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头、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454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插头、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插头和与之相匹配的插座。
目前,低压用电方面所应用的插头、插座大多是这样的,插座与输电线相连,分为单一插座和多孔插座。用电时,将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孔内,用电毕,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有的在插座上做了一些改进,如有一种插座必须要插头的两个触点同时插入,才能插进,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但纵观现有的插头、插座都存在如下缺点插头不易拔出且手指易在插头拔出过程中碰触插头触点,尤其是相对于单臂残疾人来说拔出插头更加困难。概括起来,现有的插头、插座存在在拔、插过程中,安全性能比较低且拔插不方便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比较高且拔、插方便的插头、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插头、插座,由插头和与之对应的插座主体组成,所述的插头的触点外围设有导筒;所述的插座主体的外围设有插座筒体,在插座筒体的外围设有外观为筒形的插座体,在插座体下端内侧设有环形错位牙,在插座体上端内侧按一定间隔设有轴向凸棱,所述的凸棱的下端为锐角形,在插座主体与插座体间设有动环,在动环外缘按一定间隔设有轴向双梯形牙,在动环与插座体的底部间设有复位簧,在插座体上缘设有环形凸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凸棱设在所述的插座筒体轴向外表面,所述的双梯形牙设在所述的动环内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可在动环的上缘和下缘设有与动环滑动接触的垫环。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插头、插座采用插头的触点外围设有导筒和插座主体的外围设有插座筒体,在插座筒体的外围设有外观为筒形的插座体及插座体内侧的凸棱、错位牙和附设的动环、复位簧,使插头插入通电、拔出断电的方式改为了插入通电、再按插头自动弹出插头断电的方式。克服了现有插头不易拔出且手指易在插头拔出过程中碰触插头触点触电的缺点,是对现有通用的插头、插座的一次大的改进。


图1为插座体示意图。
图2为插座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插座主体与插座筒体示意图。
图4为插头示意图。
图5为插座主体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与图5匹配的插座筒体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新型的插头、插座,所述的插头11的触点外围设有导筒10,导筒10的形状可为附图4所示的圆筒形,还可采用其他筒形结构,如横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还可在导筒的内侧或外侧设导向、定位装置。如定位点、定位槽、定位棱等;所述的插座主体8的外围设有插座筒体9,所述的插座筒体9与导筒10的形状相吻合。在插座筒体9的外围设有外观为筒形的插座体4,在插座体4下端内侧设有环形错位牙7,在插座体4上端内侧按一定间隔设有轴向凸棱2,所述的凸棱2的下端为锐角形,在插座主体8与插座体4间设有动环1,在动环1外缘按一定间隔设有轴向双梯形牙3,在动环1与插座体4的底部间设有复位簧6,在插座体4上缘设有环形凸肩5。还可在动环1的上缘和下缘设有与动环1滑动接触的垫环或轴承。还可将多个插座体4与插座主体8按一定组合方式组成组合式插座,插头插座的电连接的部件及其他固定部件可采用现有技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可将所述的凸棱2设在所述的插座筒体9轴向外表面,所述的双梯形牙3设在所述的动环1内缘。插头与导筒可做成一体式,也可做成分离的再连接成一体。如插头与导筒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插头、插座,由插头(11)和与之对应的插座主体(8)组成,所述的插头(11)的触点外围设有导筒(10);所述的插座主体(8)的外围设有插座筒体(9),在插座筒体(9)的外围设有外观为筒形的插座体(4),在插座体(4)下端内侧设有环形错位牙(7),在插座体(4)上端内侧按一定间隔设有轴向凸棱(2),所述的凸棱(2)的下端为锐角形,在插座主体(8)与插座体(4)间设有动环(1),在动环(1)外缘按一定间隔设有轴向双梯形牙(3),在动环(1)与插座体(4)的底部间设有复位簧(6),在插座体(4)上缘设有环形凸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棱(2)设在所述的插座筒体(9)轴向外表面,所述的双梯形牙(3)设在所述的动环(1)内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动环(1)的上缘和下缘设有与动环(1)滑动接触的垫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插头、插座,由插头和与之对应的插座主体组成,所述的插头的触点外围设有导筒;所述的插座主体的外围设有插座筒体,在插座筒体的外围设有外观为筒形的插座体及凸棱、错位牙和附设的动环、复位簧,使插头插入通电、拔出断电的方式改为了插入通电、再按插头自动弹出插头断电的方式。是对现有通用的插头、插座的一次大的改进。
文档编号H01R4/00GK2548317SQ0224603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6日
发明者芦振军 申请人:芦振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