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305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金属连线变得更细、更窄、更薄,因 此其中的电流密度越来越大。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作用下,金属连线中的金属原子将会沿着电子运动方向进行迁移,这种现象就是电迁移(EM)。电迁移 能使集成电路中的金属连线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断路或短路,是引起集成电路 失效的一种重要机制。所以,对于金属连线的质量要求很高。现有金属连线的制作工艺如图1至图3所示。参考图1,在半导体衬底 10上形成钝化层12,所述钝化层12的材料是氮化硅等;在钝化层12上形成 阻挡层14,所述阻挡层14的材料为钛等;在阻挡层14上形成厚度为0.5 ia m 10Mm的金属层16,所述金属层16的材料为铜等;用旋涂法在金属层16 上形成厚度为5fJm 10fim的光刻胶层18。参考图2,对光刻胶层18进行曝光及显影,定义出金属连线图形;以光 刻胶层18为掩膜,用湿法刻蚀法刻蚀金属层16和阻挡层14至露出钝化层12, 形成金属连线16a。如图3所示,用湿法刻蚀法去除光刻胶层18。在例如申请号为200510093165的中国专利申请中还公布了更多相关信息。由于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使金属连线变得越来越细,光刻胶层 很容易剥落,如图4中金属连线1上没有光刻胶层,进而会影响金属连线的 形成。,相对于金属连线的厚度0.5 ju m 10nm,属于比较厚的,同时由于刻蚀工艺的各向异性,因此在后续刻蚀 过程中,刻蚀溶液在金属连线边缘停留时间长,进而造成金属连线边缘2被 刻蚀程度不一致(如图5所示)。另外,由于刻蚀工艺的非选择性,造成金属连线表面会被刻蚀溶液腐蚀, 进而表面会产生缺陷。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防止金属连线边缘 刻蚀不一致及金属连线表面产生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 体衬底上形成金属层;在金属层上形成焊料层,所述焊料层位置与后续金属 连线对应;以焊料层为掩膜刻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金属连线; 去除焊料层。可选的,形成焊料层的工艺为电镀。所述焊料层的材料为锡、锡铅合金 或锡银合金。所述焊料层的厚度为0.5 ja m~2 |u m。可选的,所述金属层的材料是铜、铝或铝铜合金。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 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上依次形成第二金属层和焊料层,所述焊料层位置与 后续金属连线对应;以焊料层为掩膜刻蚀第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刻 蚀后的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构成金属连线;去除焊料层。可选的,形成焊料层的工艺为电镀。所述焊料层的材料为锡、锡铅合金 或锡银合金。所述焊料层的厚度为0.5 p m~2 ia m。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料是铜、铝或铝铜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形成金属连线过程中,以焊 料层为掩膜,由于焊料层的粘附能力强,因此不会产生剥落现象,进而不会对金属连线产生影响。另外,焊料层与金属层的结合力强,在后续刻蚀过程中,刻蚀溶液不会 渗透进去对金属连线造成影响;去除焊料层的溶液对金属层为一般的化学剂, 不会对金属连线有影响,提高了金属连线的质量。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点焊料层厚度为0.5nm 2pm,比较薄,在后续 刻蚀形成金属连线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刻蚀溶液刻蚀金属层的效率,使金属连 线边缘平整。


图1至图3是现有技术制作金属连线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制作金属连线过程中产生光刻胶层剥落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制作的金属连线边缘不平的效果图; 图6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流程图; 图7至图IO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流程图; 图12至图15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形成金属连线过程中,以焊料层为掩膜,由于焊料层的粘附能 力强,因此不会产生剥落现象,进而不会对金属连线产生影响。另外,焊料 层与金属层的结合力强,在后续刻蚀过程中,刻蚀溶液不会渗透进去对金属 连线造成影响;去除焊料层的溶液对金属层为一般的化学剂,不会对金属连 线有影响,提高了金属连线的质量。本发明中焊料层的厚度为0.5jam 2ium, 比较薄,在后续刻蚀形成金属连线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刻蚀溶液刻蚀金属层的 效率,使金属连线边缘平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
图6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流程图。如图6所示, 执行步骤S101,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金属层;执行步骤S102,在金属层上形 成焊料层,所述焊料层位置与后续金属连线对应;执行步骤S103,以焊料层 为掩膜刻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金属连线;执行步骤S104,去除 焊料层。
图7至图IO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7所示, 提供一半导体衬底100;用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半导体衬底 IOO上形成钝化层102,所述钝化层102的材料可以是氮化硅等,其中在钝化 层102与半导体衬底IOO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及半导体器件(未图示);然后, 在钝化层102上形成导电层104,所述导电层104的材料为铝等,形成导电层 104的工艺为賊射、蒸发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接着,在导电层104上形成附着层106,所述附着层106的材料为钛,其 作用为防止导电层与后续形成于附着层106上的金属层之间互相渗透,形成 附着层106的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用溅射法或蒸发法在附着层106上形 成金属层108,所述金属层108的材料为铜、铝或铝铜合金;用旋涂法在金属 层108上形成光刻胶层110。
如图8所示,对光刻胶层110进行曝光、显影工艺后,在光刻胶层110 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与后续金属连线的位置对应;用电镀的方法在 开口内形成一层焊料层112,采用电镀的方法可以使焊料层112的厚度薄点, 所述焊料层112的材料为锡、锡铅合金或锡银合金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料层112的厚度为0.5 ja m 2 m m,具体例如0.5 ju m、 0.6jum、 0.7 jam、 0.8 ju m、 0.9 m m、 ljam、 l.ljam、 1.2|um、 1.3 (am 、 1.4 iam、 1.5(Jm、 1.6|um、 1.7jam、1.8jam、 1.9lam或2lum等。
如图9所示,用湿法刻蚀法去除光刻胶层110;以焊料层112为掩膜,用湿法刻蚀法刻蚀金属层108和附着层106至露出导电层104,形成金属连线 108a。
参考图10,去除焊料层112,去除的方法为湿法刻蚀,具体刻蚀溶液为 4易铅剥离液。
本实施例中,以焊料层112为掩膜,由于焊料层112的粘附能力强,因 此不会产生剥落现象,进而不会对金属连线108a产生影响。另外,焊料层112 附着能力强,在后续刻蚀过程中,刻蚀溶液不会渗透进去对金属连线108a造 成影响;去除焊料层112的溶液对金属层为一般的化学剂,不会对金属连线 108a有影响,提高了金属连线108a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焊料层112的厚度为0.5jam 2pm,比较薄,在后续刻蚀 形成金属连线108a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刻蚀溶液刻蚀金属层108的效率,使金 属连线108a边缘平整。
图ll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流程图。执行步骤S201,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和光刻胶层,所述光刻胶层上有开口;执行
步骤S202,在开口内依次形成第二金属层和焊料层;执行步骤S203,去除光 刻胶层后,以焊料层为掩膜刻蚀第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刻蚀后的第 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构成金属连线;执行步骤S204,去除焊料层。
图12至图15是本发明制作金属连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2所示, 提供一半导体衬底200;用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半导体村底 200上形成钝化层202,所述钝化层202的材料可以是氮化硅等,其中在钝化 层202与半导体衬底200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及半导体器件;然后,在钝化层 202上形成导电层204,所述导电层204的材料为铝等,形成导电层204的工 艺为溅射、蒸发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接着,在导电层204上形成附着层206,所述附着层206的材料为钛,其 作用为防止导电层与后续形成与附着层206上的金属层之间互相渗透,形成附着层206的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用溅射法或蒸发法在附着层206上形 成第一金属层208,所述第一金属层208的材料为铜、铝或铝铜合金;用旋涂 法在第一金属层208上形成光刻胶层210。
如图13所示,对光刻胶层210进行曝光、显影工艺后,在光刻胶层210 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与后续金属连线的位置对应;用电镀的方法在 开口内、第一金属层208上形成第二金属层211,所述第二金属层211的材料 与第一金属层208 —致,由于在再分布金属连线的制作过程中,金属连线的 厚度需要厚一些,而电镀法形成的金属层比较薄,因此在形成第一金属层208 后,在其上再形成一第二金属层211以增加后续形成的金属连线的厚度;用 电镀法在第二金属层211上形成一层焊料层212,采用电镀的方法可以使焊料 层212的厚度薄点,所述焊料层212的材料为锡、锡铅合金或锡银合金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料层212的厚度为0.5 ju m~2 p m,具体例如0.5 ja m、 0.6|um、 0.7|am、 0.8|um、 0.9 n m、 1 m m、 1.1 jam、 1.2jam、 1.3 jam 、 1.4 iam、 1.5|um、 1.6jam、 1.7|um、1.8|um、 1.9i-im或2lum等。
如图14所示,用湿法刻蚀法去除光刻胶层210;以焊料层212为掩膜, 用湿法刻蚀法刻蚀第一金属层208和附着层206至露出导电层204,所述刻蚀 后的第一金属层208a与第二金属层211构成金属连线213。
参考图15,去除焊料层212,去除的方法为湿法刻蚀,具体刻蚀溶液为 锡铅剥离液。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 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金属层;在金属层上形成焊料层,所述焊料层位置与后续金属连线对应;以焊料层为掩膜刻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金属连线;去除焊料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焊料层的 工艺为电镀。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层的 厚度为0.5 |J m~2 |a 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层的 材料为锡、锡铅合金或锡银合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 材料是铜、铝或铝铜合金。
6. —种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半导体村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上依次形成第二金属层和焊料层,所述焊料层位置与后续 金属连线对应;以焊料层为掩膜刻蚀第 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刻蚀后的第一金属 层与第二金属层构成金属连线;去除焊料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焊料层的 工艺为电镀。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层的 厚度为0.5 p m~2 p m。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层的 材料为锡、锡铅合金或锡银合金。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 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料是铜、铝或铝铜合金。
全文摘要
一种金属连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金属层;在金属层上形成焊料层,所述焊料层位置与后续金属连线对应;以焊料层为掩膜刻蚀金属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金属连线;去除焊料层。本发明提高了金属连线的质量。
文档编号H01L21/768GK101645413SQ200810041380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4日
发明者丁万春 申请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