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358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磁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倒相电路(inverter circuit)用的漏磁变压器。
背景技术
向来,漏磁变压器使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背光用的倒相电路的升压变压器。
内装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小型计算机等的框体,为了不影响节省空间性,往往采用小型化、薄型化的设计。因此对在这些装置的框体内使用的变压器等元件,要求其实现薄型化和/或宽度做得狭窄。
作为这样的宽度狭窄的漏磁变压器,有使用I型铁芯为贯通初级和次级绕组的中心铁芯,在外部磁路使用E型铁芯的变压器(参照例如日本专利第3386972号(图1等))。

发明内容
例如在上述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背光用的倒相电路用途等情况下,随着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大型化,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背光需要使用多个冷阴极管。
例如如上述用途那样使用多个冷阴极管的情况下,为了驱动多个冷阴极管,使用多个漏磁变压器。由于一个漏磁变压器采用一个元件,框体内设置与冷阴极管数目相应数目的漏磁变压器。因此内装元件显示器面板装置的框体内设置漏磁变压器元件的空间也增大了。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框体内的设置空间的漏磁变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所述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漏磁变压器,具备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的两个磁路的兼用铁芯。
这样,兼用铁芯的一部分,同时将多个漏磁变压器单元汇总为一个,因此能够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需要的空间。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是在上述漏磁变压器的基础上,还可以兼用铁芯具有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初级绕组的其余部分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这样,利用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匝数比,可以简单地调整漏磁通的量。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是在上述任一漏磁变压器的基础上,还可以兼用铁芯具有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次级绕组的其余部分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这样,利用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匝数之比,可以简单地调整漏磁通的量。
又,本发明的一种漏磁变压器,具备具有中心铁芯和在该中心铁芯上卷绕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中心铁芯以及在该中心铁芯上卷绕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两者的外部磁路的外部铁芯。
这样,外部铁芯被兼用于第1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两者的磁路,因此能够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需要的空间。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是在上述漏磁变压器的基础上,还可以外部铁芯具有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初级绕组的其余部分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这样,利用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匝数之比,可以简单地调整漏磁通的量。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是在上述任一漏磁变压器的基础上,还可以外部铁芯具有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次级绕组的其余部分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这样,利用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匝数之比,可以简单地调整漏磁通的量。
又,本发明的一种漏磁变压器,具备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延伸出的漏磁通用延伸部后的形状的兼用铁芯,面对端平板部的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的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一I型铁芯,面对端平板部的另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的另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二I型铁芯,在第一I型铁芯中,至少在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的第1初级绕组,在第一I型铁芯,至少在另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与第1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1次级绕组,在第二I型铁芯,至少在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的第2初级绕组,以及在第二I型铁芯,至少在另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与第2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2次级绕组。
这样,由第1初级绕组、第1次级绕组以及第一I型铁芯构成第1棒状变压器,由第2初级绕组、第2次级绕组以及第二I型铁芯构成第2棒状变压器,同时兼用铁芯兼用于第1和第2棒状变压器两者的磁路上,因此可以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所需要的空间。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是在上述漏磁变压器的基础上,还可以第1初级绕组及/或第2初级绕组,其一部分卷绕于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其余部分卷绕于另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
这样,利用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匝数之比,可以简单地调整漏磁通的量。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是在上述任一漏磁变压器的基础上,还可以第1次级绕组及/或第2次级绕组,其一部分卷绕于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其余部分卷绕于另一方的端平板部与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
这样,利用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匝数之比,可以简单地调整漏磁通的量。
又,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具备具有在初级侧铁芯部卷绕的初级绕组和在次级侧铁芯部卷绕的次级绕组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在初级侧铁芯部卷绕的初级绕组和在次级侧铁芯部上卷绕的次级绕组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侧铁芯部与次级侧铁芯部之间的磁路、以及、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侧铁芯部与次级侧铁芯部之间的磁路的两个磁路的兼用铁芯。
这样,兼用铁芯部被兼用于第1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两者的磁路,因此能够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需要的空间。
又,本发明的一种漏磁变压器,具备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延伸出的漏磁通用延伸部后的形状的兼用铁芯,面对端平板部的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的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一I型铁芯,面对端平板部的另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的另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二I型铁芯,在一方的端平板部、卷绕于第一I型铁芯与中央平板部之间的第1初级绕组,在另一方的端平板部、卷绕于第一I型铁芯与中央平板部之间、与第1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1次级绕组,在一方的端平板部、卷绕于第二I型铁芯与中央平板部之间的第2初级绕组,以及在另一方的端平板部、卷绕于第二I型铁芯与中央平板部之间、与第2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2次级绕组。
这样,由第1初级绕组、第1次级绕组、第一I型铁芯以及兼用铁芯的一部分构成第1变压器,由第2初级绕组、第2次级绕组、第二I型铁芯以及兼用铁芯的一部分构成第2变压器,兼用铁芯兼用于第1和第2变压器两者的磁路上,因此可以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所需要的空间。
采用本发明,能够得到在框体内设置的空间比较小的漏磁变压器。


图1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4表示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
图5表示实施形态2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
图6表示实施形态3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
图7是表示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的侧面图。
图9表示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
图10表示实施形态5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
符号说明
2 中心铁芯(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一I型铁芯)3 初级绕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1初级绕组)4 次级绕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1次级绕组)5 中心铁芯(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二I型铁芯)6 初级绕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2初级绕组)7 次级绕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2次级绕组)8 外部铁芯(兼用铁芯)8a 中央平板部8b、8c 端平板部8d、8e 漏磁通用延伸部(漏磁通导通部)51 兼用铁芯51a 中央平板部51b 端平板部51b1 初级侧铁芯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51b2 初级侧铁芯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51c 端平板部51c1 次级侧铁芯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51c2 次级侧铁芯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51d、51e 漏磁通用延伸部52 初级绕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1初级绕组)53 次级绕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1次级绕组)54 I型铁芯(第一I型铁芯)55 初级绕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2初级绕组)56 次级绕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一部分、第2次级绕组)57 I型铁芯(第二I型铁芯)具体实施形态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图1、图2及图3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结构的立体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
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在一个元件中具有两个漏磁变压器单元Tr1、Tr2。
图1中,支持构件1是支持铁芯2、5、8等的构件。支持构件1由非磁性绝缘材料构成。在支持构件1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初级绕组3、6的端子1a,与该端面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缠绕次级绕组4、7用的端子1b。
又,中心铁芯2是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中心铁芯,是I型铁芯,中心铁芯2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初级绕组3是卷绕于中心铁芯2的绕组。初级绕组3卷绕于有中心铁芯2插入穿过的绕线架。次级绕组4是卷绕于中心铁芯2的绕组。次级绕组4卷绕于有中心铁芯2插入穿过的绕线架。该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作为升压变压器起作用,因此次级绕组4的匝数比初级绕组3的匝数多。又,在冷阴极管驱动用的漏磁变压器的情况下,在次级绕组4上感应的电压为高压,因此次级绕组4分为多段卷绕。
中心铁芯5是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中心铁芯,是I型铁芯。中心铁芯5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初级绕组6是卷绕于中心铁芯5的绕组。初级绕组6卷绕于有中心铁芯2插入穿过的绕线架。次级绕组7是卷绕于中心铁芯5的绕组。次级绕组7卷绕于有中心铁芯5插入穿过的绕线架。该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作为升压变压器起作用,因此次级绕组7的匝数比初级绕组6的匝数多。又,在冷阴极管驱动用的漏磁变压器的情况下,在次级绕组7上感应的电压为高压,因此次级绕组7分为多段卷绕。
在该实施形态1中,具有中心铁芯5、初级绕组6以及次级绕组7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与具有中心铁芯2、初级绕组3以及次级绕组4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采用相同的结构。
外部铁芯8是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及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两者的外部磁路的铁芯。外部铁芯8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
该外部铁芯8形成为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8a上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8b、8c延伸的漏磁通用延伸部8d、8e后的形状。在该实施形态1中,外部铁芯8具有以平行于中央平板部8a的中心面为对称面的形状。又,外部铁芯8的高度如图1所示,比中心铁芯2、5的高度大。又如图2所示,端平板部8b、8c的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d的前端面对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中心铁芯2配置,端平板部8b、8c的另一前端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e的前端面对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中心铁芯5配置。
在这一实施形态1中,中心铁芯2上的端平板部8b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配置初级绕组3,中心铁芯2上的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配置次级绕组4。又,在这一实施形态1中,中心铁芯5上的端平板部8b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配置初级绕组6,中心铁芯5上的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配置次级绕组7。
利用这种铁芯结构,利用中心铁芯2与外部铁芯8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同时利用中心铁芯5与外部铁芯8形成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也就是说,该外部铁芯8成为用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的兼用铁芯。
下面对上述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特性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的图。还有,图4中的各绕组3、4、6、7是说明用的示意性的绕组,各绕组3、4、6、7的卷绕方向和卷绕匝数不限于此。
如图4所示,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由中央铁芯2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8c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d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央铁芯2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和端平板部8b、8c,形成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交链的磁路11,同时利用中央铁芯2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d,形成仅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中的初级绕组3交链的泄漏磁路11L。还在漏磁通用延伸部8d与中央铁芯2之间设置间隙,或调整漏磁通用延伸部8d与中央铁芯2之间的间隙的长度,以此能够调整泄漏磁路11L泄漏磁通的量。
另一方面,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由中央铁芯5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8c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e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央铁芯5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和端平板部8b、8c,形成与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上交链的磁路12,同时利用中央铁芯5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e,形成仅与初级绕组6与次级绕组7中的初级绕组6交链的泄漏磁路12L。还在漏磁通用延伸部8e与中央铁芯5之间设置间隙,或调整漏磁通用延伸部8e与中央铁芯5之间的间隙的长度,以此能够调整泄漏磁路12L泄漏磁通的量。
而且,在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中,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初级绕组3的导通电流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初级绕组6的导通电流同相的情况下,如图4的实线箭头或虚线箭头所示,在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内,初级绕组3产生的磁通的方向与初级绕组6产生的磁通的方向相同的。
在将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使用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多个冷阴极管的情况下,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次级绕组4上连接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3上连接倒相电路,又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次级绕组7上连接别的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6上连接倒相电路,以相同的相位驱动多个冷阴极管即可。这样可以以一个元件驱动两个冷阴极管。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具备具有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并排配置,具有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以及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两个磁路的外部铁芯8。
特别是外部铁芯8,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两者的外部磁路。
这样,由于兼用铁芯的一部分,而且,多个漏磁变压器单元汇总为一个漏磁变压器,能够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所需要的空间。
又,上述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其铁芯有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8a上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8b、8c延伸出的漏磁通用延伸部8d、8e后的形状的外部铁芯8、面对端平板部8b、8c的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d的前端配置的I型的中心铁芯2、以及面对端平板部8b、8c的另一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e配置的I型的中心铁芯5。
这样,利用初级绕组3、次级绕组4以及I型的中心铁芯2构成第1棒状变压器,利用初级绕组6、次级绕组7以及I型的中心铁芯5构成第2棒状变压器,同时,外部铁芯8兼用于第1和第2棒状变压器的两个磁路,因此可以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所需要的空间。
实施形态2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漏磁铁芯具有与实施形态1相同的铁芯2、5、8,但是,绕组3、4、6、7的卷绕位置有所变更。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的图。还有,图5中的各绕组3、4、6、7是用于说明示意性表示的绕组,各绕组3、4、6、7的卷绕方向和卷绕匝数不限于图中所示。
在实施形态2中,在中心铁芯2上的端平板部8b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卷绕初级绕组3的一部分3a,在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的靠近漏磁通用延伸部8d的部分上卷绕初级绕组3的其余部分3b。又,在中心铁芯2上的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的靠近端平板部8c的部分上卷绕次级绕组4。
还有,初级绕组3的一部分3a与其余部分3b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将初级绕组3的一部分3a和其余部分3b的终端连接于端子1a,通过端子1a在外部连接。
又,实施形态2中,在中心铁芯5上的端平板部8b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卷绕初级绕组6的一部分6a,在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的靠近漏磁通用延伸部8e的部分上卷绕初级绕组6的其余部分6b。又,在中心铁芯5上的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的靠端平板部8c的部分上卷绕次级绕组7。
还有,初级绕组6的一部分6a与其余部分6b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将初级绕组6的一部分6a和其余部分6b的终端连接于端子1a,通过端子1a在外部连接。
还有,漏磁通用延伸部8d、8e是形成漏磁通用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如图5所示,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2、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和端平板部8b、8c,形成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交链的磁路11,同时利用中心铁芯2、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d,形成仅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中的初级绕组3的一部分3a交链的泄漏磁路11L。又,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2、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c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d,形成与初级绕组的其余部分3b和次级绕组4交链的磁路11b。还有,在漏磁通用延伸部8d,沿着磁路11b所形成的磁通的方向,与沿着泄漏磁路11L所形成的磁通的方向反向,由其余部分3b的绕组发生的磁通削弱了泄漏磁路11L的磁通。也可以利用这一情况,调整初级绕组3的一部分3a与其余部分3b的匝数比,以调整泄漏磁路11L的磁通——也就是泄漏磁通的量。借助于此,使用漏磁通用延伸部8d与中心铁芯2之间的间隙、以及初级绕组3的一部分3a与其余部分3b的匝数比,可以调整泄漏磁通的量。
另一方面,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中,利用中心铁芯5、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和端平板部8b、8c,形成与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交链的磁路12,同时利用中心铁芯5、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e,形成仅与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中的初级绕组6的一部分6a交链的泄漏磁路12L。又,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5、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c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e,形成与初级绕组6的其余部分6b和次级绕组7交链的磁路12b。还有,在漏磁通用延伸部8e,沿着磁路12b所形成的磁通的方向,与沿着泄漏磁路12L所形成的磁通的方向反向,由其余部分6b的绕组发生的磁通削弱了泄漏磁路12L的磁通。也可以利用这一情况,调整初级绕组6的一部分6a与其余部分6b的匝数比,以调整泄漏磁路12L的磁通——也就是泄漏磁通的量。借助于此,使用漏磁通用延伸部8e与中心铁芯5之间的间隙、以及初级绕组6的一部分6a与其余部分6b的匝数比,可以调整泄漏磁通的量。
还有,实施形态2的漏磁变压器的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形态1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实施形态3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漏磁铁芯具有与实施形态1、2相同的铁芯2、5、8,但是,改变了绕组3、4、6、7的卷绕位置。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图,还有,图6中的各绕组3、4、6、7是用于说明的示意性表示的绕组,各绕组3、4、6、7的卷绕方向和卷绕匝数不限于图中所示。
在实施形态3中,在中心铁芯2上的端平板部8b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靠近端平板部8b卷绕初级绕组3,靠近漏磁通用延伸部8d卷绕次级绕组4的一部分4a。又,在中心铁芯2上的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d之间,卷绕次级绕组4的其余部分4b。
还有,实施形态3中,中心铁芯5上的端平板部8b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靠近端平板部8b卷绕初级绕组6,靠近漏磁通用延伸部8e卷绕次级绕组7的一部分7a。又,中心铁芯5上的端平板部8c与漏磁通用延伸部8e之间卷绕次级绕组7的其余部分7b。
还有,次级绕组4的一部分4a和其余部分4b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将次级绕组4的一部分4a和其余部分4b的终端连接于端子1a、1b,通过端子1a、1b在外部进行连接。同样,次级绕组7的一部分7a与其余部分7b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将次级绕组7的一部分7a和其余部分7b的终端连接于端子1a、1b,通过端子1a、1b在外部进行连接。
如图6所示,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2、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和端平板部8b、8c,形成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交链的磁路11,同时,利用中心铁芯2、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d,形成仅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的一部分4a交链的泄漏磁路11L。
另一方面,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5、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和端平板部8b、8c,形成与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交链的磁路12,同时,利用中心铁芯5、以及外部铁芯8的中央平板部8a、端平板部8b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e,形成仅与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的一部分7a交链的泄漏磁路12L。
还有,对于实施形态3的漏磁变压器的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形态1的该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实施形态4图7和图8是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兼用铁芯51是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51a上,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51b、51c延伸的漏磁通用延伸部51d、51e后所形成的铁芯。兼用铁芯51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
进而,兼用铁芯51的端平板部51b的两个前端部分,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初级侧铁芯部51b1、以及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初级侧铁芯部51b2。也就是说,端平板部51b的I型铁芯54与中央平板部51a之间的部分形成初级侧铁芯部51b1,端平板部51b的I型铁芯57与中央平板部51a之间的部分形成初级侧铁芯部51b2。
又,兼用铁芯51的端平板部51c的两个前端部分,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次级侧铁芯部51c1、以及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次级侧铁芯部51c2。也就是说,端平板部51c的I型铁芯54与中央平板部51a之间的部分形成次级侧铁芯部51c1,端平板部51c的I型铁芯57与中央平板部51a之间的部分形成次级侧铁芯部51c2。
而且,初级绕组52是卷绕于初级侧铁芯部51b1上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初级绕组,初级绕组52卷绕于插入初级侧铁芯部51b1的绕线架52a上,绕线架52a上设置连接初级绕组52终端的端子52b。而次级绕组53是卷绕于次级侧铁芯部51c1上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次级绕组,次级绕组53卷绕于插入次级侧铁芯部51c1的绕线架53a上,绕线架53a上设置连接次级绕组53终端的端子53b。又,I型铁芯54是面对端平板部51b、51c的一方的前端(也就是初级侧铁芯部51b1与次级侧铁芯部51c1的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51d的前端配置的铁芯,I型铁芯54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
另外,初级绕组55是卷绕于初级侧铁芯部51b2上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初级绕组,初级绕组55卷绕于插入初级侧铁芯部51b2的绕线架55a上,绕线架55a上设置连接初级绕组55终端的端子55b。而次级绕组56是卷绕于次级侧铁芯部51c2上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次级绕组,次级绕组56卷绕于插入次级侧铁芯部51c2的绕线架56a上,绕线架56a上设置连接次级绕组56终端的端子56b。又,I型铁芯57是面对端平板部51b、51c的另一方的前端(也就是初级侧铁芯部51b2与次级侧铁芯部51c2的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51e的前端配置的铁芯,I型铁芯57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
下面,对上述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特性进行说明。图9表示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还有,在图9中的各绕组52、53、55、56是用于说明的示意性绕组,各绕组52、53、55、56的卷绕方向和卷绕匝数不限于图中所示。
如图9所示,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由I型铁芯54及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端平板部51b、51c和漏磁通用延伸部51d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I型铁芯54、及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和端平板部51b、51c,形成与初级绕组52和次级绕组53交链的磁路61,同时,利用I型铁芯54、以及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端平板部51b和漏磁通用延伸部51d,形成仅与初级绕组52与次级绕组53中的初级绕组52交链的泄漏磁路61L。另外,还能够通过在漏磁通用延伸部51d与I型铁芯54之间设置间隙,或调整漏磁通用延伸部51d与I型铁芯54之间的间隙长度,来调整由泄漏磁路61L泄漏磁通的量。
另一方面,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由I型铁芯57、及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端平板部51b、51c和漏磁通用延伸部51e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I型铁芯57、及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和端平板部51b、51c,形成与初级绕组55和次级绕组56交链的磁路62,同时,利用I型铁芯57、以及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端平板部51b和漏磁通用延伸部51e,形成仅与初级绕组55与次级绕组56中的初级绕组55交链的泄漏磁路62L。另外,还能够通过在漏磁通用延伸部51e与I型铁芯57之间设置间隙,或调整漏磁通用延伸部51e与I型铁芯57之间的间隙长度,来调整泄漏磁路62L泄漏磁通的量。
进而,在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中,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初级绕组52的导通电流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初级绕组55的导通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如图9的实线箭头或虚线箭头所示,在兼用铁芯51的中央平板部51a内,初级绕组52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初级绕组55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
在将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使用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多个冷阴极管的情况下,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次级绕组53上连接一方的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52上连接倒相电路;又,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次级绕组56上连接另一方的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55上连接倒相电路,以相同的相位驱动多个冷阴极管即可。这样可以以一个元件驱动两个冷阴极管。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具备具有初级绕组52和次级绕组53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并排配置、具有初级绕组55和次级绕组56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以及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之间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磁路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磁路这两个磁路的兼用铁芯51。
特别是兼用铁芯51,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Tr1的初级侧铁芯部51b1与次级侧铁芯部51c1之间的磁路、以及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2的初级侧铁芯部51b2与次级侧铁芯部51c2之间的磁路这两个磁路。
这样,兼用铁芯被兼用于第1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Tr1、Tr2的两个磁路上,因此能够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需要的空间。
又,上述实施形态4的漏磁变压器,具备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51a上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51b、51c延伸出的漏磁通用延伸部51d、51e后的形状的兼用铁芯51,面对端平板部51b、51c的一个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51d的前端配置的I型铁芯54,以及面对端平板部51b、51c的另一前端及漏磁通用延伸部51e的前端配置的I型铁芯57。
这样,利用初级绕组52、次级绕组53、I型铁芯54、以及兼用铁芯51的一部分构成第1变压器,利用初级绕组55、次级绕组56以及兼用铁芯51的一部分构成第2变压器,兼用铁芯51兼用于第1和第2变压器的两个磁路,因此可以减小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所需要的空间。
实施形态5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漏磁变压器是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的扩展,具有4个漏磁变压器单元。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结构图,还有,图10中的各绕组3、4、6、7、84~87是用于说明的示意性表示的绕组,各绕组3、4、6、7、84~87的卷绕方向和卷绕匝数不限于图中所示。
如图10所示,在实施形态5中,中心铁芯81是第1和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中心铁芯,是I型铁芯。中心铁芯82是第2和第4变压器漏磁变压器单元的中心铁芯,是I型铁芯。
外部铁芯83是具有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两者的外部磁路的中央平板部83a、在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两者的外部磁路的中央平板部83b、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两者的外部磁路的延伸部83c、以及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两者的外部磁路的延伸部83d的铁芯。
又,初级绕组84是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绕组,卷绕于插入中心铁芯81的绕线架上。次级绕组85是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的次级绕组,卷绕于插入中心铁芯81的绕线架上。
又,初级绕组86是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绕组,卷绕于插入中心铁芯82的绕线架上。次级绕组87是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的次级绕组,卷绕于插入中心铁芯82的绕线架上。
还有,实施形态5中的由初级绕组3、次级绕组4等构成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由初级绕组6、次级绕组7等构成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学结构与实施形态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上述漏磁变压器的磁学特性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由中心铁芯81、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延伸部83c、端平板部83e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g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81、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延伸部83c和端平板部83e,形成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交链的磁路11;同时,利用中心铁芯81、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端平板部83e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g,形成仅与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中的初级绕组3交链的泄漏磁路11L。
又,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由中心铁芯82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延伸部83d、端平板部83e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h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82、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延伸部83d和端平板部83e,形成与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交链的磁路12;同时,利用中心铁芯82、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端平板部83e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h,形成仅与初级绕组6与次级绕组7中的初级绕组6交链的泄漏磁路12L。
又,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由中心铁芯81、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b、延伸部83c、端平板部83f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i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81、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b、延伸部83c和端平板部83f,形成与初级绕组84和次级绕组85交链的磁路91;同时,利用中心铁芯81、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b、端平板部83f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3i,形成仅与初级绕组84与次级绕组85中的初级绕组84交链的泄漏磁路91L。
又,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由中心铁芯82、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b、延伸部83d、端平板部83f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j构成。在该磁路中,利用中心铁芯82、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b、延伸部83d和端平板部83f,形成与初级绕组86和次级绕组87交链的磁路92;同时利用中心铁芯81、以及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b、端平板部83f和漏磁通用延伸部83j,形成仅与初级绕组86与次级绕组87中的初级绕组86交链的泄漏磁路92L。
而且,在实施形态5的漏磁变压器中,在第1~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绕组3、6、84、86的导通电流同相的情况下,如图10的实线箭头或虚线箭头所示,在外部铁芯83的中央平板部83a中,初级绕组3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初级绕组6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在中央平板部83b中,初级绕组84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初级绕组86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在延伸部83c,初级绕组3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初级绕组84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在延伸部83d,初级绕组6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初级绕组86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
在将实施形态5的漏磁变压器使用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4个或4个以上冷阴极管的情况下,在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次级绕组4上连接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3上连接倒相电路,又,在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次级绕组7上连接另一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6上连接倒相电路,又,在第3漏磁变压器单元的次级绕组85上连接另外一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84上连接倒相电路,又,在第4漏磁变压器单元的次级绕组87上进而连接又一冷阴极管,在初级绕组86上连接倒相电路,并以相同的相位驱动4个冷阴极管即可。这样,就能够以1个元件驱动4个冷阴极管。
还有,在实施形态5中,虽然将实施形态1的漏磁变压器加以扩展,但同样也可以将实施形态2、3的漏磁变压器加以扩展。
如上所述,采用上述实施形态5,一面兼用相邻的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所存在的铁芯部,一面用一个元件实现4个漏磁变压器,因此,能够缩小为设置多个漏磁变压器所需要的空间。
还有,上述各实施形态是本发明的良好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形态,只要不超越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可以有各种变形和变更。
例如,在实施形态1~3中,端平板部8b、8c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8d、8e与中心铁芯2、5连接,但是也可以在端平板部8b、8c和/或漏磁通用延伸部8d、8e与中心铁芯2、5之间插入垫块,或使用其他措施设置间隙。同样,在实施形态4中,端平板部51b、51c以及漏磁通用延伸部51d、51e连接于I型铁芯54、57上,但是,也可以在漏磁通用延伸部51d、51e与I型铁芯54、57之间设置间隙。
又,在实施形态1~4中,中心铁芯2、5以及I型铁芯54、57为I型铁芯,外部铁芯8和兼用铁芯51采用在H型铁芯的靠中央初级侧设置漏磁通用延伸部8d、8e、51d、51e的形状的铁芯,但是,也可以将中心铁芯2、5以及I型铁芯54、57的形状变更为E型,将外部铁芯8和兼用铁芯51的形状变更为I型,用两个E型铁芯夹着I型铁芯,实现与实施形态1~4相同的铁芯结构。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可以使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驱动电路的反相变压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的两个磁路的兼用铁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兼用铁芯具有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所述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所述初级绕组的其余部分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兼用铁芯具有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所述次级绕组的其余部分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4.一种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中心铁芯和在该中心铁芯上卷绕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中心铁芯以及在该中心铁芯上卷绕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两者的外部磁路的外部铁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铁芯具有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所述初级绕组的一部分、与所述初级绕组的其余部分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铁芯具有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或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上的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的一部分、与所述次级绕组的其余部分之间形成漏磁通用的磁路的漏磁通导通部。
7.一种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延伸出的漏磁通用延伸部后的形状的兼用铁芯,面对所述端平板部的一个前端及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的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一1型铁芯,面对所述端平板部的另一个前端及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的另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二I型铁芯,在所述第一I型铁芯中、至少在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的第1初级绕组,在所述第一I型铁芯、至少在另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与所述第1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1次级绕组,在所述第二I型铁芯、至少在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的第2初级绕组,以及在所述第二I型铁芯、至少在另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卷绕、与所述第2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2次级绕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初级绕组及/或所述第2初级绕组,其一部分卷绕于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其余部分卷绕于另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次级绕组及/或所述第2次级绕组,其一部分卷绕于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其余部分卷绕于另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与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之间。
10.一种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在初级侧铁芯部卷绕的初级绕组和在次级侧铁芯部卷绕的次级绕组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在初级侧铁芯部上卷绕的初级绕组和在次级侧铁芯部上卷绕的次级绕组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在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之间、形成所述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侧铁芯部与次级侧铁芯部之间的磁路、以及、所述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初级侧铁芯部与次级侧铁芯部之间的磁路的两个磁路的兼用铁芯。
11.一种漏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在H型铁芯的中央平板部追加平行于该H型铁芯的两个端平板部延伸出的漏磁通用延伸部后的形状的兼用铁芯,面对所述端平板部的一个前端及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的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一I型铁芯,面对所述端平板部的另一个前端及所述漏磁通用延伸部的另一个前端配置的第二I型铁芯,在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卷绕于所述第一I型铁芯与所述中央平板部之间的第1初级绕组,在另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卷绕于所述第一I型铁芯与所述中央平板部之间、与所述第1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1次级绕组,在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卷绕于所述第二I型铁芯与所述中央平板部之间的第2初级绕组,以及在另一方的所述端平板部、卷绕于所述第二I型铁芯与所述中央平板部之间、与所述第2初级绕组磁耦合的第2次级绕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能够减小框体内的设置空间的漏磁变压器。本发明的漏磁变压器具备具有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的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与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并排配置、具有初级绕组(6)和次级绕组(7)的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以及形成第1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和第2漏磁变压器单元的磁路的两个磁路的外部铁芯(8)。
文档编号H01F27/28GK1747082SQ20051009215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伏见忠行 申请人: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