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81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寿 命高灵敏度继电器。 二、背景技术继电器的内部结构一般由接触系统、电磁系统和支架 构成,传统继电器的接触系统部分一般采用柔性接触,簧 片采用的是银镁镍合金,线圈的功耗较大,可靠性及灵敏度较低,并且寿命较短,工作次数只有io万次。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继电器接触系统和电磁机构 进行改进创新,达到了提高继电器的寿命和灵敏度的目的。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长寿型高灵敏度继电 器,提高继电器的寿命和灵敏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继电器接触系统接触簧片采用半柔性接触方式;其中动接 触片采用托片过渡与接线脚连接;静接触片采用"硬"接 触结构;同时接触系统的动接触片与静接触片的材料均采 用金钯铂合金,从而提高了继电器的寿命,其工作次数提 高到100万次。该继电器电磁机构采用了平衡衔铁旋转式 结构,并将线圈的电阻值提高,针对额定电压5V规格的产 品,线圈电阻值提高到300欧姆,比同体积的常规产品提 高10倍。从而降低功耗(同体积常规产品功耗为0. 69W,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功耗小于0. 25W),达到了提高其灵敏度的目的。釆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延长了继电器的寿命、 工作次数达到最低100万次;降低功耗使继电器的灵敏度 大为提高。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机构、2-接触系统、3-外罩。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磁机构 结构示意图;图中4-线圈、5-轭铁、6-铁芯、7-支架、8-衔铁。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接触系统 结构示意图;图中9-基座组合、10-静接触片、11-动接触片组合、 12-过渡引线、13-绝缘片。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动接触片 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4-动接触片、15-托片。图5为本实用新型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静接触片 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作 具体说明,该继电器由电磁机构1、接触系统2、外罩3组 成;电磁机构包括线圈4、轭铁5、铁芯6、支架7、衔铁8 构成;接触系统包括机座组合9、静接触片10、动接触片 组合11、过渡引线12、绝缘片13构成;动接触片组合由 动接触片14和托片15构成。该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磁机构1采用平衡衔铁旋转式结构;并把其中的线圈4<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功耗,提高其灵敏度。在接触系统2中,动接触片组合11 由动接触片14采用托片15过渡与接线脚连接,动接触片 14与托片15通过点焊连接;静接触片10采用"硬"接触 结构;使动接触片14与静接触片IO形成半柔性接触。动 接触片14与静接触片10的材料均采用金钯钼合金制成; 从而达到延长继电器的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由电磁机构(1)、接触系统(2)和外罩(3)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机构(1)包括线圈(4)、轭铁(5)、铁芯(6)、支架(7)和衔铁(8);接触系统(2)包括基座组合(9)、静接触片(10)、动接触片组合(11)、过度引线(12)和绝缘片(13);动接触片组合(11)中有动接触片(14)、托片(15);静接触片(10)采用“硬”接触结构,动接触片(14)与静接触片(10)形成半柔性接触。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动接触片(14)与静接触片(10)的材料均采用金钯铂合金。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动接触片(14)采用托片(15)过渡与接线脚连接。.
专利摘要长寿命高灵敏度继电器由电磁机构、接触系统、外罩组成;电磁机构包括线圈、轭铁、铁芯、支架和衔铁;接触系统包括基座组合,静接触片、动接触片组合,过度引线和绝缘片;动接触片组合中有动接触片和托片。静接触片采用“硬”接触结构,动、静接触片形成半柔性接触;动、静接触片均采用金钯铂合金材料。该种继电器寿命长、灵敏度高。
文档编号H01H50/16GK201117585SQ20072017422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李阳华 申请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