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多个扁平形电池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798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叠多个扁平形电池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多个具有使用柔性膜的电池容器的扁平形的电池 层叠而得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图11表示具有使用铝层叠膜的电池容器的以往的扁平形的非水电解 质二次电池1的结构例。
铝层叠膜是指在铝箔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树脂层的膜结构。该铝层叠膜 与圆筒形或方形的电池盒的金属罐所使用的铝板、铁板、镍板等硬质材料 不同,稍加用力就容易弯曲的、所谓柔性膜的一种。
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是在由两张方形的铝层叠膜11构成的电池
容器内收纳扁平形的发电要素(蓄电元件)12而成的结构。这两张铝层叠 膜11从上下夹住发电要素12。这时,在前后的端部la和左右的侧端部 lb的外缘侧,通过将两张铝层叠膜11重合并热熔敷,从而使其内部密闭。 因此,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中,由前后和左右四边构成方形。该非水电 解质二次电池1构成上下厚度相对于这四边的长度充分薄的扁平形。另外, 在夹住发电要素12的两张铝层叠膜11的外表面形成图11所示的扁平面 lc。
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有时组合多个而作为电池组使用。这种情
况下,以往一般将扁平面lc彼此直接粘接,或使用双面粘接带等将扁平 面lc粘接,从而将电池层叠。
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池组中,将与发热源即发电要素12非常接近的、 面积大的扁平面lc彼此密接,层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因此,该相互 密接的扁平面lc,即使其面积大,也不能从其充分散热。结果,由于伴随 充放电的散热使电池温度变得过高,所以出现电池寿命变短的问题。特别是,为了在上下两侧配置其他电池而配置在中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
中,仅从左右的侧端部lb和前后的端部la散热。因此,不能充分散热的
问题尤为严重。
另外,在该电池组中,来自外部的振动和冲击容易直接传递给各非水 电解质二次电池1。结果,还存在柔性而强度弱的铝层叠膜11容易受损的 问题。
另外,以往有通过将电池组的多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在图11的 左右方向并列配置而促进散热的发明(例如参照日本的专利文献特开
2005 — 108750号公报)。但是,这样的电池组由于左右方向的宽度过宽, 所以存在不能够在有限的小空间里收纳电池组的问题。 专利文献h日本特开2005 — 1087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层叠的多个电池之间配置间隔件,从而促进电池的 散热,或难以产生因振动或冲击产生柔性膜的损伤的电池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其将多个具有使用柔性膜的电池 容器的扁平形的电池其扁平面彼此相对而上下层叠,在相邻的电池间配置 间隔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是相互隔开间隔 配置以在相邻的电池的扁平面间产生缝隙的两个以上的部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是支承电池的左 右的侧端部以在相邻的电池的扁平面间产生缝隙的部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是从相邻的电池 的左方的侧端部间向扁平面间、进而跨向右方的侧端部间配置的部件,并 且左方的侧端部间的间隔件的厚度以及右方的侧端部间的间隔件的厚度 比扁平面间的间隔件的厚度厚。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具有用于对相邻 的电池之前和之后的至少一方的位置上引导风的引导部,引导部引导风以 使风沿着电池的侧端部流动。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在相邻的电池的左方的侧端部间和右方的侧端部间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孔。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电池组中,孔在前后方向贯通间隔件。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为弹性体。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是具有橡胶弹性 或弹簧弹性的弹性体。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至少含有缓和来 自外部的冲击的耐震材料和导热度比耐震材料高的材质。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的电池组中,导热度高的材质含有 由碳和金属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在层叠的各电池间配置间隔件,所以能 够在这些电池的宽的扁平面间空开间隙,或在左右的侧端部间的间隙中促 进空气等的流通,所以能够促进电池的散热。或者,由于通过各电池间的 间隔件能够缓冲振动和冲击,所以能够防止用于这些电池的电池容器中的 柔性膜受损。特别是,若使用弹性体作为间隔件,振动和冲击的缓冲效果 能够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间隔件是相互隔开间隔配置以在相邻的电池 的扁平面间产生缝隙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所以能够在这些间隔件间可靠地 隔开间隙而促进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间隔件是支承电池的左右的侧端部以在 相邻的电池的扁平面间产生缝隙的部件,所以在宽阔的扁平面间不会阻碍 空气等的流通,能够进一步促进电池的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间隔件是从相邻的 电池的左方的侧端部间向扁平面间、进而跨向右方的侧端部间配置的部 件,并且左方的侧端部间的间隔件的厚度以及右方的侧端部间的间隔件的 厚度比扁平面间的间隔件的厚度厚,所以能够防止因振动或冲击使电池产 生错位。而且,若作为该间隔件使用弹性体,则也能够提高振动或冲击的 缓冲效果。另外,若在间隔件的边缘部设置R型部分,则能够进一步可靠 地防止柔性膜的损伤。另外,若在该间隔件上设置由孔或缝隙等构成的流 通路,则还能够促进空气等的流通,促进电池的散热。特别是,当在间隔件的扁平面间的部分设置凹凸或沿着前后方向的槽的情况下,在扁平面间 形成空气的流通路,所以能够得到优良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间隔件具有用于对相邻的电池之前和之后的 至少一方的位置上引导风的引导部,引导部引导风以使风沿着电池的侧端 部流动,因此,因引导板的存在能够增强向电池的侧端部流动的风的强度, 所以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冷却电池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间隔件在相邻的电池的左方的侧端部间和右 方的侧端部间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孔(例如图6)。通过这样设置孔,从而能 够增强间隔件中位于电池的侧端部间的部分的缓冲性(冲击缓冲性)。因 此,得到耐冲击性优良的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第六方面的电池组中,孔在前后方向贯通间 隔件,所以空气在该孔中流动,得到电池组的散热性提高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间隔件为弹性体,所以能够得到对振动 和冲击难以受损的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间隔件至少含有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的耐震 材料和导热度比耐震材料高的材质。因此,能够得到通过耐震材料的作用 使得相对于振动和冲击难以受损的电池组。另外,能够得到通过导热度高 的材质的作用而散热性优良的电池组。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方向仅是为了方便表示相 互垂直的三维方向,所以这些方向能够任意替换。即、具体地上和下替换、 或上下和左右替换,仍是相同结构。例如若将权利要求中的上下替换为现 实的左右,将权利要求的左右替换为现实的上下,则实际上得到多个电池 横向层叠的电池组,当这样的电池组也相当于"将多个扁平形的电池其扁 平面彼此相对而上下层叠的电池组"。图等中,引线的突出方向为前后方 向,但是引线也可以向前后方向以外的方向突出。电池的上下方向成为与 扁平面垂直的方向。但是电池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区别仅是为了方便 而作的区别,实质上没有区别。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表示上下两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表示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 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其他结构例的、表示上下两个非水电 解质二次电池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表示上下两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表示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 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表示上下两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表示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 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其他结构例的、表示上下两个非水电 解质二次电池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表示上下两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表示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结构的组装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la端部
lb侧端部
lc扁平面
11铝层叠膜
12发电要素
13引线端子
2间隔件
3间隔件
84间隔件
4a上方支承部
4b下方支承部
5间隔件
5a电池支承部
5b三角孔
6间隔件
6a电池支承部
7间隔件
7a端部支承部
7b引导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将与图11所示的相同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上下层 叠多个而得的电池组进行说明。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是在由两张方形 的铝层叠膜11构成的电池容器中收纳扁平形的发电要素12的结构。
作为铝层叠膜11采用在铝箔的一侧面上层叠尼龙或PET (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等阻挡性的强度高的树脂层,并且在另一侧面层叠聚丙烯 或聚乙烯等热可塑性的树脂层的三层结构的方形的柔性膜。另外,在这些 柔性膜11的中央大部分形成有热可塑性的树脂层侧凹陷的凹部,.以在这 些柔性膜11上能够嵌入扁平形的发电要素12。
发电要素12是经由间隔件巻绕带状的正极和负极而形成扁平状的长 圆筒形,使正负极各一个引线端子13从前后的两端面突出。其中,该发 电要素12只要形成上下的厚度比前后或左右的长度薄的扁平形即可,未 必限于长圆筒形的巻绕类型,例如也可以是层叠型。另外,引线端子13 也不限于一根根从发电要素12的前后的端面突出的情况,例如也能够使 正负极的引线端子13分别仅从前方的端面突出。
上述两张铝层叠膜11是使热可塑性的树脂层对合,将发电要素12嵌 入由凹部彼此形成的内侧空间中。这时,通过重合前后的端部la和左右
9的侧端部lb的外缘侧并使其热熔敷,从而形成内部密闭的电池容器。这
时,从发电要素12的端面突出的各引线端子13通过前后的端部la的外 缘侧的铝层叠膜11被热熔敷的部分之间而向外部突出。另外,电解液在 前后的端部la的外缘侧和左右的侧端部lb的外缘侧的铝层叠膜11通过 热熔敷而全部被密闭之前,填充在收纳有发电要素12的空间中。
上述结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前后和左右的四边构成大致方 形,且上下的厚度相对于这些四边的长度充分薄的扁平形。上下方向相对 于这些四边中前后和左右中较短一方的长度的比率优选为0.01 0.4,更优 选0.03 0.25。两片铝层叠膜11的凹部的外表面构成上下突出的宽阔的大 致平坦的面,构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扁平面lc。
然而,本实施方式中,表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使用重合两张铝层 叠膜11的电池容器的情况,但是该铝层叠膜1的结构为任意,例如凹部 仅形成在一侧的铝层叠膜11上,或也能够仅使用完全没有形成凹部的铝 层叠膜ll。另外,例如也能够将一张铝层叠膜折两次而构成电池容器。另 外,也能够替代铝层叠膜11的铝箔,使用采用其他具有阻挡性的金属层 的金属、树脂层叠膜。另外,只要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和阻挡性且能够可 靠封装的柔性膜,材质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仅由树脂构成的层叠膜, 也可以使用并非层叠膜的单一的膜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将上述多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使其扁平面 lc彼此相对地上下层叠。另外,上下相邻的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之间 配置间隔件。间隔件可以是内部实体的所谓实心体或在该实心体设置孔或 缝隙等的结构,也可以是弯折板材或棒材连接而成的结构的框体。该间隔 件优选如橡胶制的实心体或树脂制的框体等能够发挥某种程度的弹性的 材料。
另夕卜,在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之间配置间隔件是指在相邻 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扁平面lc之间配置间隔件,或在该扁 平面lc之间和侧端部lb之间(左右的至少一方)配置间隔件,或在该扁 平面lc之间空开间隔,在侧端部lb之间(左右至少一方)以及端部la 之间(前后的至少一方)的至少一方配置间隔件的情况等。也包括在该扁 平面lc之间不空开间隔而在侧端部lb之间(左右的至少一方)以及端部la之间(前后的至少一方)的至少一方配置间隔件的情况。
上述电池组在串联连接全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情况下,相邻的
一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正极的引线端子13和另一方的非水电解 质二次电池1的负极的引线端子13相互重合,并通过焊接等连接。并且, 这些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通常收纳在箱体状的电池组箱中。电池 组箱维持多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层叠状态,并且能够保护各非水电 解质二次电池1的强度比较弱的铝层叠膜11。另外,该电池组箱适当形成 多个使外部气体向内部流通的通气口。另外,该通气口不仅外部气体自然 流入流出,也可以通过换气装置强制流入流出。
根据上述结构,在层叠的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之间配置间隔件, 所以能够形成在这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宽阔的扁平面lc之间空开 间隙的结构,能够在该间隙中流通大量的空气。另外,能够形成即使在扁 平面lc之间没有空开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促进空气在左右的侧端部lb 之间的流通的结构。因此,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通过该空气的流 通,不仅能够促进配置在上下端部,而且能够促进配置在中央部的散热, 所以能够抑制温度差。
另外,由于通过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之间的间隔件,能够缓冲来 自外部的振动和冲击,所以也能够防止这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铝层 叠膜11受损。特别是,作为间隔件使用弹性体,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 和冲击的缓冲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间隔件也可以至少包含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的耐 震材料和导热度比耐震材料高的材质。这样,则因耐震材料的作用,而能 够得到难以由于振动和冲击受损的电池组。另外,因导热度高的材质的作 用,而得到散热性优良的电池组。作为导热度高的材质例如碳、金属等。 这些碳、金属等特别优选以粉末状混入间隔件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通过使空气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 的扁平面lc之间等缝隙间流通而被冷却的情况,也可以代替空气使任意 流体流通,从而也能够进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冷却。
如上所述,本发明以用于电池组的电池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情况 为中心进行的说明。但是,考虑到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本发明的电池当然
ii不限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于本发明的电池也可以是铅蓄电池、镍镉 电池、镍氢电池、各种一次电池等。 实施例 〔实施例1 )
实施例l,如图1和图2所示,表示在上下层叠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 次电池1的相对的扁平面lc之间配置两条棒状的间隔件2的情况(本发
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这些间隔件2是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扁
平面lc的前后距离大致相同长度的方柱形状,使其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
分别配置在相对的扁平面lc间的左右端部。各间隔件2可以由硬质树脂 成形品等构成,但是优选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另外,各间隔件2优选使 用双面粘接带或粘接剂等粘附在扁平面lc上,从而优选位置不容易错开。
另外,实施例1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通过将左右的侧端部lb 的铝层叠膜11热熔敷的部分向上方弯折,从而减小电池组的左右的宽度, 但是也同样能够对没有弯折侧端部lb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实施。
根据实施例1,由于在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扁平面 lc之间存在间隔件2,所以能够在该扁平面lc间可靠地空开间隙。而且, 由于在宽阔的扁平面lc之间的间隙的左右的两端部上配置两条间隔件2, 所以能够使前后方向的空气在该扁平面lc间的间隙的大部分区域上流通。 因此,能够促进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散热,能够减少上下端部和中 央部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温度差。另外,使用弹性体的间隔件 2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外部的振动和冲击发挥高的缓冲效果。
关于该实施例1的电池组、和用双面粘接带固定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的扁平面lc而层叠的以往的电池组,测量在连续充放电循环时的各非水 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温度。其结果,相对于以往电池间的最大的温度差为 8°C,实施例1中,能够将电池间的最大的温度差抑制在3"C。 g卩,能够确 认可以减少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温度的不均。
另外,对间隔件2使用橡胶的实施例1和以往的电池组实施了振动试 验(JISC8711)。结果,在己往例子中产生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铝层 叠膜11上产生龟裂的不良情况,但是实施例1中没有发现这样的不良情 况,所以也能够确认到可以防止铝层叠膜ll的损伤。另外,实施例1中,表示在扁平面lc间的间隙的左右的端部配置两 条间隔件2的情况,但是通过在这些间隔件2之间进一步追加一根以上的 间隔件2,从而也能够强化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间的支承。另外,
这些间隔件2也能够代替沿着前后而沿着左右或倾斜方向。
另外,也能够代替棒状的间隔件2,如图3所示,将四个块状的间隔 件3配置在扁平面lc间的间隙的四角。这种情况下,不仅扁平面lc间的 间隙中间隔件3所占的区域进一步减少,而且在该扁平面lc间的间隙中 不仅前后方向在左右方向上也能够流通空气,所以能够提高非水电解质二 次电池1的散热效率。而且,关于该块状的间隔件3也能够任意变更配置 位置和配置个数。 〔实施例2〕
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表示在上下层叠的相邻的非水电解质 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侧端部lb间配置框体状的间隔件4的情况(本发明 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框体状的间隔件4在右侧的侧端部lb和左侧的侧 端部lb上分别用一个。这些间隔件4是通过树脂成型制作的树脂薄板构 成的框体,由上方支承部4a和下方支承部4b构成。上方支承部4a是为 了支承上方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朝下的单侧的侧端部lb和其 前后的端部lb而将树脂薄板弯曲成凹状的部分。下方支承部4b是为了支 承下方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朝上的单侧的侧端部lb和其前后 的端部la而将树脂薄板弯曲成凹状的部分。另外,这些上方支承部4a和 下方支承部4b上下稍空开间隔相连。
另外,实施例2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也通过将左右的侧端部 lb的铝层叠膜11被热熔敷的部分向上方弯折,从而减小电池组的左右的 宽度,但是也同样能够对没有弯折侧端部lb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实 施。
根据实施例2,由于在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侧端部 lb之间设置左右各一个间隔件4,所以能够在该扁平面lc间以极大的面 积空开间隙。而且,最大能够在该扁平面lc间的全部区域使前后方向的 空气流通。因此,能够促进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散热,能够减少上 下端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和中央部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温度差。另外,由于由树脂制的框体构成的间隔件4具有弹簧弹性,所以对 来自外部的振动和冲击能够发挥高的缓冲效果。而且,这些间隔件4特别
是受到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和冲击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上方支承部4a和 下方支承部4b防止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错位。因此,抑制铝 层叠膜ll被强力拉扯而破损。
关于该实施例2的电池组、和用双面粘接带固定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的扁平面lc而层叠的以往的电池组,测量在连续充放电循环时的各非水 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温度。结果,相对于以往电池间的最大的温度差为8 °C,实施例2中,能够将电池间的最大的温度差抑制在3'C。 g卩,能够确 认可以减少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温度的不均。 (实施例3〕
实施例3,如图6和图7所示,表示在上下层叠的相邻的非水电解质 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扁平面lc间和侧端部lb间(左右两方)的全部配置 间隔件5的情况(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该间隔件5是通过树脂 成型制作的板状,在左右两端部形成电池支承部5a。电池支承部5a是间 隔件5的两端部向上下方向突出的部分。
该电池支承部5a是为了支承上下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侧 端部lb而弯曲形成为凹状的部分。另外,这些电池支承部5a上设有贯通 前后方向的大致三角形的三角孔5b。另外,实施例3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 次电池1中,虽然左右的侧端部lb没有被弯折,但是也同样能够对通过 将该侧端部lb的铝层叠膜11被热熔敷的部分向上方弯折而减小电池组的 左右的宽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实施。
根据实施例3,由于在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扁平面 lc之间设置由树脂的实心体构成的间隔件5,左右的侧端部lb也被该间 隔件5的电池支承部5a可靠地支承。因此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 不会对来自外部的振动和冲击产生错位,能够可靠地降低引线端子13的 连接发生脱离的概率。
而且,由于在该间隔件5的左右的电池支承部5a上设有三角孔5b, 所以通过壁厚薄的部分的弹性也能够发挥缓冲效果。另外,也能够通过三 角孔5b促进空气的流通,所以能够促进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散热。关于该实施例3的电池组、和用双面粘接带固定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的扁平面lc而层叠的以往的电池组,进行从IO米高度坠下的试验。结 果,以往存在引线端子13的连接脱离的情况,但是实施例3中不存在引 线端子13的连接脱离的情况,能够确认间隔件5的缓冲效果。
另外,实施例3中,表示了在间隔件5的电池支承部5a上设置三角 孔5b的情况,但是也能够不形成该三角孔5b而使间隔件5整体为实心体。 其中若形成三角孔5b,则能够减小电池支承部5a的板厚而带有弹性,所 以能够发挥上述那样的缓冲效果。另外,即使在由橡胶制等弹性体构成间 隔件5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发挥缓冲效果。
另外,如图8所示,若将间隔件6的电池支承部6a在左右外侧扩大 形成,则能够由该电池支承部6a支承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左右的侧 端部lb的外缘侧中直到铝层叠膜ll被热熔敷的部分。因此,能够可靠地 防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错位。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该间隔件的扁平面间的部分上设置凹凸或 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槽的情况下,由于在扁平面间形成空气的流通路所以能 够得到优良的散热效果。
在图6 图8所示的间隔件6的电池支承部6a中,在上下的边缘部形 成微小的圆弧部分,若该边缘部的圆弧的曲率半径进一步增大,则能够更 可靠地防止铝层叠膜11受损的风险。 (实施例4〕
如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4表示配置有从上下支承非水电解质二 次电池1的前后的端部和左右的侧端部的一对框体状的间隔件7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实施例)。这些间隔件7是由通过树脂成型制作的 树脂薄板构成的方形凸缘状的框体,将它们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上 下嵌入的情况下,在中央的洞孔部分嵌入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扁平 面lc的凸部。并且,前后左右的凸部与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前后 的端部和左右的侧端部的铝层叠膜11被热熔敷的部分抵接。
另外,这些间隔件7的前后的凸部形成有端部支承部7a和引导板7b。 端部支承部7a是从间隔件7的前后的凸部的内侧端向斜内的上方或下方 突出的树脂薄板部,在中央的洞孔部嵌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扁平面
15lc的凸部时,其沿着前后的端部la的倾斜面。引导板7b是从该端部支承部7a的左右两端向前后的外侧延伸的树脂薄板部,形成越朝向前后的外侧越靠近左右的中央的倾斜曲面。
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在从上下嵌入一对间隔件7的状态下多个上下层叠而形成电池组。这时,形成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相对的扁平面lc间接近的状态、即这些扁平面lc彼此极为接近或相互接触的状态。
在此,说明将在一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上下配置的两个间隔件7形成一对的情况。但是,在多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i层叠的情况下,在相邻的两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之间,上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一对间隔件7中下侧的间隔件与下方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一对间隔件7中上侧的间隔件成为一组,配置在这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之间。
另外,实施例4所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也通过将左右的侧端部lb的铝层叠膜11被热熔敷的部分向上方弯折,从而减小电池组的左右的宽度,但是也同样能够对没有弯折侧端部lb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实施。这种情况下,间隔件7的左右的端部如实施例4所示可以上下弯折,也可以不弯折而沿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侧端部lb保持水平。
根据实施例4,间隔件7的引导板7b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端部la间的间隙的空气导入侧端部lb间的间隙中而促进流通。因此,促进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散热,能够减少上下端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和中央部层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温度差。
另外,由树脂制的框体构成的间隔件7具有弹性(弹簧弹性),端部支承部7a支承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前后的端部la,所以也能够对来自外部的振动和冲击发挥缓冲效果。而且,由于相邻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l的相对的扁平面lc间接近,所以电池组的上下高度比以往高。
该实施例4的电池组和上述实施例1 3的电池组的容积相比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4比实施例1 3可以縮小20%容积。而且,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的散热效果也没有大的损坏。
本发明在此根据2006年7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193275),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进行引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6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减小电池组的电池间的温度不均,或者在电池 组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使电池难以受损,在产业的可利用性是清晰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组,其将多个具有使用柔性膜的电池容器的扁平形的电池使扁平面彼此相对地上下层叠,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电池间配置有间隔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是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以上的部件,以在相邻的所 述电池的扁平面间产生缝隙。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是支承所述电池的左右的侧端部的部件,以在相邻的所述 电池的扁平面间产生缝隙。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是从相邻的所述电池的左方的侧端部间向扁平面间、进而 跨向右方的侧端部间配置的部件,并且所述左方的侧端部间的所述间隔件 的厚度以及所述右方的侧端部间的所述间隔件的厚度比所述扁平面间的 所述间隔件的厚度厚。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在相邻的所述电池之前和之后的个:少 一 方的位置上只.冇 川丁-引导风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引导风以使风沿着所述电池的侧端部流 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在相邻的所述电池的左方的侧端部间和右方的侧端部间 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孔。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间隔件。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为弹性体。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是具有橡胶弹性或弹簧弹性的弹性体。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2所述间隔件至少含有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的耐震材料和导热度比所 述耐震材料高的材质。
11、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度高的材质含有由碳及金属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多个扁平形电池的电池组,其将多个具有使用柔性膜的电池容器的扁平形电池的扁平面彼此相对而将该扁平形电池上下层叠而得,在相邻的电池间配置间隔件。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490870SQ20078002604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
发明者下园武司, 中本武志, 伊藤瞬, 平田稔, 望月智匡, 根本圣治, 胸永训良, 铃木勋 申请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