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调谐的延迟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526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连续调谐的延迟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延迟线,更确切地说,它涉及可调谐的波导延迟线, 其中通过改变波导内介电元件的位置来获得延迟调谐。
优选但是非排他情况下,考虑到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装置中的
使用,利用所谓的动态延迟分集(DDD, Dynamic Delay Diversity ) 技术开发了本发明。
背景技术
用于改进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下行链路方向上)的当 前使用技术对发射天线阵列所提供的空间和/或极化分集增加了延迟 分集。换言之,阵列中的不同单元发射同一信号的不同延迟的复本。 在DDD技术的情况下,不同的复本经历时变延迟。在接收器处,不 同延迟的复本引起交替的相长和相消组合。
例如在WO 2006/037364 A中就公开了利用DDD才支术的无线通 信系统。
使用DDD技术需要在通向不同天线单元的信号通道中提供时变 或可调谐的延迟线。
假设为了简单起见,可以认为信号是单频信号,使得应用时延等 效于应用相移,长度为L的延迟线在穿过它传播的信号上引入相移 <p=P'L或者延迟T=dp/dco, p是延迟线的传播常数,co是角频率。因 此,为了改变相移(或延迟),要改变卩或L。最常使用的解决方案 依赖于P的变化。
业内公知几种基于(3变化的可变相移器,这样的线一般依赖于介 电元件相对于传输线的位置变化。
例如在文献US 6,075,424 A和US 6,504,450 B2中展示的可变相
6移器使用了受介电元件扰动的微带传输线。
在文献US 6,075,424公开的相移器中,电介质板可在传输线和地 平面之间的空间中移动。板的宽度或厚度或介电常数关于位移的方向 从前沿到后沿可变,使得板和线的不同相对位置导致线的有效介电常 数的不同值,并因此导致信号的不同传播速度。
文献US 6,504,450公开了作用在多个输入信号上的相移器。该相 移器具有形状为同心圆弧的多条微带传输线,以及可以围绕垂直于传 输线平面的轴旋转的半圆形介电元件。介电元件在旋转时,覆盖每条 传输线的越来越多部分,从而改变每一条传输线所引入的相移。
在US 2003/0042997 Al和JP 2001/068901 A中展示了以矩形波 导实现的可变相移器。
US 2003/0042997 Al公开了放置在常规矩形波导中的具有空气 电介质夹层结构的相移器。在这里,通过改变扰动介电元件和波导壁 之间的气隙的宽度来改变结构的介电常数,并因此改变相移或延迟。
JP 2001/068901 A也^J^开了包括矩形波导和电介质或金属元件的 相移器,所述电介质或金属元件部分插入波导内并且相对于波导可移 动以便改变其插入深度。

发明内容
申请人已经观察到,即使US6,075,424 A中公开的设备适于在无 线通信所用的频率范围(从大约0.5GHz到大约5GHz)内运行,当 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比如UMTS系统时),它也无法提供DDD技 术所需的重要相位(以及时延)变化。不仅如此,带有悬置传输线的 结构不适合于例如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或中继器中使用的相对高功率 (典型情况下,高达大约十瓦特)。
至于文献US6,504,450中公开的设备,使用微带技术导致了非常 紧凑的设备,然而它致使所述设备不适合于应用DDD技术,因为微 带无法承受在所述优选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对高功率。
另外,申请人也已经观察到在常规矩形波导中实现的这些设备中,即使它们能够容忍所涉及的功率,在移动通信所关注频率中操作 的截止频率也只有利用横向尺寸相当大的波导才能获得。这样的相当 大的尺寸使得所述设备不适于利用天线分集的应用,其中可能不得不 在同 一设备中安装几条延迟线。
因此,需要允许达到相对重要的延迟变化可调谐延迟线,能够容
忍高信号功率并且尺寸不大,使得适于像DDD等其中在同一装置内 使用多条延迟线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连续调谐的延迟线,包 括波导和在所述波导内可移动的电介质扰动元件,所述电介质扰动元
中,所述波导是具有纵向延伸脊的脊形波导,以及所述扰动元件在所 述波导内纵向安置并且可移动,以便改变其相对于所述脊的纵向端面 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扰动元件在所述波导的纵向轴平 面内可与自身平行地朝向和远离所述端面位移,以便改变所述脊和所 述扰动元件之间的气隙的宽度。所述扰动元件能够移动通过在面对所 述自由端面的波导壁部分中形成的切口,或者能够安装到与可移动穿 过在所述壁部分中形成的开口的杆相连的支撑物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扰动元件在与所述波导纵 向轴平面横切的方向上可与自身平行地位移,以便改变所述脊和所述 扰动元件中的相对表面的面对面积。
使用脊导允许降低传播基模的截止频率,导致所关注范围内的线 性延迟-频率特征并减小了所述设备的尺寸。另外,脊导展现了高机械 强度,与优选应用中遇到的相对高信号功率兼容并使电阻损耗最小。
在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经由分集天线向无线通信系
统的多个用户发射信号的装置,沿着朝向所述分集天线的信号通道, 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条可调谐延迟线,产生所述信号的至少一个可变 延迟复本,并且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脊形波导延迟线。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所述以上发射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特征和优点从作为非限制实例给出并且在
附图中展示的以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l是示意剖面图,解释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谐延迟线的基本原
理;
图2A和图2B分别表示了脊形波导和常规波导中的电场分布;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延迟线的传播常数和特性阻抗随着脊和扰动 元件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的图示;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延迟线的损耗随着脊和扰动元件之间的距离 的变化的图示;
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6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7、图8和图9分别是对于图6的延迟线中的脊和介电元件的 不同相对位置,相移、返回损耗和插入损耗随着频率的变化的图示;
图10是图6所示延迟线的变型部分的纵向剖面图ll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12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13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延迟线,具有动态延迟分集的无线通 信系统发射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以剖面图示意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谐延迟线的 结构, 一般地由l表示。延迟线的物理支撑物是脊形波导2,它由具 有矩形剖面的导电的、典型情况下是金属的波导组成,具有从一个壁 向对面壁的近处延伸的纵向隔壁或脊3。作为非限定实例,图中显示 了脊3,从波导的上壁或顶2a垂直凸出。然而,该脊也可以从底壁凸 出,或者在该波导垂直安置时从侧壁凸出。众所周知,如图2A所示,导电脊3的存在使得电场基本上集中 在脊3之下的区域中,而不是基本上在波导的整个宽度上分布,如同 常规矩形波导20的情况(见图2B)。
考虑到这一点,如同波导2的脊形波导的传播特性可以通过在脊 3之下的区域中引入电介质扰动元件4而改变。为了得到其延迟可以 在时间上以连续和周期性方式变化的延迟线,扰动元件4必须以连续 和周期性方式相对于所述脊可位移。在优选实施例中,扰动元件4在 脊3的主轴平面内可朝向和远离所述脊的端面位移。移动扰动元件4 接近或者离开脊3会分别导致延迟的增加或减少。扰动元件4的典型 位移频率可以是50 Hz。位移可以是电机驱动的,或者可以利用压电 换能器获得,在要实现重要位移时还可以利用音圈。控制位移的装置 实际上是常规的所以未在图中显示。
扰动元件4由能够耐受在期望应用中设计的信号功率的电介质材 料制成,例如钽酸盐、铌酸盐、氧化铝(A1203)、铝酸锎(LaA103)、 二氧化钛(TiOz)、钛酸盐等。这些材料展现的介电常数^从大约10 到大约300。 二氧化钛和钛酸盐是优选的,因为它们相对廉价并展示 了高的介电常数,使得它们允许通过扰动元件4的有限位移来达到所 期望的总延迟变化。这有助于制造小型设备。例如,后文将参考由Ti02 制造的介电元件,它的介电常数^-104。
脊形波导引起传播基模的截止频率显著降低,导致所关注范围内 的近似不变的延迟-频率特征。降低截止频率内在地意味着减小设备尺 寸。另外,对于给定截止频率,相对于常规矩形波导,脊形波导已经 大幅度减少了剖面尺寸,正如从图2A和图2B能够认识到的,它们以 相同的比例显示了截止频率为1.5 GHz的脊波导2和常规矩形波导 20。
另外,脊形波导展现了高机械强度,与在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或中 继器上的优选使用中遇到的相对高信号功率兼容并使电阻损耗最小。
回到图l,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扰动元件4在实际上能 够接触脊3的底表面3a的最高位置和离开底表面3a的最低位置之间可垂直位移。因此,在扰动元件4和脊3的底表面3a之间存在着宽度 可周期性变化的气隙5。气隙5的宽度变化确定了由延迟线1所赋予 的延迟的变化。在波导2的底板2b中形成的切口 6允许扰动元件4 的垂直位移。由于波导壁上的电流纵向传播,所以切口6并不会显著 地扰动波导内的场线,因此它不会使电气性能降低。
图3和图4显示了介电元件由TK)2制成的情况下,扰动元件4 的位移对传播常数P、特性阻抗和波导损耗的影响。尚未考虑输入和 输出的影响。
图3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显示了传播常数p (以坐标轴上的左边 刻度拉德/mm)和特性阻抗Zc (以坐标轴上的右边刻度欧姆)分别随 着横坐标轴上的气隙宽度(以毫米)的变化的特征。该图是在扰动元 件4能够从脊3的底面位移0至1毫米的假设条件下绘制的。该图显 示了传播常数随着气隙宽度的增大而减小,这种变化对于大的气隙宽 度几乎可以忽略,而随着气隙宽度逼近O mm时却变得非常明显。相 反,特性阻抗随着气隙宽度的增大以几乎线性的方式增大,对于所考 虑位移范围的主要部分都保持着这种线性,气隙宽度接近0时除外。
图4是延迟线损耗的图示。绘制该图时考虑的扰动元件4的介电 损耗tgS=0.00025,脊3的电导率为5.8xi(f姆欧/米。该损耗随着介 电元件4逼近脊3而增大,因为在脊3之下的区域越来越多地被填充 电介质材料。该图仅仅绘制了从脊3的底面开始0至0.05毫米的位移 范围,在此范围可检测到损耗变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最大的损耗 都低于1.1 dBm,这样的数值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图3和图4允许对延迟线1的所需长度进行评估。通过延迟线1 传播的信号将被延迟时变的延迟t( t),其范围从0到载波周期T-l/f, f是信号频镨的中心频率。对于所述中心频率,这样的延迟对应于从0 到2jt范围的相移(p (t)(回想起赋予带宽为厶f的信号的任何延迟都 对应于随频率线性变化的相移)。将延迟线1的长度标记为L,介电 元件4的两个不同位置的传播常数p值之间的差为Ap,以及A(p是相 应的差分相移,则以下关系存在
ii通过设置厶(p:2;r,得到延迟线1的长度值L-2tt/厶P。例如,p和Z0 的曲线显示,介电元件4从其最高位置(实际上与脊3的底面接触) 开始仅仅0.05毫米的位移也将导致p的变化等于大约0.145拉德/毫 米,使得仅仅通过大约43毫米的长度就得到一个周期的延迟,考虑的 波导内部维度为36x18毫米,具有宽度为4毫米、高度为17毫米的 脊。这样的(5变化对应于大约7欧姆的Zo变化。
因此,作为结论,图3和图4显示出,扰动元件4能够使用从脊 3的边缘开始比1毫米短得多,甚至比0.5亳米短得多的位移范围。不 过,在选择扰动元件4的最高位置时应当慎重。实际上, 一方面,接 近脊的位移范围允许通过扰动元件4的更短位移来获得所需延迟变 化,这有助于获得小型结构;另一方面,这也会导致特性阻抗的更强 变化以及损耗增大。
图5是延迟线1的第一个实用结构的纵向剖面图,扰动元件4可 通过切口6垂直位移。与图l相同的标号用于指明相同的部件。可移 动扰动元件4是电介质体7的中心部分,为了获得良好匹配,电介质 体7在整个脊长度上延伸。电介质体7的两端部分7a、 7b是固定的, 并且与这样的固定部分7a、 7b相对应,提供了垂直延伸的连接器8, 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形成波导的输入/输出端口。构建连接器8时,每 条电缆的中心导体直接连接到脊3,而外导体电气连接到波导2的结
构。以这样的结构,可获得的延迟与扰动元件4的长度LpMt成一次近
似比例。
这样的结构确保了最优的机械稳健性和低的电气损耗。 图6显示的延迟线101与图5所示的延迟线1不同在于扰动元件 的结构以及波导和输入/输出同轴电缆之间的过渡。与图5所示元件对 应的元件在以标号101开始的序列中由相似的标号指明。在图6中, 扰动元件104仍然可通过波导底面102b中的切口垂直位移,但是与脊 103的长度几乎相同并形成了安装在波导102中的电介质体的全部。 脊103在其底面103a上具有由两个向下延伸的凸出IIO界定的纵向凹处109,在扰动元件104位移的至少上部期间容纳扰动元件104。不仅 如此,输入/输出同轴电缆通过从波导102纵向凸出的连接器108连接 到波导102。构建连接器108时,各自电缆的中心导体仍然能够直接 连接到脊103,而外导体能够电气连接到波导的结构。每个连接器108 的内腔108a终止于脊103的对应凸出110。
该结构仍然提供机械稳健的优点并具有比图5所示结构更简单的 优点。进一步的优点在于,同轴电缆的纵向连接不再需要安装连接器 8的固定部分7a、 7b (图5),所以扰动元件104 (图6)能够延伸在 脊的几乎整个长度上;因此,减小了获得所期望的最大延迟所需的位 移范围,或者对同一整体位移可以获得更大的延迟。
图7至图9是对于扰动元件104的不同位置,图6的延迟线101 的性能图示。绘制该图时假设扰动元件的长度Lpw-40 mm,扰动元件 104的位移范围是0.2 mm,在与脊103的底面103a分别相距0.3 mm 和0.5 mm的最高和最低位置之间。更确切地说,实线曲线i是指扰 动元件104的最低位置,虛线曲线^是指扰动元件104和脊103之间 0.45mm的间隔,点划线曲线£_是指0.4 mm的间隔,点线曲线尘是指 0.35 mm的间隔,双点划线曲线^是指扰动元件104的最高位置。
图7显示了输入和输出端口 108之间的差分相移(度)随频率 (GHz)的变化。这些曲线显示了相移随频率的基本上线性特征。如 图所示,0.2 mm的整体位移允许获得UMTS系统的整个下行链路频 带(大约2.11至大约2.17 GHz)上的大约90。的差分相移(即被调 谐大约T/4的延迟)。通过增大扰动元件104的位移范围或者增大输 入-输出距离(即线长度),可以获得延迟的更宽调谐范围。这方面的 某些考虑将进一步进行。
图8显示了强烈依赖于扰动元件104位置的返回损耗。无论在任 何情况下,通过所考虑的位移范围,可见在UMTS系统的整个下行链 路频带上返回损耗优于大约15 dB。
在图9中,通过考虑电介质(Ti02)和波导金属(铜)的损耗, 已经算出了插入损耗。该图显示出,在UMTS系统的整个下行链路频带上,插入损耗小于0.2 dB,并且在这样的频带上,对扰动元件104 位置的依赖性有限。
如上所述,为了获得比以上讨论中所考虑的延迟更大的延迟,应 当增大扰动元件104的位移范围或者延迟线101的长度(基本上与扰 动元件104的长度一致)。然而,增大整体位移范围导致扰动元件104 从线参数已经优化的位置偏离更大距离,因而导致更大的不匹配。增 大延迟线长度当然影响设备的小型化。
在图IO所示的变型延迟线IOI,中,脊103,没有如同图6的凸出 IIO的凸出,因此在脊103,的底面103a,没有形成凹处。因此,扰动元 件104,实际上具有的长度与脊103,相同。进一步强化了扰动元件长度 更长的优点。
在图ll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先前图中所示元件对应的元件由从 201开始的序列中的相似标号指明,延迟线201仍然具有可垂直移动 的电介质扰动元件204。不过,元件204不是通过波导底面202b中的 切口可移动,而是由连接到一对杆212 (图中仅仅显示了一个)的金 属体211支撑,杆212连接到位移控制元件并通过波导底面202b中的 相应开口 213可垂直位移。该解决方案使波导底面202b中形成的通道 的整体面积最小化并因此使电流中断最小化。具有垂直连接器8的结 构(图5 )和具有纵向连接器108、 108,的结构(图6、图10 )该解决 方案都能采纳。甚至可能使用单杆。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延迟线301包括电介质扰动元件304, 它在与脊303的纵向延伸横切的方向上可水平位移,使得不同延迟对 应于介电元件304相对于脊形波导302纵向轴平面A-A的不同相对位 置。介电元件304固定(如粘)在电介质杆314、 315上,电介质杆 314、 315由介电常数低于介电元件304且低损耗的材料制成。所述杆 314、 315连接到位移控制元件并通过波导302的纵向侧壁302c、 302d 中的相应开口 316、 317可水平位移。该实施例也最小化在波导302 中形成的通道的面积。甚至可能使用单杆。
图13示意地显示了使用动态延迟分集的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类似于以上提及的WO 2006/037364 A中公开的系统。在该系统的基 站、中继器甚至移动站中都可以采用该发射机。注意,输入信号IN 馈入基带块50,它输出信号IN的基带型式。基带信号馈入中频/射频 块55,中频/射频块55连接到信号分离器60,信号分离器60通过在 可能经由适当放大器65a、65b…65n去往相应天线单元70a、70b…70n 的两条或多条路径之间共享从块55输出的信号功率,产生两个或多个 信号复本。第一条路径显示为不延迟路径,而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可调 谐延迟线75b…75n沿着其他路径安置,每条线75b…75n都将相应信 号复本延迟时变延迟Tb (t) Tn (t)。每条线的延迟变化规律可以 不同。沿着第一条路径也可以提供延迟线。为了图筒单起见,调谐控 制元件包括在延迟线之内。
显而易见,以上描述以非限制实例给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做出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连续调谐的延迟线(1;101;101’;201;301),包括波导(2;102;102’;202;302)和通过位移驱动单元相对于所述波导连续可位移的电介质扰动元件(4;104;104’;204;304),用于改变由所述延迟线(1;101;101’;201;301)赋予的延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2;102;102’;202;302)是具有纵向延伸脊(3;103;103’;203;303)的脊形波导,以及所述扰动元件(4;104;104’;204;304)在所述波导(2;102;102’;202;302)内纵向安置并且可移动,以便改变其相对于所述脊(3;103;103’;203;303)的纵向端面(3a;103a;103a’;203a;303a)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延迟线(1; 101; 101,; 201),其特征在 于,所述扰动元件(4; 104; 104,; 204)在所述脊(3; 103; 103,; 203 )的主轴平面内朝向和远离脊(3; 103; 103,; 203 )的所述端面(3a; 103a; 103a,; 203a)可位移。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延迟线(1; 101; 101,),其特征在于,所 述扰动元件(4; 104; 104,)可移动通过在与所述脊(3; 103; 103,) 的所述端面(3a; 103a; 103a,)相对的波导壁(2b; 102b; 102b,) 中形成的切口 (6; 106; 106,)。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延迟线(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元 件(204)安装到支撑物(211)上,所述支撑物固定到延伸通过在与 脊(203 )的所述端面(203a )相对的波导壁(202b )中形成的开口 ( 213 ) 并且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的一条或多条杆(212),以便朝向和远离所 述端面(203a)位移所述扰动元件(204)。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延迟线(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物 (211)和所述一条或多条杆(212)由金属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的延迟线(1),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动元件(4 )是在基本上整个脊长度上延伸并包括与所述扰动元 件(4)的两端相邻的固定部分(7a、 7b)的电介质体(7)的纵向中心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延迟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 分(7a、 7b)的区域中配备了用于同轴电缆的输入/输出连接器(8), 这些连接器在与所述扰动元件(4)的位移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的延迟线(101; 101,),其 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扰动元件(104; 104,)在基本上整个脊长度上 延伸。
9.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的延迟线(101),其特征在 于,所述脊(103)在其纵向端面(103a)上具有纵向延伸的凹处(109), 该凹处(109)由所述脊(103)的横向端凸出(110)界定并安置为在 所述扰动元件(104)的至少部分位移期间容纳所述扰动元件(104)。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延迟线(101; 101,),其特征在于, 它配备了同轴电缆的输入/输出连接器(108; 108,),这些连接器从 所述波导(102; 102,)的相对端纵向延伸。
11. 根据权利要求7或IO的延迟线(1; 101; 101,),其特征在 于,所述连接器(108; 108,)构造为允许所述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直 接连接到所述脊(3; 103; 103,),以及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气 连接到所述波导结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何一项的延迟线(1; 101; 101,; 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元件(4; 104; 104,; 204)在基本上 与所述脊(3; 103; 103,; 203)的所述纵向端面(3a; 103a; 103a,; 203a)相邻的位置和离开最多lmm的位置之间可位移。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延迟线(1; 101; 101,; 201),其特征 在于,所述扰动元件(4; 104; 104,; 204)在离开所述脊(3; 103; 103,; 203)的所述纵向端面(3a; 103a; 103a,; 203a )分别为0.1 mm 和0.5 mm的两个端位置之间可位移。
1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延迟线(3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 元件(304)与自身平行地、与所述脊(303)的主轴平面横向地可位 移。
1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延迟线(3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 元件(304)固定在至少一个可位移杆(314、 315)上,所述杆延伸通 过在与所述主脊表面平行的波导壁部分中形成的至少一个开口 (316、 317)并连接到控制其位移的驱动元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延迟线(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 一个可位移杆(314、 315)由与所述扰动元件(304)不同的电介质制成o
17. 根据权利要求16的延迟线(30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 一个可位移杆(314、 315)由介电常数低于所述扰动元件(304)和低 损耗的电介质制成。
18. 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的延迟线(1; 101; 101,; 201; 301), 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元件(4; 104; 104,; 204; 304)由从钽酸盐、 铌酸盐、氧化铝(A1203)、铝酸镧(LaA103) 、 二氧化钛(Ti02)、 钛酸盐中选出的电介质制成。
19. 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的延迟线(1; 101; 101,; 201; 301),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选自电机、压电致动器、音圏。
20. —种装置,用于经由分集天线(65a、 65b…65n)向无线通 信系统的多个用户发射信号,沿着朝向所述分集天线(65a、65b…65n) 的信号路径,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条可调谐的延迟线(75b…75n), 用于产生由时变延迟延迟的所述信号的至少一个复本,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谐的延迟线(75b…75n)是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的脊形波 导延迟线。
21. —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0的发射装置。
22. —种方法,通过波导(2; 102; 102,; 202; 302)向信号施加可连续调谐的延迟,包括在所述波导(2; 102; 102,; 202; 302)中安置纵向延伸脊(3; 103; 103,; 203; 303);安置对所述脊纵向延伸的电介质扰动元件(4; 104; 104,; 204; 304) j移动所述元件(4; 104; 104,; 204; 304),以l更改变其相对于 所述脊(3; 103; 103,; 203; 303)的纵向端面(3a; 103a; 103a,; 203a; 303a)的位置。
23. 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所述元件的所 述步骤包括在所述脊(3; 103; 103,; 203)的主轴平面内朝向和远 离所述脊(3; 103; 103,; 203)的端面(3a; 103a; 103a,; 203a) 移动所述元件。
24. 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所述元件的所 述步骤包括与自身平行并与所述脊(303)的主轴平面横向地移动所 述元件。
25. 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扰动元件(4; 104; 104,; 204; 304)由从钽酸盐、铌酸盐、氧化 铝(A1203 )、铝酸镧(LaA103) 、 二氧化钛(Ti02)、钛酸盐中选 出的电介质制成。
全文摘要
用于射频应用的可调谐延迟线(1)包括波导(2)和相对于所述波导可位移的电介质扰动元件(4),用于改变由所述线(1)赋予的延迟。所述波导(2)是脊形波导,以及所述扰动元件与所述脊(3)的纵向端面(3a)平行地安置,并且在所述脊平面内朝向和远离所述脊端面可移动,或在与所述脊横切的方向上可移动。
文档编号H01P1/18GK101485039SQ200680055335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B·皮奥瓦诺, G·伯廷, M·布拉吉利亚 申请人: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皮雷利&C.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