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车用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69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式车用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达到结构简单、小型化、
易于携带以及方便各式电子设备车内充电使用的改良式车用充电器。
背景技术
—般的携带式电子设备(如笔记型电脑)通常都会附赠可插接于室内插座上的变 压器,以让使用者利用所述变压器撷取室内电力,作为携带式电子设备充电以及操作时的 电力来源;但是由于所述变压器仅能作为撷取室内电力的使用,而无法在车上使用车内电 力进行充电,因此,当使用者因外出时必须携带多个电池作为备用;再者,使用者虽可另行 购买厂商提供的车用充电器,但因各类电子设备所需的电压不同,且各类电子设备外部电 源的插孔规格不一,需购置各类电子设备专用的充电器线材。 因此,便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车用充电结构9(如图5所示),其包含有一点烟 器插头91、一配合导线与点烟器插头91电气连接的变压器92、一设于变压器92上的风扇 93及至少两个设于变压器92端面上的插座94 ;藉此,可将点烟器插头91与车辆的点烟器 插孔对应连接,并将携带式电子设备的变压器插头与插座94对接,使点烟器插头91在点烟 器插孔中撷取所需的电源,使所述电源通过变压器92增压后传输至携带式电子设备中,等 同现有的室内电源,作为充电及操作时的电力来源。 虽然上述现有的车用充电结构9,可运用于车辆上作为外出时电力的提供,以作为 携带式电子设备所需的电力来源;但是由于所述变压器92不但内部电路的设计较为复杂, 且更需要设置风扇进行运作时的散热,进而导致所述变压器92整体的体积较大且重量较 重,而不利使用者进行携带。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达到结构简单、小型化、易于携带以及方便 各式电子设备车内充电使用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包含一点烟器插头;
一端与点烟器插头电气连接的第一传输线;一与第一传输线的另端电气连接的电压转换单
元;一端与电压转换单元电源输出端电气连接的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具
有一接合端子;以及一具有接合孔可与第二传输线接合端子电气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连
接单元的另一端设有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可与现有各类符合制式规格的电子设备的变压
器活动结合,而所述插接部可依照电子设备变压器的制式电源输出插孔规格,分别配设成
二孔母座、三孔母座或平行插座等其它型式,以供与所述各类原有电子设备所附的变压器
(输入交流电压为100至240伏特)轮流搭配使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简化上述第二传输线,将其前端的一接合
端子直接固设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接合端子直接与连接单元的接合孔电气连
接,提升本实用新型携带与操作的方便性。[0008]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点烟器插头中可设置一供第一传输线活动绕设的 巻线器,如此,在使用时,可利用巻线器与第一传输线的配合,将第一传输线拉引至适当长 度;或在使用后,利用巻线器将第一传输线加以巻收,方便收纳;除可达到上述小型化、易 于携带的功效外,以使本实用新型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时之所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达到结 构简单、小型化、易于携带以及方便各式电子设备车内充电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9-车用充电结构;91-点烟器插头;92-变压器;93_风扇;94-插
座;l-点烟器插头;2-第一传输线;3-电压转换单元;4-第二传输线;5-连接单元;6-点烟 器插孔;7-携带式电子设备;8-巻线器;41-接合端子;51-接合孔;52、53_插接部;71-变 压器;72-插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 型一种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其至少由一点烟器插头1、一第一传输线2、一电压转换单元3、 一第二传输线4以及一连接单元5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点烟器插头1可配接于10伏特 30伏特的直流输出电源。 所述第一传输线2的一端与点烟器插头1电气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3与第一传输线2的另端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线4的一端与电压转换单元3电气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4的另一 端具有一接合端子41。 所述连接单元5设有一与第二传输线4另一端接合端子41电气连接的接合孔51 及可与现有各类符合制式规格的携带式电子设备变压器活动结合的插接部52、53,各插接 部52、53可设为二孔母座、三孔母座或平行插座等其它规格;如是,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 改良式车用充电器。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 用新型于运用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先以连接单元5依据携带式电子设备7所附变压 器71的插头部72规格,将二孔母座52或三孔母座的插接部53与插头部72对接,将第二 传输线4 一端的接合端子41与连接单元5的接合孔51结合,再将所述点烟器插头1直接 对应插设于车辆的点烟器插孔6中,藉以使点烟器插头1自点烟器插孔6中撷取所需的电 源,使所述电源透过点烟器插头l由第一传输线2传输至电压转换单元3,让电压转换单元 3进行电压升压,而将点烟器插头1所撷取的电流增压转换为300伏特至350伏特范围的直 流电源,依序经由第二传输线4与连接单元5,再通过携带式电子设备7所附变压器71的电压转换,将适当的电力传输至携带式电子设备7中,作为充电或携带式电子设备7操作的电 力来源。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将本实用 新型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2前端的一接合端子41直接固设于电压转换单元3的 电源输出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所述接合端子41直接与连接单元5的接合孔51 电气连接,体现本实用新型携带及操作的简易性。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 新型于运用时,也可在所述点烟器插头la中设置一可供第一传输线2活动绕设的巻线器8, 如此,除可达到上述所提的功效外,更可在使用后,利用巻线器8将第一传输线2加以巻收; 或在使用时,利用巻线器8与第一传输线2的配合,将第一传输线2依车内空间而可拉引至 适当长度,以使本实用新型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可有效改善现有的种种缺点,可达到结 构简单、小型化、易于携带以及方便各式电子设备在车内使用或充电操作的功效,进而使本 实用新型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的所需,确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 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点烟器插头;一第一传输线,其一端与所述点烟器插头电气连接;一电压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电气连接,且执行车内点烟器插头所撷取的直流电压增压转换;一第二传输线,其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电气连接,其另一端具有一接合端子;以及一连接单元,其一端设有一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的接合端子电气连接的接合孔,其另一端设有一能与携带式电子设备变压器活动结合的插接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直接将第二传输线另一端的 接合端子固设于电压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出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烟器插头中进一步包 含有能供所述第一传输线活动绕设的巻线器。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能将车内 点烟器插头所撷取的直流电源增压转换为300至350伏特的直流电源。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各插接部设为二孔母座或三 孔母座的插座规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式车用充电器,包含一点烟器插头;一端与点烟器插头电气连接的第一传输线;一与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电气连接的电压转换单元;一端与电压转换单元电气连接的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具有一接合端子;以及一端具有接合孔可与第二传输线的接合端子电气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设有一插接部,而所述插接部可与现有各类符合制式规格的携带式电子设备的变压器活动结合;这样,可达到结构简单、小型化、易于携带以及方便各式电子设备充电使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13/72GK201498999SQ2009201657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韩扬, 黎其君 申请人:伊洛熊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