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0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内部结构,公开了一种按钮结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包含具有通孔的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位置的按钮本体、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内的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上并配合所述按钮本体位置的开关模块,且所述按钮本体在被按下后与所述开关模块贴合以触发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按钮本体上设有用于隔离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关模块的隔离垫圈,且所述隔离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隔离垫圈隔离通孔和开关模块之间的间隙,防止操作面板外的静电或水蒸气破坏开关模块。
【专利说明】
一种按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内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按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按钮,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元件,常用来接通或断开设备的控制电路,从而达到控制设备运行目的。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按钮结构,包含设备的操作面板,按钮本体,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通孔,使按钮本体的一侧面凸出或暴露在操作面板外,在操作面板内设有印板以及设置在印板上的开关模块,用户通过点击按压按钮的形式,使按钮触碰并触发开关模块,实现对设备运行的控制。本发明人发现,该种按钮结构,通孔和按钮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间隙,使得操作面板外的静电或水蒸气会透过通孔接触并破坏印板上的开关模块,导致按钮的灵敏度下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钮结构,能防止操作面板外的静电或水蒸气破坏印板以及开关模块。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按钮结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包含具有通孔的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位置的按钮本体、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内的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上并配合所述按钮本体位置的开关模块,且所述按钮本体在被按下后与所述开关模块贴合以触发所述开关模块,
[0005]所述按钮本体上设有用于隔离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关模块的隔离垫圈,且所述隔离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隔离垫圈隔离通孔和开关模块之间的间隙,防止操作面板外的静电或水蒸气破坏开关模块。
[0007]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隔离效果,所述隔离垫圈和所述按钮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0008]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隔离垫圈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移,而导致通孔和开关模块之间出现间隙,所述操作面板内侧壁设有凸台,所述隔离垫圈设有配合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相嵌合。
[0009]进一步的,为增加安装稳定性,所述凸台为圆环形凸台,所述凹槽为圆环形凹槽。
[0010]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用户通过触感确定按钮的位置,所述操作面板在按钮本体处的外侧壁设有凹陷。
[0011]进一步的,为了配合用户手指的形状,增加按钮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所述凹陷以所述按钮本体为中心呈圆锥状。
[0012]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按压舒适度,以及延长按钮使用寿命,所述按钮本体为柔性橡胶按钮,所述隔离垫圈为柔性橡胶隔离垫圈。
[0013]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隔离效果以及防止按钮的位移,所述隔离垫圈和所述操作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0014]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按压舒适度,以及触发开关模块的准确性,所述按钮本体位于所述隔离垫圈的中心位置。
[0015]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操作面板安装到设备上,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连接卡扣。
【附图说明】
一种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钮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钮结构的爆炸图1;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钮结构的爆炸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钮结构的爆炸图2;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钮结构的爆炸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按钮结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主要包含设备的操作面板1、按钮本体2、设置在操作面板I内的印板3以及开关模块4。
[0023]具体的,操作面板I上设有配合按钮本体2安装的通孔5,印板3为一块印制电路板,开关模块4焊锡在该印板3上,并且该开关模块4控制设备中的一电路的开关,按钮本体2的上端面通过该通孔5暴露在操作面板I外侧,供用户点击或按压,开关模块4配合按钮被按压后的位置,使得用户在按压按钮后,通过按钮下端面触发该开关模块4,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按钮本体2的主干6呈圆柱体,在该本体主干6上设有隔离垫圈7,该隔离垫圈7的横截面呈圆形,隔离垫圈7的直径大于通孔5的直径,并且隔离垫圈7位于该操作面板I内侧,使得按钮本体2不会落出操作面板I外。
[0024]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在各零件整合后,隔离垫圈7能隔离操作面板I上的通孔5和开关模块4之间的空隙,从而操作面板I外的静电和水蒸气无法穿过通孔5与开关模块4接触,达到了包含开关模块4的技术效果。
[0025]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隔离垫圈7和按钮本体2为一体化结构,避免了隔离垫圈7和按钮本体2之间因连接问题而出现间隙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隔离效果。
[0026]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隔离垫圈7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移,而导致通孔5和开关模块4之间出现间隙,操作面板I内侧壁设有圆环形凸台8,所述隔离垫圈7设有配合该圆环形凸台8的圆环形凹槽9,所述圆环形凹槽9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圆环形凸台8的高度,使该凸台8和该凹槽9能相互嵌合,使隔离垫圈7固定在操作面板I内侧的一固定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凸台高度为2_,凹槽深度为2.2_。
[0027]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为了便于用户通过触感确定按钮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面板I在按钮本体2处的外侧壁设有凹陷10,使得按钮本体2凸出在该凹陷10内形成明显的高度差。为了配合用户手指的形状,增加按钮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该凹陷10以所述按钮本体2为中心呈圆锥状。
[0028]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按钮本体2为柔性橡胶按钮,并且隔离垫圈7也为柔性橡胶隔离垫圈7,不仅提高了按压舒适度,还延长按钮使用寿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隔离效果以及防止按钮的位移,所述隔离垫圈7和所述操作面板I之间通过胶水粘接。由于柔性橡胶的特性,使得按钮主干6能顺利的相对隔离垫圈7移动,并最终触发开关模块4 ο
[0029]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按钮本体2位于隔离垫圈7的中心位置,不仅提高按压舒适度还增加了触发开关模块4的准确性。
[0030]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面板I上设有连接卡扣11,为了便于操作面板I安装到设备上。
[003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按钮结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包含具有通孔的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位置的按钮本体、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内的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上并配合所述按钮本体位置的开关模块,且所述按钮本体在被按下后与所述开关模块贴合以触发所述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本体上设有用于隔离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关模块的隔离垫圈,且所述隔离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垫圈和所述按钮本体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内侧壁设有凸台,所述隔离垫圈设有配合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相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环形凸台,所述凹槽为圆环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在按钮本体处的外侧壁设有凹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以所述按钮本体为中心呈圆锥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本体为柔性橡胶按钮,所述隔离垫圈为柔性橡胶隔离垫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垫圈和所述操作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本体位于所述隔离垫圈的中心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连接卡扣。
【文档编号】H01H13/06GK205723265SQ201620274619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郭子鹏
【申请人】上海绿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