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电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046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水电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上的电路连接器领域,属于现有防水电路连接器的改造 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电器,如豆浆机,咖啡机、电水壶等,由于机身与盖之间或者机身与底 座之间需要分离,因此通常会使用电连接器,使两者之间方便地实现电连接。电连接器一般 包括成套的公连接端和母连接端,公连接端上设置插脚,母连接端上设置插孔,当需要电连 接时,将公连接端的插脚插入母连接端的插孔内即可。但由于上述的家用电器经常要与水 接触或进行清洗,因此水很容易进入母连接端的插孔内,造成短路或漏电事故。目前也有一种防水电路连接器,它主要是在母连接端的上端面粘贴一成密封元 件,或者如本人申请的专利CN201417869Y中所公开的豆浆机连接器组件,在密封元上设置 插缝,将密封元件通过插卡结构与下连接器固定连接。前者由于密封元件与母连接端材质 不同导致使用胶粘的方式很不可靠。后者由于是通过在密封元件上设置多个带蘑菇头的插 柱插入下连接器的安装孔内,通过插卡式结构连接。由于密封元件和插柱均是由软胶材料 制成,因此在插卡连接时比较困难,组装效率较低。另外,密封元件的插缝通常为“一”字形,因此当公连接端子的插脚插入母连接端 子的插孔中时,插缝与插脚之间会产生缝隙,不能完好地密封,因此在通电使用时,其防水 效果不是最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安 装方便的防水电路连接器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的电路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电路连接器,包括带插脚的公连接端和带插 孔的母连接端以及密封元件,密封元件上设有供插脚插入插孔、在插脚抽出的情况下能自 动复位密封的插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通过夹紧结构与母连接端固定连接。具体来说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 述密封元件为片状体,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与外壳的内顶面之间,并由外壳压紧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上端面设有与密封元件尺寸相适配的沉台。或者,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外壳 的上部设有与外壳卡装的固定盖,固定盖的上端面设有窗口 ;所述密封元件为片状体,设置 在外壳上端面与固定盖的内顶面之间,并由固定盖压紧在外壳上。 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有与密封元件尺寸相适配的沉台。 或者,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外壳 的下端设有卡勾,并通过卡勾与外壳的下端面配合固定在机体上;所述密封元件为具有内翻边的套状体,密封元件包设在外壳的外部,密封元件的内翻边包覆在外壳的下端面,并由 外壳的卡勾将外翻边压紧在外壳的下端面与机体之间。或者,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外壳 的下端设有安装凸沿,并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凸沿压紧在机体上;所述密封元件为具有外翻 边的套状体,密封元件包设在外壳的外部,密封元件的外翻边叠置在外壳的安装凸沿上,并 由紧固件压紧在外壳的安装凸沿与机体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元件上插缝的形状为“U”字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所述密封元件上插缝的形状为“H”字形。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现有技术中对密封元件所采用的粘贴或者插卡的连接方式,改 进为夹紧的连接方式,因此不仅改进了连接的牢固性,而且也使装配变得更方便快捷。特别 是将密封元件设置成套状体时,可以同时起到母接线端与机体之间的密封作用,从而节省 母接线端与机体之间的密封圈,进一步简化结构。另外,通过将密封元件上的插缝设计成 “ U”字形或“H”字形,从而在公连接端的插脚插入插缝时,插缝与插脚之间能保持良好的密 封性,从而也增强了电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电路连接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母连接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电路连接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母连接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电路连接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母连接端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电路连接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母连接端的分解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包括带插脚的公连接端和带插孔 的母连接端10以及密封元件2,密封元件2上设有供插脚插入插孔、在插脚抽出的情况下能 自动复位密封的插缝21。母连接端10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3,以及套设在基座3外的外 壳1 ;其中基座3上的插孔为31,外壳1上也设有对应的插孔。密封元件2为片状体,基座 3的上端面设有与密封元件2尺寸相适配的沉台(图中未示出)。密封元件2设置在基座 3的上端面与外壳1的内顶面之间,并通过外壳1与基座3的紧配合,将密封元件2压紧在 基座3上。因此密封元件2通过外壳1与基座3的夹紧配合,从而与母连接端固定连接在 一起,简化了密封元件2的装配工艺。同时,在外壳1上套设一个密封圈5后,将母连接端 10卡设在电水壶或电咖啡壶等电器的手柄盖4或壳体等相关位置上即可。该密封元件2上插缝21的形状为“U”字形(如附图6中所示)。采用这种形状的插缝21,主要是考虑到插脚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公连接端的插脚经过插缝21插入母连接 端的插孔31内时,插脚推开向插缝凹槽内伸出的密封片21a(如附图6中所示),当插脚插 入插缝21内时,插缝21的周边及密封片21a能从周向完整地包住插脚,从而在通电工作过 程中也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而当插脚从插孔31中拔出时,密封片21a能自动复位,与 插缝21进行配合,从而在非工作状态下也能对母连接端进行密封,防止水、水气、灰尘等进 入母连接端内。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密封元件2的夹紧方式不同。如图3至图4所示, 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3,以及套设在基座3外的外壳1,外壳1的上部设有与外 壳1卡装的固定盖6,固定盖6的上端面设有使密封元件2上的插缝21外露的窗口 6a,固 定盖6与外壳通过如附图3中所示的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卡装在一起。其中外壳1的上端面 也可以设置与密封元件2尺寸相适配的沉台(图中未示出)。外壳1上设有插孔11,基座 3上设有对应的插孔31,密封元件2为片状体,设置在外壳1上端面与固定盖6的内顶面之 间,并由固定盖6压紧在外壳1上,简化了密封元件2的装配工艺。密封元件2上与插孔11及31对应的位置设有插缝21,插缝21的形状为“H”字形 (如附图4中所示)。采用这种形状的插缝21,也是考虑到插脚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公连接 端的插脚经过插缝21插入母连接端的插孔31内时,插脚推开向插缝21上下凹槽内伸出的 密封片2la、21b,当插脚插入插缝21内时,插缝21的两侧及密封片2la、2Ib能从周向完整 地包住插脚,从而在通电工作过程中也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而当插脚从插孔31中拔出 时,密封片21a、21b能自动复位,与插缝21进行配合,从而在非工作状态下也能对母连接端 进行密封,防止水、水气、灰尘等进入母连接端内。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也在于密封元件2的夹紧方式不同。如附图5、6所示, 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3,以及套设在基座3外的外壳1,外壳1的下端设有卡勾 12,并通过卡勾12与外壳的下端面13的配合固定在手柄盖4上;其中密封元件2为具有内 翻边22的套状体,密封元件2包设在外壳1的外部,密封元件2的内翻边22包覆在外壳1 的下端面,并由外壳1的卡勾将12外翻边22压紧在外壳1的下端面与手柄盖4之间。因 此,安装时,只要将密封元件2套在外壳1上,然后将带有基座3的母连接端直接卡装在手 柄盖4上即可将密封元件2通过夹紧的方式固定连接,简化了其装配工艺,并且还可以省去 实施例1中所采用的密封圈5,从而简化结构。其中密封元件2上的插缝也采用实施例1中 的“U”字形。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也在于密封元件2的夹紧方式不同。如附图5、6所示, 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基座3,以及套设在基座3外的外壳1,外壳1的下端设有安装 凸沿13,并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凸沿压13紧在机体上;密封元件2为具有外翻边22的套状 体,密封元件2包设在外壳1的外部,密封元件2的外翻边22叠置在外壳1的安装凸沿13 上,并由紧固件压紧在外壳1的安装凸沿13与手柄盖4之间。因此,安装时,只要将密封元 件2套在外壳1上,然后将带有基座3的母连接端直接装配在手柄盖4上即可将密封元件 2通过夹紧的方式固定连接,简化了其装配工艺。其中密封元件2上的插缝也采用实施例2中的“H”字形。 以上所述,均是采用硬质部件与硬质部件将软的密封元件夹紧固定的方式来取代 相有技术中粘贴或者直接将密封元件插卡固定的连接方式,它们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 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申请实施的范围,即依本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 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防水电路连接器,包括带插脚的公连接端和带插孔的母连接端以及密封元件,密封元件上设有供插脚插入插孔、在插脚抽出的情况下能自动复位密封的插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通过夹紧结构与母连接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 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密封元件为片状体,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与外壳 的内顶面之间,并由外壳压紧在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设有与密 封元件尺寸相适配的沉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 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上部设有与外壳卡装的固定盖,固定盖的 上端面设有窗口 ;所述密封元件为片状体,设置在外壳上端面与固定盖的内顶面之间,并由 固定盖压紧在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有与密 封元件尺寸相适配的沉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 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卡勾,并通过卡勾与外壳的下端 面配合固定在机体上;所述密封元件为具有内翻边的套状体,密封元件包设在外壳的外部, 密封元件的内翻边包覆在外壳的下端面,并由外壳的卡勾将外翻边压紧在外壳的下端面与 机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端包括与电源连 接的基座,以及套设在基座外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安装凸沿,并通过紧固件将安装 凸沿压紧在机体上;所述密封元件为具有外翻边的套状体,密封元件包设在外壳的外部, 密封元件的外翻边叠置在外壳的安装凸沿上,并由紧固件压紧在外壳的安装凸沿与机体之 间。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上 插缝的形状为“U”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上 插缝的形状为“H”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水电路连接器,包括公连接端和母连接端,公连接器上设置有插脚,母连接端上设有有与插脚相适配的插孔,公连接端和母连接端之间设有密封元件,密封元件上设有供插脚插入、在插脚抽出的情况下能自动复位密封的插缝,所述密封元件通过夹紧结构与母连接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现有技术中对密封元件所采用的粘贴或者插卡的连接方式,改进为夹紧的连接方式,因此不仅改进了连接的牢固性,而且也使装配变得更方便快捷。特别是将密封元件设置成套状体时,可以同时起到母接线端与机体之间的密封作用,从而节省母接线端与机体之间的密封圈,进一步简化结构。
文档编号H01R24/00GK201699237SQ20102023832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吴明川, 李前荣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