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977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
技术背景由于钢带作为基体的氢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脱粉,目前只在镉镍扣式 可充电池中有应用,没有用于氢镍扣式电池的制造。而氢镍扣式可充电池目前 主要是以泡沫镍作为基体,装配方法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垂直叠放装配而 成的。它的缺点是成本高,而且泡沬镍基体易折断,电池可靠性差,大电流充 电时极板变形且恢复性差,其充放电循环寿命短、易聚集气体产生爆炸。故现 有技术制造的该电池不能达到既降低成本又满足大电流充放电需要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退过火的 切拉网钢带、毛刺钢带、三维钢带或冲孔钢带作为基体并在正极添加网孔垫片 和在负极加弹簧垫片和网孔垫片的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解决了氢负极 采用各型钢带作为基体容易脱粉的难题,提高了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降低了成 本,节约了资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由多元多相电 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以及通过密 封圈和电池盖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在电池壳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 极板之间加有网孔垫片,在负极板与电池盖之间加有网孔垫片和弹簧垫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结构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为单片圆结构,在电池 盖中加有网孔垫片和弹簧垫片,单片负极板位于电池盖中的网孔垫片之上并放 入密封圈中,在单片负极板上放置有圆形单隔膜,在圆形单隔膜上放置有正极板,正极板上加有网孔垫片并置于电池壳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装配结构a、 正极板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之间由与正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相连接,负极板也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之间由 与负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相连接,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是 三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三圆之间设置有导电隔膜槽,b、 正极板的两圆极板分别对应设置在隔膜的两圆上,隔膜另一面的负极板 的两圆极板分别对应设置在隔膜的两圆上,并且导电隔膜槽与正极板的导电槽 对应,导电隔膜槽与负极板的导电槽对应,正、负极板和隔膜形成正对形状, 同时隔膜边部一个圆与该圆上的负极板的一个圆极板一起折叠到隔膜另一面上 的正极板的一个圆极板上,同时正极板的另一个圆极板同隔膜边部另一个圆一 起折叠到位于隔膜中间圆上的负极板的另一个圆极板上,c、 上述折叠体通过密封圈设置在电池壳中,并且负极板的圆极板朝下,正极板的圆极板朝上,防护耳、正极导电槽与隔膜槽重叠。本实用新型采用成本较低、资源相对丰富的各型钢带作为基体,并通过添 加一种网孔垫片的方法,来解决氢负极脱粉的问题,具有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电池内阻小、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好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的优点。其优点具体如下①钢带极板韧性好不易折断、网孔垫片的支撑使得活性物质与基体紧密 接触、解决了氢负极脱粉的难题;②正负极均有气室;③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其中①和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了氢负极脱粉,加强活性物质与基体的接触,降低极化内阻,提高循环寿命,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间接地起到节能降耗缓解 资源紧张矛盾的效果。同时正极预留了气室在高倍率过充电时产生的大量气体 可以在来不及渗透到负极时暂贮存。③是因为钢带的材料是铁,资源相对丰富且价格只相当于以镍为主要材料的泡沫镍的十分之一不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极板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极板组合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正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负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隔膜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装配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6、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 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4、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膜5以及通过密 封圈3和电池盖1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2,在电池壳2内部电池壳内 底与正极板6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在负极板4与电池盖1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 和弹簧垫片7。电池盖1上带有触点8。如图1、 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结构为正极板6和负极板4 均为单片圆结构,在电池盖l中加有网孔垫片9和弹簧垫片7,单片负极板位于 电池盖1中的网孔垫片9之上并放入密封圈3中,在单片负极板上放置有圆形 单隔膜,在圆形单隔膜上放置有正极板6,正极板6上加有网孔垫片9并置于电 池壳2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装配结构为正极板6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负极板4也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 板4之间的隔膜5是三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如图4、 5所示正极板6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10、 11 之间由与正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12相连接。如图4、 6所示负极板4也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13、 14 之间由与负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15相连接。如图4、 7所示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膜5是三圆或多边形 连接片结构,三圆16、 18、 20之间设置有导电隔膜槽17、 19,如图4、 5、 6、 7、 8所示正极板的两圆极板IO、 ll分别对应设置在隔膜 的两圆16、 18上,隔膜另一面的负极板的两圆极板13、 14分别对应设置在隔 膜的两圆18、 20上,并且导电隔膜槽17与正极板的导电槽12对应,导电隔膜 槽19与负极板的导电槽15对应,正、负极板和隔膜形成正对形状,同时隔膜 边部一个圆20与该圆上的负极板的一个圆极板14 一起折叠到隔膜另一面上的 正极板的一个圆极板11上,同时正极板的另一个圆极板10同隔膜边部另一个 圆16 —起折叠到位于隔膜中间圆18上的负极板的另一个圆极板13上,上述折叠体通过密封圈3设置在电池壳2中,并且负极板的圆极板14朝下, 正极板的圆极板10朝上,防护4 2K正极导电槽12与隔膜槽17重叠。本实用新型采用各型钢带作为基体,在负极加网孔垫片和弹簧垫片,能够 解决氢负极脱粉的问题,加强活性物质与基体接触,减小电化学极化和极化电 阻,电池的充电电压低、工作电压高,提高了充放电效率,同时内阻的降低, 又提高了大电流充放性能。另一方面,电化学极化的减小,有利于活性物质利 用率提高。在活性物质相同情况下,活性物质利用率越高,电池放出容量越大, 这样就可降低能耗成本,缓解能源紧张。因此,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6)、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4)、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膜(5)以及通过密封圈(3)和电池盖(1)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2),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壳(2)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极板(6)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在负极板(4)与电池盖(1)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和弹簧垫片(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正 极板(6)和负极板(4)均为单片圆结构,在电池盖(1)中加有网孔垫片(9) 和弹簧垫片(7),单片负极板位于电池盖(1)中的网孔垫片(9)之上并放 入密封圈(3)中,在单片负极板上放置有圆形单隔膜,在圆形单隔膜上放置 有正极板(6),正极板(6)上加有网孔垫片(9)并置于电池壳(2)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a、 正极板(6)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10、 11)之间由 与正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12)相连接,负极板(4)也是两圆或多边 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13、 14)之间由与负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15)相连接,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膜(5)是三圆或 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三圆(16、 18、 20)之间设置有导电隔膜槽(17、 19),b、 正极板的两圆极板(10、 11)分别对应设置在隔膜的两圆(16、 18) 上,隔膜另一面的负极板的两圆极板(13、 14)分别对应设置在隔膜的两圆(18、 20)上,并且导电隔膜槽(17)与正极板的导电槽(12)对应,导电隔膜槽(19)与负极板的导电槽(15)对应,正、负极板和隔膜形成正对形 状,同时隔膜边部一个圆(20)与该圆上的负极板的一个圆极板(14) 一起 折叠到隔膜另一面上的正极板的一个圆极板(11)上,同时正极板的另一个 圆极板(10)同隔膜边部另一个圆(16) —起折叠到位于隔膜中间圆(18) 上的负极板的另一个圆极板(13)上,c、上述折叠体通过密封圈(3)设置在电池壳(2)中,并且负极板的圆 极板(14)朝下,正极板的圆极板(10)朝上,防护耳(21)、正极导电槽(12) 与隔膜槽(17)重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以及通过密封圈和电池盖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在电池壳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极板之间加有网孔垫片,在负极板与电池盖之间加有网孔垫片和弹簧垫片,解决了氢负极采用各型钢带作为基体容易脱粉的难题,提高了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文档编号H01M10/30GK201084783SQ200720090678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李喜歌, 杨玉锋 申请人:新乡创力电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