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108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和介质谐 振杆。
背景技术
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尤其是射频通信领域。 在基站中,滤波器用于选择通信信号,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目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使用滤波器来对天线发射与接收的信号进行频 率选择。滤波器通常包括腔体和谐振杆,腔体内设有多个谐振腔,谐振腔中设置有一个 或多个介质谐振杆。在滤波器规模化生产中,需要使用大批量的谐振杆。传统的谐振 杆一般呈圆柱形,如图1(a)所示,可以将谐振杆111直接焊接在腔体底面112上;如图 1(b)所示,也可以先将谐振杆121焊接在底座123上,再用螺钉锁紧的方式将焊接有谐振 杆的底座固定在腔体底面122上。但是,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采用焊 接方式对谐振管与腔体进行固定,不方便装拆与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杆,可以方便介质谐振杆 装拆与维护,降低介质滤波器的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腔体和介质谐振杆,所述介质谐振杆包 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 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 所述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上述的介质滤波器,该介质滤波器用于 对通信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向第二 端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向内凹陷形成 第一凹陷空间,介质滤波器的连接钉穿过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的固定通孔将介质谐振杆 固定于腔体底面上,相对于现有的将介质谐振杆焊接在腔体底面上或焊接在底座上的介 质滤波器,装拆与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2]图1 (a)和图1 (b)是现有技术中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介质滤波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介质滤波器的剖视示意图;图4(a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介质谐振杆的剖视示意图;图4(a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另一种介质谐振杆的剖视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介质滤波器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腔体和介质谐振杆,参考图2:图中示出了介质滤波器中有一个谐振腔的情况,可以理解,介质滤波器也可以 包括多个谐振腔。介质谐振杆210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向第二端212凹 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230,所述第一凹陷空间230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凹陷空间底面可以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任意 高度上,通常情况下,第一凹陷空间的底面更靠近第二端,以便使第一凹陷空间的范围 更大,从而使得调谐螺钉的调节范围更大;所述固定通孔是所述连接钉过孔,可以是光 孔,也可以是螺纹孔或其他常规通孔。介质滤波器还包括连接钉220,所述连接钉220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所述介质谐 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钉穿过固定通 孔将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使介质谐振杆的底面与腔体底面相接触,这样就可 以将介质谐振杆可靠固定在介质滤波器的谐振腔内,同时,采用连接钉固定锁紧的方 式,在后期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装拆与维护介质谐振杆。实施例二、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腔体和介质谐振杆,参考图3 介质谐振杆310包括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所述第一端311向第二端312凹 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330,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介质滤波器还包 括连接钉320,连接钉320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所述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杆可以一体成型,例如采用压力铸造的方式整体压铸成型出带有第一凹陷空间以及固定通孔的介质谐振杆;所述介质谐振杆也可以用胶将 若干个介质部件粘接形成,各个介质部件可以选用相同或不同的介质材料,各个部件之 间的粘接位置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介质谐振杆的剖视示意图图4(al)和图 4(a2),可以理解,以上示意图示出的两种粘接位置只是本实施例的两种优选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常规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腔体底面上可以设置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连接钉配合将所述介 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安装孔的孔径与连接钉的大小相适应,使得连接钉能够可靠地固定在谐振腔内。安装孔可以直接设置在腔体底面上,也可以在腔体底面上设置安 装台,再在安装台上设置安装孔,通过在腔体底面上设置安装台,可以在不加厚腔体底 面的情况下,增加安装孔的轴向高度,使得连接钉进入腔体底面的深度更大,进而使得 介质谐振杆与腔体底面的接触更加可靠。在本实 施例中,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与连接钉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垫片。通过在 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与连接钉之间设置绝缘介质垫片,在装拆连接钉时,可以减少钉头对 介质滤波器的磨损,并且可以增加连接钉的稳固性,以及使连接钉与垫片之间、垫片与 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之间更可靠地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固定通孔的内壁端部做倒角,如图4(b)所示,连接钉 采用沉头螺钉,沉头螺钉与固定通孔的倒角配合,使谐振杆与腔体的固定通孔同轴,并 且,采用沉头螺钉可以使螺钉的钉头陷入倒角,从而使得第一凹陷空间的空间体积更 大,进而使得后期采用调谐螺钉调节时有更大的调节范围。当然,所述倒角处理可以是 倒圆角或倒直角,具体的倒角的方式和程度可以根据连接钉的结构和形状进行设置,不 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钉穿过固定通孔将介质谐 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使介质谐振杆的底面与腔体底面相接触,这样就可以将介质谐 振杆可靠固定在介质滤波器的谐振腔内,同时,采用连接钉固定锁紧的方式,在后期可 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装拆与维护介质谐振杆。实施例三、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腔体和介质谐振杆,参考图5 介质谐振杆510包括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所述第一端511向第二端512凹 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530,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介质滤波器还包 括连接钉520,连接钉520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所述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531上。腔体底面531上设置有安装台532,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安装孔用 于与连接钉520配合将所述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介质谐振杆的第二端512向第一端511凹陷形成第二凹陷空间,所述第二凹陷空 间与所述第一凹陷空间530通过所述固定通孔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凹陷空间与所述安装 台532相适应。这样就使得安装台收容在介质谐振杆的第二凹陷空间内,从而介质谐振 杆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在腔体内。当然,介质谐振杆的第二端也可以不向第一端凹陷, 具体实现方式参加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钉的材质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也可以采 用塑胶,例如,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POM的抗拉强度、抗弯曲强度、耐
疲劳强度均较高,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钉穿过固定通孔将介质谐 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的安装台上,这样就可以将介质谐振杆可靠固定在介质滤波器的谐 振腔内,同时,采用连接钉固定锁紧的方式,在后期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装拆与维护 介质谐振杆。实施例四、一种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凹陷 形成第一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杆可以一体成型,例如采用压力铸造的方式整体压铸成型出带有第一凹陷空间以及固定通孔的介质谐振杆;所述介质谐振杆也可以由若干 个介质部件粘接而成,各个部件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各个部件之间的粘接位置有多 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二中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的上方可以设置绝缘介质垫片,绝缘介 质垫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PTFE(PTFE中文名称为聚四氟乙烯,英文名Polytetra fluoro ethylene),PTFE有极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因 此,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PTFE材料的绝缘介质垫片。可以理解,绝缘介质垫片的材料、 大小、形状、厚度可以根据需要有多种实现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通过在第一凹陷空间底面的上方设置绝缘介质垫片,在后续工艺中固定介质谐 振杆时,可以减少用于固定介质谐振杆的固定部件对托台的磨损,并且可以减小甚至消 除固定部件与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之间的缝隙,使得固定部件与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之间的 接触更加可靠,进而使得介质谐振杆与腔体底面之间的接触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杆的端部表面可以进行电镀处理,电镀处理的方式可以 采用镀银、镀铜、镀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向第二端凹陷形成 第一凹陷空间,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在后续工艺中固定介质谐振杆 时,可以使固定部件穿过固定通孔将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使介质谐振杆的底 面与腔体底面相接触,这样就可以将介质谐振杆可靠固定在介质滤波器的谐振腔内,在 后期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装拆与维护介质谐振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介质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杆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 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 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腔体和介质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杆包括第 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 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所述 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杆一体成型或由若干 个介质部件粘接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面上设置有安装孔,用 于与所述连接钉配合将所述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面上设置有安装台,所 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第二端向第一 端凹陷形成第二凹陷空间,所述第二凹陷空间与所述第一凹陷空间通过所述固定通孔连 通,并且所述第二凹陷空间与所述安装台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 面与连接钉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垫片。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 端部倒角。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钉的材质是塑胶。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 述的介质滤波器,所述介质滤波器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频率选择。
10.—种介质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 端向第二端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杆一体成型或由若 干个介质部件粘接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介质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的 上方设置有绝缘介质垫片。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介质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端部表面 镀银或镀铜或镀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介质谐振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向第二端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空间,所述第一凹陷空间底面上设置有固定通孔,介质滤波器的连接钉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将介质谐振杆固定于腔体底面上,相对于现有的将介质谐振杆焊接在腔体底面上或焊接在底座上的介质滤波器,装拆与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P1/207GK201804986SQ2010202491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孙尚传, 童恩东, 茹志云 申请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