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425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恒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张力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铜带表面张力的恒 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公认的绿色能源,以太阳能为基础的光伏产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 猛。涂锡铜带(又称焊带)是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中的关键部件,对于太阳能电池的能源 效率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涂锡铜带的质量和性能要求很高。目前,国内绝大 多数的焊带生产企业采用的是铜带自由放卷的生产工艺,铜带表面张力不可控,质量不够 稳定。铜带的状态不同,所需要的张力是不同的,硬态的铜带需要较大的张力,软态的铜带 需较小的张力,另外铜带的厚度和宽度不同,所需要的张力也不相同。能有效的实现不同类 型涂锡铜带对不同张力需求的恒张力装置还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恒张力装置,以实现有效控制涂 锡铜带张力、使用便捷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张力装置,包括,箱体、两个胶轮、前定位轮、后定位轮、两个中间定位轮、盖 板、摆杆机构,所述前定位轮设置于箱体左侧的顶端;所述后定位轮与前定位轮平行设置与 箱体右侧的底端;所述两个胶轮与定位轮平行的设置于箱体的上部;所述两个中间定位轮 与定位轮平行的设置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盖板设置于箱体的顶端;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两排 摆杆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摆杆机构包括轴承、轴杆、轴杆座、内六角螺钉和压簧,所述轴承 和轴杆座通过销轴分别设置于轴杆的两端,所述轴杆座固定在盖板上;内六角螺钉从盖板 上的槽穿过,然后穿过压簧,其螺纹与轴杆中部的螺纹连接,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顶在轴杆 中部和盖板上。铜带表面经过恒张力系统涂锡的工艺过程铜带由放带机构通过恒张力装置进入 锡炉中,所述恒张力装置的张力调节可通过2种方式进行,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组 合在一起使用。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铜带从两个胶轮和两个中间定位轮中通过;2)铜带从盖板、摆杆机构与胶轮的组合中通过,即通过盖板、摆杆的内六角螺钉、 压簧来调节轴承组合与胶轮之间的压力,即铜带经过轴承组合和胶轮之间时增大摩擦力从 而增大了铜带的张力。上述使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实际所需要的张力,由于铜带规格、型号、性能不同, 我们将找到最合适的张力,然后再经过冷却系统、自动检测系统,最后由收带机构将涂锡铜 带收好。[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通过运用摩擦学等 原理,实现了有效控制涂锡铜带张力、使用便捷、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涂锡铜 带对不同张力需求的优点。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除去盖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盖板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盖板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盖板左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摆杆机构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摆杆机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摆杆机构立体图。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箱体;2-胶轮;3-前定位轮;4-后定位轮;5-两个中间定位论;6_盖板;7_摆 杆机构;71-轴承;72-轴杆;73-轴杆座;74-内六角螺钉;75-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由图可见恒张力装置,包括,箱体1、两个 胶轮2、前定位轮3、后定位轮4、两个中间定位轮5、盖板6、摆杆机构7,所述前定位轮3设 置于箱体1左侧的顶端;所述后定位轮4与前定位轮3平行设置与箱体1右侧的底端;所述 两个胶轮2与定位轮3平行的设置于箱体1的上部;所述两个中间定位轮5与定位轮3平 行的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盖板6设置于箱体1的顶端;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两排摆杆 机构7。所述摆杆机构7包括轴承71、轴杆72、轴杆座73、内六角螺钉74和压簧75,所述 轴承71和轴杆座73通过销轴分别设置于轴杆72的两端,所述轴杆座73固定在盖板6上; 内六角螺钉74穿过盖板6和压簧75与轴杆72的中部连接;所述压簧75的两端分别顶在 轴杆72中部和盖板6上。上述恒张力装置的使用方法,铜带表面经过恒张力系统涂锡的工艺过程铜带由 放带机构通过恒张力装置进入锡炉中涂锡,所述恒张力装置的张力调节一下两种组合一起 使用。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铜带从两个胶轮和两个中间定位轮中通过;2)铜带从盖板6、摆杆机构7与胶轮2的组合中通过,即通过盖板6、摆杆的内六角 螺钉74、压簧75来调节轴承组合与胶轮之间的压力,即铜带经过轴承组合和胶轮2之间时
4增大摩擦力从而增大了铜带的张力。上述使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实际所需要的张力,由于铜带规格、型号、性能不同, 我们将找到最合适的张力。铜带从锡炉中出来,然后经过冷却系统将铜带表面温度降下来, 再由收料机构将涂锡铜带收好。铜带的运行速度由速度控制系统调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恒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两个胶轮(2)、前定位轮(3)、后定位轮(4)、两个中间定位轮(5)、盖板(6)、摆杆机构(7),所述前定位轮(3)设置于箱体(1)左侧的顶端;所述后定位轮(4)与前定位轮(3)平行设置与箱体(1)右侧的底端;所述两个胶轮(2)与定位轮(3)平行的设置于箱体(1)的上部;所述两个中间定位轮(5)与定位轮(3)平行的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盖板(6)设置于箱体(1)的顶端;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两排摆杆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机构(7)包括轴承 (71)、轴杆(72)、轴杆座(73)、内六角螺钉(74)和压簧(75),所述轴承(71)和轴杆座(73) 通过销轴分别设置于轴杆(72)的两端,所述轴杆座(73)固定在盖板(6)上;内六角螺钉 (74)穿过盖板(6)和压簧(75)与轴杆(72)的中部连接;所述压簧(75)的两端分别顶在 轴杆(72)中部和盖板(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张力装置,包括,箱体(1)、两个胶轮(2)、前定位轮(3)、后定位轮(4)、两个中间定位轮(5)、盖板(6)、摆杆机构(7),所述前定位轮(3)设置于箱体(1)左侧的顶端;所述后定位轮(4)与前定位轮(3)平行设置与箱体(1)右侧的底端;所述两个胶轮(2)与定位轮(3)平行的设置于箱体(1)的上部;所述两个中间定位轮(5)与定位轮(3)平行的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盖板(6)设置于箱体(1)的顶端;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两排摆杆机构(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有效控制涂锡铜带张力、使用便捷、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L31/18GK201663171SQ20102013331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程中广 申请人:无锡市斯威克科技有限公司;程中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