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76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雷达等微波技术领域中所使用的耦合器,尤其指一种 宽频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用于微波信号按特定比例分配或合成功率,是微波技术领 域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一般以介质填充带状线耦合器与空气腔带状线耦合器为 主。为实现宽带或超宽带通信的应用,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多以多级平行耦合线级 联方式出现。其中介质填充带状线耦合器中的导带厚度在0.03mm左右,介质的 介电常数在2.5~4.3,耦合线间隙很小,这样一方面会极大的限制其承受功率, 另一方面会极大的增加直通损耗,所以不适合应用于大功率低损耗的场合;而现 有空气腔带状线耦合器中为获得较大的承受功率,采用较厚的导带,在多级级联 应用时,由于传输线尺寸的跳变带来的传输线不连续性影响变得格外突出。现在 的空气腔带状线耦合器的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结构设计为不对称的,这会带来多 方面的不利影响
1、 使导带跳变处的电磁场分布进一步的畸变,进一步加剧了不连续性对指标的 恶化影响;
2、 不对称的结构在实现宽频应用上先天不足,由于级数较多,导带尺寸跳变更 明显,不连续性更强,指标更恶劣,现有技术设计的定向耦合器仅仅工作在 800MHZ-2500MHZ ,即仅3倍频程,无法进一步扩展频宽,除非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3、 不对称的结构使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工艺与人为影响加剧,降低了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频宽可实现10倍或更高频程, 不连续性影响越小,加工工艺简单的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包括有腔体,腔体内设有主线导带和晶j线导带,主 线导带和副线导带耦合的区域为耦合区,所述的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位于所述耦 合区的部分形状对称。
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所述的耦合区内腔体以腔体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 本实用新型在耦合区域内,主线导带与副线导带在尺寸跳变处完全一致,故 能保证由两导带传递微波信号时激励的时变电磁场的分布也是完全一致的,从而 两导带的不连续性一致。主线导带与副线导带在尺寸跳变处完全一致,副线导带 在跳变时不用进行大范围的尺寸跨越,减小不连续性。虽然主线导带在跳变处的 不连续性有所增加,但由于结构对称,增加的幅度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不连续性的减弱,本实用新型在跳变处无须切角,减小加工难度。 由于结构对称,装配时减小工艺要求,不会出现因安装时的不平行而产生的 指标恶化。
由于结构对称,可轻易实现3级、4级或更多级数的级联,而不会增加更多 的不连续性,很容易实现超宽带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
1、 主线与副线导带结构完全对称,耦合区内场分布完全一致,减小厚导带的不 连续性,提高了产品性能指标。
2、 主线与副线导带结构完全对称,尺寸跳变减小,对跳变处无需切角,减小设 计难度与加工难度、调试难度,大幅提高产品成品率。
3、 主线与副线导带结构完全对称,尺寸跳变减小,很容易实现多级级联,轻易 实现5倍,IO倍的频宽,而耦合度起伏、回波损耗、方向性等指标都能得到 较大的改善。


附图为腔体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腔体3,腔体3内设有主线导带1和副线导带2,主线导 带1和副线导带2耦合的区域为耦合区4,主线导带1和副线导带2位于耦合区 4的部分形状对称。
主线导带1与副线导带2的间隙和宽度因耦合度不同而不同,主线导带1 与副线导带2的跳变次数因频宽大小而不同,长度因频率不同而不同,宽度因腔 深、导带厚度、耦合度起伏不同而不同,但不会因此改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到基站、直放站、室内分布单元中,较厚的主线导带1 和副线导带2两根导带导热良好,功率电阻额定功率高,腔体3内部的空气介质 的抗击穿能力远高于其他介质,固承受功率极大。很容易实现350M-3500MHZ, 700M-3500MHZ, 700M-6000MHZ等超宽带。
实施例2
在耦合区4内主线导带1和副线导带2到腔体3内表面的上下两端距离相等。 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包括有腔体,腔体内设有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耦合的区域为耦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位于所述耦合区的部分形状对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耦合区 内腔体以腔体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包括有腔体,腔体内设有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耦合的区域为耦合区,所述的主线导带和副线导带位于所述耦合区的部分形状对称。所述的耦合区内腔体以腔体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本实用新型频宽可实现10倍或更高频程,不连续性影响越小,加工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H01P5/16GK201307632SQ20082013754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伟 唐, 李嘉国 申请人:合肥仪威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