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912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
电缆的结构及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TC,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反应,并且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 间发射出巨大的能量。太阳能发电就是把太阳照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太阳能是一 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据估算,地球上每年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地球上每年燃烧 其他燃料所获能量的3000倍,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是21世纪的高新技术。 太阳能发电是最理想的新能源。太阳光发电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 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光伏发电是 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 式,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理想 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 益广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世界光伏组件在过去15年平均增长率约15%。 20世纪90年 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取之不尽,清洁安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的太阳 能资源比较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此外,目前太阳能光 伏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截止2004年,太阳能 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交通、通讯、公共设施(如照明)、家庭生 活用电等。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加显示它的优势。我国目前尚有约30000 个村庄,700万户,3000万农村人员还没有用上电,60 %的有电县严重缺电,光伏市场潜力 巨大。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主流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沙漠电站和 城市屋顶发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适应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使用而设计的一种具有高耐热、耐 寒及耐候的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 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组屏蔽绝缘线芯、金属外护套及内护套,所述每组屏蔽绝 缘线芯包括成对的两组绝缘线芯、设置在两组绝缘线芯外的内绕包层、设置在内绕包层外 的分屏蔽层组成,所述每组绝缘线芯由导体及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内护套及 金属外护套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屏蔽绝缘线芯外,在所述屏蔽绝缘线芯、金属护套层之间 设置总包带层,在总包带层内的屏蔽绝缘线芯之间设置填充料,在包带层内的绝缘线芯之 间设置填充料。 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高耐热、耐寒及耐候、如UV辐射,臭氧及水解特性、抗紫外
3线、抗微生物和化学腐蚀、短时过载能力强、载流量大、耐磨、耐油、防腐、防白蚁、机械性能 好等优点,电缆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防雷击效果,其主要特性是电缆不含卤素,具阻燃性、 烟密度低,可回收利用具环保性,可满足太阳能电站、光伏电力系统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为导体、2为绝缘层、3为内绕包层、4为分屏蔽层、5为填充、6为总包带层、 7为内护套、8为金属外护套。 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由至少两组(本例中为四组)屏 蔽绝缘线芯、内护套7及金属外护套8构成。 每组屏蔽绝缘线芯包括成对的两组绝缘线芯、设置在两组绝缘线芯外的内绕包层 3、设置在内绕包层3外的分屏蔽层4组成。每组绝缘线芯由导体1及设置在导体1外的绝 缘层2组成。 在四组屏蔽绝缘线芯和填充料5外以总包带层6总绕包,在总包带层6外设有内 护套7,在内护套7外设有金属外护套8。 上述的导体1应为二类七根或五类多根绞制而成的铜导体或镀锡铜导体。
权利要求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包括至少两组屏蔽绝缘线芯、金属外护套及内护套,所述每组屏蔽绝缘线芯包括成对的两组绝缘线芯、设置在两组绝缘线芯外的内绕包层、设置在内绕包层外的分屏蔽层组成,所述每组绝缘线芯由导体及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内护套及金属外护套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屏蔽绝缘线芯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蔽绝缘线芯、金属护套层之间设置总包带层,在总包带层内的屏蔽绝缘线芯之间设置填充料,在包带层内的绝缘线芯之间设置填充料。
专利摘要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用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的结构及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组屏蔽绝缘线芯、金属外护套及内护套,所述每组屏蔽绝缘线芯包括成对的两组绝缘线芯、设置在两组绝缘线芯外的内绕包层、设置在内绕包层外的分屏蔽层组成,所述每组绝缘线芯由导体及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内护套及金属外护套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屏蔽绝缘线芯外,在所述屏蔽绝缘线芯、金属护套层之间设置总包带层,在总包带层内的屏蔽绝缘线芯之间设置填充料,在包带层内的绝缘线芯之间设置填充料。本实用新型电缆可回收利用,具环保性,可满足太阳能电站、光伏电力系统的需要。
文档编号H01B7/17GK201508725SQ20092023624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锐, 潘晨曦, 许忠生 申请人:江苏晨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