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230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按键结构技术领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键帽均匀支撑 功能,避免按压造成键帽歪斜的按键结构,特别适用于长型鍵帽。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所示,现有具有剪刀式弹性结构的按键10,其主要是由键 帽13、底板14,以及设置于该键帽13、底板14之间,交叉枢接成"X"状的 两支臂11、 12所构成,相比较于传统按键,该类剪刀式按键10由于具有 按键行程长、噪音分贝低等等优点,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薄型键盘, 尤其笔记型电脑的键盘,惟该类按键10所存在的一缺失在于,由于两支臂 11、 12是相互枢接于中央段,因此该支臂ll、 12对于键帽13底部所形成 的支撑面积较窄,当应用于图示该长型键帽13时,若手指20未准确按压 于键帽13相对应于该两支臂11、 12支撑处,则会使得该键帽13歪斜,导 致设置于键帽13底部的压制块131无法准确压制于设置于底板14上的弹 性件15上,因此也使得该弹性件15底部所设置的导电片(图中未示出)无法 与设置于该底板14底部的电路板16准确接触,发生接触不良的状况。为改善上述按压歪斜的状况, 一般业者是在键帽底部一体成型加强肋 结构,惟,基于产品轻薄迷你化需求,键帽厚度也趋薄化,而加强肋若设 计不当或厚度太大,往往导致键帽表面缩水、影响外观,使成型不合格率 升高,其次,加强肋的布置受限于键帽底部结构,无法达到均匀平衡按压 力的目的,而复杂的加强肋设计也会使得制造成本提高。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键结 构,可提供键帽均匀支撑功能,避免按压造成键帽歪斜的按键结构,特别 适用于长型键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舍一键帽,具有一底面;一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一第一活动片及一第二活动片,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第一 及第二活动片的相近的侧缘分别设有一凸柱与一滑槽且相互嵌合枢接,且 该凸柱可于该滑槽内往复滑移,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的约中央部位枢接于该底板上,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相远离的側边分别枢接于该键帽的该底面; 当该键帽处于未受力状态时,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间具有一第一角度,当按压该键帽时,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间具有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大于该第一角度。较佳的是,.该凸柱置于其中第一活动片的外側; 该滑槽设置于第二活动片相对应该凸柱设置处。较佳的是,该第二活动片朝向第一活动片的侧缘设有一凹部,该凹部 可容纳该设置有凸柱的第一活动片伸入。较佳的是,该滑槽贯穿该凹部,使该设置有凸柱的第一活动片伸入后, 该凸柱是由该凹部朝向该长型滑槽穿设而出。较佳的是,该凸柱设置于该第一活动片对称的两边外側,该滑槽设置 于该第二活动片相对应该凸柱设置处对称的两边外側。较佳的是,该凸柱于该滑槽内往复滑移的方向,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 动片相近侧缘的枢转轴心垂直。较佳的是,该第 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远离的側边分别设有枢接轴;该键帽底部相对应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枢接轴处,分别设有枢 接座,该枢接座可供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枢接轴分别插入成枢接状态。较佳的是,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远离侧边所设置的枢接轴的轴心 方向,与该第 一 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近侧缘的枢转轴心平行。较佳的是,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远离侧边所设置的枢接轴,对称 设置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两側。较佳的是,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约中央部位分别设有支撑轴;该底板顶部相对应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支撑轴处,分别设有支 撑座,该支撑座可供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支撑轴分别插入成枢接状态。较佳的是,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约中央部位所设置的支撑轴的轴 心方向,与该第 一 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近侧缘的枢转轴心平行。较佳的是,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约中央部位所设置的支撑轴,是对称设置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外部两侧。较佳的是,该底板的支撑座,可支撑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使其具有一定高度。较佳的是,该底板朝向该键帽底面处,设有一弹性件,当按压该键帽 时,可通过该键帽底面压制该弹性件压缩变形,当释放该键帽时,该弹性 件可自然回复原型。较佳的是,该弹性件底部设有导电片,该底板下方设有一电路板,当 按压该键帽压制该弹性件时,可使该弹性件底部的导电片与该电路板接触 形成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按键结构在底板与键帽之间设有第一活动 片及第二活动片,以作为该键帽支撑结构,其无需在该键帽底部设置加强 肋等,由此可提供键帽均匀支撑功能,避免按压造成键帽歪斜,特别适用 于长型键帽,该按键结构不仅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还可避免导 致键帽表面缩水等情事。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与认同,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现有剪刀式按键受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结构受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30- 按键结构31- 第一活动片311- 凸柱312- 枢接轴313- 支撑轴32- 第二活动片 321- 滑槽322- 枢接轴323- 支撑轴324- 凹部33- 键帽 331-枢接座34- 底板341- 支撑座342- 孔洞35- 弹性件36- 电路板A-凸柱于滑槽内往复滑移之方向C1 -第 一 活动片及第二活动片相近側缘之枢转轴心C2-枢接轴之轴心方向C3-支撑轴之轴心方向ei-第一角度92-第二角度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之图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 段与功效,而以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 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按键结构30,其包含一 键帽33、 一底板34、 一第一活动片31及一第二活动片32,该键帽33具有 一底面,该底板34设置于该键帽33下方,该第一活动片31及第二活动片 32设置于该底板34与该键帽33之间,该底板34朝向该键帽33底面处, 设有一弹性件35,当按压该键帽33时,可通过该键帽33底面压制该弹性 件35压缩变形,当释放该键帽33时,该弹性件35可自然回复原型,在该 弹性件35底部设有导电片(图中未示出),在该底板34下方设有一电路板 36(如图3所示),当按压该键帽33压制该弹性件35时,可使该弹性件35 底部的导电片与该电路板36接触形成电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该第一活动片31靠近该第二活动片32的侧 缘的对称两边外侧各设有一凸柱311,该第二活动片32靠近该第一活动片 31的側缘的对称两边外侧各设有一滑槽321,该第二活动片32朝向第一活 动片31的侧缘设有一凹部324,该凹部324可容纳该设置有凸柱311的第 一活动片31伸入,并可将该凸柱311由该凹部324朝向该滑槽321穿设而 出该第二活动片32,该凸柱311与滑槽321相互嵌合枢接,且该凸柱311 可于该滑槽321内往复滑移,而该凸柱311于该滑槽321内往复滑移的方 向A(如图2所示),与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相近侧缘的枢转 轴心C1垂直。再者,该第一活动片31远离该第二活动片32的側边的对称两边外侧 各设有一枢接轴312,该第二活动片32远离该第一活动片31的侧边的对称 两边外侧各设有一枢接轴322,在该键帽33底部相对应于该第一活动片31 及该第二活动片32的枢接轴312、 322处,分别设有枢接座331(如图3所 示),该枢接座331是可供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的枢接轴312、 322分别插入成枢接状态,使该第一活动片31、第二活动片32与该键帽33 相连结,而该枢接轴312、 322的轴心方向C2,是与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 第二活动片32相近側缘的枢转轴心C1平行。其次,该第一活动片31约中央部位的外部两侧对称设有支撑轴313, 该第二活动片32约中央部位的外部两侧对称设有支撑轴323,于该底板34 顶部相对应于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的支撑轴313、 323处, 分别设有支撑座341,该支撑座341具有孔洞342,该孔洞342是可供该第 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的支撑轴313、 323分别插入成枢接状态, 使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与该底板34相互连结,且该支撑轴 313、 323的轴心方向C3与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近侧缘的枢 转轴心Cl平行,通过该支撑座341可支撑该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 动片32使其具有一定高度。请参阅图3,当该键帽33处于未受力状态时,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 二活动片32间具有一第一角度ei,当按压该键帽33时,如图4所示,该 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间具有一第二角度62,且该第二角度02 大于该第一角度ei,由于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活动片32对键帽33底 部具有较大的支撑范围,因此当按压该键帽33时,可使键帽33平稳下降,
确保该键帽33底部可平稳压制于该弹性件35顶部,使该弹性件35底部所 设置的导电片(图中未示出)与该电路板36确实接触形成电性导通,不致产 生接触不良而必须重复按压之状况;再者,由于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第二 活动片32对键帽33底部具有较大的支撑范围,因此该第一活动片31及该 第二活动片32可作为该键帽33的支撑结构,无需于该键帽33底部设置加 强肋等结构,不仅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避免导致键帽33表面 缩水等情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按键结构,可提供键帽均匀支撑功能, 避免按压造成键帽歪斜,特别适用于长型键帽,确实具有功效上之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键帽,具有一底面;一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一第一活动片及一第二活动片,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相近的侧缘分别设有一凸柱与一滑槽且相互嵌合枢接,且该凸柱可于该滑槽内往复滑移,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的中央部位枢接于该底板上,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相远离的侧边分别枢接于该键帽的该底面;当该键帽处于未受力状态时的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间具有一第一角度,当按压该键帽时的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间具有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大于该第一角度。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柱设置于其中第 一活动片的外侧;该滑槽设置于第二活动片相对应该凸柱设置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活动片朝向第 一活动片的側缘设有一凹部,该凹部是可容纳该设置有凸柱的第一活动片 伸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槽贯穿该凹部, 使该设置有凸柱的第一活动片伸入后,该凸柱是由该凹部朝向该长型滑槽 穿设而出。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柱设置于该第一 活动片对称的两边外側,该滑槽设置于该第二活动片相对应该凸柱设置处 对称的两边外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柱于该滑槽内往 复滑移的方向,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相近侧缘的枢转轴心垂直。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 片相远离的側边分别设有枢接轴;该键帽底部相对应于该第 一及该第二活 动片的枢接轴处,分别设有枢接座,该枢接座是可供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 片的枢接轴分别插入成枢接状态。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 片相远离侧边所设置的枢接轴的轴心方向,是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相 近侧缘的枢转轴心平行。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 片相远离侧边所设置的枢接轴,是对称设置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两侧。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 动片的中央部位分别设有支撑轴;该底板顶部相对应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 动片的支撑轴处,分别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是可供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 片的支撑轴分别插入成枢接状态。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 动片的中央部位所设置的支撑轴的轴心方向,是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 相近侧缘的枢转轴心平行。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迷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活 动片的中央部位所设置的支撑轴,是对称设置于该第 一及该第二活动片的 夕卜部两啦'j。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迷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的支撑座, 可支撑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使其具有一定高度。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朝向该键帽 底面处,设有一弹性件,当按压该键帽时,可通过该键帽底面压制该弹性 件压缩变形,当释放该键帽时的该弹性件可自然回复原型。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底部设有 导电片,该底板下方设有一电路板,当按压该键帽压制该弹性件时,可使 该弹性件底部的导电片与该电路板接触形成电性导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键结构,其是由一键帽、一底板、一第一活动片及一第二活动片组成,该键帽具有一底面,该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该第一活动片及该第二活动片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的相近的侧缘分别设有一凸柱与一滑槽且相互嵌合枢接,且该凸柱可于该滑槽内往复滑移,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的约中央部位枢接于该底板上,该第一及第二活动片相远离的侧边分别枢接于该键帽的底面;当该键帽处于未受力状态时,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间具有一第一角度,当按压该键帽时,该第一及该第二活动片间具有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大于该第一角度。
文档编号H01H13/12GK201044216SQ20072014031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日
发明者林靖庭 申请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