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83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符合USB 3. 0传输标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低构形 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结构简易且制造简单。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 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 USB 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USB可以用来连接外围设备如鼠标、键盘、电子记 事本、游戏手柄、控制杆、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内存等等。对于许 多诸如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装置来说,USB已经成为了标准的连接方式。目前最普遍流通于市面上的电脑设备连接界面规格为USB2. 0规格,其最高资料 传输速率为480Mbps,然而在数位时代,高速且可靠的网络互连技术是必要的,并且为了适 应庞大的数据量的传输需求,在相关领域研究技术层次的逐渐提升的情况下,USB3. 0传输 界面规格问世。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M357095号专利揭示了一种USB3. 0传输界面的线缆连 接器组件,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由于线缆结构的圆形形状(请参照TWM357095号专利 第一图所示),最终导致整个USB3. 0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高度很高,并不能满足线缆连 接器组件结构小型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构形线缆连接器组件,可降低整体高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符合USB3. 0传输标 准,其包括第一端子、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子外围的绝缘本体、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 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的呈扁平状的线缆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围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缆包括有若干的呈上下两排排列的内导体,所述位于上排的内导体 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若干第一端 子、若干第二端子、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 括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之上的对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对接部排列于第二端子的 对接部的前方,所述金属壳体具有覆盖绝缘本体的下表面的遮蔽部,所述线缆包括呈上下 两排排列的内导体,所述上排内导体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所述下排内导体分别连接所 述第一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为扁平状且其 中设置有若干水平并列排布的且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的内导体,由于线缆 呈扁平形状从而降低了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高度,满足线缆连接器组件结构小型化的要求。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0011]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0012]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图。[0013]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移除上壳体和保护壳后的立体组装图。[0014]图5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装图。[0015]图6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0016]图7是图6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沿线A-A的剖视图。[0017]图8是图6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沿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为符合USB3. 0传输界面 标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且其包括第一端子2、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子2外围的绝缘本体1、组 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电性连接的线缆4及 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的金属壳体5。绝缘本体1为大致呈长方体状,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及自所述主体部11 向后延伸形成的平台部12,所述主体部11上设有若干前后方向延伸的且贯穿所述主体部 11前后表面的端子收容孔110,自所述主体部11的上表面的后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一排用来 收容所述第二端子3的收容槽111,所述收容槽111的前表面的下方继续向前且向下凸伸形 成一台阶状的平面114,从而使得整个收容槽111与端子收容孔110在垂直方向上相互贯 通,所述平面114的横向表面定义为底壁1113,自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有 将所述收容槽111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凹陷部112,位于所述凹陷部112前方的收容槽111 定义为第一收容槽1110,位于所述凹陷部112后方的收容槽111定义为第二收容槽1111, 自所述平台部12上向下凹陷形成有若干间隔分开的且和所述端子收容孔110相贯通的端 子收容槽111,自所述主体部1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缘分别向下凹陷形成有两排卡槽113, 自所述平台部12的左右两侧壁121的后末端分别向外突起形成一凸块122。第一端子2共包括有四个,所述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端子2定义为电源端子21, 所述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一端子2定义为信号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包括固持部23、自所 述固持部23水平向后延伸且延伸超出所述主体部11后表面的尾部24及自所述固持部23 向上且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对接部25,所述对接部25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之 上,所述第一端子2的对接部25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孔110中且其上表面暴露于所述凹陷 部114中,所述第一端子2的固持部23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孔110中,所述第一端子2的 尾部24支撑于所述支撑槽120中。第二端子3共包括有五个,所述第二端子3包括主体部30、自所述主体部30向后 延伸形成的尾部31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对接部32,所述对接部32暴露于 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之上,同时所述第二端子3的对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对 接部25的后方,所述对接部32的前末端继续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末端部34。
4[0022]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成型于所述第 二端子3的主体部30后端部位的隔板6。线缆4包括若干导线,每根导线包括有内导体40、包围于所述内导体40外围的内 绝缘体41、包围于所述内绝缘体41外围的编织层42及包围于所述编织层42外围的外绝缘 体43,所述线缆4还包括于所述所有的导线外围的扁平部44,请参照图1至图2可以观察 到,所述内导体40突露于所述内绝缘体41的前端缘之外,所述内绝缘体41突露于所述编 织层42的前端缘之外,所述编织层42排成一排且突露于所述外绝缘体43的前端缘之外, 所述外绝缘体43亦排成一排且同时一起突露于所述扁平部44的前端缘之外,在本实用新 型的线缆4中,所述与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3相电性连接的内导体40相互间隔分开,所 述与第一端子2相电性连接的内导体40共包括有六根且位于下排排成一排,所述与第二端 子3相电性连接的内导体40共包括有五根且位于上排排成一排。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 合图3至图4可以观察到,在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中所述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 子3与线缆4的连接方式如下所述位于上排的内导体40中的一根分别与一个第二端子 3相电性连接,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40中的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同时与所述一个电 源端子21相连接,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40中的一根与所述一个信号端子22相连接。金属壳体5包括有上壳体51及与所述上壳体51相组装配合的下壳体52,所述上 壳体51包括遮蔽部510及自所述遮蔽部510向后延伸形成的延伸部511,自所述延伸部511 的两侧壁5110的后端分别向内弯折延伸形成一弹片5111。所述下壳体52包括有遮蔽于 所述绝缘本体1的下表面的遮蔽部520、位于所述遮蔽部520后端的用来支撑所述编织层 42的支撑部521及连接所述遮蔽部520和支撑部521的用来支撑所述平台部42的连接部 522。自所述下壳体52的两侧壁523的末端分别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两排与所述卡槽113 相配合的卡片5230,同时自所述支撑部521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与所述弹片5111相 卡扣的且贯穿所述支撑部521的上下表面的穿孔5210。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合图3至图8所示,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绝缘本体1与第一 端子2镶埋成型(Insert-Molding)于一体,此时第一端子2贯穿于所述端子收容孔110中 且所述第一端子2的尾部22收容于所述支撑槽120中;将成型有隔板6的第二端子3组装 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端子3的对接部32及主体部30的前端部收容于 所述第一收容槽1110中,所述第二端子3的尾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111中,所述第二 端子3的末端部34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10的前方且紧贴于所述底壁1113的下表面, 此时所述隔板正好组装于所述凹陷部112中;接着将所述下壳体5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 的下表面上,使得卡片5230收容于所述卡槽113中且同时使得平台部12支撑于所述连接 部522上,且同时使得位于下排的内导体40设置于所述支撑槽120中,位于上排的内导体 40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111中,编织层42设置于所述支撑部521上,再接着将所述位于 上排的内导体40焊接到所述第二端子3上(此时,内导体40与第二端子3之间的焊接关 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将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40焊接到所述第一端子2上(此时,内导 体40与电源端子21是二对一的关系,内导体40与信号端子22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将所 述编织层42焊接到所述下壳体52的支撑部521上,此时自所述凸块122与下壳体52上位 于所述卡片5230后方的侧壁523之间形成有间隙部5230 ;紧接着将所述上壳体51自上而 下组装到所述下壳体52上,弹片5111卡扣于穿孔5210中且侧壁5100设置于间隙部5231中,此时可以观察到所述上壳体51仅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平台部12和所述线缆3与 第一端子2的连接处且上壳体51固定于下壳体52的支撑部521 ;最后将保护壳7成型于 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线缆3与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连接处及部分线缆4的前端 部位,至此,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扁平形状的线缆4以完成所述线缆4与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 子3之间的连接进而完成电性传输,由于线缆4的扁平结构的存在,进而降低了所述线缆连 接器组件100的整体高度,满足线缆连接器组件结构小型化的要求。
权利要求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符合USB 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子外围的绝缘本体、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的呈扁平状的线缆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有若干的呈上下两排排列的内导体,所述位于上排的内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向下 凹陷形成有一排用来收容所述第二端子的收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收容槽的前表面的下方 继续向前且向下凸伸形成一台阶状的平面,所述平面包括一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底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其上设置有 收容槽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平台部,自所述平台部上向下凹陷形成有 若干间隔分开的且位于所述收容槽下方的支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主体部、自所 述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对接部及自所述对接部的前末端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收容 于所述收容槽中的且紧贴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的末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固持部及自 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形成的且收容于所述支撑槽中的尾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上向 下凹陷形成有将所述收容槽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凹陷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成 型于所述第二端子外的且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的隔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设置于 所述支撑槽中,所述位于上排的内导体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中。
9.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若干第一端子、若干第二端子、绝缘本体、金属壳体 及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之上 的对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对接部排列于第二端子的对接部的前方,所述金属壳体具有覆 盖绝缘本体的下表面的遮蔽部,所述线缆包括呈上下两排排列的内导体,所述上排内导体 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所述下排内导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 壳体,所述遮蔽部为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所述下壳体还包括自所述遮蔽部向后延伸的支 撑部,所述线缆的外围为扁平部,所述扁平部的前端露出排列成一排的若干导线,所述导线 的前端露出与所述端子相连接的内导体,所述上壳体固定于下壳体的支撑部。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符合USB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子外围的绝缘本体、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的呈扁平状的线缆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缆包括有若干的呈上下两排排列的内导体,所述位于上排的内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所述位于下排的内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708323SQ20102016273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吴荣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