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形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39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形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箱的刀形隔离器,属于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在配电箱中为能控制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间的连通或断开须设置刀形隔离器,也叫到开关。该种刀开关分别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在输入端设有动触头,在输出端设有静触头,动触头由操作杆控制与静触头连通或断开。上述结构的刀形隔离器,动触头在与静触头接触时由于受到底座的阻挡,其行程受到了限制,因此静触头就需要设置得较长,制造静触头耗费的材料较多,成本较高,同时整个刀形隔离器的重量也较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质量较轻的刀形隔离器,解决了现有刀形隔离器存在的制造成本较高,重量较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绝缘底座,分别设于底座两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铰接有动触头并电连接,输出端设有与动触头相配的静触头并与输出端电连接,动触头与转轴连接,转轴与操作杆一端铰接,操作杆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延伸至底座外,所述底座上对应与转轴下方设有与转轴平行设置的凹槽。操作杆拉动转轴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接通,配合时转轴可嵌入到底座上的凹槽内,消除了底座对转轴向下运动的阻碍,从而增大了动触头的行程,而静触头的高度可相对缩短,减少了制造静触头的耗材,降低了刀形隔离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在底座上开设凹槽和静触头高度的缩短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刀形隔离器的整体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动触头由两片板体构成,所述两片板体靠近端部设有若干个卡簧,所述卡簧穿过两片板体。两片板体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在卡簧的作用下可提高动触头与静触头电连接的可靠性,卡簧穿过可保证卡簧与动触头板体的配合,防止脱落,同时也节省了制造成本,节省了工序,性能更加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静触头两侧分别设有立式护板,两立式护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卡簧的直径。当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时,卡簧位于两立式护板间,两立式护板可防止卡簧弹开,确保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配合,保证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固设有横向设置的凸体,所述动触头相应于静触头设置凸体一侧设有端部向下凸出于动触头的限位体。当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时,动触头上的限位体顶在静触头的凸体上,防止动触头的过度下压造成破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周围形成沉槽。刀形隔离器可通过安装孔配合螺栓螺母安装在配电箱的安装板上,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动触头与操作杆通过绝缘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由与动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转轴套接的连接套构成。在动触头与转轴间设置绝缘连接体,可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包括与所述连接体的连接套相配的深部和与转轴相配的浅部。凹槽采用半圆形结构可使转轴与凹槽配合更加紧密,防止转轴的松动,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质量较轻,使用安全,配合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为呈矩形结构的绝缘体,底座1设有4个对称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周围形成沉槽14。底座1两侧分别设有3个输入端2和3个输出端3,输入端2和输出端3上分别设有连接螺栓和螺母,输入端2与刀形动触头4铰接并相互电连接,动触头4由两片金属材质的板体41和板体42构成,板体41和板体42靠近端部设有2个卡簧8,卡簧8穿过板体41和板体42。动触头4通过绝缘连接体10与转轴6连接,连接体10的连接部101与动触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连接体10的连接套102套接在转轴6上,转轴6与绝缘操作杆7一端铰接,操作杆7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11延伸至底座外。输出端3设有与动触头4相配的静触头5,静触头5两侧分别设有立式护板9,两立式护板9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卡簧8的直径。静触头5的一侧固设有横向设置的圆柱形凸体51,动触头4相应于静触头5设置凸体51一侧设有端部向下凸出于动触头4的限位体43。底座1上对应于转轴6下方设有与转轴6平行设置的凹槽12,凹槽1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包括与连接体10的连接套102相配的深部121和与转轴6相配的浅部122。
权利要求1.一种刀形隔离器,包括绝缘底座(1),分别设于底座(1)两侧的输入端(2)和输出端(3),输入端(2)铰接有刀形动触头(4),输出端(3)设有与动触头(4)相配的静触头(5),动触头(4)与转轴(6)连接,转轴(6)与操作杆(7)一端铰接,操作杆(7)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11)延伸至底座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对应于转轴(6)下方设有与转轴(6)平行设置的凹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由两片板体(41,42)构成,所述两片板体(41,42)靠近端部设有若干个卡簧(8),所述卡簧(8)穿过两片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5)两侧分别设有立式护板(9),两立式护板(9)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卡簧(8)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5)的一侧固设有横向设置的凸体(51),所述动触头(4)相应于静触头(5)设置凸体(51)一侧设有端部向下凸出于动触头(4)的限位体(4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周围形成沉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与操作杆(7)通过绝缘连接体(10)连接,所述连接体(10)由与动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转轴套接的连接套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与操作杆(7)通过绝缘连接体(10)连接,所述连接体(10)由与动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转轴套接的连接套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与操作杆(7)通过绝缘连接体(10)连接,所述连接体(10)由与动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转轴套接的连接套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包括与所述连接体(10)的连接套相配的深部(121)和与转轴(6)相配的浅部(1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形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且包括与所述连接体(10)的连接套相配的深部(121)和与转轴(6)相配的浅部(1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箱的刀形隔离器,属于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它包括绝缘底座,分别设于底座两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铰接有动触头并电连接,输出端设有与动触头相配的静触头并与输出端电连接,动触头与转轴连接,转轴与操作杆一端铰接,操作杆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通孔延伸至底座外,所述底座上对应于转轴下方设有与转轴平行设置的凹槽。它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质量较轻,解决了现有刀形隔离器存在的制造成本较高,重量较重等问题。
文档编号H01H21/12GK2859784SQ2005201345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琰, 朱连夫 申请人:朱连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