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369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终端的连接装置范围,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在本发明中,使电池对于本体的端子进行双重接触,从而稳定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给电源。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包含便携电话或PDA等的移动通信终端为了能在移动中供给电源并使用而安装有电池,上述电池可拆装设置于移动通信终端使可在电池放电结束后进行更换。
图1中示出设置有上述电池的移动通信终端。如图所示,移动通信终端由内置有用于执行多种功能的部件的终端本体10和用于向上述终端本体供给电源的电池20构成。
其中,上述终端本体10的后面形成有电池容纳部11,上述电池容纳部11的一侧从底面凸出形成有本体端子15,上述本体端子15用于将供给电源电池20的电传送给终端本体10的内部安装的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
在面向上述电池容纳部11的电池20的背面与上述本体端子1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电池端子25,上述电池端子25构成片状并用于与上述本体端子15进行连接。
此外,上述电池容纳部11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固定电池20的锁定装置12,上述电池20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卡住上述锁定装置12的卡槽22。
利用上所述的结构将电池20安装在电池容纳部11时,各电池端子25将按压与之对应的本体端子15并相互进行接触,从而向电池20和终端本体10供给电源或传送数据。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池的电源连接装置中,本体端子15和电池端子25只在一方向上进行接触,从而导致降低电源供给的稳定性。
即,当电池20或终端本体10受到外部冲击的状态下,通过电池端子25弹性按压的本体端子15在其惯性作用下,将可能瞬间脱离电池端子25并引起电源供给中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使在电池或本体受到外部冲击导致本体端子瞬间发生移动的情况下,也可确保通过电池端子的电源供给不中断并使其稳定进行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具有电池容纳部的本体;可拆装容纳于电池容纳部的电池;安装于本体和电池并将上述电池的电源传送给本体的电源连接单元,其中,电源连接单元以本体和电池的水平方向进行接触,并同时以本体和电池的垂直方向进行接触。
所述电源连接单元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一侧的本体端子;安装于电池的一侧并与本体端子双重接触的电池端子。
在此情况下,本体端子中包含有与电池端子水平方向接触的第1接触部;与电池端子垂直方向接触的第2接触部;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连接部。
并且,第1接触部在电池容纳部的侧面向水平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并且,第2接触部最好在电池容纳部的底面向垂直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所述连接部中包含有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侧面并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的第1支撑片;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底面并用于连接第2接触部的第2支撑片;用于一体连接第1支撑片和第2支撑片的连杆。
并且,电池端子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的侧面并与第1接触部进行接触的第1端子部;与上述第1端子部进行连接,安装于电池的背面并与第2接触部进行接触的第2端子部。
并且,电池端子以垂直弯曲结构形成,并其一端形成有第1端子部,另一端形成有第2端子部。
并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具有电池容纳部的终端本体;可拆装容纳于电池容纳部的电池;安装于本体和电池并将上述电池的电源传送给本体的电源连接单元,其中,电源连接单元以终端本体和电池的水平方向进行接触,并同时以终端本体和电池的垂直方向进行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设置有以本体和电池的水平方向接触的同时,以本体和电池的垂直方向接触的电源连接单元,使即便本体端子发生移动导致水平或垂直方向中的某一个的接触状态变为不良,其不会对另一个方向的接触构成影响,从而可在外部冲击等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接触状态。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设置有电池电源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容纳部中安装的本体端子的立体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0终端本体110电池容纳部120电池130电源连接单元140本体端子141第1接触部 142第2接触部 143连接部150电池端子151第1端子部 152第2端子部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中的设置有电池电源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池容纳部中安装的本体端子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的设置有电池电源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内置有各种部件并在背面形成有电池容纳部110的终端本体100;可拆装容纳于上述电池容纳部110的电池120;安装于终端本体100和电池120,并将电池120的电源以终端本体100和电池120水平及垂直方向传送给终端本体100的电源连接单元130。
其中,电源连接单元130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容纳部110的底面111和侧面112交接的边角附近的位置的本体端子140;安装于电池120的背面123和侧面124交接的边角附近的位置,并与上述本体端子140双重接触的电池端子150。
此外,电池容纳部110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120的锁定装置160,电池120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卡住上述锁定装置160并进行固定的卡槽122。
如图3所示,本体端子140中包含有与电池端子150水平方向接触的第1接触部141;与电池端子150垂直方向接触的第2接触部142;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141和第2接触部142的连接部143。
其中,第1接触部141在电池容纳部110的侧面112向水平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并且,第2接触部142在电池容纳部110的底面111向垂直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此外,连接部143中包含有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110的侧面112并与第1接触部141进行连接,使在上述第1接触部141弯曲并变形时,用于将上述第1接触部141支撑在终端本体100的第1支撑片144;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110的底面111并与第2接触部142进行连接,使在上述第2接触部142弯曲并变形时,用于将上述第2接触部142支撑在终端本体100的第2支撑片145;用于一体连接上述第1支撑片144和第2支撑片145的连杆146。
在此情况下,本体端子140最好由铜或作为铜合金的铍铜或磷铜等具有导电性并保持刚度的材质一体形成,其可容易成型制作并可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电池端子150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的侧面124并与第1接触部141接触的第1端子部151;与第1端子部151进行连接,安装于电池120的背面123并与第2接触部142接触的第2端子部152。
最好是,电池端子150垂直弯曲形成,并其一端形成有上述第1端子部151,另一端形成有上述第2端子部152。
下面对设置有如上结构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将电池120放置于终端本体100的电池容纳部110时,将通过锁定装置160保持电池120固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电池端子150的第1端子部151对本体端子140的第1接触部141进行加压并以水平方向接触;第2端子部152对本体端子140的第2接触部142进行加压并以垂直方向接触,从而使各端子同时在相互不同的位置进行双重接触。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和附图,在不超出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者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及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具有电池容纳部的本体;可拆装容纳于电池容纳部的电池;安装于本体和电池并将上述电池的电源传送给本体的电源连接单元,其中,电源连接单元以本体和电池的水平方向进行接触,并同时以本体和电池的垂直方向进行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连接单元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一侧的本体端子;安装于电池的一侧并与本体端子双重接触的电池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端子中包含有与电池端子水平方向接触的第1接触部;与电池端子垂直方向接触的第2接触部;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接触部在电池容纳部的侧面向水平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接触部在电池容纳部的底面向垂直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中包含有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侧面并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的第1支撑片;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底面并用于连接第2接触部的第2支撑片;用于一体连接第1支撑片和第2支撑片的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端子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的侧面并与第1接触部进行接触的第1端子部;与上述第1端子部进行连接,安装于电池的背面并与第2接触部进行接触的第2端子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端子以垂直弯曲结构形成,并其一端形成有第1端子部,另一端形成有第2端子部。
9.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具有电池容纳部的终端本体;可拆装容纳于电池容纳部的电池;安装于本体和电池并将上述电池的电源传送给本体的电源连接单元,其中,电源连接单元以终端本体和电池的水平方向进行接触,并同时以终端本体和电池的垂直方向进行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连接单元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一侧的本体端子;安装于电池的一侧并与本体端子双重接触的电池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端子中包含有与电池端子水平方向接触的第1接触部;与电池端子垂直方向接触的第2接触部;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的连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接触部在电池容纳部的侧面向水平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接触部在电池容纳部的底面向垂直方向凸出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中包含有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侧面并用于连接第1接触部的第1支撑片;水平安装于电池容纳部的底面并用于连接第2接触部的第2支撑片;用于一体连接第1支撑片和第2支撑片的连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端子中包含有安装于电池的侧面并与第1接触部进行接触的第1端子部;与上述第1端子部进行连接,安装于电池的背面并与第2接触部进行接触的第2端子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电池端子以垂直弯曲结构形成,并其一端形成有第1端子部,另一端形成有第2端子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移动通信终端的连接装置范围的一种电池电源连接装置及其移动通信终端。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具有电池容纳部的本体;可拆装容纳于电池容纳部的电池;安装于本体和电池并将上述电池的电源传送给本体的电源连接单元,其中,电源连接单元以本体和电池的水平方向进行接触,并同时以本体和电池的垂直方向进行接触。即便本体端子发生移动导致水平或垂直方向中的某一个的接触状态变为不良,其不会对另一个方向的接触构成影响,从而可在外部冲击等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接触状态,使电池对于本体的端子进行双重接触,从而稳定向移动通信终端供给电源。
文档编号H01R33/18GK1949603SQ20061015256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4日
发明者全炯雨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