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23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的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遥控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映像和音响、空调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对于操作它们的开关装置和遥控发信机,也需要能以多种形式进行高精度操作的产品。
利用图4说明这样的现有的开关装置。
图4是现有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在图4中,在配线基板1的上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布线图(未图示)。圆盘状的操作体2安装成可在配线基板1的上表面旋转。在操作体2的外周以规定间隔形成有朝外方突出的多个凸轮部3。
开关4的杆5从绝缘树脂制的外壳6突出成可摆动。该开关4形成为,通过杆5朝左右摆动,收放在外壳6内的可动接触片(未图示)就与多个固定接触片(未图示)接触、分离,因接触、分离所产生的电信号从端子部输出。
开关4是所谓的中间返回型开关,即当将杆5朝左右任一方向摆动操作后,若除去操作力,则通过安装在外壳6内的弹簧(未图示)等的作用而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中间位置。
而且,开关4载放在配线基板1的上表面的操作体2的外周,以使杆5与操作体2的凸轮部3配合。通过将开关4的端子部焊接在规定的布线图上,将端子部与由微机等电子元件形成的控制装置(未图示)相连。
如此构成的开关装置以操作体2从设备的操作部突出的状态安装在电子设备或遥控器上。并且,配线基板1的布线图通过连接器等与设备的电路电气连接。
在以上的结构中,当将操作体2朝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随着操作体2的旋转,操作体2外周的凸轮部3A、3B、3C等的下方部就与开关4的杆5抵接,杆5朝左方或右方摆动,可动接触片与固定接触片进行电气接触、分离。
此时,在操作后的旋转角度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在将操作体2朝顺时针方向较大地旋转操作后,开关4的杆5先被凸轮部3A推压并朝左方摆动后,一度自动地返回到原来的中间位置。此后,被凸轮部3C推压,再次向左方摆动,因而开关4的电气接触、分离进行了2次。
因该电气接触、分离所产生的电信号从多个端子部向控制装置输出。根据杆5被朝左右哪个方向摆动操作几次,开关4有过几次电气接触、分离,控制装置检测出操作体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从而操作体2的操作位置得到检测。根据该操作体2的旋转操作,例如可增减电视、音响、空调机等的音量、温度,对选择频道进行切换等。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05-3245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开关装置中,利用设于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体2外周的凸轮部3A、3B对开关4进行摆动操作,并检测操作体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在这些凸轮部3A和3B之间配置开关4的杆5。各凸轮部间的间隔不能在杆5的宽度以下。例如,从外周向外方突出的多个凸轮部3以30度间隔形成时,操作体2的旋转角度的检测也只能以30度间隔进行。因此,存在难以进行细微的操作体2操作位置的检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操作体的细微操作位置的检测、可进行高精度操作的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遥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包括可旋转操作的操作体;与该操作体联动地进行旋转的驱动体;以及随该驱动体的旋转进行电气接触、分离的开关,根据开关的电气接触、分离,对操作体的操作位置进行检测。例如,设置与操作体的外周和驱动体的外周相啮合的齿轮,相对于操作体旋转1周,使驱动体旋转数周,通过如此形成,相对于操作体旋转1周,开关进行大量的电气接触、分离,故可检测操作体的细微操作角度,可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位置的检测。
本发明的遥控器是,控制装置与以上叙述的开关装置的开关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开关的电气接触、分离,从发信装置发出遥控信号。利用这种结构,可检测操作体的细微操作角度,能得到可进行高精度操作的遥控器。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在图1~图3中,在有纸苯酚或玻璃环氧树脂等的配线基板11的上下表面,利用铜箔等形成多个布线图(未图示)。在该配线基板11的上表面左方载放安装有开关12。
该开关12如图3所示,通过从绝缘树脂制的外壳13可摆动地突出的杆14朝左右摆动,收放在外壳13内的可动接触片(未图示)就与多个固定接触片(未图示)接触、分离。因接触、分离所产生的电信号从多个端子部输出。
开关12是所谓的中间返回型开关,即当将杆14朝左右任一方向摆动操作后,若除去操作力,则由于安装在外壳13内的弹簧(未图示)等作用而自动返回到原来的中间位置。
框体15为箱状,由聚苯乙烯或ABS等绝缘树脂制成。操作体16为圆筒状,由绝缘树脂制成。操作体16的上表面以可旋转的状态从框体15上表面的开口孔突出。在操作体16的外周下方形成有齿轮部16A。
驱动体17为圆盘状,由绝缘树脂制成。在该驱动体17的外周上方形成有齿数比操作体16的齿轮部16A少的齿轮部17A。并且,该齿轮部17A与齿轮部16A啮合,驱动体17与操作体16的旋转联动地进行旋转。
开关12配置在驱动体17的内周。杆14与多个凸轮部17B配合,这些凸轮部17B在驱动体17的内缘侧面以规定的间隔朝内方突出形成。开关12随着驱动体17的旋转进行电气接触、分离。
这样,构成了开关装置18。
按压体19是由橡胶或弹性体等制成的薄片。按压体19载放在配线基板11的上表面。在按压体19的中央部和右方设有多个键20,这些键20的下方具有半球形的薄壁部。在该键20的下表面由碳等形成有可动触点21。
在配线基板11的上表面中央部和右方由碳等形成多个固定触点22,该固定触点22空开规定间隙地与这些可动触点21相对。另外,在配线基板11的下表面形成有利用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发送遥控信号的发信装置23;通过布线图而与开关12的端子部和固定触点22连接的微机等控制装置24。
在操作体16的上侧面安装有盖子25,在操作体16的下表面配置有保持体26。在配线基板11的上表面中央部的固定触点22的上方配置有倾倒体27。在按压体19的左方配置有覆盖体28。
这样构成遥控器。
在以上的结构中,如图3所示,当将开关装置18的操作体16朝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随着操作体16的旋转,齿轮部17A与齿轮部16A啮合的驱动体17也联动地进行旋转。在驱动体17的内缘侧面突出形成的多个凸轮部17B与开关12的杆14抵接。杆14朝右方或左方摆动,开关12内的可动接触片与固定接触片进行电气接触、分离。
当操作的旋转角度为较大时,例如在将操作体16朝顺时针方向较大地旋转操作后,开关12的杆14先被第1个凸轮部17B推压而朝右方摆动后,一度自动地返回到原来的中间位置。此后,被下一个凸轮部17B推压而再次向右方摆动,进行2次电气接触、分离。因该接触、分离所产生的开关12的电信号从开关12的多个端子部向控制装置24输出。根据杆14被朝左右哪个方向摆动操作几次、有过几次电气接触、分离,控制装置24检测出操作体16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从而对操作体16的操作位置进行检测。
使开关12的杆14进行摆动操作的驱动体17的多个凸轮部17B不能以杆14的宽度以下的间隔形成。这是因为在各凸轮部之间需要确保放入杆14的空间的缘故。但是,该驱动体17的齿轮部17A与所啮合合的操作体16的齿轮部16相比,齿数形成得少。因此,驱动体17比操作体16旋转得多。
例如,以30度间隔形成多个凸轮部17B、以齿轮部16A的一半齿数形成齿轮部17A时,相对于驱动体17旋转1周,开关12进行12次电气接触、分离。相对于操作体16旋转1周,驱动体17就要旋转2周,故操作体16旋转1周,开关12进行24次电气接触、分离。因此,能以15度的间隔检测操作体16的旋转角度。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与操作体16联动地进行旋转的驱动体17,相对于操作体16旋转1周而使驱动体17旋转数周,由该驱动体17的凸轮部17B使开关12进行电气接触、分离,因而,相对于操作体16旋转1周,能得到次数多的开关12的电气接触、分离。因此,可检测出操作体16的细微操作角度,能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位置的检测。
并且,根据该操作体17的旋转操作引起的开关12的电气接触、分离,控制装置24从发信装置23发送红外线的遥控信号。例如,通过遥控操作,进行电视机和录像机等的画面放大和缩小、录像带的快放和倒带、或使显示在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等。
当按压操作遥控器的规定的键20或倾倒操作倾倒体27时,半球形的薄壁部产生弹性变形,使可动触点21朝下方移动,从而与固定触点22接触,多个固定触点22进行电气接触、分离。控制装置24根据这些固定触点22的电气接触、分离,从发信装置23发送规定的红外线的遥控信号。利用该遥控信号,增减例如音响、空调等的音量、温度,或进行频道切换等。
通过将开关12配置在驱动体17的内周,与配置在驱动体17外周的情况相比可减小整体形状,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而且,也可提高开关12的防尘性和防水性。
以上说明中,在操作体16和驱动体17的外周形成齿轮部16A和17A,使它们啮合,使驱动体17与操作体16联动地进行旋转。但是,也可构成为,在操作体16和驱动体17的外周设置摩擦大的橡胶之类的弹性部,使其压接并联动,或利用橡胶皮带等使操作体16和驱动体17连接起来并进行联动。
开关12除了上述那样使杆14摆动来进行内部的电气接触、分离以外,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等只要是能根据驱动体17的旋转而使开关重复进行电气接触、分离的结构,可使用各种操作方式和形状的开关。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及使用了该开关装置的遥控器,可通过检测操作体的细微操作角度,可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位置的检测,主要对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操作的操作体;与所述操作体联动地进行旋转的驱动体;以及随所述驱动体的旋转而进行电气接触、分离的开关,根据所述开关的电气接触、分离,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操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配置在所述驱动体的内周。
3.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开关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可旋转操作的操作体;与所述操作体联动地进行旋转的驱动体;以及随所述驱动体的旋转而进行电气接触、分离的开关,所述开关装置根据所述开关的电气接触、分离,检测所述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关装置的所述开关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开关的电气接触、分离,发送遥控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开关装置和遥控器,设置与操作体联动地进行旋转的驱动体。通过该驱动体的旋转,使开关进行电气接触、分离。相对于操作体的旋转,开关进行多次的电气接触、分离。通过这样的动作,可检测操作体的细微操作角度,从而能得到可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位置检测的开关装置以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遥控器。
文档编号H01H3/42GK1832074SQ2006100592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
发明者花原哲朗, 中村孝也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