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设备以及包括该天线设备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94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设备以及包括该天线设备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设备,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构建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天线设备。
背景技术
配置用于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诸如 电话机和移动终端,配备有天线设备。美国专利No. 5,966,097 (对应 于JP-9-326632A)公开了一种构建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公知的天线 设备的示例。该类型的天线设备包括导电的或者线性的天线部件,诸 如钢琴线(琴用线),其支撑在导电平面部件的表面上,并且电气连 接到导电平面部件。在上述美国专利中公开的天线设备中,导电的或者线性的天线部 件在其一个末端处暴露,并且因此在工人握持天线设备时,其可能钩住或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者天线设备周围的部件。因此,工人应注意防止天线设备钩住工人的外套或周围部件。发明内容考虑到上文描述的背景技术,提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第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握持的天线设备。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包括该天线设备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实现上面指出的第一 目的,其提供了 一种构建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天线设备,其包括具有支撑部分和 凹槽的基板;以及导电的天线部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 分,并且其中天线部件在第一末端部分处由支撑部分支撑,并且天线 部件的至少第二末端部分沿凹槽延伸,由此第二末端部分的至少极限 末端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槽的深度中。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如上文所述构造的天线设备中,在工 人握持天线设备时,导电的天线部件的第二末端部分不太可能钩住或 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者天线设备周围的任何部件。因此,在将本天线 设备安装到无线电通信设备时,其易于握持,并且提高了无线电通信 设备的组装效率。而且,凹槽的提供使得可以减少由于基板引起的天 线设备特性(诸如方向性、增益和辐射效率)的劣化,同时允许导电 的天线部件安置在基板的表面区域中。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中,在所述第二末端部分在所述基板上 的投影部位设置所述凹槽。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中,自天线部件的第二末端部分辐射的 无线电波传播通过凹槽,并且发射越过远离天线部件的基板的底部或 背部表面,由此可以防止自至少第二末端部分辐射的无线电波的衰减。在上文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的一个有利配置中,天线部 件的第二末端部分安置在凹槽中。该配置有效地防止第二末端部分钩 住或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任何周围部件。优选地,凹槽是长形的凹槽,并且天线部件的第二末端部分被夹 持为与凹槽的两个纵向相对末端中的一个末端处的边缘邻接接触。在该情况中,其中第二末端部分由凹槽的边缘支撑,第二末端部分可以 高度稳定地夹持在凹槽中。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的另一有利配置中,天线部件进一步具 有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并且在垂直于基板平面的方向中观察,该中间部分弯曲。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中,天线部件进一步具有第一和第二末 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并且在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部 位设置所述凹槽。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中,不仅自天线部件的第二末端部分辐 射的无线电波,而且自中间部分辐射的无线电波,传播通过凹槽,并 且发射越过基板的底部或背部表面,由此不仅可以防止自第二末端部 分辐射的无线电波的衰减,而且可以防止自中间部分辐射的无线电波 的衰减。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的一个有利配置中,在垂直于基板平面 的方向中观察,天线部件的中间部分是弯曲的。因此,例如,中间部 分可被安置为沿基板的一个侧面端面延伸,其与另一侧面端面协作, 以定义基板的拐角部分。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的另一有利配置中,中间部分安置在凹 槽中。在握持天线设备时,该配置不仅有效地防止第二末端部分,而 且有效地防止中间部分钩住或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者任何周围部件。在上文刚刚描述的有利配置中,中间部分优选地位于凹槽中,不 与凹槽的内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中,可以防止由于天线部件的中间部 分与凹槽的内表面接触引起的无线电波的衰减。在上文描述的有利配置中,天线部件优选地包括外部部分,其 与第一末端部分相邻并且位于其中开出凹槽的基板表面外部;第一弯曲部分,其在凹槽中弯曲,由此位于远离第一弯曲部分的第二弯曲部 分的相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的一部分天线部件平行于上文指出的基 板表面延伸。在该情况中,天线部件的中间部分可以充分地安置在凹 槽中。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形式中,基板具有垂直于其中开出凹槽的基 板表面的侧面端面,并且凹槽被形成为至少沿该侧面端面延伸。在本 发明的该形式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基板的中心部分,用于安装电子元 件,由此提高了电子元件布局的自由度。而且,基板可以是小尺寸的。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形式的一个有利配置中,凹槽与上文指出的基板的侧面端面间隔的距离不长于2cm。在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形式中,基板具有拐角部分,并且在基板的 拐角部分中形成凹槽。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形式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基 板的中心部分,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由此提高了电子元件布局的自由 度。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基板的拐角部分,用于安装天线部件,由 此基板可以是小尺寸的。在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形式的一个有利配置中,基板具有两个相邻 的侧面端面,其定义了拐角部分,并且垂直于其中开出凹槽的基板表 面,并且天线部件包括沿两个相邻侧面端面延伸的部分,并且从垂直 于基板平面的方向观察,其通常是L形的。在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形式中,凹槽是被形成为通过基板的整个厚 度的通孔。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形式中,可以防止存在基板时的无线电 波衰减,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基板引起的天线设备特性的劣化。在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形式中,基板包括导电部分和非导电部分, 并且天线部件位于基板的非导电部分的区域中。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形式中,可以减少基板的导电部分对天线设备的影响,并且可以减少由 于导电部分引起的天线设备特性的劣化。在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形式的一个有利配置中,天线部件与导电部 分间隔的距离不短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电波的一个波长。在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形式中,基板配备有安装在其表面区域中的 至少一个电子元件,该区域围绕天线部件,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包括 具有离开上文指出的表面的一定高度的元件,该高度大于天线部件的 最大高度。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形式中,天线部件未凸出越过最高的电 子元件的上端,并且因此不可能钩住或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任何周围 部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实现上文指出的第二目的,其提供了 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包括上文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构造 的天线设备。包括上文描述的天线设备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与上文针对根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天线设备描述的优点基本上相同的优点。


通过阅读下面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本 发明的上文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将得 到更好的理解,在附图中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构造的天线设备的平面视图,并 且图1B和1C是该天线设备的侧面立视图;图2是在其上安装图1A 1C的天线设备的基板的平面视图;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构造的天线设备的平面视图,并 且图3B是沿图3A的线3B-3B的截面立视图,而图3C是沿图3A的线 3C-3C的截面立视图;说明书第6/13页图4其上安装图3A 3C的天线设备的基板的平面视图;图5A和5B示出了图3A 3C的天线设备的线性导体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下面 的优选实施例仅被给出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可以按照需要,在不偏 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第一实施例>首先参考图1A、 1B和1C,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 实施例构造的天线设备10,并且其包括基板20。应当注意,图1A、 1B和1C示出了位于图2中的两点划线指出的区域中的基板20部分。天线设备10进一步包括具有线性导体30形式的导电的天线部件, 其由基板20支撑。该天线部件可以是长形的。如图2中所示,基板20 具有通常矩形的形状。如图1A中所示,线性导体30安置在基板20的 拐角部分24中(由虚线标出)。拐角部分24与基板20的一个拐角21 相邻。基板20是所谓的印刷线路板,其是由介电材料(非导电部分)形 成的平面体,其具有图1和2中未示出的布线图案(导电部分)。基 板20具有顶部表面或上表面23,在其上面安装了用于为线性导体30 供电的电源部分和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多种电子元件以及线性导体30。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设备IO和基板协作构成了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控制 板。该控制板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例如,被设置用于通过无线电波 进行无线电通信的电话机和被设置用于同电话机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传 真设备等。基板20具有采用孔22形式的凹槽,其被形成为通过顶部表面23 和底部表面或下表面19定义的整个厚度,所述孔可以是长形的。如图2中所示,孔22具有例如lmm的宽度L14, 8mm的长度L13。孔22 具有中心点,其与基板20的侧面端面27间隔的距离L12为4mm,并 且与基板20的侧面端面28间隔的距离Lll为27.8mm。换言之,孔22 被形成为与侧面端面27相邻,优选地,与侧面端面27间隔的距离不 长于2cm。两个侧面端面27、 28垂直于顶部和底部表面23、 19,并且 协作定义了上文指出的拐角21。孔22可由仅在顶部和底部表面23、 19中的一个表面上幵口的凹槽替换,即,其未被形成为通过基板20的 整个厚度。如图2中所示,基板具有采用通孔25形式的支撑部分,其被形成 为通过整个厚度,并且在顶部和底部表面23、 19中开口。通孔25电 气连接到上文指出的在基板20上提供的电源部分。在通孔25的上开 口末端周围,形成了环形焊垫26,如图2所示。线性导体30具有采用 近端部分32形式的第一末端部分,其插入在通孔25中并且通过施加 到环形焊垫26的焊料固定在其中,由此线性导体30通过通孔25支撑 在近端部分32处,并且被夹持为电气连接到电源部分。例如,线性导体30由导电金属导线形成,其直径dl小于孔22的 宽度L14。在本示例中,其中宽度L14是lmm,线性导体30由具有约 0.5mm的直径dl的导线形成。线性导体30进一步具有第一平行笔直部分33、垂直笔直部分34、 第二笔直部分35、倾斜笔直部分36以及采用远端部分37形式的第二 末端部分。第一和第二平行笔直部分33、 35平行于基板20的顶部表 面23,而垂直笔直部分34垂直于顶部表面23。倾斜笔直部分36相对 于顶部表面23倾斜。第一平行笔直部分33在平行于侧面端面27的方 向中从近端部分32的上端向侧面端面28延伸。垂直笔直部分34连接 第一和第二平行笔直部分33、 35,并且第二平行笔直部分35在平行于 侧面端面28的方向中从垂直笔直部分34的上端向侧面端面27延伸。 倾斜笔直部分36在平行于侧面端面27的方向中朝向孔22延伸。第二平行笔直部分35具有离开顶部表面23的一定高度,该高度 不大于与线性导体30相邻安装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中的最高的电子元 件的高度,更精确地,不大于安装在顶部表面23的拐角部分24中的 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中的最高的电子元件的高度,该拐角部分24围绕线 性导体30。线性导体30的远端部分37具有位于孔22的深度中的极限 末端。即,该极限末端未凸出越过基板20的底部表面19。如图1A中 所示,倾斜笔直部分36和远端部分37在孔22的纵向方向中延伸。换 言之,从垂直于基板20的平面的方向观察,孔22是在线性导体30的 远端部分37在基板20的投影部分中形成的。远端部分37被夹持为与孔22的上面的纵向相对边缘中的一个边 缘29,即与凹槽22的两个纵向相对末端中的一个末端处的上边缘29 邻接接触。详细地描述,远端部分37由于线性导体30的弹性而朝向 基板20的顶部表面23偏移,由此远端部分37被夹持为与孔22的上 边缘29邻接接触。除了通孔25和环形焊垫26以外,其中安置了线性导体30的基板 20的拐角部分24未配备有导电部件。g卩,在线性导体30所处的基板 20的导电部分的区域中未形成布线图案,E卩,其形成在基板20的介电 部分或非导电部分的区域中。优选地,线性导体30与导电部分间隔的 距离不短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电波的一个波长。如上文所述构造的天线设备10具有下列优点。S卩,线性导体30 的远端部分37位于孔22的深度中,由此当工人将天线设备10安装到 无线电通信设备时,远端部分37不会钩住或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者天 线设备IO周围的任何部件。因此,有利地减少了在组装无线电通信设 备时损坏天线设备10的风险,并且天线设备IO较易于握持,导致了 组装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提高的效率。本实施例被进一步配置为,自远端部分37辐射的无线电波传播通过孔22,并且发射越过底部表面19,由此可以防止至少自远端部分37 辐射的无线电波的衰减。尽管从垂直于基板10的平面的方向观察,在 远端部分37的在基板10的投影部分中形成了孔22,但是可以在第二 平行笔直部分35和倾斜笔直部分36的在基板10的各个投影部分中形 成额外的孔。该修改方案不仅允许自远端部分37辐射的无线电波,而 且允许自笔直部分35、 36辐射的无线电波发射越过基板20的底部表 面19,其不仅通过孔22,而且也通过额外的孔。本实施例还被配置为,线性导体30的远端部分37被夹持为与孔 22的边缘29邻接接触,由此远端部分37可以高度稳定地夹持在孔22 中。本实施例被进一步配置为,该孔22和线性导体30与基板20的侧 面端面27相邻设置,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基板20的中心部分,用于 安装电子元件。因此,提高了电子元件布局的自由度。而且,基板20 可以是小尺寸的。本实施例被进一步配置为,基板20的拐角部分24由介电材料或 非传导材料形成,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布线图案或者任何其他的 导电材料引起的天线设备10的特性劣化。本实施例还被配置为,作为线性导体30离开表面23的最高部分 的第二平行笔直部分35的高度不大于安装在相对接近线性导体30的 基板20的区域中的最高的电子元件的高度。因此,保护了线性导体30, 防止其与天线设备IO周围的任何部件接触。<第二实施例〉下一步参考图3 5,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构造的天线 设备50,其包括基板60。应当注意,图3A、 3B和3C示出了位于由图4中的双点划线指出的区域中的基板60的部分。天线设备50进一步包括具有线性导体70形式的导电的天线部件, 其由基板60支撑。如图3中所示,基板60具有通常矩形的形状。如 图3A中所示,线性导体70安置在基板60的拐角部分64中(由虚线 标出)。拐角部分64与基板60的一个拐角61相邻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板20相似,基板60是所谓的印刷线路板, 其是由介电材料(非导电部分)形成的平面体,其具有图3和4中未 示出的布线图案(导电部分)。基板60具有等于或大于线性导体70 的直径d20的厚度t。基板60具有顶部表面或上表面63,其中形成了 具有通孔65形式的支撑部分。如图4中所示,通孔65是沿基板60的 侧面端面68延伸的孔。在通孔65的上开口末端周围,形成了环形焊 垫66,如图4所示。环形焊垫66电气连接到在基板60上提供的电源 部分。线性导体70具有采用近端部分72形式的第一末端部分,其插 入在通孔65中并且通过施加到环形焊垫66的焊料固定在其中,由此 线性导体70通过通孔65支撑在近端部分72处,并且被夹持为电气连 接到电源部分。基板60具有被形成为通过其整个厚度的通常为L形的凹槽62, 由此在顶部表面或上表面63以及底部表面或下表面59中开出了凹槽 62。详细地描述,凹槽62由第一笔直部分62a和第二笔直部分62b组 成,如图4所示。第一笔直部分62a从环形焊垫66附近的点沿侧面端 面68朝向垂直于侧面端面68的基板60的侧面端面67延伸。第二笔 直部分62b从远离环形焊垫66的第一笔直部分62a的末端沿侧面端面 67延伸。两个侧面端面67、 68协作定义了基板60的拐角61。例如, 凹槽62具有3mm的宽度L23,并且第一笔直部分62a具有17.5mm的 长度L25,而第二笔直部分62b具有25.5mm的长度L21。第一笔直部 分62a与侧面端面68间隔5mm的距离L22,而第二笔直部分62b ^恻 面端面67间隔4.5mm的距离L24。换言之,通常L形的凹槽62被形成为与拐角61相邻,以便于沿基板60的两个侧面端面67、 68延伸。 尽管凹槽62是通孔,但是凹槽62可由仅在顶部和底部表面63、 59中 的一个表面上开口的凹槽替换,并且其未被形成为通过基板60的整个 厚度。例如,线性导体70由导电金属导线形成,并且通常是L形的,如 图3A中示出。线性导体70由具有近端部分72形式的第一末端部分、 第一笔直部分73、曲形部分74、第二笔直部分75、以及具有远端部分 77形式的第二末端部分组成。如在图3A的平面中看到的,第一和第 二笔直部分63、 75是笔直的。第一和第二笔直部分73、 75以及曲形 部分74协作构成了中间部分。在本第二实施例中,线性导体70支撑 在基板60上,由此中间部分73 75和远端部分77被安置在通常L形 的凹槽62的深度中,如图3B和3C中所示。即,从垂直于基板60的 平面的方向观察,凹槽62是在与线性导体63对准的基板60的表面63 的部分中形成的。线性导体70由导线形成,其具有小于凹槽62的宽度L24的直径。 在本示例中,其中凹槽62的宽度L23是3mm,线性导体70由具有约 1.0mm的直径d20的导线形成。如图5A和5B中指出的,线性导体70 具有从近端部分72的极限末端到曲形部分74的29.0mm的长度L31, 以及从曲形部分74到远端部分77的极限末端的22.5mm的长度L32。近端部分72具有通常弓形的部分81,其安置在通孔65中,并且 通过施加到环形焊垫66的焊料固定在其中,由此线性导体70通过通 孔65牢固地支撑在其近端部分72处,并且被夹持为电气连接到电源 部分。如图3B中示出的,如在图3A的平面中看到的笔直延伸的第一笔 直部分73包括(a)外部部分80,其与近端部分72相邻设置并阜位 于基板60的表面63外部;(b)第一弯曲部分83,其从外部部分80弯曲到凹槽62中;(C)以及第二弯曲部分84,其在凹槽62中弯曲,由此一部分第一笔直部分73位于远离第一弯曲部分的第二弯曲部分84 的相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该部分第一笔直部分73平行于基板60 的表面63延伸。因此,第一笔直部分73、曲形部分74、第二笔直部 分65和远端部分77安置在通常L形的凹槽62的深度中。如图4中所示,除了环形焊垫66以外,其中安置了线性导体70 的基板60的拐角部分64未配备有导电部件。g卩,在线性导体70所处 的基板60的导电部分的区域中未形成布线图案,g卩,其形成在基板60 的介电部分或非导电部分的区域中。优选地,线性导体60与导电部分 间隔的距离不短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电波的一个波长。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如上文所述构造的天线设备50具有 下列优点。即,线性导体70的中间部分73 75和远端部分77位于通 常L形的凹槽62的深度中,由此工人将天线设备50安装到无线电通 信设备时,线性导体70不会钩住或粘附到工人的外套或者天线设备10 周围的任何部件。因此,有利地减少了在组装无线电通信设备时损坏 天线设备50的风险,并且天线设备50较易于握持,导致了组装无线 电通信设备的提高的效率。在本第二实施例中,中间部分73 75和远 端部分77被安置在凹槽62中,仅有远端部分77或者仅有第二笔直部 分75和远端部分77可以安置在凹槽62中。而且,中间部分73 75 和远端部分77的整个直径不需要安置在凹槽73的深度中。即,仅有 一部分直径安置在凹槽73的深度中。本第二实施例被进一步配置为,自线性导体70辐射的无线电波传 播通过凹槽62,并且发射越过基板60的底部表面59,由此可以防止 辐射的无线电波的衰减。本第二实施例被进一步配置为,该凹槽62和线性导体70与基板 60的拐角61相邻设置,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基板60的中心部分,用于安装电子元件。因此,提高了电子元件布局的自由度。而且,基板 60可以是小尺寸的。第二实施例被进一步配置为,基板60的拐角部分64由介电材料或非传导材料形成,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布线图案或者任何其他的导电材料引起的天线设备50的特性劣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构建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天线设备(10;50),其包括具有支撑部分(25;65)和凹槽(22;62)的基板(20;60);和导电的天线部件(30;70),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32,37;72,77),并且其中天线部件在第一末端部分处由该支撑部分支撑,并且天线部件的至少第二末端部分沿凹槽延伸,由此使得第二末端部分的至少极限末端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槽的深度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末端部分在所 述基板上的投影部位设置所述凹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天线部件(30)的第二末 端部分(37)被安置在凹槽(22)中。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天线部件(30)的第二末 端部分被夹持为与凹槽的两个纵向相对末端中的一个末端处的边缘(29)邻接接触。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天线部件进一步具有第一 和第二末端部分(72, 77)之间的中间部分(73, 74, 75),并且在 垂直于基板平面的方向中观察,所述中间部分弯曲。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天线部件(70)进一步具 有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73, 74, 75),并且在所述 中间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部位设置所述凹槽。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在垂直于基板平面的方向中观察,天线部件的中间部分是弯曲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中间部分安置在凹槽中。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中间部分位于凹槽中,而 不与凹槽的内表面接触。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天线部件包括 外部部分(80),其与第一末端部分(72)相邻地设置,并且位于其中开有凹槽(62)的基板表面(63)的外部;第一弯曲部分(83),其从外部部分弯曲到凹槽中;和 第二弯曲部分(84),其在凹槽中弯曲,由此使得天线部件(73) 的一部分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延伸,其中所述天线部件的一部分位于 远离第一弯曲部分的第二弯曲部分的相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
11. 如权利要求1 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基板(20; 60)具有垂直于基板表面(23; 63)的侧面端面(27; 67, 68),其 中在所述基板表面中开有凹槽(22; 62),并且该凹槽被形成为至少 沿着所述侧面端面延伸。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凹槽与基板的所述侧面 端面间隔的距离不长于2cm。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基板(60)具有拐角部 分(61),并且在基板的拐角部分中形成凹槽(62)。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基板具有两个相邻的侧 面端面(67, 68),该侧面端面限定了拐角部分(61)并且垂直于其 中开有凹槽的基板表面(63),并且天线部件(70)包括沿两个相邻 侧面端面延伸的部分(73, 74, 75),并且从垂直于基板平面的方向观察,该天线部件是L形。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凹槽是形成为通过基板的整个厚度的通孔(22; 62)。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导电部分 和不导电部分,并且所述天线部件位于基板的不导电部分的区域中。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天线部件与导电部分间 隔的距离不短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电波的一个波长。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中基板(20; 60)配备有 安装在其表面(23; 63)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元件,所述区域围绕 所述天线部件(30; 70),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包括具有离开所述 表面的某一高度的元件,所述高度大于所述天线部件的最大高度。
19. 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 18中任何一项所 述的天线设备。
全文摘要
一种构建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天线设备,其包括具有支撑部分和凹槽的基板;和导电的天线部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并且其中天线部件在第一末端部分处由支撑部分支撑,并且天线部件的至少第二末端部分沿凹槽延伸,由此第二末端部分的至少极限末端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槽的深度中。
文档编号H01Q1/22GK101232118SQ20081000355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2日
发明者佐藤克博, 寸田文宽, 榊原伸一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