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卡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31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存卡卡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卡卡座,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良的防呆结构的存储卡卡座。

背景技术
MS卡是Memory Stick卡的缩略词,由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主要用于索尼自己生产的设备中,例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其衍生格式有MS Pro、MS Duo、MS Pro Duo和MS Pro-HG Duo。其差异主要是在容量、传输速度和体积上。
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10月19日、授权公告号为CN2735604Y且发明名称为“两用的存储卡连接座”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用的存储卡连接座,其包括座体及盖体,座体对应MS及MS Duo存储卡的导电片,形成有栅栏式的定位块。该实用新型具有供MS及MS Duo存储卡共用的功效,且可避免存储卡反向插入。
由于MS存储卡和MS Duo存储卡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与其配合的信号端子位于同一层面上,其单一平面的十支连接槽,也即业界俗称的“金手指”或者前述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导电片”位于较浅的槽位中。故其插入前述两用的存储卡连接座的位置较浅。
该两用的存储卡连接座中提到的栅栏式的定位块,在本行业更通行的名称为防呆栅栏。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行业现有的一种MS兼容连接器卡座去除盖体的立体图,与上述实用新型提到的结构类似。以插卡方向为前,其防呆栅栏中每一个防呆定位块前面是一垂直平面。防呆栅栏在连接器卡座中的位置较靠前,进而位于防呆栅栏之间的连接器卡座中的信号端子的位置也靠前,离连接器卡座的开口太近,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
由于MS Pro-HG Duo卡的储存卡信号传输速度较高,最多可以使用八位元宽度数据通道传输,其他格式的卡最多只能以四位元宽度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为使MS卡及其衍生格式的MS Pro、MS Duo、MS Pro Duo和MSPro-HG Duo等各类卡都能在同一连接器上兼容,而由于MS Pro-HG Duo卡的信号是以八位元数据传输来达成高速度,就必须有追加的传输速度较高的信号端子和其适配,实现八位元宽度数据通道进行传输。但是为了兼容市场上已经行之有年的MS卡,所以防呆栅栏的位置不可以变动,追加信号端子会离插槽开口太近,为避免使用者因操作失误损坏产品,也为了避免因为端子离开口太近造成电磁干扰(EMI),所以连接器必须加长,使追加信号端子远离开口;相应地,需后移防呆栅栏的位置。
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插卡使用当中,有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看清楚防呆栅栏的位置,造成记忆卡无法顺利插到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的任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存卡卡座,其具有可以与改进的端子结构设置相匹配的改良防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存卡卡座,包括盖体和座体,所述座体中设置有第一排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排信号端子前方且由至少两块防呆定位块构成的防呆栅栏、设置在所述防呆定位块之间且位于该第一排信号端子下方的第二排信号端子,该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该第二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位于与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所在平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所述防呆栅栏的整个前端面形成有导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导引面是由在各防呆定位块前端形成的导引斜面和位于各所述导引斜面下方的导引底面所组成的导引斜坡,该导引底面由所述各导引斜面的底部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为一体并与其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导引面是在防呆栅栏的整个前端形成的相切于同一平面的导引圆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防呆定位块以至少两块设置于座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第二排信号端子包括四支信号端子,所述防呆定位块中的一块将其第二排信号端子中的一支与其余三支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在其具有改进信号端子设置结构的储存卡卡座中,为了避免电磁干扰,需延长信号端子与卡座的开口的距离,相应地需后移防呆栅栏的位置;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插卡使用当中,有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看清楚防呆栅栏的位置,造成储存卡无法顺利插到位,甚至因为反向硬插而损坏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储存卡卡座设置导引面后,使用者不必很精确的对准防呆栅栏也可以通过导引面顺利插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可以实现MS系列多种卡兼容的基础上,以插卡方向为前不但避免了前方的电磁干扰而且有效防止了而且避免了使用者因操作失误损坏产品。

图1为背景技术中MS兼容连接器去掉盖体的立体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MS兼容连接器的防呆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盖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呆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导引斜面1导引底部2 防呆定位块3 第一排信号端子4 第二排信号端子5 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46 第二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56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存卡卡座去掉盖体后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存卡卡座中的防呆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B部局部放大图。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储存卡卡座包括盖体(未示出)和座体,所述座体中设置有第一排信号端子4、防呆栅栏和第二排信号端子5。
第一排信号端子4由十支信号端子构成,各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46用于与储存卡的连接槽(俗称金手指的表面)电连接。
第二排信号端子5设置在第一排信号端子4下方。第二排信号端子5由四支信号端子构成,各第二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56用于与储存卡的连接槽电连接。第二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56和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46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在储存卡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储存卡卡座时,可以使第一排信号端子4和第二排信号端子5均与储存卡的连接槽电连接,从而增加数据通道和传输速度。
防呆栅栏设置在第一排信号端子4前方,且由六块防呆定位块3构成,当然,防呆定位块不限于六块可以根据需要或多或少;用于使储存卡插入时定位和防呆。第二排信号端子5的四支信号端子在各防呆定位块3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各导引斜面1的底部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融合为一体并与各导引斜面1位于同一平面的导引底部2,该导引斜面1和导引底部2一体组成一导引斜坡。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很容易联想到将前述导引斜面1和导引底部2组成的导引斜坡,做成在防呆栅栏的整个前端形成的相切于同一平面的导引圆弧面的导引面。
从图1至图3当中可以看出,现有的一种MS兼容连接器卡座不具备导引斜面1及其延伸出的导引底部2的结构;而图4至图6所揭示的导引斜面1和导引底部2融合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具有导引斜坡的防呆栅栏;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比现有MS兼容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前面,又多了四支追加信号端子,增加了信号传输通道,所以传输速度比一般MS卡还要快。但是为了兼容市场上已经行之有年的MS卡,所以防呆栅栏的位置不可以变动,四支追加信号端子会离插槽开口太近,为避免使用者因操作失误损坏产品,也为了避免因为端子离开口太近造成电磁干扰(EMI),所以连接器必须加长,使追加信号端子远离开口。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插卡使用当中,有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看清楚防呆栅栏的位置,造成记忆卡无法顺利插到位,若设置导引斜坡,使用者不必很精确地对准防呆栅栏也可以通过导引斜坡顺利插卡。若不幸将卡反向插入,由于卡上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卡座的防呆定位块相配合的导引定位槽,会因为导引斜坡的存在其插入厚度远大于正确插入方向而无法插入。
当然,前述导引斜坡设置在现有的,未增加第二排信号端子5的,只有十支第一排信号端子4的,仅能兼容MS卡和MS Duo卡的存储卡卡座的防呆栅栏中,也具有防操作失误损坏产品,以及避免因为端子离开口太近造成电磁干扰(EMI)。所以,本实用新型给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导引斜坡应用到其他卡座中的技术启示。显然,这样做会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储存卡卡座,包括盖体和座体,所述座体中设置有第一排信号端子(4)、设置在所述第一排信号端子(4)前方且由至少两块防呆定位块(3)构成的防呆栅栏、设置在所述防呆定位块(3)之间且位于该第一排信号端子(4)下方的第二排信号端子(5),该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46)位于同一平面内,该第二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56)位于与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46)所在平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栅栏的整个前端面形成有导引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是由在各防呆定位块(3)前端形成的导引斜面(1)和位于所述各导引斜面(1)下方的导引底面(2)所组成的导引斜坡,该导引底面(2)由所述各导引斜面(1)的底部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为一体并与其位于同一平面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是在防呆栅栏的整个前端形成的相切于同一平面的导引圆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储存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定位块(3)以至少两块设置于座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存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信号端子(5)包括四支信号端子,所述防呆定位块(3)中的一块将其第二排信号端子(5)的一支与其余三支隔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存卡卡座,包括盖体和座体,所述座体中设置有第一排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排信号端子前方且由至少两块防呆定位块构成的防呆栅栏、设置在所述防呆定位块之间且位于该第一排信号端子下方的第二排信号端子,该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该第二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位于与第一排信号端子的连接端顶部所在平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所述防呆栅栏的整个前端面形成有导引面。本实用新型在可以实现MS系列多种卡兼容的基础上,以插卡方向为前不但避免了前方的电磁干扰而且有效防止了而且避免了使用者因操作失误损坏产品。
文档编号H01R12/16GK201112946SQ20072016999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1日
发明者许应赞 申请人:东莞捷仕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