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956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落实国家提出的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宏观目标。电网公司采用一种新型的直流换流变压器来替代交流变压器,以降低特高压网络长距离输送电能途中的线路损耗。在直流换流变压器的线圈中,采用了二根漆包线组合成一体组合导线,既能降低整台变压器的损耗,同时采用单面涂自粘漆,自粘漆面相对组合,在线圈加热干燥后,二根线粘合成一整体,提高了线圈抗短路能力,如自粘漆四面涂敷,除去粘接一面,另三面带有自粘漆,在线圈加热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含空气的微小漆瘤,在高电压的情况下,会产生空气击穿放电现象。因而,对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生产的铜扁线漆包线提出了宽面单面涂敷自粘漆的要求,针对这一特性,研制本新型的涂敷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由弹簧压滚棍1、滚柱式夹棍2、漆槽3、漆孔4、涂敷面5和凸块6组成,其中,漆槽3 —侧中部设有长方形的凸块6,凸块6上设有涂敷面5,涂敷面5与导线的宽面接触,凸块6的中心设有漆孔4,漆孔4 一端连接漆槽3,另一端连接涂敷面5 ;弹簧压滚棍1位于涂敷面5前方,用于压着导线的宽面,弹簧压滚棍1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漆槽3上;滚柱式夹棍2位于漆槽3 —侧下部,其底座固定于漆槽3上。 本实用新型中,漆孔4的孔径大小,可根据导线的宽度及导线在涂敷过程中的前进速度而定,即漆由漆孔4的流出量与涂敷在导线上的用漆量应该趋向平衡,其凸出的涂敷面5,可以根据不同规格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生产不同厚度,不同宽度以及0.01-0.05mm涂敷量的自粘漆单面涂敷的漆包线。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视图示。[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图示。[0009]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左视图示。 图中标号1为弹簧压滚棍,2为滚柱式夹棍,3为漆槽,4为漆孔,5为涂敷面,6为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3[0012] 实施例1 : 本装置与漆包机的涂漆设备一起使用。该装置有独立的储藏自粘的漆槽3,在装置 的一侧设有一个长方形的凸出的涂敷面5,涂敷面5与导线的宽面接触,其涂敷面5的中心 有一圆形的漆孔4,与装置的漆槽3相通,靠大气的压力,漆从漆孔4中流出至涂敷面5,孔 径的大小设计,根据导线的宽度及导线在涂敷过程中的前进速度而定,即漆由孔的流出量 与涂敷在导线上的用漆量应该趋向平衡,其凸出的涂敷面,可以根据不同规格进行更换。为 保持导线在连续行走涂敷时不出现左右偏移,在装置上设定了滚柱式夹棍2,把导线与凸出 的涂敷面5对齐,为防止导线出现波浪度,在导线行走的过程中与涂敷面5偏离,在相对应 的另一面,设计弹簧压滚棍1压紧使之与导线宽面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均匀的单面涂敷自 粘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漆包机正常涂敷縮醛漆的基础上,将此装置放在 最后二道自粘漆的位置,与设备模架横向角钢用螺栓拧紧固定,导线由导向轮由下往上,穿 过涂敷装置的宽度滚柱式夹棍2与涂敷面5与弹簧压滚棍1间的空隙,让导线宽面与涂敷 面5相靠,调节弹簧压滚棍1间的压力,使之导线正常行走同时涂敷面的自粘漆正好涂在 导线表面,漆槽3内加入自粘漆,匀速开动机器涂敷,自粘漆从凸出的涂敷面内的漆孔径流 出,在导线单面上涂敷自粘漆。这些工作都必须在漆包机的漆房内进行,做到无尘,无灰,无 异物。
权利要求一种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由弹簧压滚棍(1)、滚柱式夹棍(2)、漆槽(3)、漆孔(4)、涂敷面(5)和凸块(6)组成,其特征在于漆槽(3)一侧中部设有长方形的凸块(6),凸块(6)上设有涂敷面(5),涂敷面(5)与导线的宽面接触,凸块(6)的中心设有漆孔(4),漆孔(4)一端连接漆槽(3),另一端连接涂敷面(5);弹簧压滚棍(1)位于涂敷面(5)前方,用于压着导线的宽面,弹簧压滚棍(1)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漆槽(3)上;滚柱式夹棍(2)位于漆槽(3)一侧下部,其底座固定于漆槽(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漆包线自粘漆单面涂敷装置。由弹簧压滚棍、滚柱式夹棍、漆槽、漆孔、涂敷面组成,漆槽的一侧设有长方形的凸块,凸块上设有涂敷面,涂敷面与导线的宽面接触,凸块的中心设有漆孔,漆孔与漆槽相通,靠大气的压力,漆从漆槽中流出通过漆孔流至涂敷面;滚柱式夹棍位于漆槽的外下部,其底座固定在漆槽,用于调节夹线。弹簧压滚棍,通过支撑柱也固定在漆槽,用于压着被涂导线的宽面。本实用新型装置,可生产不同厚度,不同宽度以及0.01-0.05mm涂敷量的自粘漆单面涂敷的漆包线。
文档编号H01B13/16GK201514811SQ20092007655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8日
发明者倪浩, 张全根, 杨文昌 申请人:上海杨行铜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