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38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钮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省成本的 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
背景技术
10 目前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例如为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装置的结构设计愈来愈精密,以因应多功能的需求,因此,各式电子装置的 各元件的接合方式更显重要。目前电子装置均设有按钮,用以控制电 子装置的工作,例如电脑的电源按钮、移动电话的键盘按钮、家电 产品的遥控器的按钮等,由此可知,按钮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15 且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按钮来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电源按钮具有 发光设计,以确认电源是否接通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现有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壳体 10上,通过按压来操作触控单元(例如开关,未图示),如图所示,该 壳体IO背面具有穿孔100、插孔102、及呈柱体结构的连接部101,而20 现有按钮结构包括个别的按压键11及导光环12,且该按压键11具有二弹性臂13,该导光环12具有对应插孔102的卡柱121,该二弹性臂 13具有对应连接部101的孔131。该弹性臂13通过该孔131热熔连接至连接部101,使该按压键11 固定于壳体10的背面;该卡柱121嵌卡于该插孔102内,而使该导光 25环12固定于壳体10的外表面,该穿孔100则用以外露按压键11。通过弹性臂13的弹力,以使按压键ll受力升降而触碰触控单元;另外,该导光环12具有导光功能,以确认电源接通电子装置,不仅方便使用 且增加美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因按压键11及导光环12为两构件,不仅 30 增加按钮结构的复杂度,且增加制造与组装的成本;另外,该导光环12的卡柱121及壳体10的穿孔100设计,将增加制造的成本,且需要配合两者的公差,不仅不易于组装,更易因公差裕度而导致无法组装 或降低组装良率。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得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各种缺点的电子装置 的按钮结构,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节省成本的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子装置的按钮 10 结构。为实现上述及其它相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 按钮结构,其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该壳体具有穿孔,该电子装置 的按钮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导光部以及至少二弹性臂,该按 压部与该导光部相连且从该壳体的穿孔外露,二该弹性臂连接该导光15 部并连接至壳体。上述的按钮结构中,该按压部可为圆片形;该导光部可为设于该 按压部外围的环状结构;该弹性臂可为设于该导光部外围的弯折结构; 该弹性臂的一端可具有孔,该壳体具有为柱体且对应该孔的连接部, 以热熔连接该弹性臂的孔。20 前述该按压部、导光部及弹性臂为可由双色射出一体成型,该按压部可由聚碳酸酯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构成,该导光 部及弹性臂是由聚碳酸酯及雾化透明料所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为一体成型该按压部、导光 部及弹性臂,使该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为单一构件,有效实现结构简25 单、节省成本的目的,且该导光部及壳体均不需额外设计二者间的连 接结构,从而使该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组装于壳体时,加工制造方法 简化,且导光部与壳体无配合公差的考虑而易于组装,进而降低产品 的不良率,有效达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的目的。30
图1为现有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及壳体背面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及壳体背面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及壳体表面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0壳体100穿孔101连接部102插孔11按压键12导光环121卡柱13弹性臂131孔21按压部22导光部23弹性臂231孔30壳体30a背面30b外表面300穿孔301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以使所属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发挥的作用。请参阅图2, 一种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包括按压部21、导光 30部22以及至少二弹性臂23,该按压部21为圆片形且连接导光部22, 该导光部22为设于按压部21外围的环状结构且连接二弹性臂23,该弹性臂23则为设于导光部22外围的弯折结构。该按压部21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及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所构成,该导光 部22及弹性臂23是由聚碳酸酯(PC)及雾化(Atomize)透明料所构 5成,且该按压部21、导光部22及弹性臂23为双色射出一体成型。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为通过双色射出 加工,使按压部21、导光部22及弹性臂2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相比 于现有技术,该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为单一构件,有效达到结构简单 的目的,且不需制造其它构件而简化加工制造方法,有效达到节省成 io 本的目的。请参阅图3、图4,该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设于电子装置(图未示)的壳体30上,该电子装置例如为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MP3/MP4播放机等;然而,有关于电子装置的种类繁多,并不限于上述种类, 且其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故不再赘述。15 该壳体30的背面30a具有例如为柱体的连接部301、及对应前述按压部21及导光部22的穿孔300,该穿孔300用以一同外露按压部 21及导光部22于壳体30的外表面30b,且该弹性臂23的一端具有对 应该连接部301的孔231,该连接部301热熔连接该孔231,使该电子 装置的按钮结构固定于壳体30的背面30a。20 当使用者按压按压部21时,该按压部21通过弹性臂23的弹力而受力升降,以触碰触控单元(图未示)而操作该电子装置;另外,该 导光部22具有导光功能,当按压部21触碰触控单元时,该电子装置 内的光源(图未示)启动,通过该导光部22将光线引导至壳体30的 外表面30b,以确认电源接通电子装置,不仅方便使用且增加美观。25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的导光部22不需额外设计连接结构,因此,该壳体30也不需设计连接结构,从而使该电子 装置的按钮结构组装于壳体30时,导光部22与壳体30无配合公差的 考虑,不仅简化加工制造方法,且易于组装,更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有效达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的目的。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因按压部、导光部及弹性臂为一体成型,使该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为单一构件,有效达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的目的,且该导光部及壳体均不需额外设计二者 间的连接结构,从而使该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组装于壳体时,加工制 造方法简化,且导光部与壳体无配合公差的考虑而易于组装,进而降 低产品的不良率,有效达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的目的。但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用以例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 作用,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 上述的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内容而完成 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被本申请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上,且该壳 体具有穿孔,其特征在于该按钮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导光5 部以及至少二弹性臂,该按压部与该导光部相连且从该壳体的穿孔外 露,二该弹性臂连接该导光部并连接至该壳体。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按压部为圆片形。10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导光部为设于该按压部外围的环状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15弹性臂为设于该导光部外围的弯折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壳体具有连接部,以供热熔连接该弹性臂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为柱体,该弹性臂的一端则具有对应该柱体的孔。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的按钮结构,其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该按钮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导光部以及至少二弹性臂,该按压部与该导光部相连且自该壳体对应预设的穿孔外露,该弹性臂连接该导光部并连接至该壳体。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钮结构为单一构件,且加工制造方法简化,有效达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H13/14GK201156482SQ20072018657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航 李, 杨永吉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