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159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设有控制开关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常设有电源连接器,以使电子设备的电池得以充电,或直接对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组件供应电源。电源连接器通常设有开关端子,用以控制数据传输插座的充电回路的打开和闭合。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ZL 200420001515.6号。该专利所揭示的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及设置在绝缘壳体上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开关端子和顶开件。其中,第一端子及开关端子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插入相匹配的配合连接器前,开关端子和第一端子连接,以构成一常闭开关。上述顶开件是一金属弹片,其具有一固定部和连动臂,连动臂的自由端固定有一绝缘块。所述固定部固定在上述绝缘壳体内,绝缘块对应于开关端子,连动臂则位于相匹配的配合连接器的插入路径中。从而,当相匹配的配合连接器插入时,配合连接器的端子顶触连动臂,从而使绝缘块推动开关端子与第一端子分开。此种顶开方式的顶开件和开关端子分离设置,不但增加了电源连接器的元件数量,而且使电源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结构变得复杂,不利于制造且装配过程复杂化。
因此,上述现有的电源连接器显然具有缺陷存在,而可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顶开件且制造简单、便于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电池及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该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开关端子,其中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开关端子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三接触部,该第三接触部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开关端子具有第四接触部,该第四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而构成一常闭开关;所述开关端子上设有一顶开件,该顶开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可用以推动该开关端子的第四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将顶开件设置于开关端子上,不但减少了电源连接器电子元件数目,而且可简化绝缘壳体的结构,其制造简单、装配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开关常闭状态下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
图7是匹配的电连接器插入后,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在开关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和开关端子在开关常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和开关端子在开关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100,该电源连接器100可设置在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并可与一相匹配的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以接受来自于该相匹配电连接器的电源,而能使电路板上的电路正常运作。图1至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图8和图9所示是另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和图4,电源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壳体1、一第一端子2、一第二端子3、一开关端子4及一支撑端子5,其中开关端子4上设有顶开件6。
请参照图1至图2,绝缘壳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大致呈矩形,具有可供相匹配的电连接器插入的配合面11及後端面12,配合面11和後端面12之间以一周壁13相连接。一容置空间10自绝缘壳体1的配合面11向後端面12延伸一段距离,该容置空间10是用以容纳相匹配的电连接器的插头端子200。所述周壁13包括上壁13a、下壁13b、左壁13c和右壁13d。上壁13a上设有第一窗口131及第二窗口132。
请参照图4和图5,绝缘壳体1的后端面12形成第一固定槽14、第二固定槽15、第三固定槽16和第四固定槽17。其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槽14、15、16并排设置在下壁13b处,而第四固定槽17则设置在靠近上壁13a处。以上固定槽14、15、16、17从后端面12延伸到绝缘壳体1内适当的深度。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槽14、15、16分别向上延伸有一第一、第二及第三收容槽141、151、161。该第一收容槽141和第二收容槽151在靠近後端面12处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14和第一收容槽141构成第一安装槽(未标号),第二固定槽15和第二收容槽151构成第二安装槽(未标号)。
请参照图3和图4,第一端子2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材,其设有呈平板状的第一本体部20。所述第一本体部20的前侧连接着略向上延伸的第一接板部22,所述第一接板部22用以与上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从而使第一端子2和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上述第一本体20的一侧连接着一呈“U”形的第二本体部21。第二本体21的前侧连接着一呈圆柱状、水平向前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3。第二本体部21包括与第一本体部20相连的第一腿部211、第二腿部213及连接所述第一腿部211和第二腿部213并呈弧形的连接部212。
请参照图2和图6,第一端子2的第一本体部20固持在绝缘壳体1的第二固定槽15内,第一本体部20两侧设有凸刺以增加第一端子2在绝缘壳体1内的固持力。第一端子2的第二本体部21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51内,第二本体部21的第二腿部213上的凸块214增加第一端子2在绝缘壳体1内的固持力。上述第一接触部23延伸入绝缘壳体1的容置空间10内,当相匹配的电连接器插入后,该第一接触部23与该电连接器的插头端子200接触导通,以接收来自外界的电源。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腿部213靠近连接部212处的部分暴露在第二收容槽151内,此部分构成第一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15。
请参照图3和图4,第二端子3是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呈板状体的第三本体部30,所述第三本体部30的前侧连接着一倾斜延伸的第二接板部32,该第二接板部32用以与上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从而可使第二端子3和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本体部30的一侧设有垂直向上延伸的第四本体部31。该第四本体部31呈板体状,其前方连接着一第一弹性臂33,该第一弹性臂33的末端形成第三接触部331。
请参照图2和图6,第二端子3固持在绝缘壳体1上,第三本体部30嵌设在第三固定槽16内,该第三本体部30两侧设有凸刺以增加第二端子3在绝缘壳体1上的固持力。第二接板部32延伸出绝缘壳体1的下壁13b,以与电路板弹性抵接。第四本体部31容纳在第三收容槽161内,其两侧的抵持片311可以防止第二端子3被拔出绝缘壳体1。第一弹性臂33在第三收容槽161内延伸,第三接触部331伸入容置空间10内。当插头端子200插入时,该第三接触部331与插头端子200电性连接,从而使相匹配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产生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3及图4,支撑端子5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呈扁平板状的板体50,该板体50设有一开口51,该开口51的一侧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弹片52,与开口51的上述一侧相邻的另一侧设有一凸片53。该支撑端子5收容在绝缘壳体1的第四固定槽17内,板体50侧边设有若干凸刺以与绝缘壳体1形成干涉配合。上述凸片53抵持在绝缘壳体1上壁13a的第一窗口131的一侧壁上,以防止支撑端子5被拔出。弹片52延伸入容置空间10内,当插头端子200插入时,所述弹片52抵持着插头端子200,以增加插头端子200在容置空间10内的夹持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端子5由钢材制成,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种方式,支撑端子5也可以采用和第二端子3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与第二端子3一体设置或与第二端子3电性连接,从而可以和插头端子200形成多点电性接触。
请参照图3、图4及图6,开关端子4由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其具有大致相互垂直的第五本体部40和第六本体部41,第五、第六本体部40,41均呈平板状。第五本体部40的前端延伸有第三接板部42,用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第六本体部41的前端连接着第二弹性臂43。该第二弹性臂43沿着第六本体部41向前延伸到一定长度后反向弯折并向后延伸,其包括弯前部431和弯后部432,该弯前部431和弯后部432连接形成一U形部。其中,该弯后部432具有一与第六本体部41大致平行的安装部433、从该安装部433弯折一定角度后延伸的抵靠部434及第四接触部435。所述抵靠部434与安装部433连接并与第六本体部41平行。所述第四接触部435与抵靠部434连接,并朝着远离第六本体部41的方向延伸。安装部433上固接一概呈锥形的顶开件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顶开件6是一绝缘块,该绝缘块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固接在开关端子4上。
请参照图2和图6所示,开关端子4的第五本体部40固持在第一固定槽14内,第六本体部41则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41内。与第二端子3类似,第五本体部40和第六本体部41上的凸刺、抵持片增加了开关端子4在绝缘壳体1内的固持力。第三接板部42延伸出绝缘壳体1外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臂43的弯前部431和安装部433在第一收容槽141内延伸,抵靠部434抵靠在第一收容槽141的一内壁表面上(如图6所示),第四接触部435则延伸入第二收容槽151与第二接触部215接触,从而构成常闭开关。固接在安装部433上的顶开件6具有延伸入容置空间10的部分。如图7所示,当插头端子200插入容置空间时,插头端子200顶触顶开件6,使开关端子4被压往远离容置空间10的方向,进而使第四接触部435和第二接触部215的接触断开,从而使该常闭开关被打开。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15设置在第二本体部21上,开关端子4的第四接触部设置在弯后部432的末端,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种方式。图8、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端子2’设有一平板状的本体部21’,该本体部21’的前端延伸着第一接触部23’,一接触杆24从本体部21’向前延伸并与该第一接触部23’间隔一段距离且平行,该接触杆24上形成第二接触部241。开关端子4’包括一固定部41’、从该固定部41’延伸的弯前部42’及从该弯前部42’反向弯折并延伸的弯后部43’。其中,该弯前部42’上设有第四接触部421’,弯后部43’上固定一顶开件6’,该顶开件6’是一绝缘块,其具有锥形的部分。安装到绝缘壳体内后,上述第二接触部241和第四接触部421’抵接,从而构成常闭开关。顶开件6’延伸入容置空间10。当端子200进入容置空间10的一定深度时,端子200顶触顶开件6’,从而将开关端子4’压向远离容置空间10的方向,以此使第二接触部241和第四接触部421’断开连接,从而打开充电回路的开关。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开关端子,其中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纳相匹配的电连接器的插入;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开关端子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三接触部,该第三接触部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开关端子包括一第四接触部,该第四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以此构成一常闭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上设有一顶开件,该顶开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以使第四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断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件是一绝缘块,其一端固定在开关端子上,另一端延伸入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包括一本体部、从该本体部延伸的弯前部及从该弯前部反向弯折延伸的弯后部,所述顶开件设置在该弯后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的第四接触部设置在弯前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本体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从该本体部的一端延伸的接触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的第四接触部设置在弯后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分别用以安装开关端子和第一端子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具有连通的部分,所述第四接触部通过该连通的部分与第二接触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的本体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五本体部和第六本体部,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固定槽和与该第一固定槽连通的第一收容槽,该第五本体部固定在第一固定槽内,该弯后部延伸在第一收容槽内,第四接触部延伸入第二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概呈平板状的支撑端子固定在绝缘壳体内,该支撑端子设有延伸入容置空间内的弹片,该弹片可增加相匹配的电连接器在容置空间内的夹持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该第一本体部呈平板状,第二本体部概呈U形,所述第一接触部从该第二本体部延伸,该第一本体部延伸有第一接板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电池及数据传输插座充电回路,包括绝缘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开关端子,其中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纳相匹配的电连接器的插入;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开关端子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上;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三接触部,该第三接触部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开关端子包括一第四接触部,该第四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而构成一常闭开关;所述开关端子上设有一顶开件,该顶开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以使第四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断开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70GK2809976SQ20052007262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
发明者陈坤华, 钟永谦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