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116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属于新能源连接
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几年,随着国内光伏 发电产业迅猛发展,太阳能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中国太阳能利用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太阳 能光伏发电被广泛用于2008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等场馆、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各体育场馆,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利用太阳能光伏 电池系统组件发电。 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组件是一套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系统装置,通过数片电池片把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由太阳能光伏接线盒组件、控制器与逆变器把电池片转化的电能传 输给电流负载和蓄电池,从而实现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由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组件长 期处于户外环境运行,所以保证整个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尤为关键,这对直接起电能转换 连接作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密封性、捏合强度、安全性、可靠性 以及稳定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连接器,主要包括线缆、连接器正极座、正极端子、连接器负 极座以及负极端子组成,正极座前端设有紧锁钩,负极座前端设有与正极座弹性紧锁钩相 配的止退孔,正极座与负极座弹性啮合,形成自锁。由于长期处于恶劣的户外环境运行,上 述现有结构的连接器组件主要依靠弹性件锁合,锁紧件容易老化、变形,结果容易导致锁钩 与止退孔互相脱落,且正负极座啮合处更容易发生变形,使连接器组件内部渗水,影响连接 器组件性能的稳定,甚至产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保持理想密封性的太阳
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从而使其可以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发电系统中长期可靠使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包括分别位于正极座和负
极座内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座和负极座的相对端分别具有相配的插头和插
孔;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背离端分别与线缆电连接,相对端接插后电连接;所述正
极座和负极座内分别装有出线端和接插端密封件,且装有插接后使正极座和负极座产生轴
向分离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正极座上装有从所述插头径向延伸的卡柱,所述负极座的插孔
开有与允许所述卡柱通过的轴向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端与周向延伸的旋进卡槽连通,
所述旋进卡槽的终端具有朝与旋进相反方向延伸的定位凹。 插接时,正极座上的卡柱沿负极座上的导向槽抵达旋进卡槽,之后相对选拧正负 极座,即可使卡柱到达定位凹处,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卡在定位凹内,不会松脱。直至同 时受到外加的轴向推力和反转选拧,才可以解除接插。该结构不仅插接与拔脱操作十分方便,而且一旦接插可靠,不会自动松脱;尤其是,无论锁紧结构还是正负极座啮合处,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老化、变形,因此可以长期保持密封件的密封效果,防止渗水漏电,使本发明的连接器在光伏电池组件发电系统中长期可靠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正负极端子以及弹性件的结构是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正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负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中正极座1、负极座2、螺帽3和4、碗形压线爪5和6、柱形密封圈7和8、止退簧9和10、正极端子11、负极端子12、弹性体13、电缆14和19、密封圈15、受力台16、腰鼓簧17、旋进卡槽18、导向槽20、卡柱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如图1至图6所示,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2分别位于正极座1和负极座2内,正极座1和负极座2的相对端分别具有相配的圆柱台阶形插头和插孔(参见图3和图6)。如图3所示,插头上套有作为插接端密封件的密封圈15和弹性体13,密封圈15和弹性体13的外圆与插孔紧配,从而形成可靠的双重接插密封。正极座1和负极座2的出线端分别选拧压住碗形压线爪5和6的螺帽3和4,碗形压线爪5和6的弹性内縮孔分别卡住线缆19和14,线缆19、14与正极座1、负极座2之间分别装有作为出线密封件的柱形密封圈7和8。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2的背离端分别与线缆19和14电连接,相对端接插后通过腰形簧17电连接。腰形簧17的内径与负极端子12的端头外径相配,外径与正极端子11的端头内径相配。 如图3所示,正极座1上装有从插头径向对称延伸的卡柱21,如图6所示,负极座2的插孔开有与允许卡柱21通过的两条轴向导向槽20。导向槽20的内端与周向延伸的旋进卡槽18连通,旋进卡槽18的终端具有朝与旋进相反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正极座1和负极座2内分别装有弹性件——止退簧9和IO,止退簧9和10为具有轴向弹性的开口环状,相对端分别插入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2的尾端,背离端分别抵靠在正极座1中心孔或负极座2插孔的台阶面上,因此在插接后使正极座1和负极座2产生轴向分离趋势。
插接时,正极座1上的卡柱21沿负极座2上的导向槽20抵达旋进卡槽18,之后相对选拧正、负极座,即可使卡柱21到达定位凹处。此时,在止退簧的作用下,卡柱21自动卡在定位凹内锁定(参见图l),除非同时受到外加的轴向推力和反转选拧作用,才能使卡柱从定位凹中脱出,从而可以反旋解除接插。
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由于借助正极座的卡柱与负极座定位凹的啮合实现旋合锁定,因此锁紧便捷,解锁容易;即具有方便的插入和拔出功能,插入时顺势向右旋转90度滑入即锁紧,反之推 出左旋转90度即解锁拔出。 2)密封圈和柱形弹性体的双重密封结构有效防止了水汽渗入,因此具有更高的密 封防护登记;端面密封防护等级^ IP68,从而有效避免了漏电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彻底消除了现有连接器锁扣结构的老化变形现象,不仅保证了长期的连接可 靠,而且始终可以保持理想的密封效能。 4)锁合强度高,具有导通电流大、接触电阻小、接点温升低等特点。装配方便,机构 简洁、美观工整。 5)线缆采用密封件由螺纹夹紧,导电体连接采用压接形式,接触可靠,便于野外作 业,十分适合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发电系统中。
权利要求
一种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包括分别位于正极座和负极座内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座和负极座的相对端分别具有相配的插头和插孔;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背离端分别与线缆电连接,相对端接插后电连接;所述正极座和负极座内分别装有出线端和接插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座和负极座内还装有插接后使正极座和负极座产生轴向分离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正极座上装有从所述插头径向延伸的卡柱,所述负极座的插孔开有与允许所述卡柱通过的轴向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端与周向延伸的旋进卡槽连通,所述旋进卡槽的终端具有朝与旋进相反方向延伸的定位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上套有作为插接端密封件的密封圈和弹性体,所述密封圈和弹性体与所述负极座的插孔紧配,形成双重接插密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座和负极座内分别装有作为弹性件的止退簧;所述两止退簧为具有轴向弹性的开口环状,其相对端分别插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尾端,背离端分别抵靠在所述正极座的中心孔和所述负极座的插孔的台阶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座和负极座的出线端分别选拧压住碗形压线爪的螺帽,所述碗形压线爪的弹性内縮孔卡住线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与正极座或负极座之间分别装有作为出线密封件的柱形密封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相对端接插后通过腰形簧电连接;所述腰形簧的内径与负极端子的端头外径相配,外径与正极端子的端头内径相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属于新能源连接设施技术领域。该连接器包括分别位于正极座和负极座内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背离端分别与线缆电连接,相对端插接后电连接;正极座和负极座内分别装有出线端和接插端密封件,且装有插接后使正极座和负极座产生轴向分离趋势的弹性件;正极座上装有从插头径向延伸的卡柱,负极座的插孔开有与允许卡柱通过的轴向导向槽;导向槽的内端与周向延伸的旋进卡槽连通,旋进卡槽的终端具有朝与旋进相反方向延伸的定位凹。该结构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老化、变形,可以长期保持密封件的密封效果,防止渗水漏电,长期可靠使用在光伏电池组件发电系统中。
文档编号H01R13/52GK101740940SQ20101011631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杨中跃 申请人:镇江市正恺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