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通用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633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通用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通用盘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它使用在执行对盘的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来自动地识别盘类型,以便使盘的播放操作以正确的方式执行,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数字通用盘系统。
与小型盘(CD)相比较数字通用盘(DVD)可记录大量信息并提供高图像质量。其结果是,DVD已成为下一代存储介质的焦点。
用于播放DVD的大多数DVD系统包括可兼容DVD及CD的光学头以使得记录在DVD及具有较大轨距的CD上的信号能被重播出来。包括可兼容DVD和CD的光学头的DVD系统应能够在播放盘以前识别待播放的盘是DVD还是CD。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识别盘的方法,即使用在执行盘的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产生的S形曲线的幅度及检测次数来识别盘,由此使盘的播放操作能正确地执行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方法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对加载在数字通用盘系统上的光盘的类型进行识别的方法,该光盘系统可使用单个光学头重放具有不同信号记录层的多个光盘,该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执行对已加载光盘的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从向上聚焦状态下的加载光盘上读取的信号中检测具有所需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b)将步骤(a)中聚焦误差信号波形的幅值与各预定参考值相比较;(c)基于步骤(b)的比较结果对具有在各参考值之间的幅值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数进行计数;(d)在聚焦操作已完成时,将步骤(c)中所计数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数与一预定数相比较,;及(e)基于步骤(b)及(d)中的比较结果确定所加载的光盘是单层DVD、多层DVD和CD中的哪种。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它包括一个对DVD/CD可兼容的光学头;一个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用于通过光学头从加载的光盘上所读出的信号中检测聚焦误差信号;一个伺服信号处理器,用于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聚焦伺服操作,及使用在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在向上聚焦状态由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形成的S形曲线所代表的时间及次数来识别盘的类型;一个控制器,用于对系统执行总的控制,以根据伺服信号处理器的光盘类型识别结果来正确地执行光盘的重播操作;及驱动装置,用于根据伺服信号处理器的聚焦伺服控制信号输出光学头的驱动信号。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通用盘(DVD)的框图;图2A至2C是分别表示单层DVD、多层DVD及小型盘(CD)的结构图;图3A是聚焦搜索操作波形图;图3B至3D是在分别对图2A至2C的各盘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图;图4A至4C是用于解释图1聚焦伺服操作的流程图;及图5是用于解释识别图4中所示盘类型识别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数字通用盘(DVD)的框图。图1中所示的DVD系统包括一个驱盘机构2,它包括用于从加载在一转台(未示出)上的盘I读出信号的可兼容DVD及CD的光学头3;及一个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用于将通过光学头3读出的电流形式的高频信号的射频(RF)信号转换成电压形式的信号并放大该转换的信号。该DVD系统还包括一个射频放大单元5,该单元包括DVD波形均衡器15及小型盘波形均衡器25,它们中每个均接收由电流-电压转换放大器4放大的RF信号并使接收的RF信号的波形均衡;及一个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用于检测RF信号中的聚焦误差信号。RF放大单元5还包括一个开关45,它用于根据基于盘类型识别结果的控制信号选择地输出在DVD波形均衡器15及CD波形均衡器25中分别被均衡波形的波形均衡信号中的一个。一个模数转换器7将由RF放大单元5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检测的模拟聚焦误差信号转换成数字形式。一个伺服信号处理器8,它执行伺服控制操作,并使用在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接收的数字聚焦误差信号产生的S形曲线的幅度来识别盘类型。一个控制器9执行对系统的总控制,以使得盘的播放操作能根据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识别的盘类型正确地执行。此外,该DVD系统包括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6,该处理器包括一个DVD信号处理器26,用于处理通过RF放大单元5的开关接收的波形均衡信号以使其符合DVD格式;及一个CD信号处理器36,用于处理波形均衡信号以使其符合CD格式。该数字信号处理器6还包括一个开关16,用于根据基于伺服信号处理器8对盘类型识别的结果的控制信号来选择地将波形均衡信号输出给DVD信号处理器26和CD信号处理器36。一个数模转换器10将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产生的伺服控制信号转换成模拟形式。一个电流放大器11输出作为驱动光学头3的电流指令的模拟伺服控制信号。
下面参照图2至图5更详细地描述上述结构的图1中DVD系统内的盘类型识别操作。
图2A至2C是表示单层DVD,多层DVD及CD的结构图。图2A中所示的单层DVD具有120mm的直径,衬底厚度为0.6mm及记录容量为4.7GB。图2B的多层DVD的结构为第一信号反射层RL1及第二信号反射层RL2之间的厚度为0.04mm,及记录容量为9.4GB。图2C的CD如公知的具有120mm的直径,衬底厚度为1.2mm,它比DVD厚一些,记录容量为640MB。
图3A是聚焦搜索操作波形图,及图3B至3D是在对图2A至2C的各盘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图。
用于聚焦到盘反射面上的聚焦伺服机构连续地沿光学头的物镜光轴运动,它绕有线圈并位于磁场中,以使得盘的反射面位于物镜的焦深内。当一张盘被加载到DVD系统中时,聚焦伺服机构以1至2Hz的振荡频率使物镜移上及移下。因为盘的反射面变得接近物镜的焦深,因此产生了聚焦误差信号。一旦检测到聚焦误差信号,聚焦伺服机构就使用聚焦误差信号使物镜位于焦深内。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根据盘类型表现为图3B至3D所示的S形曲线。
图3A中所示的聚焦搜索操作波形是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的对焦操作产生的。在图3A的聚焦搜索操作波形中,部分t1表示初始静止状态,部分t2表示物镜置于最低位置时的状态,部分t3表示向上聚焦状态,部分t4表示向下聚焦状态,及部分t5是在未作对焦操作情况下的向上聚焦。图3B表示在对单层DVD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参考图3B,通过从盘衬底表面的反射,在向上聚焦状态的部分t3中的点‘A’处产生了具有小幅度的S形曲线,另一具有相对大幅度的S形曲线在点‘B’由信号反射层R产生出来,及在向下聚焦状态下对焦操作期间在点‘H’上产生出半个相对大的S形曲线。图3C表示图2B中多层DVD的聚焦误差信号。参照图3C,在部分“t3”中的点‘A’上由衬底表面反射产生出小幅度的S形曲线,及在位置‘B’和‘C’上分别由第一信号反射层RL1及第二信号反射层RL2产生出其幅度在两个预定参考值V1和V2之间的S形曲线,及在对焦操作期间在位置‘G’上产生出半个S形曲线。图3D表示图2C的CD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图。在图3D中,在部分“t3”的位置‘A’上由盘衬底表面的反射产生出具有小幅度的S形曲线,及在位置‘D’上由信号反射层产生出其幅度在两参考值V1和V2之间的S形曲线,并在位置‘F’上在对焦操作期间产生出半个S形曲线。
如上所述,根据盘的类型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不同的幅度。本发明基于上述区别来识别盘的类型。
回到图1,当光盘如DVD或CD加载到图1系统中时,驱盘机构2使盘1旋转。当盘1的转动达到预定速度时,DVD系统驱动光学头3。光学头3从旋转的盘1上读出RF信号并将读出信号输出给电流-电压变换放大器4。电流-电压变换放大器4将接收的电流形式的RF信号转换成电压形式的信号,并以恒定放大系数放大转换信号,然后将放大信号输出到RF放大单元5。RF放大单元5中的DVD波形均衡器15根据DVD的EFM脉冲调制特性使接收的RF信号波形均衡。而CD波形均衡器25根据CD的EFM调制特性使接收的RF信号波形均衡。由DVD波形均衡器15及CD波形均衡器25均衡波形的RF信号被输入到开关45。与此同时,RF放大单元5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35检测接收的RF信号中的聚焦误差信号并将检测的信号输出给A/D转换器7。A/D转换器7将输入聚焦信号转换成待在伺服信号处理器8中处理的数字形式,并将转换信号发送给伺服信号处理器8的输入端IN。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使用经过其输入端子IN接收的聚焦误差信号执行图4A至4C用于聚焦伺服操作的步骤及图5用于识别盘类型的子程序。
参照图4A至4C,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步骤401将用于识别盘类型的所有参数TDS、TP、TCD、DS、p及n预置为“0”,及在步骤402将用于执行向上聚焦状态的聚焦搜索的聚焦控制信号输出到其输出端OUT。在步骤403,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在对盘的初始聚焦搜索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最大幅值及最小幅值预置为“0”。在步骤404,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输出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OUT与预定最大值Vmax相比较,如果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小于该最大值Vmax,则确定出当前聚焦搜索操作部分为向上聚焦(focusup)状态;而如果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大于或等于该最大值,则确定出当前聚焦搜索操作为向上聚焦完成状态。当当前聚焦搜索部分处于向上聚焦状态时,在步骤405,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从A/D转换器7经过其输入端IN施加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IN|是否大于或等于噪音电压Vn。当当前聚焦搜索部分被确认为向上聚焦完成状态时,则在步骤416,伺服信号处理器8执行图5用于识别盘类型的子程序。当在步骤405输入聚焦误差信号绝对值|IN|小于噪音信号Vn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执行步骤404。当聚焦误差信号的绝对值|IN|大于或等于噪音电压Vn时,则在步骤406,伺服信号处理器8保持聚焦误差信号的最大及最小幅值。然后,在步骤407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使用保持的最大及最小幅值按照下式(1)中的表达式来计算波形对称系数DD=(最大幅值-VR)/(VR-最小幅值)…(1)式中VR为参考幅值。
在步骤408,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所获得的波形对称系数D是否小于或等于恒定临界值(1-α≤D≤1+α)。当波形对称系数D不在恒定临界值内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所需S形曲线未检测到,并执行步骤403。当波形对称系数D在恒定临界值内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所需S形曲线已检测到,并执行步骤409,以便计算波形幅度。在步骤409,伺服信号处理器8计算波形幅度K,它表达为保持的最大幅值及最小幅值之差。在步骤410,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所计算的波形幅度K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V1(K≥V1)。如果波形幅度K小于第一参考值V1,在步骤411,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参数P置为“1”,它表示相应于计算出的波形幅度K的聚焦误差信号具有由从盘衬底表面反射而产生的小S状曲线,同时,将向上聚焦操作后至现在所经过的时间设置到相应的参数Tp上,然后执行步骤403。如果在步骤410中波形幅度K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则在步骤412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波形幅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V2。这里第一参考值V1及第二参考值V2是用于识别单层DVD、多层DVD及CD的值,它们的S形曲线具有如图3B至3D中的不同幅值。第二参考值V2设得大于第一参考值V1及小于由单层DVD的反射层产生的S形曲线的幅值。如果在步骤412上波形幅度K小于第二参考值V2,则每当在步骤412中作出该确定时,将在步骤414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相应于该计算波形幅度K的聚焦误差信号具有由多层DVD反射层产生的S形曲线,它具有的幅值在第一参考值V1及第二参考值V2之间,或具有由CD反射产生的S形曲线,然后使波形检测数‘n’增加“1”(n=n+1)。然后,在步骤415,根据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向上聚焦操作后到现在所经过的时间设置到相应参数TCD上,并接着执行步骤403。如果在步骤412,波形幅度K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V2,在步骤413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一参数(DS)设置为1,它代表相应于该波形幅度的聚焦误差信号具有由单层DVD反射层产生的大幅度的S形曲线,并将从向上聚焦操作后到现在所经过的时间设置到相应参数TDS,并接着执行步骤403。
参照图5,它表示在步骤416中识别盘类型的子程序,在步骤501,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识别盘类型所需的参数‘p’、‘DS’及‘n’是否所有为“零”。当参数‘p’、‘DS’及‘n’全为零时,在步骤502,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在转台上无盘并将该识别结果发送到控制器9。当在步骤501中参数‘p’、‘DS’及‘n ’全不为零时,在步骤503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S形曲线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n’是否为2。当S形曲线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为2时,在步骤504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是多层DVD加载在转台上,并将表示二进制信号1的高电平控制信号CG输出到电流-电压变换放大器4以便放大,并将识别结果通知控制器9,并同时地输出以二进制“0”表示的低电平控制信号CO,以便控制开关45和16的开关操作。当在步骤503中S形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n’不为2时,伺服信号处理器8在步骤505判断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是否为1。如果S形曲线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n’为1,则在步骤509,伺服信号处理器8判断该盘为CD,由此将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G输出给电流-电压变换放大器4并将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O分别输出给开关45和16。如果在步骤505,S形曲线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n’不是“1”,在步骤510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判断参数DS是否设为“1”。如果参数DS设成“1”,则在步骤511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判断出加载在转台上的盘1为单层DVD,由此将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G输出给电流-电压变换放大器4,并将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O分别输出到开关45和16。如果参数DS未设成“1”,则在步骤512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当前状态为异常状态,并将确定结果传送给控制器9。
与此同时,为了更精确地判断,附加地执行步骤506至508,以便通过步骤505至509之间的聚焦误差信号检测时间来识别盘(见虚线围成的框)。在步骤505中,如果S形曲线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n”为“1”,在步骤506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计算向上聚焦后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被检测出时以参数TDS和TCD设定的经过时间与向上聚焦后小幅值S形曲线被检测出时以参数TP设定的经过时间TP之间的时间差,其中TDS-TP=T1,TCD-TP=T2。在步骤507,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所计算的时间差T1和T2中的第一时间差T1是否小于临界时间Tα这里临界时间Tα预设成从由盘衬底表面反射产生的小幅值的S形曲线被检测到时的时间点到被单层DVD及CD反射层产生的S形曲线被检测出时的两个点之间的中点所经过的时间。以便区分在向上聚焦状态中从具有单反射层R的单层DVD和CD上检测出的S形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时间。当在步骤507中第一时间差T1大于临界时间Tα时,则在步骤509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所加载的盘是CD。当在步骤507中第一时间差T1小于临界时间Tα时,在步骤508,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第二时间差T2是否小于临界时间Tα。如果第二时间差T2不小于临界时间Tα,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所加载的盘是CD并执行步骤509。相反地,如果第二时间差T2小于临界时间Tα,伺服信号处理器8执行步骤510。伺服信号处理器8执行图5中识别盘类型的子程序后,执行图4C中所示步骤417,以便确定是否继续进行聚焦伺服控制。
在步骤417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关于盘类型的识别结果通告控制器9,然后在步骤418通过其输出端OUT产生出作为向下聚焦(focus-down)状态的聚焦控制信号,及在步骤419确定是否从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到聚焦过零(FZC)信号。如果在步骤419上检测到FCZ信号,则在步骤420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将确定出聚焦正好在聚焦误差信号从非零状态通过零点的时刻获得,并将该聚焦状态置为“ON”,并结束聚焦搜索操作。如果在步骤419未检测到FZC信号,则在步骤421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输出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是否小于最小值Vmin。如果根据步骤421的确定结果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不小于最小值Vmin,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当前聚焦搜索部分为向下聚焦状态并执行步骤419。如果在步骤421中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小于最小值Vmin,则在步骤422,伺服信号处理器8产生用于向上聚焦的聚焦控制信号,并在步骤423确定所产生的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是否小于最大值Vmax。如果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不小于最大值Vmax,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当前聚焦搜索操作部分为向上聚焦状态并重复步骤423直到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达到最大值Vmax为止。当在步骤423中输出聚焦控制信号的幅值达到最大值Vmax时,在步骤424中伺服信号处理器8使聚焦搜索操作的次数COUNT增加1,并在步骤425中确定聚焦搜索操作的次数COUNT是否达到一预定数。在该实施例中,该次数设为“3”。如果聚焦搜索操作的次数COUNT未达到预定数“3”,伺服信号处理器8再执行步骤418。但是,如果聚焦搜索操作的次数COUNT达到预定数目“3”,则伺服信号处理器8结束该聚焦搜索操作。
再回到图1,当伺服信号处理器8基于加载盘是单层DVD及多层DVD中的一种的确定产生出表达为二进制信号“0”的低电平控制信号CO时,RF放大单元5的开关45接收该控制信号,由DVD波形均衡器15均衡了波形的RF信号被选择及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器6。相反地,当伺服信号处理器8确定出加载盘为CD并产生出表达为二进制信号“1”的高电平控制信号时,开关45选择并输出由CD波形均衡器25均衡了的RF信号波形给数字信号处理器6。数字信号处理器6的开关16与RF放大单元5的开关45协同操作,以使得由DVD波形均衡器15均衡的RF信号波形输出到DVD信号处理器26,及由CD波形均衡器25均衡的RF信号波形输出到CD信号处理器36。DVD信号处理器26及CD信号处理器36分别处理输入的均衡波形的RF信号。控制器9执行对整个系统的总控制,以对由伺服信号处理器8识别的盘类型正确地执行播放操作。D/A转换器10接收通过伺服信号处理器8输出端OUT输出的聚焦控制信号,并将聚焦控制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电流放大器11接收模拟聚焦控制信号,将接收信号转换成电流形式的信号,并以预定幅值放大该转换的信号,利用该幅值驱动驱盘机构2中的光学头3。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能使用在对具有不同结构的CD、单层DVD及多层DVD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所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的时间快速地识别加载在转台上的盘的类型,由此提供正确执行盘播放操作的功能。
虽然这里仅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显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它作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加载在数字通用盘系统上的光盘的类型进行识别的方法,该光盘系统可使用单个光学头重放具有不同信号记录层的多个光盘,该识别光盘类型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执行对已加载光盘的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在向上聚焦状态从加载光盘上获得的信号中检测具有所需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b)将步骤(a)中聚焦误差信号波形的幅值与各预定参考值相比较;(c)基于步骤(b)的比较结果对具有在各参考值之间的幅值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进行计数;(d)当聚焦操作已完成时,将步骤(c)中所计聚焦误差信号检测次数与一预定数相比较;及(e)基于步骤(b)及(d)中的比较结果确定所加载的光盘是单层DVD、多层DVD和CD中的哪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参考值是用于识别具有不同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幅值的单层DVD、多层DVD及CD的值;其中第一参考值设得大于由从光盘衬底表面反射所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小波形幅度,及第二参考值设得大于第一参考值并小于通过单层DVD的反射层检测的具有大幅度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幅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子步骤(b1),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是由从盘衬底表面反射产生的具有小幅值的S形曲线、由盘的反射层产生的具有在各预定值之间的幅值的S形曲线及具有大于参考值的幅值的S形曲线中的哪个,并设置在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当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幅值小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步骤(b1)确定一输入聚焦误差信号为由从盘衬底表面反射产生的具有小幅值的S形曲线,并设置在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为第一参数;当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幅度大于第一参考值并小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步骤(b1)确定一聚焦误差信号为由多层DVD及CD中一种的反射层产生的S形曲线,并设置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为第二参数;及当输入聚焦误差信号的幅值大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步骤(b1)确定一聚焦误差信号为由单层DVD反射层产生的具有大幅度的S形曲线,并设置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为第三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步骤(d)中的预定次数具有为“2”的第一设定次数,及为“1”的第二设定次数,以便识别多层DVD及CD,对前者检测具有波形幅度在各参考值之间的两个聚焦误差信号,对后者检测具有波形幅值在其之间的一个聚焦误差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当聚焦误差信号的所计数的检测次数是第一设定数时,所述步骤(e)确定所加载的盘是多层DVD;当聚焦误差信号的所计数的检测次数是第二设定数时,所述步骤(e)确定所加载的盘是CD;及当聚焦误差信号的所计数的检测次数为预定次数及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幅值大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步骤(e)确定该盘为单层DVD,而当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幅值小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步骤(e)确定该情况为异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当聚焦误差信号的所计数的检测次数为第二设定次数时所述步骤(e)包括一个步骤(e1),它计算设置为第二及第三参数的在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每个时间与步骤(c)中设置为第一参数的在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并将计算的时间差与一预定临界时间相比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步骤(e1)中的预定临界时间被设置成从由盘衬底表面反射产生的小幅值的S形曲线被测到时的时间点到单层DVD及CD反射层产生的S形曲线被检测出时的两个点之间的中点所经过的时间,以便区分在向上聚焦状态中从具有单反射层的单层DVD及CD上检测出的S形曲线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当聚焦误差信号的计数检测次数为第二设定次数,及时间差信号大于临界时间时,确定该盘为CD;当聚焦误差信号的计数检测次数为第二设定次数,及时间差信号小于临界时间,及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幅值大于第二参考值时,确定该盘为单层DVD;及当聚焦误差信号的计数检测次数为第二设定次数,时间差信号小于临界时间,及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幅值小于第二参考值时,确定该情况为异常状态;及确定另外的情况为无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还包括步骤(f)如果在步骤(e)中确定出光盘类型,使用从在执行聚焦搜索操作期间向下聚焦时获得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的聚焦过零(FZC)信号执行聚焦伺服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步骤(f)以预定次数执行聚焦搜索操作,直到聚焦过零信号由在向下聚焦状态中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到时并当检测到聚焦过零信号时确定出对好焦的状态。
12.一种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包括一个对DVD/CD可兼容的光学头;一个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用于通过光学头从加载的光盘上所读出的信号中检测聚焦误差信号;一个伺服信号处理器,用于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聚焦伺服操作,及使用在执行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在聚焦状态中由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器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形成的S形曲线所代表的时间及次数来识别盘的类型;一个控制器,用于对系统执行总的控制,以根据伺服信号处理器中光盘类型识别结果来正确地执行光盘的播放操作;及驱动装置,用于根据伺服信号处理器的聚焦伺服控制信号输出光学头驱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其中所述伺服信号处理器将输入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的幅值与预定参考值相比较,然后对具有在各参考值之间的幅值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进行计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其中所述伺服信号处理器基于确定的结果判断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是从盘衬底表面反射产生的小幅度、由光盘反射层产生的各参考值之间的幅值及大于参考值的幅值之间的哪一种;根据判断结果识别由从光盘衬底表面反射产生的具有小幅度的S形曲线所代表的聚焦误差信号,并将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设置为第一参数;根据判断结果识别由光盘反射层产生的具有在各参考值之间的幅度的S形曲线所代表的聚焦误差信号,对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次数进行计数,并将在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设置为第二参数,及根据判断结果识别由光盘反射层产生的具有大于参考值的幅度的S形曲线所代表的聚焦误差信号,并将在向上聚焦操作后经过的时间设置为第三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其中在执行聚焦搜索期间的向上聚焦完成状态下,当检测的计数次数为“2”时所述伺服信号处理器确定该盘为具有多个反射层的多层DVD;当检测的计数次数为“1”时确定该盘为CD;及当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的幅值大于预定值时确定该盘为单层DVD。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其中当检测的计数次数为1时,所述伺服信号处理器将设置的经过时期与预定的临界时间相比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其中所述伺服信号处理器计算设置为第二及第三参数的在向上聚焦后经过的时间和设置为第一参数的在向上聚焦后经过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及如果该时间差大于预定临界时间则判断该盘为较厚的CD。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字通用盘(DVD)系统,其中当时间差小于临界时间及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的幅值大于预定参考值时,伺服信号处理器识别该盘为单层DVD。
全文摘要
一种可兼容识别盘类型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通用盘系统,它根据在执行盘初始聚焦搜索操作期间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的S形曲线的检测次数及所代表的幅值来识别盘类型。本发明能快速识别CD及DVD类型,由此可在兼容DVD及CD的DVD系统中减少播放操作执行期间的错误。
文档编号G11B7/09GK1183613SQ9712601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4日
发明者黄仁郁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