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432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透过多种电源输入进行充电并适于为可携式电子产品进行供电的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交通运输及通讯技术的发达,致使空间上的隔离不影响大众、社会及国际之间的交流效率,因此,企业发展或个人工作及生活不再仅是局限于国内。
此外,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致使发展出易于携带且功能性强大的可携式电子产品,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数码像机以及数码摄影机等,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深受大众喜爱,且便于出国者使用。然而,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外乎是电力供应时间的长短。
由于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耗电量不少,为达其长时间使用须对该产品进行充电或配带足够的电池,因此外出者还须随身携带可配合这些电子产品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或足够多的充好的电池,显然造成出国者携带上的不便性。
现有技术中,一种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95066号揭露的电压管理装置,虽能解决充电器电压通用性的问题,但其电压输入的方法仅能透过电脑装置的传输接口,如处在一无电脑装置的环境即无法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仍然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又,该电压管理装置虽可以设定自动充电时间或以手动设定充电以及停止充电,但是仍会存在因人为疏失或大意而使得电池因充电过久产生相当的热能,而造成产品不能稳定工作,甚至有可能造成可携式电子产品爆炸的问题。再者,该电压管理装置仅能将来源之输入电压调整成所需的输出电压对充电装置进行充电,而不能储能,可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一旦没电,且无外部电源可得的情况下,该电压管理装置无法为可携式电子产品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可透过多种电源输入对备用电池充电,并适于为可携式电子产品进行供电。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不会因过度充电而造成危险,也不会因过度放电而造成备用电池寿命缩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至少包括第一输入/输出埠、第二输入埠、印刷电路板、蓄电装置、第二输出埠及外壳。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充电控制单元、电池保护回路单元及放电控制单元。第一输入/输出埠与外部电脑装置连接,用于接收由该电脑装置提供的电压。第二输入埠与外部市电连接,用于接收由该市电提供的电压。该充电控制单元与第一输入/输出埠以及第二输入埠连接,以选择式接收第一输入/输出埠及第二输入埠所传来的电压。该电池保护回路单元连接该充电控制单元、蓄电装置及该放电控制单元,并保护蓄电装置不会因过度充电而造成危险,也不会因过度放电而造成备用电池寿命缩短。蓄电装置与电池保护回路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电池保护回路单元所传来的电压进行电能储存,并透过电池保护回路单元对放电控制单元进行供电。第二输出埠连接于放电控制单元,用于将放电控制单元所传来的电压输出至外部可携式电子产品,以对外部可携式电子产品供电。外壳将印刷电路板以及蓄电装置密封于其中。
通过第一输入/输出埠及第二输入埠之设置,本发明之备用电池可选择多种电源输入方式进行充电,就算处于无电脑装置的环境,本发明之备用电池仍可以取得所需之充电电压来源。该电池保护回路单元可以确保蓄电装置不会因过度充电而造成危险,也不会因过度放电而造成备用电池寿命缩短。该蓄电装置之储存电能的功能使可携式电子产品即使在无法取得电源输入之环境中仍可以对可携式电子产品进行供电。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的基本架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100.第一输入/输出埠,101.第二输入埠,102.充电控制单元,103.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4.蓄电装置,105.放电控制单元,106.第二输出埠,107.记忆单元,108.下盖,109.上盖,110.印刷电路板,111.控制开关,20.电脑装置,30.市电,40.可携式电子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以下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10由上盖109、下盖108、印刷电路板110、第一输入/输出埠100、第二输入埠101、第二输出埠106及蓄电装置104等组成,上盖109及下盖108构成外壳,将印刷电路板100及蓄电装置104密封其中。
印刷电路板110上设有充电控制单元102、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放电控制单元105、记忆单元107及控制开关111。第一输入/输出埠100为一万用串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一端用以连接于电脑装置20,另一端连接于充电控制单元102,第一输入/输出埠100接收电脑装置20传来的直流5伏特电压(DC 5 VOLTAGE),将直流5伏特电压输出给充电控制单元102。第二输入埠101为一连接器,一端用以连接于充电控制单元102,另一端连接于一变压器(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市电30所提供的交流电压经变压器改变成直流电压后输出至第二输入埠101,第二输入埠101接收直流电压后将直流电压输出至充电控制单元102。充电控制单元102连接于第一输入/输出埠100、第二输入埠101以及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充电控制单元102选择式接收第一输入/输出埠100及第二输入埠101所传来的直流电压,将接收到直流电压转换后输出给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连接于充电控制单元102、放电控制单元105与蓄电装置104,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接收充电控制单元102所传来的直流电压,以对蓄电装置104充电,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包括高压保护、低压保护、短路保护以及过流保护电路等,以确保蓄电装置104在充电时不会因过度充电而造成危险,在输出电压时不会因过度放电而造成蓄电装置104寿命缩短。蓄电装置104连接于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蓄电装置104为一种锂电池,蓄电装置104接收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传来的直流电压,以储存电能,对外供电时,蓄电装置104将储存的电能输出至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放电控制单元105连接于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第二输出埠106以及一控制开关111,放电控制单元105接收一控制开关111所传来的讯号,根据此讯号对电池保护回路单元103所传来的直流电压进行处理,将经处理过后的直流电压(如3伏特、6伏特、9伏特)输出至第二输出埠106。第二输出埠106为一连接器,一端用以连接于可携式电子产品40,另一端连接于放电控制单元105,第二输出埠106将放电控制单元105所传来的直流电压输出至可携式电子产品40,提供携式电子产品40所需之工作电压。记忆单元107为一闪存(FLASHMEMORY DEVICE),记忆单元107连接于第一输入/输出埠100,透过第一输入/输出埠100与电脑装置20进行资料的传送以及接收,因可以与电脑装置20进行资料的传送以及接收,所以本发明备用电池可以做为一种随身硬盘。
以上实施例,第二输入埠101连接于一变压器,该变压器连接于市电30,使第二输入埠101接收变压器所传输的直流电压,但也可增加第三输入埠、第四输入埠...、第N输入埠,用于接收各式外部电源,无论扩充多少输入埠均应属等效设计。
以上实施例,第二输入埠101为一连接器,连接一变压器,但也可将变压器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10之中,于是第二输入埠101可透过一传输线接收市电30之电压,无论变压器为外接方式或为内建方式均应属等效设计。
以上实施例,蓄电装置104为一锂电池,但也可将蓄电装置104改为一镍镉电池或一镍氢电池等,无论蓄电装置的材质为何,只要能达到蓄电的功能均应属等效设计。
以上实施例,放电控制单元105接收一控制开关111所送达之讯号之后对保护回路单元103所提供之电压进行处理,但也可取消控制开关,即放电控制单元105之输出电压为一定格式,无论取消或设置控制开关,均能提供一直流电压给第二输出埠106,均应属等效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包括输入、输出埠、印刷电路板及外壳,外壳密封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输入、输出埠包括第一输入/输出埠、第二输入埠及第二输出埠,第一输入/输出埠用以与外部电脑装置连接,接收由该电脑装置提供之电压;第二输入埠用以与外部市电连接,接收由该市电提供的电压;该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充电控制单元、电池保护回路单元及放电控制单元,该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输入/输出埠及第二输入埠连接,选择式接收第一输入/输出埠及第二输入埠所传来的电压,该电池保护回路单元连接该充电控制单元及该放电控制单元;该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还包括至少一蓄电装置,密封在外壳内,蓄电装置与电池保护回路单元相连接,接收电池保护回路单元所传来的电压进行电能储存,并透过电池保护回路单元对放电控制单元进行供电;第二输出埠连接于放电控制单元,将放电控制单元所传来的电压输出至外部可携式电子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印刷电路板上还设有记忆单元,该记忆单元与第一输入/输出埠连接,与外部电脑间进行资料的传送与接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与放电控制单元连接,向放电控制单元提供控制讯号,使放电控制单元根据该讯号对电池保护回路单元所提供之电压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埠为万用串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保护回路单元具有高压保护、低压保护、短路保护及过流保护电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上盖及下盖,上盖与下盖互相扣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具有第一输入/输出埠、第二输入埠、印刷电路板、蓄电装置及第二输出埠。第一输入/输出埠可与外部电脑装置连接,第二输入埠可与外部市电连接,因此可选择多种电源输入方式对本发明之备用电池进行充电。印刷电路板上设有电池保护回路单元,电池保护回路单元与蓄电装置连接,保护蓄电装置不会因过度充电而造成危险,也不会因过度放电而造成备用电池寿命缩短。第二输出埠可与外部可携式电子产品连接,以对外部可携式电子产品供电。
文档编号H01M2/10GK1953262SQ2005101007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王进和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