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62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设置在插座本体上的充电座,充电座裸露在充电插座的外表面上。由于雨水和风沙等的侵蚀,充电座易受潮、生锈,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还易导致充电时的漏电等现象,甚至引起触电事故,具有危险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插座,其充电座可隐藏在插座本体的内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插座本体上的充电座,所述的插座本体的外表面上开口并自开口处向插座本体的内侧延伸形成充电腔,所述的充电座位于充电腔内。所述的插座本体上设置有防护盖,所述的防护盖可移开地覆盖在充电腔的口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插座本体上设置防护盖,使用该充电插座充电完毕后将防护盖覆盖在充电腔的口部,可防止雨水风沙等进入充电腔内,避免了充电座因受潮受污染而引起的腐蚀生锈甚至危险事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附图2为防护盖的俯视图;附图3为插座本体的俯视图;附图4为防护盖的主视图;附图5为附图4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防护盖;2、插座本体;3、底盖;4、电缆;5、插孔;6、连接部;7、连接孔;8、连接支架;9、安装孔;10、充电腔;11、扭簧;12、充电座;13、连接轴;14、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5,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2、设置在所述的插座本体2上的充电座12,所述的充电座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孔5,通常所述的充电座12上设置有三个插孔5。所述的插座本体2的外表面上开口并自开口处向插座本体2的内侧延伸形成充电腔10,所述的充电座12位于充电腔10内。所述的插座本体2上设置有防护盖1,所述的防护盖1可移开地覆盖在充电腔10的口部。为方便操作防护盖1,所述的充电腔10的口部的插座本体2向外凸起形成凸边14,所述的防护盖1可移开地覆盖在凸边14上,凸边14的设置同时可避免充电时充电腔10内受污染。所述的凸边14的侧部具有连接支架8,所述的防护盖1与连接支架8相枢轴连接。所述的防护盖1上具有连接部6,所述的连接部6与连接支架8通过连接轴13相枢轴连接,所述的连接轴13上套有扭簧11。所述的连接轴13固定连接于连接支架8上,所述的扭簧11与连接轴13和连接部6分别相连接。
参见附图3,在插座本体2上开有若干安装孔9,通过安装孔9可用螺栓或螺钉等将充电插座安装在观光车等载体上,其充电腔10的口部对着充电插头。参见附图1,在插座本体2的端部连接有底盖3,底盖3上连接有电缆4,所述的电缆4与充电座12相电连接。使用时掀开防护盖1,将充电插头置入充电腔10内并插在插孔5上即可充电,使用完后,拔出充电插头,由于扭簧11的作用,防护盖1即自动覆盖在充电腔10的口部,对充电座12具有保护作用,防止其受污染侵蚀,使用安全方便,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2]、设置在所述的插座本体[2]上的充电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本体[2]的外表面上开口并自开口处向插座本体[2]的内侧延伸形成充电腔[10],所述的充电座[12]位于充电腔[10]内,所述的插座本体[2]上设置有防护盖[1],所述的防护盖[1]可移开地覆盖在充电腔[10]的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腔[10]的口部的插座本体[2]向外凸起形成凸边[14],所述的防护盖[1]可移开地覆盖在凸边[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边[14]的侧部具有连接支架[8],所述的防护盖[1]与连接支架[8]相枢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盖[1]上具有连接部[6],所述的连接部[6]与连接支架[8]通过连接轴[13]相枢轴连接,所述的连接轴[13]上套有扭簧[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13]固定连接于连接支架[8]上,所述的扭簧[11]与连接轴[13]和连接部[6]分别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孔[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12]上设置有三个插孔[5]。
专利摘要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插座本体上的充电座,所述的插座本体的外表面上开口并自开口处向插座本体的内侧延伸形成充电腔,所述的充电座位于充电腔内。所述的插座本体上设置有防护盖,所述的防护盖可移开地覆盖在充电腔的口部。使用该充电插座充电完毕后将防护盖覆盖在充电腔的口部,防止雨水风沙等进入充电腔内,可避免充电座因受潮受污染而引起的腐蚀生锈甚至危险事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M10/42GK2736945SQ20042008016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9日
发明者章晓军 申请人:章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