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9993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位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器,特别是一种液位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液位自动控制器大体有三种。第一种为电极式。电极式控制器的电气结构较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其不足之处是,电磁干扰影响到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浸入液体内的电极容易损坏,较硬的水质中,钙镁离子沉积于电极表面会致电极失灵,维修技术要求较高。第二种是湿(干)簧管式。这种控制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其不足之处是,安装较复杂,湿簧管元件不易购得,从而为安装与维修都带来困难。第三种是杠杆式。杠杆式控制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其不足之处是体积大,不便于制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控制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磁性液位控制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工作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液位自动控制器具有壳体,在壳体内顶部安装有触点开关(或按钮开关),在壳体内设置有升降杆限位机构,升降杆垂直安装于该限位机构上,并能沿垂直方向做上升下降运动,升降杆与触点开关的触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升降杆上端头上升至上位时与触点开关的触点相抵触,在升降杆的中部设置有磁体,升降杆下端与壳体外部相通,并通过绳索与由重物构成的浮子连接,在壳体中部,与升降杆磁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升降杆磁体极性相反的磁体,在该磁体的中部具有可通过升降杆的通孔,该磁体对升降杆磁体的吸引力形成使升降杆上升的上升力,升降杆与浮子的重力则形成使升降杆下降的下降力。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自动控制液位如水位的地方,将本控制器安装固定于容器上部,将触点开关的电联接点与电泵联接,将浮子置于容器中。当容器中无水或水位低于浮子以下时,升降杆所受下降力(重力)大于上升力(磁吸引力),所以升降杆下降处于下位,此时升降杆磁体与壳体中部磁体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触点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使电泵处于工作状态,水位上升。随水位上升及浮子没入水中体积的增加,在浮力作用下,浮子所受重力减小,升降杆受到的重力即下降力减小。当升降杆所受重力(下降力)小于磁吸引力(上升力)时,升降杆即上升,直至升降杆磁体与壳体磁体相吸合。此时升降杆上端头与触点开关的触点相抵触,使开关动作,转为断开状态,电泵停止工作。当水位下降时,随着浮子露出水面的体积增加,直至完全露出于水面,升降杆所受下降力的变化与上述过程相反,当升降杆所受下降力大于上升力时,升降杆磁体与壳体磁体被拉开,直至升降杆处于下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控制器相比,在保留了各个控制器优点的同时,克服了各有的不足,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工作可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五、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具有壳体1,壳体1内顶部安装有触点开关2,壳体1内设置的升降杆限位机构是由设置在壳体1内上部和下部的升降杆限位板3组成,在限位板3中部具有升降杆4的限位通孔,升降杆4垂直安装于两限位板3上。升降杆4的中部设置有磁体5,在壳体1内中部与升降杆磁体5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升降杆磁体5极性相反的磁体7,磁体7中部具有可通过升降杆4的通孔。升降杆4下端通过绳索依次连接有上浮子6和下浮子6,分设两个浮子的优点是,浮力变化呈阶跃式,从而使二磁体从断开到吸合的相互转换过程实现了瞬动,从而使触点开关通断状态的变化实现了瞬动,避免了开关渐动出现拉弧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位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1),壳体(1)内顶部安装有触点开关(2),壳体(1)内设置有升降杆限位机构,升降杆(4)垂直安装于升降杆限位机构上,升降杆(4)与触点开关(2)触点处于同一垂线上,升降杆(4)的中部设置有磁体(5),升降杆(4)的下端与壳体(1)外部相通,并通过绳索与由重物构成的浮子连接,在壳体(1)内中部,与升降杆磁体(5)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升降杆磁体(5)极性相反的磁体(7),磁体(7)中部具有可通过升降杆(4)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限位机构是由设置在壳体(1)上部和下部的升降杆限位板(3)组成,限位板(3)的中部具有升降杆(4)的限位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是由依次连接于绳索上的上浮子(6)和下浮子(6)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液位自动控制器,具有壳体,壳体内顶部安装有触点开关,壳体内设置有升降杆限位机构,升降杆垂直安装于其上,升降杆与触点开关的触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升降杆中部具有磁体,升降杆下端与壳体外相通,并通过绳索连接有浮子,壳体内中部与升降杆磁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升降杆磁体极性相反的磁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杆受到的磁力(上升力)和重力(下降力)作用,以及水位上升下降时浮子的浮力变化对浮子重力的作用,达到自动控制触点开关通断,实现了液位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电极式,湿(干)簧管式和杠杆式控制器的不足,结构简单,面积小,容易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工作可靠。
文档编号H01H35/18GK2502393SQ0126388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3日
发明者林文忠 申请人:林文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