便与正转侧第一磁带盘齿轮20a啮合,而倒转侧的回转臂26由于其另一端接触转换板16端部的挡片16c,靠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向图1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受阻,因此例转侧的空转齿轮22与倒转侧的第一磁带盘齿轮20不啮合。于是,磁带便从倒转侧的磁带盘轴19向正转侧的磁带盘轴19a,即从图1的左侧向右侧,低速(标准速度)运行(图4的状态)。如果在停止状态使转换板16沿图1中箭头E的方向移动,进行再现(录音)操作时,倒转侧的旋转臂26就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空转齿轮22便与倒转侧的第一磁带盘齿轮20啮合。而正转侧的旋转臂26a由于其另一端接触转换板16另一端的挡片16d而不能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正转侧的空转齿轮22a与正转侧的第一磁带盘齿轮20不啮合。于是,磁带便从正转侧的磁带盘轴19a向倒转侧的磁带盘轴19,即第4图中从右侧向左侧,低速运行。
下面参照图5至11说明本发明实质所在的动作转换机构30的动作。图5表示停止状态。在此状态,由于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在第一凸轮35的第一圆弧面35a与第四斜面35f的连接点处配合,转换部件46克服螺旋弹簧51的弹力,在中立位置保持静止;起动部件53在螺旋弹簧58的弹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与挡块59接触,从而使起动部件53保持在其配合销57停靠在第一卡止件38上而其被搭接部分54与转换部件46的搭接部分52不接合的状态。这时,从动齿轮32一侧的缺齿部分33与驱动齿轮31相对,该驱动齿轮31的驱动力不传递给从动齿轮32;而弹压臂42的配合销43则位于第三凸轮37的第三斜面37e和第三圆弧面37f的连接点附近。
当在这个停止状态进行F、F操作或REW操作时,就使与该操作有关的电动机和电磁铁60接通电源。由于电动机通电,驱动齿轮31便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齿轮49则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由于电磁铁60通电,可动铁芯61使起动部件53克服螺旋弹簧58的弹力沿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时,被搭接部分54以转换部件46上的搭接部分52的轴48为中心,在回转路线上移动,又由于起动部件53沿图5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其配合销57便离开第一卡止件38,因此,从动齿轮32借助于由弹压臂42、配合销43和第三凸轮37传递的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沿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与驱动齿轮31啮合(图6的状态)。这时,配合销47离开第一圆弧面35a,依靠螺旋弹簧51的弹力,与第四倾斜面35f接合,但是因为被搭接部分54位于搭接部分52的前进路上,而阻止转换部件4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转换部件46和停止状态时完全一样,克服螺旋弹簧51的弹力,在中立位置保持静止。于是,驱动齿轮31的驱动力被传递给从动齿轮32,使该从动齿轮32逆时针转动。该从动齿轮32从图5的停止状态逆时针转动约90°,当第二凸轮36的第六斜面6h与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接近时,如果电磁铁60继续通电,则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如图7所示与第二凸轮36内侧的第一圆弧面36a滑动配合,然后,随着从动齿轮32从该图7所示的状态逆时针转动,由于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与第二凸轮36的第一圆弧面36a和第一斜面36b顺次滑动配合而产生的凸轮导向作用,在转换部件46被强制克服螺旋弹簧51的弹力而沿图7中顺次方向转动的同时,电磁铁60断电。接着,当从动齿轮32从图5的停止位置逆时针转动约180°时,由于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在第二凸轮36的第一斜面36b和第三斜面36c的连接点附近滑动配合,转换部件46就在齿轮49与倒转侧的第二磁带盘齿轮21啮合的状态下保持静止。此外,随着电磁铁60的断电,由于起动部件53在螺旋弹簧58的弹力作用下沿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其配合销57被第二卡止部分39阻挡,从动齿轮32的另一边的缺齿部分33a与驱动齿轮31相对,因此,从动齿轮32停止逆时针转动,倒转侧的磁带盘轴19便高速转动(第8图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从动齿轮32从图5的停止状态经过图6的状态,逆时针转动约90°,在第二凸轮36的第六斜面36h接近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之前,电磁铁60断电,那么,转换部件46就在螺旋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沿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其配合销47嵌入图9所示的第二凸轮36外周侧面的第二圆弧面36g与第一凸轮35的第二圆弧面35e之间。并且,随着从动齿轮32从该第9图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与第一凸轮35的第二圆弧面35e、第三斜面35d和第二斜35c顺次滑动配合而产生的凸轮导向作用,转换部件46便沿图9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于是,当从动齿轮32从图5的静止位置逆时针转动约180°时,转换部件46的配合销47与第一凸轮35的第二斜面35c滑动配合,转换部件46就在齿轮49与空转齿轮50啮合的状态保持停止。这时,随着电磁铁60的断电,由于起动部件53在螺旋弹簧58的弹力作用下向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卡止部件39阻挡其配合销57,从动齿轮32的另一边的缺齿部分33a与驱动齿轮31相对,因此从动齿轮32停止向逆时针转动,使正转侧的磁带盘轴19a高速旋转(图10的状态)。
在这样的转换动作中,起动件53靠电磁铁60的磁力克服螺旋弹簧58的弹力而沿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此旋转期间,电磁铁60所承受的负荷仅为起动部件53自身重量与螺旋弹簧58的弹力之和,其他部件不对电磁铁60施加负荷,因此,电磁铁60的容量(电磁力)可以小到仅仅克服弹力较小的螺旋弹簧58的弹力的程度,这就使小型化和轻量化成为可能。
如果电磁铁60的容量小,螺旋弹簧58的弹力也小,那么就会有电磁铁60断电时起动部件53在其残磁的影响下不往回转动的危险。然而,在这个实施例中,即使在电磁铁断电后希望起动部件53如图11中实线所示的那样作复归转动,是利用了第一或第二强制复归用引导面40(或41)与图11所示的起动部件53的配合销57滑动接触,使该起动部件被强制沿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返回该图中假想线所示的位置。这样,虽然电磁铁60的容量小,复归用的螺旋弹簧58的弹力也小,但起动部件53不会因电磁铁60的残磁的影响而不复归原位。
另外,由于转换部件46的移动方向同连接起动部件53的转动中心O1与止动部54的中心O2的直线的方向大致一致,即使转换部件46作用于起动部件53的力很强,但该力的方向不是使起动部件53离开电磁铁60的方向,因此电磁铁60的容量可以更小,并更进一步小型化。
采用上述本发明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在用电磁铁吸引起动部件的过程中,起动部件的止动部分仅仅移动到阻止转换部件移动的位置;在电磁铁吸起起动部件前,转换部件对起动部件不施加负荷,因此电磁铁以小的吸力就能使起动部件移动;电磁铁吸住起动部件后,虽然转换部件对起动部件的负荷似乎要使起动部件脱离电磁铁,但由于使电磁铁保持吸着状态的力很强,因此电磁铁可以容量小且小型化,整个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也能实现。
此外,由于转换部件的移动方向同连接起动部件旋转中心与止动部分中心的直线的方向大致一致,转换部件作用于起动部件的力的方向不是使起动部件脱离电磁铁的方向,因此电磁铁可以容量更小,更进一步小型化。
权利要求
1.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在有缺齿部分和凸轮部分的从动齿轮上设有卡止件,利用弹簧将起动件压向与该卡止件接合的方向,使上述缺齿部分与驱动齿轮相对,利用电磁铁克服上述弹簧的作用力吸起上述起动部件,从而解除其与上述卡止件的接合,使上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使转换部件随上述凸轮部分的旋转而动作,其特征在于,上述起动部件上设有止动部分,当该起动部件被电磁铁吸着后,该止动部分向阻止上述转换部件移动的位置移动,通过该止动部分使上述转换部件保持在不与上述凸轮部分配合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其特征是,上述起动部件自由转动,上述转换部件的移动方向与连接上述起动部件的转动中心和上述止动部分中心的直线的方向大致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磁带驱动装置的动作转换机构,在与从动齿轮的卡止件配合的起动部件上设置止动部分,用电磁铁吸起该起动部件,使该止动部分移向阻止随从动齿轮的凸轮部分的旋转而动作的转换部件移动的位置,通过该止动部分,将该转换部件保持在与凸轮不接合的位置,在电磁铁吸着起动部件之前,转换部件不成为起动部件的负荷。当电磁铁吸住起动部件后。由于该电磁铁保持吸着状态的力很强,因此起动部件不会因为转换部件对它施加的负荷而脱离电磁铁。
文档编号G11B15/44GK1037046SQ8910211
公开日1989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88年2月19日
发明者荒田忠男 申请人:德利信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