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008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转换器,尤其在日常使用中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的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能转换器是由金属片、转换器壳体、电连接头组合连接而成。使用时将插头插入接通电源的转换器的插孔内,与转换器中的金属片接触而发挥转换器的功能。但是,在转换器的使用中,插孔内的带有对人体有危险触电电压的金属片裸露着。人体,特别是儿童等,一但过失触及将造成电击,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给生命带来严重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转换器不能防范触电危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器。该转换器能避免由于失误触及插孔内裸露的金属片而被电击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转换器中,设置甲、乙两组金属片。甲组金属片与电连接头电连接,放在乙组金属片之间。乙组金属片则固定在转换器的插孔内与插孔对应。甲、乙两组金属片互不接触。在转换器的两个插孔之间,没置一个活塞式顶杆,顶杆位置在甲组金属片之间。甲组金属片的一方处于电连接状态,而乙组金属片则不带电,使用时由于插销的插入,将活塞式顶杆压入转换器内的甲组金属片之间,使甲组金属片向外张开与乙组金属片接触,乙组金属片与插入的插销接触,形成完整的电子回路,实现电能转换器的功能。当拔出插销时,活塞式顶杆底部弹簧将顶杆弹起,使外张的甲组金属片恢复原状与乙组金属片断离。此时,插孔中的乙组金属片均不带电,可避免触及时发生电击的危险,达到了使用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普及使用电能转换器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危险电压给人体带来的电击的危险。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1、活塞式顶杆 2、乙组金属片 3、插孔4、转换器壳体 5、甲组金属片 6、弹簧7、隔片 8、螺母9、电连接头螺母10、定位销11、弹簧 12、弹簧座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活塞式顶杆(1)设置在转换器的插孔(3)中间,底部由定位销(10)上的弹簧(11)镶入弹簧座孔(12),乙组金属片(2)用螺母(8)固定在转换器壳体(4)的插孔底部,甲组金属片(5)由电连接螺母(9)固定在转换器壳体(4)的甲组金属片(5)之内。
当插销插入插孔(3)时,插销体把活塞式顶杆(1)压入,活塞式顶杆(1)的压入将甲组带电金属片(5)张开与乙组金属片(2)相接触与插入的插销形成一个电子回路。当拔出插销时,弹簧(11)将活塞式顶杆(1)弹起,甲组带电金属片(5)与乙组金属片(2)断开。
权利要求1,一种转换器,在转换器中甲组金属片,乙组金属片,活塞式顶杆的可接触性连接,其特征是;活塞式顶杆与电连接的甲组金属片之间的接触性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是;设置在转换器内的电连接甲组金属片,甲组金属片为隐蔽式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是;在转换器内设置的与插孔对应的乙组金属片,乙组金属片不接电设计。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提供用电安全保障的转换器。它是在转换器中,设置活塞式顶杆、甲组金属片、乙组金属片及弹簧。甲组金属片与电源连接,乙组金属片固定在对应插孔的转换器的壳体上。用转换器时活塞式顶杆将甲组带电金属片张开与乙组金属片连接,乙组金属片与插入的插销连接形成电子回路。拔出插销时弹簧将活塞式顶杆弹起,使甲组带电金属片与裸露在插孔内的乙组金属片断开,有效的避免人体触及插孔内乙组金属片时触电的危险。
文档编号H01R13/70GK2755815SQ20032010587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8日
发明者方永 申请人:方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