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2887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的避雷支架,特别是一种脊瓦屋面建筑的避雷支架。
(二)
背景技术
避雷带在建筑中起着保护用电设备以及人身安全的重要作用,避雷带安装应牢固、平 直,符合严格的质量规范。传统避雷带设计在屋面女儿墙上,采用燕尾式直埋避雷支架,支 架采用①12镀锌圆钢,支架末端呈燕尾型,施工时需钻①18的洞,埋入燕尾后水泥收口。而 北方建筑屋顶多使用脊瓦,脊瓦为圆柱型结构,难于与支架端部进行连接。传统燕尾直埋式 避雷支架不适用于建筑屋面为脊瓦的情况,用这种支架在脊瓦上施工,除了会破坏脊瓦,还 不能满足支架承受的正向风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要解决现有的避雷支架不适 用于脊瓦建筑的情况,并解决避雷支架安装拆卸不方便、支架连接不牢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包括支撑避雷带的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架体呈栏 杆状沿避雷带通长设置,由一列支架立柱、脊瓦抱箍、支架顶托、避雷带盖板及螺栓构成;
所述支架立柱的顶部由螺栓固定连接支架顶托和避雷带盖板,支架顶托与避雷带盖板之 间夹持避雷带;
所述支架立柱的根部与脊瓦抱箍的顶部固定连接,脊瓦抱箍为拱形结构,其两头有固定 脊瓦的底脚,脊瓦抱箍的高度与脊瓦高度相适应,并留有空隙量。 上述避雷带盖板的中部有用于容纳部分避雷带的弧形槽。 上述底脚底部可沿脊瓦方向焊接有正向支撑。 上述正向支撑可为镀锌扁钢或普通扁钢。 上述支架立柱可为镀锌圆钢或普通圆钢。 上述脊瓦抱箍为圆弧状拱形或三角状拱形结构。 上述脊瓦抱箍可为镀锌扁钢或普通扁钢。
上述支架立柱与脊瓦抱箍的连接为焊接,并在二者表面涂有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避雷支架在支架立柱底端连接脊瓦抱箍,脊瓦抱箍的两端带有向内侧延伸 的底脚,脊瓦抱箍的半圆形结构能与屋面脊瓦结构相适应,并由底脚与脊瓦扣和牢固,脊瓦 抱箍采用镀锌扁钢,能使施工更加方便,便于抱箍和脊瓦的连接,同时满足刚性及焊接要 求。沿海地区风力较大时,支架底端可沿脊瓦方向焊接40cm长30x3镀锌扁钢,作为侧向支 撑,可增加支架的侧向支撑力。
避雷支架施工完毕后按照规范要求做拉力试验,支架拉力可大于5公斤力。
避雷带顶端(避雷带处)所受的主要力为正向风力,正向风力计算理想状态下风力计 算,风以圆柱型吹向避雷带,风力为f,质量为m,风速为v,挡风面积为s,空气密度为P; 由动量定理可知,
f * At = m*v-m*0
m = p *s*v* At
避雷带正向受到的风力为f=P *s*v*v
按北京风速最大17米/秒计算;正向风力为f =1.237x1.5x0.012x17x17 =6. 43牛顿。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脊瓦屋面建筑,脊瓦抱箍与脊瓦能够连接牢固,可抵抗较大风
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满足了脊瓦屋面建筑安装避雷带的要求,特别适
用于北京地区脊瓦屋面建筑较多及沿海地区风力较大的情况。
(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避雷带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l一避雷带、2 —支架立柱、3 —脊瓦抱箍、4一支架顶托、5 —避雷带盖 板、6 —螺栓、7 —弧形槽、8 —底脚、9-正向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l、图3所示,这种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包括支撑避雷带l的架 体,上述架体呈栏杆状沿避雷带l通长设置,由一列支架立柱2、脊瓦抱箍3、支架顶托4、避 雷带盖板5及螺栓6构成。
所述支架立柱的高度根据工程设计可为10mm。支架立柱2的顶部由螺栓6固定连接支架 顶托4和避雷带盖板5,避雷带盖板5的中部有用于容纳部分避雷带1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半径比避雷带直径短lmm 2mm,支架顶托4与避雷带盖板5之间夹持避雷带1 。支架顶托与避雷带 盖板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均可相同,长度为避雷带直径加上6.4倍螺栓孔直径,宽度为 3. 2倍螺栓孔直径,厚度为2mm。
所述支架立柱2的根部与脊瓦抱箍3的顶部固定连接,脊瓦抱箍3为圆弧状拱形结构,采 用40cm长,30x3镀锌扁钢,(满足焊接连接钢带最小厚度规范),其两头有固定脊瓦的底脚 8,脊瓦抱箍的高度与脊瓦高度相适应,并留有空隙量。脊瓦抱箍的高度为脊瓦高度加 2mm的空隙量。脊瓦抱箍底脚长度,可根据工程设计为工程脊瓦厚度加适当空隙量,为便 于安装支架,空隙量可为20mm。
上述支架立柱2可采用镀锌圆钢,脊瓦抱箍可采用镀锌扁钢。支架支柱与脊瓦抱箍焊接 后做防腐处理,或先采用普通圆钢和普通扁钢,焊接后做热镀锌处理。
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脊瓦抱箍可为三角状拱形结构。
实施例三,参见图4所示,所受风力过大时,底脚底部可沿脊瓦方向焊接正向支撑。上 述正向支撑可为镀锌扁钢或普通扁钢。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为
在施工前,统计好瓦型,根据瓦型制作脊瓦避雷支架抱箍形状。为保证避雷带承受正向 风力,支架底端应与脊瓦有效接触,后用水泥砂浆封堵严密,在避雷带拐弯处,考虑侧向风 力会达到正向风力大小,或沿海地区阵风风力过大时,支架底端沿脊瓦方向焊接40cm长镀锌 扁钢作为正向支撑,增加支架正向支撑力。
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包括支撑避雷带(1)的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架体呈栏杆状沿避雷带(1)通长设置,由一列支架立柱(2)、脊瓦抱箍(3)、支架顶托(4)、避雷带盖板(5)及螺栓(6)构成;所述支架立柱(2)的顶部由螺栓(6)固定连接支架顶托(4)和避雷带盖板(5),支架顶托(4)与避雷带盖板(5)之间夹持避雷带(1);所述支架立柱(2)的根部与脊瓦抱箍(3)的顶部固定连接,脊瓦抱箍(3)为拱形结构,其两头有固定脊瓦的底脚(8),脊瓦抱箍的高度与脊瓦高度相适应,并留有空隙量。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避雷带盖板(5)的中部有用于容纳部分避雷带(1)的弧形槽(7)。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脚(8)底部沿脊瓦方向焊接有正向支撑(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向支撑为镀锌扁钢或普通扁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 于上述支架立柱(2)为镀锌圆钢或普通圆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 于上述脊瓦抱箍(3)为圆弧状拱形或三角状拱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 于上述脊瓦抱箍(3)为镀锌扁钢或普通扁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其特征在 于上述支架立柱(2)与脊瓦抱箍(3)的连接为焊接,并在二者表面涂有防腐层。
专利摘要一种圆柱形脊瓦抱卡式避雷支架,包括支撑避雷带的架体,上述架体呈栏杆状沿避雷带通长设置,由一列支架立柱、脊瓦抱箍、支架顶托、避雷带盖板及螺栓构成;所述支架立柱的顶部由螺栓固定连接支架顶托和避雷带盖板,支架顶托与避雷带盖板之间夹持避雷带;所述支架立柱的根部与脊瓦抱箍的顶部固定连接,脊瓦抱箍为拱形结构,其两头有固定脊瓦的底脚,脊瓦抱箍的高度与脊瓦高度相适应,并留有空隙量。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脊瓦屋面建筑,脊瓦抱箍可与脊瓦连接牢固,能抵抗较大风力,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北京地区脊瓦屋面建筑较多及沿海地区风力较大的情况。
文档编号H01T19/00GK201435530SQ2009203022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7日
发明者张庆亮, 樊广军 申请人:北京城建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