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归档用的存放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458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归档用的存放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归档用的存放盒,这种存放盒有一块底板、两个侧壁和一个后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向两侧打开的矩形空腔,其宽度、深度和高度大致与数据载体或声载体的外壳的宽度、深度和高度相当,并用设置在两侧壁上的锁紧机构来连接至少两个存放盒。
例如DE-9214174U1曾提出过这种存放盒。在这种存放盒中,两个存放盒的相互连接是这样实现的,即侧壁在接近其上缘作成较薄的部分,且设置有许多槽,侧壁下缘相应设置许多可向里卡入槽中的钩子,所以用多个重叠插入的盖即可构成一个带分格的盒子。
但两个存放盒的这种固定方式是有缺点的用可扣紧的钩子连接很难松开。虽然用这种钩子容易连接两个存放盒,但要重新把连接好的存放盒松开则必须用辅助工具来松开钩子连接,因此这种存放盒不通用,而且操作也不灵活。
此外,这种存放盒多作成注塑件,由于这种注塑件有许多侧凹,脱模困难,需要用许多脱模滑板,所以费用大。
其次,DE3202204A1提出了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归档用的一种存放盒,这种存放盒用卡锁连接,这种卡锁连接有一凸条可卡入凸起的凹槽中。虽然这种卡锁连接容易进行多个存放盒的相互连接,但其缺点是容易松开,特别是在剪力和/或扭力作用到多个相互连接的存放盒上时,例如压力作用到由多个存放盒组成的塔的一角上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再次,DE-3202204A1提出了一种用燕尾榫接相互连接多个存放盒,即在一个存放盒上设置燕尾槽,与它对应的另一个存放盒上设置的燕尾榫插入槽中实现连接。这种燕尾榫接的缺点是一方面,两个存放盒的连接相当麻烦,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可靠的功能,制作又相当复杂,即注塑件需要用附加的滑板来进行多侧凹的脱模。
最后,DE-9317752U1提出了带箱形外壳的信息载体用的存放盒,外壳的空腔与待存放的信息载体的形状吻合,且在其外侧上具有与别的连接盒共用的连接装置,这种连接装置与结构相同的别的存放盒的连接装置成对配合并可相互推动而拼合成几个存放盒组成的存放单元。
两个存放盒之间的连接也用相互推入的存在上述缺点的成对燕尾槽和燕尾榫进行。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那种数据或声载体归档用的存放盒,即通过适当构造的锁紧机构不但可轻易实现多个存放盒的相互连接,而且这种锁紧机构既可实现特别牢固和可靠的连接,又容易用手工重新松开,而不用附加的辅助工具。
此外,还可实现大都用注塑件作成的存放盒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造价低廉。
按照本发明,数据和声载体归档用的上述那种存放盒是这样实现的侧壁分别在其上离底板的上端具有一个用来布置第一锁紧机构的凸部;侧壁分别在其面向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大致与该凸部这样互补构成的凹槽,即侧壁与底板的连接在凹槽范围内被侧壁上构成的侧向孔口中断,并为了松开凹槽范围内至少两个相互固定的存放盒,分别在底板的侧向端面上设置与第一锁紧机构共同作用的第二锁紧机构。
凸部上的锁紧机构分别布置在离底板的侧壁上端,而面向底板的侧壁下端上与该凸部大致互补的凹槽则是这样构成的,即凹槽范围内的侧壁上构成一个侧向孔口,并中断侧壁与底板的连接。底板侧向端面的凹槽范围内的第二锁紧机构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两个或多个存放盒可轻易相互连接,而且这种连接又不用辅助工具即可松开。特别是,由于凸部和凹槽范围内侧壁的中断而可使侧壁特别容易用手工这样变形,即容易实现锁紧机构的松开。同时第一和第二锁紧机构的这种布置可实现作为注塑件的存放盒的制造特别简单,迅速而又价廉。因为只在一个方向内存在侧凹,因此容易脱模,即从模具中取出已加工好的塑料注射件。
从理论和原则上讲,第一和第二锁紧机构可用任意的方式方法作成,但特别有利的是,将第一锁紧机构作成孔,而第二锁紧机构作成向外凸出的可扣入孔中的锁紧凸头。这样,不但可实现两个存放盒的牢固和快速连接,而且还可特别简单的制造作为注塑件的存放盒,因为只有在一个方向内出现侧凹,这样就可轻易取出制成的注塑件。
最好孔和与孔配合的锁紧凸头作成圆柱形,这种圆柱形在其离侧壁的下端至少部分作成由外向里呈楔形倾斜,这样,第二锁紧机构可特另快速扣入第一锁紧机构,从而实现多个存放盒的相互快速连接和不用任何工具就可在以后用手工轻易松开,即这种锁紧连接同时实现了存放盒的连接既牢固而又不可无意松开。
此外,第一锁紧机构可作成与锁紧凸头互补的凹槽。
在这种情况中,锁紧凸头和凹槽最好作成半球形,以便两个存放盒合成一体。
同样为了便于两个或多个存放盒的相互连接,将凹槽范围内底板侧向的端面在其离侧板的下端从外向里呈楔形倾斜也是有利的,因为,侧板上构成的凸部特别容易嵌入与它互补构成的凹槽中(在第一锁紧机构同时卡入第二锁紧机构时)。
特别是为了实现两个或多个存放盒的相互可靠连接,使这种连接能承受作用在多个相互连接的存放盒上产生的剪力和/或扭力,在侧壁的上端至少在其离后壁的一端上在凸部附近布置凸起,这种凸起可插入对面与它大致互补构成的存放盒底板切口中。按这种方式亦可在推入和取出数据载体或声载体而特别受力的存放盒前侧上建立一个附加承受侧向推力、剪力或扭力的连接。
为了实现数据载体或声载体的外壳灵活而摩擦力特别小地推入和拉出,并为了避免数据载体或声载体的外壳和存放盒被刮伤,最好在面向侧壁和后壁的上侧、与侧壁和后壁相邻地设置一个环绕在底板上与底板连成一体的肋形凸起。
为了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避免放入存放盒中的载体外壳掉出,可在侧壁的凸起上布置一些伸入存放盒内部的凸头,凸头离存放盒底的距离与载体外壳的高度一致,而其厚度则大致相当于存放盒底的厚度。
为了使存放盒同时尽可能密集,从而在多个叠置和相互连接的存放盒时达到尽可能高的“排列密度”,最好在存放盒的底板内设置与凸头形成互补的凹槽。在连接两个或多个存放盒时凸头以特别省地的方式位于凹槽中。
特别是,为了便于从存放盒中取出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外壳,最好存放盒的后壁内设置一个孔洞,以便推出载体外壳。
为了实现多个相互连接的存放盒的特别灵活的结构,至少两个平排布置的存放盒侧向相互连接。
原则上,可用各种极不相同的连接方式,但在后壁上设置一个可拉出的连接件乃是特别有利的,该连接件可从外部插入布置在侧壁上的切口中,以使两个存放盒侧向连接。按此方式,每个存放盒都配备一个连接件用来进行一或多个存放盒并排连接,这样就显著提高了摆放多个存放盒的灵活性和布置可能性。
原则上,存放盒可用不同的材料和极其不同的制造方法制造,但存放盒为一种注塑件乃是特别有利的,这样可实现简单、迅速和价廉的制造,因为特别是本发明的存放盒实际上只有在一个方向内有侧凹,所以只用很少的滑板即可轻易从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模具中取出制成的存放盒。
特别是,出于美观考虑,采用透明的塑料。
最后可在存放盒上设置堆放支脚,以便堆放这些相互连接的存放盒,这种支脚的支承面具有摩擦,致使存放盒或多个存放盒在支承好以后很难产生移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结合附图所示的几个实施例来说明。
附图是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种结构型式的多个叠置并相互连接的存放盒和另一个单独存放盒的透视图;图2a表示俯视图;图2b表示右侧视图;图2c表示局剖左侧视图;图2d表示本发明存放盒第一种结构型式的局剖后视图;图3表示图2b剖面线III-III的放大截面;图4表示图2c中IV点的放大图;图5表示图2d中V点的放大图;图6表示本发明第二种结构型式的多个叠置并相互连接的存放盒和另一个单独的存放盒之透视图;图7表示本发明图6所示第二种结构型式的存放盒中装有数据或声载体外壳时的俯视图;图8表示图6和图7所示第二种结构型式的两个相互连接的存放盒内装有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外壳时的局剖侧视图。
如图1和图6所示,最好用塑料特别是透明塑料作成注塑件制成的存放盒1主要包括一块底板3、两侧壁4、5和后壁10。
如图1所示,侧壁的外表面有波纹,以便于抓住存放盒1。
特别是如图2所示,侧壁4、5分别在其离底板3的上端具有一个凸部9,在该凸部上设置了圆孔形状的第一锁紧机构11。
侧壁4、5分别在其面向底板3的下端具有一个与凸部9大致互补的凹槽13,该凹槽作成在凹槽范围内的侧壁4、5隔断侧壁4、5与底板3的连接而在侧壁4、5上构成侧向孔口。
通过这种在整个凹槽13和侧壁4、5上的凸部9的这种隔断,侧壁4、5在这个范围内具有这样的灵活性和弹性,即在侧壁4、5上设置的第一锁紧机构11可轻易扣入尚待详细说明的第二锁紧机构14中,并可用手工从第二锁紧机构解锁,而不用工具。
为了在凹槽13范围内可拆地固定至少两个存放盒1,分别在底板3的侧向端面3a上设置一个与第一锁紧机构11共同作用的第二锁紧机构14。
如图5放大的部分截面图所示,第二锁紧机构14具有向外凸出的锁紧凸头而可扣入第一锁紧机构11即圆孔中,凸头的形状为圆柱形与孔形配合,即在其离侧壁4、5的下端至少部分由外向里呈楔形倾斜。当一个存放盒1放到另一个位于其下的存放盒1上并在一个向下的压力垂直作用到上存放盒1的底板3上时,通过这种楔形倾斜可使第二锁紧机构14轻易扣入第一锁紧机构11中。
当侧壁4、5在凹槽13或凸部9的范围内即侧壁4、5与底板3没有固定的范围内用手动轻微变形时,第二锁紧机构14又可重新从第一锁紧机构中脱扣。
第二锁紧机构14例如也可作成呈半球形凸起的凸头以代替下部由外向里呈楔形倾斜的圆柱形,而第一锁紧机构11则作成与之互补的凹槽。
在底板3侧向端面3a上布置第二锁紧机构14特别是在存放盒1作为注塑件制成时具有大的优点,即只有在一个方向有一个侧凹,所以在作为注塑件制成的存放盒1进行脱膜时,只需极少的滑板。这不但使制造过程简化,而且加速了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了成本。
底板3在凹槽13范围内的侧向端面3a在离侧壁4、5的下端分别由外向里呈楔形倾斜,所以易于将存放盒插装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锁紧机构11易于扣入第二锁紧机构14中(见图5)。
如图2特别是如图3所示,侧壁4、5的上端在其离后壁10的一端上除凸部9外还有一个凸起6,凸起6可插入一个与它对应并与它大致互补的上方存放盒1底板3上的切口6a中。
这一附加的连接阻止了几个叠置的存放盒1垮下的危险,例如当一个从对角线的一角向中心作用的压力作用到存放盒1叠置的整个塔上引起剪力和/或扭力时就会出现这种危险。此外,凸起6和切口6a提高了叠置存放盒1的稳定性。
如图2、3、4、5所示,在面向侧壁4、5和后壁10的上端与侧壁4、5和后壁10相邻的底板3上设置了一个与底板3连成一体的环形肋条凸部20,该凸部既可实现数据载体或声载体外壳16灵活推入存放盒1的矩形空腔中,又可防止存放盒1的底板3和数据或声载体的外壳刮伤。
存放盒1的深度可稍小于数据或声载体外壳16的深度,这样便可特别容易取出存放盒1中的数据或声载体外壳16。按这种方式,即使有几个存放盒1叠置在一起(见图7和8),数据或声载体的外壳也可从前端抓住,并从存放盒1中拉出。
如图1,6和8所示,由于在凸部9上设置了第一锁紧机构11和互补的凹槽13以及第二锁紧机构14,所以,多个存放盒1叠置在一起特别密集,占地面积很小。两个叠置的外壳16的距离基本上由一个存放盒1的底板3的厚度来决定(见图8)。按这种方式可达到在单个存放盒1中叠置装入很高密集度的数据载体外壳16,而又便于可靠取出。
图6至图8表示存放盒的另一种结构型式,此时,在侧壁4、5的凸部9上设置了向存放盒1内部凸出的凸头18,其厚度d大致相当于底板3的厚度。这种凸头可防止数据或声载体外壳16从单个存放盒1中无意掉出来。
在存放盒1的底板3上设置了与凸头18互补的凹槽19,这样,在堆放存放盒1时,凸头18就不碍事。
如图1,2,6,7所示,存放盒1的后壁具有一个最好布置在中心的孔21,该孔便于数据或声载体外壳16从存放盒1中推出。
为了进行多个存放盒1侧面的相互固定,可在侧壁4,5上设置一个例如矩形凹槽8a的固定机构,例如设置在存放盒1后壁10上的可脱开的连接件8可插入此孔中,以实现两个存放盒1的侧向连接(见图6至8)。
此外,可在存放盒1的底边设置一个支脚,支脚具有很大的摩擦系数,并有效防止堆放的存放盒1、特别是叠置在一起的许多存放盒在支座上移动(图中未示)。
通过用第一和第二锁紧机构11、14的上述固定,实现了存放盒1在任一空间方向内可靠、牢固的固定,而且又可用手工轻易松开,而不用任何工具。此外,由于存放盒1的有利结构而可将多个存放盒1以很紧凑的方式重叠堆放和相互固定,从而可实现数据或声载体外壳的很高的排放密度。整个系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例如任意的堆放高度)灵活使用,而且又可在任何时候补充和拆卸。此外,数据或声载体可实现可靠的存档。
权利要求
1.数据或声载体归档用的存放盒具有一块底板、两个侧壁和一个后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向两侧打开的矩形空腔,其宽度、深度和高度大致与数据或声载体外壳的宽度、深度和高度一致,并在侧壁上设置用来连接至少两个存放盒的锁紧机构,其特征是侧壁(4、5)分别在其离底板(3)的上端具有凸部(9),在该凸部上设置第一锁紧机构(11);侧壁(4、5)分别在其面向底板(3)的下端上设置有一个大致与凸部(9)互补的凹槽(13)而使侧壁与底板(3)的连接构成一个侧向孔口而把凹槽(13)范围内的侧壁(4、5)隔断;在凹槽(13)的范围内底板(3)的侧向端面(3a)上分别设置一个与第一锁紧机构共同作用的第二锁紧机构(14),以便可拆卸地相互固定至少两个存放盒。
2.按权利要求1的存放盒,其特征是,第一锁紧机构(11)为孔,而第二锁紧机构(14)则为扣入该孔中的向外凸出的凸头。
3.按权利要求2的存放盒,其特征是,上述孔呈圆形,而扣入此孔的凸头则呈圆柱形,该凸头在其离侧壁的下端至少部分由外向里呈楔形倾斜。
4.按权利要求1或2的存放盒,其特征是,第一锁紧机构(11)与凸头构成互补的凹槽。
5.按权利要求4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凸头和凹槽呈半球形。
6.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在凹槽(13)范围内,底板(3)的侧向端面(3a)在其离侧壁(4、5)的下端分别由外向里呈楔形倾斜。
7.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在侧壁(4、5)的上端至少在离后壁(10)的一端除了设置凸部(8)外,还设置一个凸起(6),该凸起可插入一个与它对面的并与它大致互补的凹槽(6a)中,该凹槽设置在上面一个存放盒(1)的底板上。
8.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在面向侧壁(4、5)和后壁(10)与侧壁(4、5)和后壁(10)相邻的一端上设置了一个环绕底板(3)并与底板(3)连成一体的肋形凸缘(20)。
9.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存放盒,其特征是,为了防止存放盒(1)中的外壳(16)掉出,在凸部(9)上设置了一个向存放盒(1)内部凸起的凸头(18),该凸头离存放盒(1)底板的距离与外壳(16)的高度一致,而其厚度(d)则大致相当于存放盒(1)底板(3)的厚度。
10.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在存放盒(1)的底板(3)上设置有与凸头(18)互补构成的凹槽(19)。
11.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在存放盒(1)的后壁(10)上设置一个孔,以便从存放盒(1)中推出外壳(16)。
12.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存放盒(11)可相互侧向连接。
13.按权利要求12的存放盒,其特征是,在后壁(10)上设置一个可拉出的连接件(8),该连接件可从外边插入设置在侧壁(8a)上的切口中,以实现两个存放盒的侧向连接。
14.按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这种存放盒用塑料,特别是透明塑料制成。
15.按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这种存放盒是注塑件。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存放盒,其特征是,支脚可固定在存放盒的底边。
全文摘要
数据或声载体归档用的存放盒具有一块底板、两个侧壁和一个后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向两侧打开的矩形空腔,其宽度、深度和高度大致与数据或声载体外壳的宽度、深度和高度一致,并在侧壁上设置用来连接至少两个存放盒的锁紧机构,侧壁分别在其离底板的上端具有凸部,在该凸部上设置第一锁紧机构,侧壁分别在其面向底板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大致与凸部互补的凹槽而使侧壁与底板的连接构成一个侧向孔口把凹槽范围内的侧壁隔断;在凹槽的范围内底板的侧向端面上分别设置一个与第一锁紧机构共同作用的第二锁紧机构,以便可拆卸地相互固定至少两个存放盒。
文档编号G11B33/04GK1169203SQ95196718
公开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0日
发明者J·柯兹, W·戈德 申请人:库尔兹·孔斯特斯托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