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型连接器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655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型连接器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连接器支座结构,属电脑附件装置领域。
一般常见电脑连接器构造如附

图1所示(该图指不同端子插孔之连接器或相同构造之多组连接器),它由一个支座体3及二个“L”形的接地支撑脚架4,结合上连接座1、下连接座2组成。它的支座体3的结构是在支座体3上端设有台阶,并在台阶上设有贯穿支座体3的端子孔301,支座体3下端设有“L”状的底座304,在底座304的前端设有前凸台303、后部设有端子孔302,并在其二侧边下缘设有二下斜的凸部305。而“L”状金属接地插脚4的垂直端设有二铆钉固定用的孔401和抵制方头铆钉旋转用的挡块403,下平行端则设有接地插脚404用的孔402,配合上连接座1后部的台阶及二金属的铁壳5和端子脚101组成连接器的结构。
其不足之处是1)、当连接器采用二种不同形式端子的上、下连接座1、2时,如要将上、下连接座1、2组合,一般上连接座1的端子脚101较长,为了保护插入端子孔301中的端子脚101,端子孔301要贯穿支座体3;二“L”形支撑脚架4需分别铆接在上、下连接座1、2上,铆合费时,还有可能损伤支撑架二下侧缘的凸部305,使支座体3定位不稳固,影响整体连接座安装在主机板上后的稳定性。3)、上、下连接座1、2铆合固定件多,安装费时、费力,工件加工繁琐,工件加工时需开的模具多,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技术方案多工型连接器支座结构,由支座体、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组成,在支座体上表面前缘设一前凸台、后缘设一后凸台,二侧设左、右侧凸台边,后凸台的后部设有二插脚孔和端子座孔,二插脚孔和端子座孔贯穿支座体,支座体下前方二侧分别设有左、右插柱座和二凸块,在二插柱座的上面分别加设插柱;在上连接座下部有端子脚,后部二侧设有接地插脚,且对应支座体的前、后凸台设有通槽;在下连接座上表面二侧设有定位槽,在定位槽的后下部有“L”形的二个平面,一个左平面、一个底平面,在二个平面上都开有孔。当组合时,将上连接座的端子和接地插脚分别对应插入支座体的端子座孔和插脚孔中,并使上连接座的通槽对应支座体的前凸台、后凸台嵌合,让上连接座定位于支座体的二侧凸台边间。将下连接座的二定位槽对应支座体的二凸块,支座体二插柱座向下延伸的二插柱对应于下连接座底平面的定位孔嵌合。在制做支座体时,将支座体一次开模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支座结构后,上、下连接座与支座体组合采用嵌合式连接,套接牢固,产品安装后整体稳定性好;且上、下连接座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使上、下连接座的通用性较好。当组合时,省去了附图1所示的二“L”形支撑脚架,使安装不用铆合,安装工作也变得省时、省力,同时也减少了加工工件,这样需要开设的工件模具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8为上连接座为DVI下连接座为D-SUB利用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上连接座为D-SUB下连接座为USB利用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从本实施例上可以看出,利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支座结构,在连接上、下连接座7、8时,上、下连接座7、8与支座体6采用的是嵌合式连接,不用铆合;嵌合式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稳定性能更好。上连接座7、下连接座8均可拆下单独使用,也可象本实施例一样组合使用。
本实施例中只要将上、下连接座更换为不同类型的连接座,只需对支座体6稍作修改就可以构成一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如附图8所示上连接座为DVI、下连接座为D-SUB的连接器,如附图9所示上连接座为D-SUB、下连接座为USB的连接器。
权利要求1.多工型连接器支座结构,由支座体(6)、上连接座(7)和下连接座(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支座体(6)上表面前缘设一前凸台(602)、后缘设一后凸台(603),二侧设左、右侧凸台边(604)、(605),后凸台(603)的后部设有二插脚孔(606)、(607)和端子座孔(601),二插脚孔(606)、(607)和端子座孔(601)贯穿支座体(6),支座体(6)下前方二侧分别设有左、右插柱座(615)、(609)和二凸块(613)、(610),在二插柱座(615)、(609)的上面分别加设二插柱(614)、(611);在上连接座(7)的下部设有端子(701),后部的二侧铆设有插脚(704)、(702),且对应支座体(6)设有通槽(703);在下连接座(8)的二侧分别设有二定位槽(802)、(803),在定位槽的后下部有“L”形的二个平面,二个左平面(809)、(807),二个底平面(808)、(806),在底平面(808)、(806)上分别开有通孔(805)、(8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型连接器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支座体(6)是一次开模成型的。
专利摘要多工型连接器支座结构,在支座体上表面前缘设一前凸台、后缘设一后凸台,二侧设左、右侧凸台边,后凸台的后部设有二插脚孔和端子座孔,二插脚孔和端子座孔贯穿支座体,支座体下前方二侧分别设有左、右插柱座和二凸块,在二插柱座的上面分别加设插柱;在上连接座下部有端子脚,后部二侧设有接地插脚,且对应支座体的前、后凸台设有通槽;在下连接座上表面二侧设有定位槽,在定位槽的后下部“L”形平面的底平面上开有孔。其优点是它采用的嵌合式连接,套接牢固,安装后整体稳定性好;且快速组合,节省材料,上、下连接座拆下后可单独使用,亦可组合使用,使上、下连接座通用性较好,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518GK2558119SQ0227170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2日
发明者林于桦 申请人:林于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