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85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的结构,特别具有一定
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水性能的结构,属于电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被称为自动化的"神经"的控制仪表电缆为人类的现代化作出巨大的贡献,它优良的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因此,此电缆得到广泛的运用,控制电缆大多用于大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发电厂、石油石化、无人变电站等,这些电缆敷设在空气中,由于空气中的水汽会进入到电缆中影响电缆的电性能,轻则会形成网络放电,重则会导致电缆短路,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每年由此发生的事故给我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电缆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能的,又具有耐腐蚀性能和防水抗干扰性能,适合水汽含量高的潮湿地区使用的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包括由绝缘线芯成缆的缆芯上依次设置的包带、屏蔽层和护套,其特征是在屏蔽层和护套之间设有甲基硅酸盐阻水层。所述的绝缘线芯由符合GB/T3956-2008要求的第5类、第6类导体上挤包符合GB/T9330-2008的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构成。[0006] 所述的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层。 所述的护套的材料为符合GB/T5023-2008的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性能好。导体采用符合GB/T3956-2008材料,电缆为软结构的第5类、第6类导体。绝缘采用符合GB/T9330-2008中规定的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材料的要求。屏蔽采用铜丝编织,性能符合GB/T9330-2008的要求。阻水层采用甲基硅酸盐。最大吸湿膨胀系数(自由状况)为60%。护套采用硅橡胶具有较强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本电缆敷设后具有一定阻水作用,避免了因潮湿引起的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包带、4屏蔽层、5阻水层、6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导体1采用GB/T3956-2008中第5类、第6类材料,在导体1外挤包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绝缘材料采用GB/9330-2008规定的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以绝缘线芯成缆后绕包包带3,在包带3外编织铜丝构成屏蔽层4,在屏蔽层4外涂包一层甲基硅酸盐阻水层5,在甲基硅酸盐阻水层5外挤包符合GB/T5023-2008的硅橡胶护套6,制成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
权利要求一种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包括由绝缘线芯成缆的缆芯上依次设置的绕包层、屏蔽层和护套,其特征是在屏蔽层和护套之间设有甲基硅酸盐阻水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线芯由符合GB/T3956-2008要求的第5类、第6类导体上挤包符合GB/T9330-2008的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的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的护套的材料为符合GB/T5023-2008的硅橡胶。
专利摘要耐化学腐蚀防水抗干扰控制仪表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由绝缘线芯成缆的缆芯上依次设置的包带、屏蔽层和护套,在屏蔽层和护套之间设有甲基硅酸盐阻水层。绝缘线芯由符合GB/T3956-2008要求的第5类、第6类导体上挤包符合GB/T9330-2008的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构成。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层。护套的材料为符合GB/T5023-2008的硅橡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性能好。阻水层采用甲基硅酸盐。最大吸湿膨胀系数(自由状况)为60%。护套采用硅橡胶具有较强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本电缆敷设后具有一定阻水作用,避免了因潮湿引起的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H01B7/282GK201498241SQ20092023318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胜, 圣大勇, 姚学平, 孟国元, 徐勇, 李洁平 申请人:江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