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35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连接箱。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车辆上搭载的电连接箱,公知的有日本特开2004-40873号公报 (图6)所述的装置。该装置将构成电路的电路基板收容在箱体内,并在箱体侧壁的下部形 成向外膨胀的连接器收容部,在该连接器收容部内收容向下开口的连接器。在这种电连接箱中,存在由于结露等而在箱体上表面产生的水经过箱体的侧壁的 外侧面而流下的情况。从侧壁流下的水到达连接器收容部,并进一步流下,到达连接器收容 部的下边缘部。由于在连接器收容部的下边缘部中连接器开口,因此水可能会从该开口部 浸入到箱体内,而使电路构成体上形成的电路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水浸入到箱体内 部的电连接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箱,其在具有侧壁的箱体的内部收容 电路基板而成,具有连接器,朝下开口设置在上述箱体的下表面部;以及倾斜壁,形成在 上述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比上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度尺寸,并与上述连接器的宽 度方向的全部区域重叠,随着朝向上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而逐 渐向下倾斜。根据本发明,从箱体上部经侧壁外侧面流下的水被倾斜部阻挡。由于该倾斜壁随 着朝向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方而逐渐向下倾斜,因此水沿着倾斜部流下,被引导 到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这样一来,从箱体侧壁流下的水避开连接器的开口而被排出,因 此可避免水浸入到箱体内。


参照如下附图具体说明基于本发明的示例。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箱的整体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截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B-B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箱 被搭载在车辆上。该电连接箱,被设置在未图示的电源和灯、音响等未图示的车载电器之 间,用于控制各电器的通电或断电。该电连接箱将电路基板10收容在呈扁平状的箱体11 内。在图1及图2中,以使其正面一侧朝上的方式对电连接箱进行描绘,但在搭载到车辆的 状态下,电连接箱,如图4所示,被配置为使电路基板10的板面垂直的纵向配置。以下,对 于上下左右的朝向,以搭载到车辆上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箱体11具有框体12,在正反方向(图4中为左右方向)上开口,由合成树脂构 成;金属制的散热板13,以堵住框体12的背面一侧(图4中为右侧)的开口的方式进行组 装;合成树脂制的盖子14,以堵住框体12的正面一侧(图4中为左侧)的开口的方式进行 组装;合成树脂制的保险丝盒15,从框体12的上侧组装到该框体12上;合成树脂制的第一 连接器16,组装在保险丝盒15上;以及合成树脂制的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组装在 框体12的下边缘部。框体12大致呈矩形,由以下各部分构成上框部12A ;从上框部12A的左右两端向 下方延伸的左框部12B及右框部12C ;以及连接左右两个框部12B、12C的下端部的下框部 12D。在左右两个框部12B、12C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锁定突出部20。安装在框体12的背面的散热板13大致呈矩形,具有和框体12的外形大致相似的 形状。散热板13,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固定在框体12的背面,并且通过螺钉21拧紧固定。盖子14,整体上呈向背面一侧开口的浅盘状,具有盖板部22 (相当于本发明中的 侧壁),其整体上具有和框体12的外形相似的形状,并且覆盖框体12的正面一侧的开口 ; 以及侧壁23,沿该盖板部22的周边在背面一侧上竖立。盖子14的侧壁23上,在和框体12 的锁定突出部20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承受部24,通过该承受部24和锁定突出部20的弹性扣 合,盖子14从正面一侧组装到框体12上。盖子14的盖板部22被配置为与电路基板10的 板面大致平行。盖子14的下部形成膨胀壁部63,其保持盖子14的左右两端部而向正面一侧(图 4的左侧)膨胀,该膨胀壁部63的内部形成连接器收容部(相当于本发明的收容部)25。 该连接器收容部25的下表面上设有二个开27,以封闭该开口 27的方式在该开27中设有 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分别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开口部 69,该开口部69内分别组装有未图示的配对连接器。这样一来,可使为了与配对连接器连 接而需要具有预定高度尺寸的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在电连接箱的正反方向上的高 度尺寸不会大型化地、收容在连接器收容部25内。第三连接器18被安装在电路基板10上,在第三连接器18的上部,从上侧插入棒
4状的端子接头29的一个端部,并且端子接头29的另一个端部在背面一侧被弯曲加工为大 致呈直角,并插入到电路基板10上形成的贯通孔30中,与电路基板10上形成的电路连接。 并且,在第四连接器19的上侧,从上侧插入后述下侧突出部31的下端部,成为后述连接器 端子部46。在盖子14的盖板部22的外侧面上,在比盖板部22的上端边缘略微靠下、且比连 接器收容部25靠上的位置上,在正面一侧方向(图4的左侧)上竖立形成檐部32。该檐 部32呈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连续延伸的肋状,并且以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为顶 点,从该顶点开始向左右两端部向下倾斜。檐部32中,直到比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右两 端边缘对应的位置略微靠近内侧的位置为止,形成相对于水平线以缓慢的下降倾斜度倾斜 的缓慢倾斜部32A,从该缓慢倾斜部32A开始向外侧形成以比缓慢倾斜部32A陡的下降倾斜 度倾斜的陡峭倾斜部32B。这样一来,檐部32的上表面形成倾斜面33,其以左右方向的大 致中央位置为顶点,从该顶点开始向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倾斜面33,具有比收容在连接器收容部25内的状态下的第二 第四连接器17、 18,19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度尺寸,被形成为与各连接器17、18、19的宽度方向的全部区域重叠。并且,陡峭倾斜部32B的下端部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右两端上边缘连接,这样 一来,檐部32的端缘分别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右两个侧面连接。因此 在檐部32中,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最大的陡峭倾斜部32B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 方向外侧的两侧面连接,并向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连续形成倾斜角度 比该陡峭倾斜部32B的倾斜角度小的缓慢倾斜部32A。保险丝盒15由以下各部分构成横长形状的主体部34,沿着框体12的上边缘部 进行配置,并且其正面一侧部分从盖子14向正面一侧突出;和一对臂部35,从该主体部34 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为悬臂状。在主体部34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收容未图示的保险丝的左右二个保险丝收容部 36,其从主体部34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为方形块状,并且向上表面一侧打开。此外,在主体 部34的下侧,从下侧插入后述上侧突出部37的上端部。在该保险丝盒15内向正面一侧突出的部分中,从下侧组装有第一连接器16。在第 一连接器16中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开口部69,可在其中嵌合未图示的外部连接器。在该开口 部69内收容端子接头38的大致下半部分区域,该端子接头38的大致上半部分区域被从下 侧插入到主体部34内。端子接头38和上侧突出部37在主体部34内经由保险丝及中继端 子39连接。电路基板10,在大致呈矩形的绝缘基板40的正面(图4中的左面侧)通过印刷 布线单元形成控制电路,并且在该控制电路中安装继电器等开关元件41,另一方面,在背面 (图4中的右面侧)上将多根母线42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母线42经由粘接片43粘接到 绝缘基板40的背面。电路基板10在使其板面垂直的状态下被收容在箱体11内。母线42 的端部上形成的上侧突出部37,从绝缘基板40的上端边缘并排突出,此外,同样地,母线42 的端部上形成的下侧突出部31,在绝缘基板40的下边缘部中,从图4的大致左半部分的区 域并排突出。此外,电路基板10,经由在母线42的背面一侧上涂敷的粘接剂(未图示)粘 接在散热板13的正面。
下侧突出部31,在电路基板10的板面的正面一侧弯曲形成为曲柄状,从而其下端 部向下方突出,该下端部从上方插入到第四连接器19中,形成可与配对连接器连接的连接 器端子部46。形成连接器收容部25的膨胀壁部63具有顶壁部60,以从盖板部22在正面一侧 竖立的形态形成;前面壁67,从顶壁部60的正面一侧的端缘向下方垂下;以及左侧面壁61 及右侧面壁62,从图3中的顶壁部60的左右两侧端分别向下方垂下。上述膨胀壁部63的 左右两侧面壁61、62的外侧面,构成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并且,前面 壁67构成连接器收容部25中与电连接箱厚度方向(正反方向)交叉的侧面。顶壁部60的上表面如下形成倾斜壁64 以顶壁部60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的 大致中心位置为顶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向下倾斜。顶壁部60的左右两端部、及左右两侧 面壁61、62的上端部,被形成为呈弧状连接。倾斜壁64,具有比收容在连接器收容部25内 的状态下的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度尺寸,被形成为与各连接器 17、18、19的宽度方向的全部区域重叠。在左侧面壁61的下边缘部和第三连接器18的开口边缘部68之间,形成用于隔离 两者间的隔离部65,通过该隔离部65,可防止移动到左侧面壁61下边缘部的水进入到第三 连接器18的开口部69中。并且,在右侧面壁62的下边缘部上形成向下方垂下的突出部66。该突出部66的 下端部被形成为位于第二及第四连接器17、19的开口边缘部68的下方。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电连接箱中,有时会由于结露等而在箱体11的上部产生水。水从箱体11的上 部经过盖板部22的外表面而流下。这样一来,首先被以从盖板部22的外表面竖立的形态 形成的檐部32的上表面阻挡。该檐部32的上表面为倾斜面33,其以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 位置为顶点、向左右两端部向下倾斜,并且倾斜面33的左右两端部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 右方向两端部的外侧的侧面连接,因此水沿着第二倾斜面33流下,移动到连接器收容部25 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外侧的侧面、即膨胀壁部63的左右两侧面壁61、62。其结果是,从檐部32上方流下的水被檐部32阻挡,从而可减少流向位于檐部32 下方的连接器收容部25的水量。这样一来,可防止水从连接器收容部25中收容的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部69浸入。并且,流入到檐部32的上表面的水从檐部32的左右两端部流下,因此即使在较多 的水流到檐部32的上表面时,也可防止水从檐部32溢出并流到连接器收容部25的前面壁 67的外表面。这样一来,可进一步避免水从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浸入。并且,在檐部32中,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最大的陡峭倾斜部32B与连接器收 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两个侧面连接,并向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连 续形成倾斜角度比该陡峭倾斜部32B的倾斜角度小的缓慢倾斜部32A。通过上述结构,可将 缓慢倾斜部32A形成在盖板部22的上部。这样一来,在经盖板部22流下的水的流速增大 前,可切实通过倾斜部32A阻挡。其结果是,可切实避免向下流的水从檐部32溢出。进一步,流到檐部32的上表面的水由倾斜面33引导到左右两侧面壁61、62。其 中,经左侧面壁61流下的水到达左侧面壁61的下边缘部。在该左侧面壁61的下边缘部形 成有隔离部65,因此可防止水进入到第三连接器18的开口部69。
另一方面,经右侧面壁62流下的水到达右侧面壁62的下边缘部。在该右侧面壁62的下边缘部上形成有突出部66。水被突出部66引导而向下方移动,从突出部66的下端 部向下落下。该突出部66的下端部位于第二及第四连接器17、19的开口边缘部68的下方, 因此可防止水进入到第二及第四连接器17、19的开口部69。并且,由于可省略隔离部65, 因此可使电连接箱的宽度较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中,为了实现薄化,构成为,在盖子14上形成膨胀 壁部63作为连接器收容部25,在该连接器收容部25中收容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 因此,在膨胀壁部63的前面壁67的下边缘部和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部69之 间,缺少设置用于防止在前面壁67向下边缘部移动的水进入到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 19的开口部69的隔离部65及突出部66的空间。因此当水附着到膨胀壁部63的前面壁 67上、且水向前面壁67的下边缘部移动时,水可能从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部 69浸入。鉴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形成连接器收容部25的膨胀壁部63的顶壁部60 以从盖板部22向外竖立的形态形成,在该顶壁部60上形成倾斜壁64,其以左右方向的大致 中心位置为顶点向左右方向两端部向下倾斜。这样一来,在盖板部22中、檐部32的下方且 连接器收容部25的上方的区域中,因结露等而附着的水从盖板部22的外表面流下,到达形 成连接器收容部25的膨胀壁部63的顶壁部60,并被以从盖板部22向外竖立的方式形成的 顶壁部60阻挡。并且,水沿着倾斜壁64流下,从顶壁部6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流下,移动到 膨胀壁部63的左右两侧面壁61、62并流下。这样一来,流到顶壁部60的水不会附着在前 面壁67上,因此可防止水从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部69浸入。进而,即使在 流到顶壁部60的水较多时,由于水从顶壁部60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流下,因此仍然可防止 水从顶壁部60溢出并流到前面壁67。并且,如上所述,到达膨胀壁部63的左右两侧面壁 61,62的下边缘部的水,通过隔离部65及突出部66,可避免从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 的开口部69浸入。(其他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子14的下部形成膨胀壁部63,其保持盖子14的左右两端部 并向正面一侧(图8的左侧)膨胀,该膨胀壁部63的内部形成连接器收容部25。该连接器 收容部25的下表面上设有三个开27,以封闭该开口 27的方式在该开口 27中设置第二 第 四连接器17、18、19。上述膨胀壁部63的顶壁部60中,其上表面大致水平地形成。除了上述结构外,具有和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结构。对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 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接下来对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电连接箱中,有时会由于结露等而在箱体11的 上部产生水。该水从箱体11的上部经盖板部22的外表面而流下。这样一来,首先被以从 盖板部22的外表面竖立的形态而形成的檐部32的上表面阻挡。该檐部32的上表面形成 倾斜面33,其以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为顶点并向左右两端部向下倾斜,并且倾斜面33 的左右两端部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外侧的侧面连接,因此水沿着第二 倾斜面33流下,移动到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外侧的侧面、即膨胀壁部63 的左右两侧面壁61、62。其结果是,从檐部32上方流下的水被檐部32阻挡,可减少流向位于檐部32下方的连接器收容部25的水量。这样一来,可防止水从连接器收容部25中收容的第二 第四 连接器17、18、19的开口部69浸入。并且,流到檐部32的上表面的水从檐部32的左右两端部流下,因此即使在较多的 水流到檐部32的上表面时,也可防止水从檐部32溢出并流到连接器收容部25的前面壁67 的外表面。这样一来,可进一步避免水从第二 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浸入。并且,在檐部32中,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最大的陡峭倾斜部32B与连接器收 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两个侧面连接,并向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连 续形成倾斜角度比该陡峭倾斜部32B的倾斜角度小的缓慢倾斜部32A。通过上述结构,可将 缓慢倾斜部32A形成在盖板部22的上部。这样一来,在经盖板部22流下的水的流速增大 前,可切实通过倾斜部32阻挡。其结果是,可切实避免向下流的水从檐部32溢出。并且,由于檐部32的端缘分别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右的侧面壁61、62连接,因 此落到檐部32上的水被引导到连接器收容部25的侧面壁61、62,避开第二 第四壳体17、 18、19而被排水。这样一来,可防止水从第二 第四壳体17、18、19浸入。(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 明的技术范围内。(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倾斜壁64的构成是以顶壁部60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为 顶点向左右两端部向下倾斜,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以右端部为最上部、且以左端部为 最下部的向左下降的倾斜,或者相反的以左端部为最上部、且以右端部为最下部的向右下 降的倾斜。(2)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是,在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的下 边缘部中,在图3的右侧的下端部设置突出部66,但不限于此,也可在图3的左侧的下端部 设置突出部66,或者在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两个下边缘部设置突出部66。并 且,在可使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的下边缘部和连接器的开口边缘部分 离时,可省略突出部66。(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檐部32倾斜使其上表面为倾斜面33,但也可使檐 部32自身不倾斜,而仅使其上表面倾斜。(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檐部32的端缘连接到连接器收容部25的左面两侧面, 但也可使檐部32的端缘离开连接器收容部25。(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倾斜面33的构成是以檐部32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为顶 点向左右两端部向下倾斜,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以右端部为最上部、且以左端部为最 下部的向左下降的倾斜,或者相反的以左端部为最上部、且以右端部为最下部的向右下降 的倾斜。(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檐部32设置在盖子14的正面,但设置檐部32的位置不 限于上述方式,例如当箱体由有底的箱主体部、及封闭该箱主体部的开口的盖子部构成时, 也可设置在箱主体部的底壁外侧面上。
权利要求
一种电连接箱,包括具有侧壁的箱体和收容在上述箱体内的电路基板,该电连接箱具有连接器,朝下开口设置在上述箱体的下表面部;收容部,以从上述侧壁外表面向上述箱体的外侧膨胀的方式形成,该收容部具有顶壁部并形成用于收容上述连接器的空间;以及倾斜壁,以具有比上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度尺寸并与上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全部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在上述顶壁部的上面,该倾斜壁随着朝向上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而逐渐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倾斜壁被形成为以上述倾斜壁的宽度 方向中的中央为顶点,向上述倾斜壁的宽度方向两侧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倾斜壁的端缘部与上述收容部的宽度 方向两侧的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在上述收容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的下边缘 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向下方垂下的突出部,上述突出部的下端部被配置在上述连接器的 开口边缘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连接器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中,上述箱体呈扁平状,且上述箱体内收容的上 述电路基板的板面竖直地纵向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箱,其被搭载在车辆上,控制车载电器的通电或断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箱。在盖子(14)的盖板部(22)上形成膨胀壁部(63),其具有以从盖板部(22)竖立的形态形成的顶壁部(60),并且通过从侧壁向外部膨胀而形成连接器收容部(25)。在顶壁部(60)上形成倾斜壁(64),其被形成为以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为顶点,向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下倾斜。经盖板部(22)流下的水被顶壁部(60)阻挡并沿倾斜壁(64)流下,被引导到连接器收容部(25)的宽度方向外部的两个侧面,避开第二~第四连接器(17、18、19)的开口部(69)而被排出。
文档编号H01R12/16GK101800404SQ20101015088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佐佐木庆一, 北幸功 申请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