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0154阅读:10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智能脉冲修 复仪。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信、电力、国防科研 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的推广普及,其需求量更是以惊 人的速度增长。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放电时形成硫酸铅结晶,充电时比 较容易地还原为铅;但如果蓄电池使用和维护不善,例如经常充电不足或过放 电,蓄电池负极上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粗大坚硬的硫酸铅,这种硫酸铅用常规的 方法充电很难还原,造成充电时充电接受能力很差,大量析出气体,这种现象 通常发生在负极,因此被称为不可逆硫酸盐化,它导致蓄电池容量不断下降, 直至完全失效。目前,常见的蓄电池修复仪采用串联的方法对蓄电池进行修复, 众所周知,串联电池的均衡性是世界性难题,达不到预期修复目的,修复效果 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 治疗蓄电池硫酸盐化,修复率高,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包括机箱、修复电路,修复电路安装在 机箱壳体内,修复电路由1 10个并联的12V充电修复电路组成,修复电路通 过总开关与220V交流电相连,各个12V充电修复电路的输入端均接有一分开关, 输出端与机壳下部两接线柱相连,充电修复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接线柱正端之间 接有电流表和熔断器。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充电修复电路包括脉冲信号产生和推动 电路、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充电状态指示电路以及给充电修复电路供电的电源
电路,所述脉冲信号产生和推动电路包括脉宽调制器芯片IC1、 二极管Q3、 Q4、 变压器Tl,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8脚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11脚与三极 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串接电容C10后接地, 二极管Dll、 D12串联后与电容C10并联,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 电极通过变压器Tl相连;所述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l、 Q2,三极管 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2、 电阻R3、 二极管D7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一绕组一端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 极与变压器T1次级的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端相连,电容C8与二极管D7、电阻R3 并联,电容C8、 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电阻R1、 R4—端接在电阻R2、 R3之 间,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变压器T1次级的第一绕 组另"端与变压器T2初级绕组.端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6、 电阻R7、 二极管D8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 射极与变压器T1次级的第二绕组的另端相连并接地,电容C9与电阻R7、 二 极管D8并联,电容C9、 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电阻R5、 R8—端接在电阻R6、 R7之间,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所述充电状态指示 电路包括双运算放大器IC2,双运算放大器IC2的2脚通过并联电阻R34、 R39、 变压器T2次级的一个绕组、二极管D13、电感L2、 二极管D17与所述电流表相 连,双运算放大器IC2的1、 6脚相连,5脚与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13、 14 脚相连,7脚与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1脚之间接有二极管D14、 D18, 二极管 D14、 D18的正极相连,6、 7脚分别通过电阻R32、 R31与红色发光二极管HL2、 绿色发光二极管HL3相连后接地。
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充电修复电路还包括一负脉冲充电电路, 负脉冲充电电路包括四2输入与非门IC3、 二极管N4、电阻R37、 R43、三极管 Q5、 Q6,四2输入与非门IC3的10脚与5、 6脚通 电容C24相连,4脚与8、9脚通过电容C23相连,5、 6脚通过串联电阻R36、 R40与8、 9脚相连,10脚 与2脚相连,1脚通过电阻R35、 二极管N6与双运算放大器IC2的6脚相连,3 脚与12、 13脚相连,ll脚通过二极管M、电阻R37串联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 相连,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6、 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M3与二极管D17的负极相连。
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通过采用充电修复电路既能够对单个12V铅 酸蓄电池进行修复充电,也能够同时对多个蓄电池进行修复,'治疗蓄电池硫酸 盐化,修复率高,效果达95%以上,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操作简单, 功能齐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有效解决了大量铅酸蓄电池的报废问题,有 利于环境保护。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充电修复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包括机箱、修复电路,修复电 路安装在机箱壳体内,修复电路包括4个并联的12V充电修复电路l、 2、 3、 4, 修复电路通过总开关K1与220V交流电相连,充电修复电路l、 2、 3、 4的输入 端分别接有分开关K2 —1、 K2 — 2、 K2 — 3、 K2 — 4,输出端与机壳下部两接线柱 相连,充电修复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接线柱正端之间接有电流表和熔断器。
参照图2,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充电修复电路包括脉冲信号 产生和推动电路、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充电状态指示电路以及给充电修复电路 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脉冲信号产生和推动电路包括脉宽调制器芯片IC1、三 极管Q3、 Q4、变压器Tl,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8脚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 11脚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串接电容C10后接地,二极管Dll、 D12串联后与电容CIO并联,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 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变压器Tl相连,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由TL494集成电 路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所述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l、 Q2,三极管Ql 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2、电 阻R3、 二极管D7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一绕组一端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 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端相连,电容C8与二极管D7、电阻R3 并联,电容C8、 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电阻R1、 R4—端接在电阻R2、 R3之 间,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变压器T1次级的第一绕 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初级绕组一端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6、 电阻R7、 二极管D8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 射极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容C9与电阻R7、 二 极管D8并联,电容C9、 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电阻R5、 R8—端接在电阻R6、 R7之间,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所述充电状态指示 电路包括双运算放大器IC2,双运算放大器IC2的2脚通过并联电阻R34、 R39、 变压器T2次级的一个绕组、二极管D13、电感L2、 二极管D17与所述电流表相 连,二极管D13采用高速二极管^OU660,双运算放大器IC2的1、 6脚相连, 5脚与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13、 14脚相连,7脚与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1 脚之间接有二极管D14、 D18, 二极管D14、 D18的正极相连,6、 7脚分别通过 电阻R32、 R31与红色发光二极管HL2、绿色发光二极管HL3相连后接地,双运 算放大器IC2釆用芯片HA17358。
220V市电经整流管D1 D4桥式整流、电容C4滤波后得到300V直流电, 为整机供电,在电源电路中串联一NTC热敏电阻Rt,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 并联一MYG压敏电阻Rv,用于电源过压保护;此300V直流电给电容C3充电, 经变压器T2高压绕组、变压器Tl次级绕组、三极管Q2等形成启动电流。变 压器T1绕组产生感应电压,使三极管Q1、 Q2轮流导通。300V直流电经变压器 T2耦合,变压器T2的低压辅助供电绕组产生电压,经二极管D15、 D16整流、
7电容C20滤波,作为辅助电源给芯片IC1、 IC2、 IC3、三极管Q3、 Q4等供电。
脉宽调制器TL494启动后,其8、 ll脚轮流输出脉冲,经三极管Q3、 Q4推 动放大,经变压器T1驱动末级两只功率开关高压二极管Q1、 Q2,三极管Q1、 Q2轮流导通使300V直流电在变压器T2初级不断改换方向,经变压器T2耦合 降压为交流电,再经二极管D13整流、电感L2和电容C21滤波后作为充电主电 源,为要修复的12V蓄电池充电。充电电流取样电阻R24取得的电压变化信号 经并联电阻R34、 R39送入双运算放大器HA17358的2脚,由双运算放大器 HA17358处理,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较大,1脚输出高电平,红色充电指示灯 HL2亮,充电接近充满时,7脚输出高电平,绿色充电指示灯HL3亮,实现三阶 段充电。
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充电修复电路还包括一负脉冲充电电路, 负脉冲充电电路包括四2输入与非门IC3、 二极管N4、电阻R37、 R43、三极管 Q5、 Q6,四2输入与非门IC3的10脚与5、 6脚通过电容C24相连,4脚与8、 9脚通过电容C23相连,5、 6脚通过串联电阻R36、 R40与8、 9脚相连,10脚 与2脚相连,1脚通过电阻R35、 二极管N6与双运算放大器IC2的6脚相连,3 脚与12、 13脚相连,11脚通过二极管N4、电阻R37串联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 相连,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6、 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二极管D17的负极相连,四2输入与非 门IC3采用CD4011。
负脉冲充电电路工作过程此充电电路由放电开关、负脉冲加载控制、脉 冲振荡器三部分组成。负脉冲在上述充电第一和第二阶段加入,第三阶段停止。
放电开关是三极管Q6,三极管Q6导通,其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电阻R43 对12V蓄电池放电。三极管Q6截止,蓄电池恢复充电。三极管Q5是三极管Q6 的驱动。三极管Q5、 Q6直接耦合,接成达林顿管形式。三极管Q6的导通和截
止受加载负脉冲控制和振荡器联合控制。
加载负脉控制电路由四2输入与非门IC3的与非门C、 D构成,与非门D接成反相器,只有与非门C的两个输入端均为高电平时,输出端(3脚)输出为
低电平,经与非门D反相使三极管Q6导通,给蓄电池放电,与非门C的2脚输 入来自多谐波振荡器的宽度为5毫秒的正脉冲,1脚输入来自转折电流检测电 路芯片IC2的1脚,充电大电流时,其为高电平。
脉冲振荡器由四2输入与非门IC3的的与非门A、 B及电容C23、 C24、电 阻R36、 R29组成,是典型的多谐波振荡器。由于充电时间常数不同,高电平 5ms,低电平1100 ms。
负脉冲充电可快速消除充电形成的极化,提高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降低 电解液的温度。电感L2除具有滤波作用外,还有在对蓄电池放电时保护充电主 电源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包括机箱、修复电路,修复电路安装在机箱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其修复电路由1~10个并联的12V充电修复电路组成,修复电路通过总开关与220V交流电相连,各个12V充电修复电路的输入端均接有一分开关,输出端与机壳下部两接线柱相连,充电修复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接线柱正端之间接有电流表和熔断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其充电修复 电路包括脉冲信号产生和推动电路、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充电状态指示电路以及 给充电修复电路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脉冲信号产生和推动电路包括脉宽调制器 芯片IC1、三极管Q3、 Q4、变压器Tl,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8脚与三极管Q4 的基极相连,11脚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 并串接电容C10后接地,二极管Dll、 D12串联后与电容C10并联,三极管Q3的 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变压器Tl相连;所述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包括三 极管Ql、 Q2,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l的基极 通过串联的电阻R2、电阻R3、 二极管D7与变压器T1次级的第一绕组一端相连, 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端相连,电容C8与二极 管D7、电阻R3并联,电容C8、 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电阻R1、 R4—端接在电 阻R2、 R3之间,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变压器T1次级 的第一绕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初级绕组一端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串联的 电阻R6、电阻R7、 二极管D8与变压器Tl次级的第二绕组的一端相连,三极管 Q2的发射极与变压器T1次级的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容C9与电阻R7、 二极管D8并联,电容C9、 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电阻R5、 R8—端接在电阻R6、 R7之间,另—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相连;所述充电状态指示电路包括双运算放大盔IC2,双运算放大器IC2的2脚通过并联电阻R34、 R39、变 压器T2次级的一个绕组、二极管D13、电感L2、 二极管D17与所述电流表相连, 双运算放大器IC2的1、 6脚相连,5脚与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13、 14脚相连, 7脚与脉宽调制器芯片IC1的1脚之间接有二极管D14、 D18, 二极管D14、 D18的 正极相连,6、 7脚分别通过电阻R32、 R31与红色发光二极管HL2、绿色发光二极 管HL3相连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其充电修复 电路还包括一负脉冲充电电路,负脉冲充电电路包括四2输入与非门IC3、 二极 管N4、电阻R37、 R43、三极管Q5、 Q6,四2输入与非门IC3的10脚与5、 6脚 通过电容C24相连,4脚与8、 9脚通过电容C23相连,5、 6脚通过串联电阻R36、 R40与8、 9脚相连,10脚与2脚相连,1脚通过电阻R35、 二极管N6与双运算放 大器K2的6脚相连,3脚与12、 13脚相连,11脚通过二极管N4、电阻R37串 联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三极 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 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二极管D17的负极 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蓄电池智能脉冲修复仪,其包括机箱、修复电路,修复电路安装在机箱壳体内,修复电路由1~10个并联的12V充电修复电路组成,修复电路通过总开关与220V交流电相连,各个12V充电修复电路的输入端均接有一分开关,输出端与机壳下部两接线柱相连,充电修复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接线柱正端之间接有电流表和熔断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治疗蓄电池硫酸盐化,修复率高,效果达95%以上,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M10/44GK201397864SQ20092008848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1日
发明者刘遂俊 申请人:刘遂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