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496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指一种发光二极体。
然而,上述发光二极体存在如下缺陷1、散热性能不好一般晶片在发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而晶片被紧密包覆于环氧树脂保护层内,环氧树脂又属于绝热材质,晶片所产生的热仅能通过与晶片相连的两引脚导出,几乎不具散热功能,从而造成晶片的加剧衰减;而高温还会使环氧树脂变黄,影响发光二极体的品质。
2、发光二极体的波长易改变由于环氧树脂是紧紧包覆于晶片表面,晶片所产生的热量会使环氧树脂及晶片热胀冷缩,而环氧树脂及晶片的膨胀系数不同,会引起环氧树脂与晶片的相对变形,甚至产生气泡,从而改变其折射率,进而改变发光二极体的波长;另外,变形冷却后,由于其变形量的不同,还易使晶片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光二极体,包括金属导热板、绝缘外壳、晶片及保护层;金属导热板上方设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上设有通孔;晶片固设于金属导热板上方,位于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的通孔上盖设有保护层;金属导热板、绝缘外壳与保护层包围成一容置空间,晶片位于该容置空间之内,且晶片的两极从该容置空间内引出。
该金属导热板一侧设有两引脚,其中一引脚与金属导热板底板相连,另一引脚固定于绝缘外壳上;晶片的两引线分别与金属导热板的两脚相连。
该容置空间内可抽成真空,也可充入惰性气体。
该保护层为抗紫外环氧树脂或玻璃。
该晶片的一极朝下与金属导热板直接接触,另一极由引线与金属导热板的其中一引脚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晶片下方直接与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板接触,因此晶片发光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都可由金属导热板散发出去,这可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另外,晶片上方的容置空间,使晶片不会与保护层直接接触,这不仅有利于晶片上方的散热,更可避免高温直接与保护层接触,而引起保护层老化变形;从而可增加发光二极体的使用寿命及保证发光二极体的发光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在容置空间内充入惰性气体或直接抽成真空,这样可防止晶片氧化,以减少其衰减。
晶片3固设于金属导热板1上方,位于绝缘外壳2内,其两引线31、32分别与金属导热板1的两引脚11、12相连;晶片3上方的绝缘外壳2的通孔子21上盖设有保护层4;该保护层4为抗紫外环氧树脂或玻璃。
金属导热板1、绝缘外壳2与保护层4包围成一容置空间5,晶片3位于该容置空间5之内。
该容置空间5内可抽真空,也可充入惰性气体,如氮气等。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晶片3下方直接与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板1接触,因此晶片3发光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都可由金属导热板1散发出去,这可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另外,晶片3上方的容置空间5,使晶片3不会与保护层4直接接触,这不仅有利于晶片3上方的散热,更可避免高温直接与保护层4接触,而引起保护层4老化变形;从而可增加发光二极体的使用寿命及保证二极体的发光效果。
上述容置空间5内如充满空气,则空气内的氧气极易使晶片3氧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容置空间5抽成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则可防止晶片3氧化,增加其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晶片3的封装方式还采用如图5所示的方式,即晶片3的N极朝下,直接与金属导热板1接触,并由引脚11引出容置空间5;而晶片3的P极朝上,再由一引线32′与金属导热板1的引脚12相连。此方式同样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热板、绝缘外壳、晶片及保护层;金属导热板上方设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上设有通孔;晶片固设于金属导热板上方,位于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的通孔上盖设有保护层;金属导热板、绝缘外壳与保护层包围成一容置空间,晶片位于该容置空间之内,且晶片的两极从该容置空间内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热板一侧设有两引脚,其中一引脚与金属导热板底板相连,另一引脚固定于绝缘外壳上;晶片的两引线分别与金属导热板的两脚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内可抽成真空,也可充入惰性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为抗紫外环氧树脂或玻璃。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体,其特征在于该晶片的一极朝下与金属导热板直接接触,另一极由引线与金属导热板的其中一引脚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体,包括金属导热板、绝缘外壳、晶片及保护层;金属导热板上方设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上设有通孔;晶片固设于金属导热板上方,位于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的通孔上盖设有保护层;金属导热板、绝缘外壳与保护层包围成一容置空间,晶片位于该容置空间之内,且晶片的两极从该容置空间内引出。由于晶片下方直接与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板接触,因此可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另外,晶片上方的容置空间,使晶片不会与保护层直接接触,这不仅有利于晶片上方的散热,更可避免高温直接与保护层接触,而引起保护层老化变形。
文档编号H01L33/00GK2588538SQ0225849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欧阳伟 申请人:欧阳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