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982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键盘按键改进结构。
一种公知的键盘按键(如

图1所示),包括底板1’及由下而上依序设在底板1’顶面的导电薄膜2’、罩框9’、弹性元件3’、桥架4’和键帽5’。弹性元件3’固接在导电薄膜2’上且置于底板1’和键帽5’之间;桥架4’是由中部铰接的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构成,在桥架4’的第一、第二框架41’、42’上分别设有与罩框9’连接部和键帽5’连接部相铰接的桥架连接轴411’、412’、421’、422’;桥架4’的第一框架41’的中部的两外侧分别凸设一框架连接轴413’;在桥架4的第二框架42’中部的两内侧设有一个与第一框架41’凸设的框架连接轴413’相对应并与其套接的轴孔423’,第一框架41’与第二框架42’就是依靠这一对连接轴413’与轴孔423’进行配合的。所述键帽5’连接部为两个凸设于键帽5’内表面的固定槽51’和两个凸设于键帽5’内表面的滑动槽52’;所述罩框9’连接部为两个凸设于罩框9’内表面的固定槽11’和两个凸设于罩框9’内表面的滑动槽12’。当键帽5’被按下后,由于罩框9’和键帽5’上的固定槽对应设于同侧,桥架4’的第一、第二框架41’、42’上的连接轴412’、422’会沿滑动槽12’、52’向外滑动,键帽5’会侧移,键帽5’的稳定性较差,手感不好。且由于第一框架41’与第二框架42’是依靠一对连接轴413’与轴孔423’配合连接在一起,罩框9’和键帽5’上需同时设置滑动槽12’,在开模时,由于键帽5’上有滑动槽模具需要侧抽件或滑块,产品易产生飞边,开模成本高,产品废品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键帽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好、产品的成品率高、装配简单的键盘按键改进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改进结构,包括底板及由下而上依序设在底板顶面的导电薄膜、罩框、弹性元件、桥架和键帽。导电薄膜上设有线路及导电性接点,弹性元件内设有与导电薄膜的导电性接点相对应的导电凸柱;弹性元件固接在导电薄膜上且置于底板和键帽之间;桥架是由中部铰接的第一、第二框架构成,在桥架的第一、第二框架上分别设有与罩框连接部和键帽连接部相连接的桥架连接轴,桥架的第一框架中部的两外侧分别凸设两个向外沿伸的框架连接轴;在桥架的第二框架中部的两内侧设有两个与第一框架凸设的框架连接轴相对应并与其铰接的轴槽;轴槽的轮廓与框架连接轴的运动轨迹相对应;所述键帽连接部为四个凸设于键帽内表面的连接架,该连接架对称设置,该连接架上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罩框连接部为设于底板上的四个滑动槽。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桥架中部连接部分采用平行四连杆结构(即桥架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是利用两对连接轴和轴槽进行铰接),使得键帽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侧移,键帽的稳定性好,手感好。且本实用新型的键帽上仅设固定槽,模具无需侧抽件或滑块,开模成本较低,产品的成品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公知键盘按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的另一方向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的未按压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的按压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链盘搭链改进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如图2、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改进结构,包括底板1及由下而上依序设在底板1顶面的导电薄膜2、弹性元件3、罩框9、桥架4和键帽5。导电薄膜2上设有线路及导电性接点,弹性元件3内设有与导电薄膜的导电性接点相对应的导电凸柱31;弹性元件3固接在导电薄膜2上且置于底板1和键帽5之间。
桥架4由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构成。第二框架42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框架41的宽度,使第二框架42恰可嵌套于第一框架41的外侧,第二框架42呈U形,其未封闭侧设有与罩框9连接部铰接的桥架连接轴421,其封闭侧设有与键帽5连接部铰接的桥架连接轴422。在桥架4的第一框架41分别设有与底板1连接部和键帽5连接部相铰接的桥架连接轴411、412;桥架4的第一框架41中部的两外侧分别凸设两个向外沿伸的桥架连接轴413,在桥架4的第二框架42中部的两内侧设有两个与第一框架41凸设的框架连接轴413相对应并与其铰接的轴槽423;所述键帽5连接部为四个凸设于键帽5内表面的连接架51,该连接架51对称设置,连接架51上的外端有一开口511,连接架5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开口511相连通的固定槽512,所述的开口511的口径略小于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上的桥架连接轴412、422的轴径。在装配时,将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上的桥架连接轴412、422从连接架51的开口511处挤入,套接在固定槽512内,就完成了桥架4和键帽5的装配,由于开口511的口径小于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上的桥架连接轴412、422的轴径,桥架4不易从固定槽512内脱出。
如图3所示,所述的罩框9连接部为设于罩框9上的四个滑动槽11,第一框架41和第二框架42上的桥架连接轴411、421分别滑动连接在该四个滑动槽11内。
当键帽5上、下移动时,由于桥架4的第一框架41中部的两外侧分别凸设两个向外沿伸的桥架连接轴413,在桥架4的第二框架42中部的两内侧设有两个与第一框架41凸设的框架连接轴413相对应并与直接铰接的轴槽423,这样,桥架4产生相对应平行连杆运动,由桥架连接轴413压动桥架轴槽423或桥架轴槽423压动桥架连接轴413,使第一、第二框架在瞬间向内能达到同步运动,使键帽上、下压动时不会倾斜,实现非常平稳的上、下移动,桥架4围绕置于键帽5固定槽内桥架连接轴412、422回转,而置于底板1滑动槽11内的桥架连接轴411、421分别沿滑动槽向两侧滑动,使得键帽5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沿垂直底板1的垂线下移,不会向侧面移动和左右摆动。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导电薄膜2由3片相叠加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键盘按键改进结构,包括底板及由下而上依序设在底板顶面的导电薄膜、罩框、弹性元件、桥架和键帽;导电薄膜上设有线路及导电性接点,弹性元件内设有与导电薄膜的导电性接点相对应的导电凸柱;弹性元件固接在导电薄膜上且置于底板和键帽之间;桥架是由中部铰接的第一、第二框架构成,在桥架的第一、第二框架上分别设有与罩框连接部和键帽连接部相连接的桥架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桥架的第一框架中部两外侧分别凸设两个向外沿伸的框架连接轴;在桥架的第二框架中部的两内侧设有两个与第一框架凸设的框架连接轴相对应并与其铰接的轴槽;轴槽的轮廓与框架连接轴的运动轨迹相对应所述键帽连接部为四个凸设于键帽内表面的连接架,该连接架对称设置,该连接架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罩框连接部为设于底板上的四个滑动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要由底板及由下而上依序设在底板顶面的导电薄膜、弹性元件、桥架和键帽组成的键盘按键改进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桥架中部连接部分采用平行四连杆结构(即:桥架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是利用两对连接轴和轴槽进行铰接),使得键帽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侧移,键帽的稳定性好,手感好。
文档编号H01H13/70GK2450774SQ0025536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8日
发明者陈文宗 申请人:厦门金富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