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131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话的固定座,尤其涉及一种可将用户识别卡稳固定位,并使其不易脱落的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器材可为众人提供许多便利性,而其中以移动电话最具有代表性,移动电话的基本装置包括有屏幕、壳体、按键、电池与电路板等,可是以上的装置并不足以使一部移动电话具有通讯功能。移动电话是要依靠用户识别卡才能使其与他人进行通话等,所以用户识别卡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将用户识别卡设置于移动电话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移动电话皆使用用户识别卡卡夹以固定用户识别卡。
如公告第477497号「移动电话用户识别卡夹」专利案,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由一底座40与上盖50构成,该底座40与上盖50是相互连接,该上盖50的两侧边延伸形成有边壁51,该边壁51上设有矛钩52,该底座40相对于矛钩52的位置处设有可与矛钩52相互卡固的钩孔41。该底座40的侧面设有长孔42,该长孔42内设有与底座40相连的翼片43,该翼片43的侧面设有凸接点431。
在实际使用时,底座40是固定于移动电话的电路板处,电路板与翼片43形成电连接,将用户识别卡放置于底座40与上盖50之间,再将该上盖50与底座40盖合,而上盖50的矛钩52就会与底座40的钩孔41相互卡固,使得上盖50与底座40相互结合,并将用户识别卡固定于用户识别卡卡夹内。另外,该凸接点431会与用户识别卡的芯片相互接触,这样,移动电话就可进行通话等功能。
然而现有的用户识别卡卡夹存在如下缺点,因为底座40与上盖50的自由端会形成有一开口,以便于用户识别卡由该开口处向外延伸。但是如果钩矛52与钩孔41没有确实卡固的话,那么用户识别卡就会从现有的用户识别卡卡夹内脱落,而造成移动电话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用户识别卡固定座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在一底座的两端分别间隔设有突耳与止边,使用户识别卡可以牢固于其内,不易脱离底座,而使移动电话能够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体与滑盖,该底座的侧面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设有端子,该底座的一端间隔设有二突耳,另一端且相对于突耳处设有二止边;该盖体的一端是枢设于底座的突耳处,并在同一端的边缘处间隔设有突块,该盖体的另一端的中央处设有缺口,在该盖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块体;该滑盖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导槽的侧边且相对于该盖体的块体的位置处设有长孔,该块体可在该长孔内移动,并在滑盖相对于该盖体的缺口的位置处设有突肋。
前述的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中盖体相对于底座的突耳处设有耳,该耳与该突耳分别设有可相互卡固的滑槽与卡柱。
前述的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中盖体的止边与该滑盖分别设有可相互卡固的卡合部与卡钩。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该止边与该突耳会将用户识别卡固定于底座处,使用户识别卡不能任意移动,并且卡钩与卡合部相互卡固,使滑盖与底座相互固定,而将用户识别卡固定于其间,这样,在使用移动电话时,就不用担心用户识别卡脱落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动作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用户识别卡固定座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底座11穿孔12端子13突耳131滑槽 14止边141卡合部 142突块20盖体21耳211卡柱 22突块23缺口24块体30滑盖31导槽32长孔33突肋34卡钩341钩体40底座41钩孔42长孔43翼片431凸接点 50上盖51边壁52钩矛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底座10、盖体20与滑盖30,该底座10的侧面设有数个穿孔11,该穿孔11设有端子12,该底座10的一端间隔设有二突耳13,该突耳13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滑槽131,该底座10的另一端且相对于突耳13处设有二止边14,该止边14处设有具有开口的卡合部141,该卡合部141的开口处设有一突块142。
上述盖体20的一端相对于底座10的突耳13的位置处设有耳21,该耳21设有可与突耳13的滑槽131卡合的卡柱211,并于同一端的边缘处间隔设有突块22,在该盖体20的另一端的中央处设有缺口23,该盖体20的两侧分别设有块体24。
上述滑盖30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31,导槽31的侧边且相对于该盖体20的块体24的位置处设有长孔32,该滑盖30相对于该盖体20的缺口23的位置处设有突肋33,该滑盖30相对于卡合部141的位置处设有卡钩34,该卡钩34的一端设有可与突块142相互卡抵的钩体341。
在实际使用时,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将底座10固定于移动电话内,而底座10的端子12与移动电话的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并将用户识别卡沿着导槽31插入盖体20与滑盖30内,而盖体20的突块22会阻挡用户识别卡在盖体22内滑动,并将用户识别卡予以定位,再将盖体20及滑盖30与底座10盖合,而块体24会沿着长孔32移动。此时用户识别卡的一端就位于二止边14之间,用户识别卡的另一端就位于二突耳13之间。再推动滑盖30,并使钩体341与突块142相互卡抵,而使卡钩34与卡合部141相互卡固,而使滑盖30与底座10相互结合,并将用户识别卡固定于滑盖30、盖体20与底座10之间。
由于突耳13与止边14的卡固,用户识别卡、突块142与钩体341之间的卡抵及卡钩34与卡合部141相互卡固,使得用户识别卡不易由底座10处脱落,而使移动电话的使用更为牢靠。
权利要求1.一种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体与滑盖,该底座的侧面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设有端子,该底座的一端间隔设有二突耳,另一端且相对于突耳处设有二止边;该盖体的一端是枢设于底座的突耳处,并在同一端的边缘处间隔设有突块,该盖体的另一端的中央处设有缺口,在该盖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块体;该滑盖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导槽的侧边且相对于该盖体的块体的位置处设有长孔,该块体可在该长孔内移动,并在滑盖相对于该盖体的缺口的位置处设有突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相对于底座的突耳处设有耳,该耳与该突耳分别设有可相互卡固的滑槽与卡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止边与该滑盖分别设有可相互卡固的卡合部与卡钩。
专利摘要一种用户识别卡的固定座,包括底座、盖体与滑盖,该底座的一端间隔设有二突耳,该底座的另一端且相对于突耳处设有二止边,该盖体的一端是枢设于底座的突耳处,该滑盖的两侧分别枢设于盖体的两侧,该盖体的止边与该滑盖分别设有可相互卡固的卡合部与卡钩,将用户识别卡放置滑盖与盖体处,底座的止边与突耳将用户识别卡固定于底座处,使用户识别卡不能任意移动,并且卡钩与卡合部的相互卡固,使滑盖与底座相互固定,而将用户识别卡固定于其间。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744018SQ200420092629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1日
发明者黄凰洲 申请人:实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