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83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 的传动板。
背景技术
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许多重要的场合都应采用双电源供电,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 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技术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专利号为200420011262. 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器。该种 控制器具有三相供电电源的缺相检测和保护切换功能,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 切换到备用电源继续对负载供电,在电源恢复正常后能够自动进行反切换。能够满足低压 供电系统对电源切换的要求。但是该种控制器的缺点在于采用大量的中间继电器等元件, 体积较大,接线繁琐。专利文献CN201374583Y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控制器、电源盒、 机械转换操作机构以及常用和备用断路器;常用和备用断路器与机械转换操作机构相连 接,用以控制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路连接;控制器包括单片机、驱动电路、 电压对比电路及逻辑判断电路,单片机用以控制驱动电路、电压对比电路及逻辑判断电路, 控制器对正在运行的常用电源和准备切换的备用电源进行监视;其机械转换操作机构包括 一个外壳、位于外壳内的传动凸轮、与传动凸轮连接用以带动传动凸轮的电机、位于凸轮两 边与用以拨动凸轮的常用及备用传动拨杆、导向轴、和套在导向轴上的轴套;所述传动拨杆 与两边的断路器连接,传动杆采用轴式导向,拨杆上导向的轴套沿着机构上的导向轴来做 前后运动以带动断路器合闸或分闸。另外,该种机械转换操作机构为了防止发生两断路器 同时合闸,还在传动凸轮一侧设置限位件,当常用电源合闸时电机带动传动凸轮及常用传 动拨杆将断路器转动合间位置时,限位件将备用传动拨杆压住使其不能转动;当备用电源 合闸时,电机带动传动凸轮及备用传动拨杆将备用断路器转动合闸位置时,限位件将常用 传动拨杆压住使其不能转动。该种机械转换操作机构的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长期使用后, 弹簧易损坏,影响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有效保证长期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用 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包括传 动板本体、设置在传动板本体上的导轨孔、和设置在传动板本体上的分合间套接孔;所述传 动板本体上设有传动孔;所述传动孔包括拨动孔区和换位孔区;所述换位孔区的基本形状 是一个弧线孔,所述拨动孔区是一个与所述导轨孔设置防线垂直的主直线孔,所述主弧线 孔和所述主直线孔邻接并连通。[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换位孔区位于所述传动孔的接近所述分合间套接孔的一端。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板本体上设有用于触发外接微动开关的触发杆。上述方案中,所述触发杆垂直设置在传动板本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传动孔的形状较为特别,包括拨动孔区和换位孔区;由于换位 孔区是一个弧线孔,可与相应的从动齿轮同心设置,所以当相应的传动柱在该换位孔区中 移动时,该传动柱将无法带动该传动板,只有当该传动柱移动至传动孔区后,才能带动传动 板沿着滑柱设置方向滑动。在实际使用中,制造一个双电源转换开关需要两个本实用新型 记载的传动板,从而,该换位区可以保证一个拨板运动时,另一个拨板不运动;也即是保证 一台塑壳断路器在进行分闸操作后,另一台塑壳断路器才会进行自己的合闸动作,避免发 生误操作或损坏负载电器。(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触发外接微动开关的触发杆;在实际使 用中,可以通过外接微动开关来监控各塑壳断路器所处的状态,另外还可通过限制该触发 杆的行程距离,避免发生因传动板移动距离过大,损坏外接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手柄的事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图3为图1所示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的正视图;图4为采用图1所示传动板制成的双电源转换开关操作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 图;图5为图4所示双电源转换操作机构在移除电机及部分壳体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 意图。附图所示标记为传动板本体1,导轨孔2,分合闸套接孔3,传动孔4,拨动孔区 41,换位孔区42,触发杆5,微动开关6,电机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73,滑柱74,传动柱 7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 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 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的正视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见图1至图3,包括传动板本体1、 设置在传动板本体1上的导轨孔2、和设置在传动板本体1上的分合间套接孔3 ;所述传动 板本体1上设有传动孔4 ;所述传动孔4包括拨动孔区41和换位孔区42 ;所述换位孔区42 的基本形状是一个弧线孔,所述拨动孔区41是一个与所述导轨孔2设置防线垂直的主直线 孔,所述主弧线孔和所述主直线孔邻接并连通。所述换位孔区42位于所述传动孔4的接近 所述分合闸套接孔3的一端。[0022]见图2,所述传动板本体1上设有用于触发外接微动开关的触发杆5,所述触发杆 5垂直设置在传动板本体1上。图4和图5显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见图4和图5,图4是采用本实施例制成的一种双电源转换操作机构,在其壳体上 设有限位所述触发杆5滑行位置的限位孔和微动开关6,利用该微动开关6是否被触发可以 监控外接主电源塑壳断路器和备用电源塑壳断路器处于何种状态。图5显示的是图4所述双电源转换操作机构的内部具体结构,其工作原理是电 机71直接带动主动齿轮72,主动齿轮72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其两侧的两个从动齿轮73,所 述各从动齿轮73上各设有一个传动柱75,各滑柱74穿过所述传动板本体1的导轨孔2,所 述各传动柱75位于相应一个传动板本体1的传动孔4中。所述传动孔4的换位孔区42是 一个圆环孔,且与相应的从动齿轮73同心设置,所以当相应的传动柱在该换位孔区中移动 时,该传动柱无法带动该传动板,只有当该传动柱移动至传动孔区后,才能带动传动板沿着 滑柱设置方向滑动。本实施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施例中,传动孔的形状较为特别,包括拨动孔区41和换位孔区42 ;由于换 位孔区42是一个弧线孔,可与相应的从动齿轮同心设置,所以当相应的传动柱在该换位孔 区中移动时,该传动柱将无法带动该传动板,只有当该传动柱移动至传动孔区后,才能带动 传动板沿着滑柱设置方向滑动。在实际使用中,制造一个双电源转换开关需要两个本实施 例记载的传动板,从而,该换位区可以保证一个拨板运动时,另一个拨板不运动;也即是保 证一台塑壳断路器在进行分闸操作后,另一台塑壳断路器才会进行自己的合闸动作,避免 发生误操作或损坏负载电器。(2)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触发外接微动开关的触发杆;在实际使用 中,可以通过外接微动开关来监控各塑壳断路器所处的状态,另外还可通过限制该触发杆 的行程距离,避免发生因传动板移动距离过大,损坏外接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手柄的事故。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包括传动板本体(1)、设置在传动板本体(1)上的导轨孔(2)、和设置在传动板本体(1)上的分合闸套接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本体(1)上设有传动孔(4);所述传动孔(4)包括拨动孔区(41)和换位孔区(42);所述换位孔区(42)的基本形状是一个弧线孔,所述拨动孔区(41)是一个与所述导轨孔(2)设置防线垂直的主直线孔,所述主弧线孔和所述主直线孔邻接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孔区 (42)位于所述传动孔(4)的接近所述分合闸套接孔(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本 体(1)上设有用于触发外接微动开关的触发杆(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5) 垂直设置在传动板本体(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板,包括传动板本体、设置在传动板本体上的导轨孔、和设置在传动板本体上的分合闸套接孔;所述传动板本体上设有传动孔;所述传动孔包括拨动孔区和换位孔区;所述换位孔区的基本形状是一个弧线孔,所述拨动孔区是一个与所述导轨孔设置防线垂直的主直线孔,所述主弧线孔和所述主直线孔邻接并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独到,有效保证长期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H3/32GK201663072SQ2010201627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克俭, 胡志明 申请人:浙江森泰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